仙游大蜚山风景区调研报告
大蜚山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与管理探析

大蜚山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与管理探析作者:王明清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12期摘要:针对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特点,总结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措施,提出了森林生态环境、景观建设的目标,为切实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及景观资源,促进大蜚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保护;建议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100-02为进一步提高大蜚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及景观资源,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根据《仙游大蜚山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在负责森林公园林业工作实践中,开展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搞好森林生态环境及景观建设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
现将大蜚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 大蜚山省级森林公园概况1.1 地理区位及自然条件概况大蜚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仙游县城北侧,距县城1km左右,东至榜头镇古院山界,西至仙象公路,南至莆永高速公路,北至锦峰村、富洋村界。
地理坐标为北纬25°23′21″~25°26′06″,东经118°39′46″~118°43′04″之间;南北长6.8km,东西宽5.5km,总面积1 435hm2。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主体呈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复杂多样。
主要山峰有海拔735.7m的古院山尖、639.5m的大蜚山和596.6m的富洋尖。
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8.0℃,1月平均气温11.5℃,7月平均气温28.6℃,夏长无酷暑,冬短少严寒,境内年降水量1 550.6mm。
土壤主要以红壤、粗骨性红壤、黄红壤、暗红壤为主。
1.2 森林资源概况大蜚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植被隶属闽东南戴云山东湿暖亚热带雨林小区和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山常绿槠栲类照叶林小区,主要植被类型以针叶树、针阔混交林、灌木林为主;树种组成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主。
仙游地方调查报告

仙游地方调查报告仙游地方调查报告一、引言仙游地方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仙游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环境仙游地方地处山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源、矿产等。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限制开发活动等。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三、人文风貌仙游地方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如龙船竞渡、庙会等。
同时,仙游地方还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城墙、古建筑等,这些都是该地方独特的文化符号。
此外,仙游地方还有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家,他们为该地方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艺术创作中。
四、经济发展仙游地方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茶叶等。
此外,该地方还有一些小型工业企业,如纺织、陶瓷等。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市场开发不足等原因,仙游地方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外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五、社会民生仙游地方的社会民生状况总体良好。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服务不均衡等。
在未来,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结语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仙游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仙游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环境破坏、经济滞后等挑战。
希望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为仙游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仙游县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仙游县旅游市场分析报告仙游县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辖区,地处闽南闽东地带,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县城。
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对仙游县旅游市场的分析报告。
一、旅游资源分析1. 自然景观:仙游县地处于闽东山区,山峦叠翠、风光秀丽。
主要有金瑶石溪景区、白水洋景区、木塔寺风景区等,景区内有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地貌景观。
2. 历史文化:仙游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主要有大庙文化景区、贞丰民俗文化村、革命纪念馆等,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景点了解仙游县的历史和文化。
3. 人文风情:仙游县有着浓郁的闽南风情,具有特色的建筑、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品。
游客可以品味闽南美食、观赏闽南传统艺术表演、购买闽南特色手工艺品等,体验当地的人文魅力。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城市旅游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
仙游县交通便利,离莆田市中心较近,是福建省内周边城市居民进行短途休闲旅游的理想选择。
2. 文化旅游需求:中国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旅游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仙游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的需求。
3. 自然生态旅游需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也日益增加。
仙游县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适合进行自然生态旅游,满足游客对假日休闲和身心放松的需求。
三、市场竞争分析1. 竞争优势:仙游县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仙游县交通便利,距离莆田市中心较近,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
2. 竞争劣势: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仙游县在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方面仍有所不足。
部分景区和旅游项目的开发仍待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市场推广策略1. 优化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推出更具特色和独特性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仙游县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防
护
林
科
技
No ., 01 v 2 0
第 6期 ( 9 总 9期 )
P oe t n F r s ce c n c n lg r tc i o e tS in e a d Te h oo y o
N . ( u o9 ) o6 S m N .9
态旅游市场的客源类型、 市场定位和游客量预测 , 以此 为基 础 , 以生态环境的 可持 续发 展为前提 。 以带动地 方经济 发展、 实现生态资源和地方经济和谐发展为 目标 , 出了仙游县生态旅 游项 目开发策略和生态旅 游经营管理导则。 提
关键 词 : 可持 续发 展 ; 态旅 游 ; 游 规 划 生 旅
中 图分 类 号 :U 8 T 95 文 献标 识 码 : A
生 态旅 游 的内涵强 调对 自然 景观 的保护 和对 旅
突 出重点 、 梯级开发 ” 的旅游 业 发展 总体 思 路 , 出 并
游资源 的永 续 利 用 u 。我 国 目前 开 展 生 态 旅 游 的 J
台 了《 游县人 民政 府关 于投 资开 发九 鲤湖 风景 区 仙 的优 惠措施 》 规定 , 种政 策 、 会 经 济条 件 的完 等 各 社
区、 旦生态果 园 观光 区、 溪森 林 生态 旅 游 区 ; 文 菜 第
二, 争创 四大 国家 4 A景 区 : 九鲤 湖 景 区、 溪 岩 景 菜
区、 书峰乡景 区、 抽水 蓄能工业旅 游景 区 ; 第三 , 完善
三大省 级森林公 园 : 岩省级 森林公 园 、 菜溪 大蜚 山省
仙游县 地 处 福 建 省 东部 沿 海 , 兰 溪 中上 游 。 木
文 章 编 号 : 0 5 1 (0 0 0 1 5— 25 2 1 )6—04 0 0 04— 3
兰溪飞虹古南桥

在仙游县的大蜚山下,位于鲤南镇柳坑街外,有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石质结构的千年古桥,横卧在兰溪中游虎啸潭之上,它就是被人们称为“迎薰门溪光四面”的南桥,古人命名为仙溪桥,亦叫昇仙桥,解放后改称南门桥。
南桥水底都铺长松巨石为中流砥柱,以防洪水冲毁,各桥墩之间,全用几十吨的巨石铺架成桥梁。
当时,条条的巨石是从南门外数里山石窝里艰难地运到虎啸潭,并架到18米高的桥墩上,足见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桥墩为船形,可以削弱洪水冲击力。
桥面横铺条石,两旁有石砌扶拦以护行人。
桥南扶栏旁有二尊披甲戴盔,手执长剑的石雕卫士,俗称“桥头将军”。
桥南立有“可大祠”的石碑,以纪念宋中大夫可大公建桥功德。
明御史林兰友在诗里说:“谁造南桥渡,常悬半天虹,往来无病涉,童叟颂丰功。
”据《仙游县志》记载:南桥的创建者为飞钱陈氏广东肇庆府太守陈可大(今仙游县鲤城街人),于南宋绍兴八年解甲归里后倡建的。
清朝乾隆《飞钱陈氏族谱》中也记载:“可大祖父宋珍善士,始积功累仁,广置祭田,备修南桥,因工程浩大,未能动工兴建。
可大父亲奉直大夫,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仍未酬其志,直至可大公‘始酬双阐’之素志”。
南门桥长一百七十多米,共有十八墩十九孔,高十八米,桥面宽四米余。
桥的两旁有石砌扶栏,可谓壮观。
城关大桥和仙游大桥建造之前,南桥一直是仙游县城与外界交通的枢纽。
宋、元、明、清几百年间的历朝官道基本上都经过这里,南桥成了仙游县城与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清代名士郭志曾经记载:明万历年间,大桥正中的东西侧建有两座阁楼,各出栏杆一丈多,游人可在楼中休息或在凭栏眺望溪光水色;每当夜晚,楼上挂满灯笼,映照水面,只见珠光点点,犹如神龙浮海,令人心旷神怡。
据老人传说,南桥兴建之前,南北交通全靠渡船过溪,几多风险。
国朝内阁中书云亭《南桥纪事》中载道:“……无有造是桥者,往来几病,跋履转艰,隔岸望洋兴叹,自崖而返……”真是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而今南桥,山光水色,桥影飞虹,风景优美,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垂青。
XXXX仙游县市场调研报告

背景资料
项目地址:仙游县鲤南镇玉田片区A地块 教育资源:九年制教育名校 商业资源:商业广场 市政配套:人民法院、经贸局、农业局等
22
水乡丽都
楼盘特色
永鸿
仙游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
龙翔水乡丽都,博弈中心城市豪宅景观的构筑精髓,以15000平方米的超豪华中央水景为轴心,铺开双公园的 豪门风景仪仗。现代的造园手法及要素,结合中式皇家园林的景致元素,在居住社区内演绎生态的人居理念,又 让社区因水而活,因水而动。 社区内共有三大主题入口广场,南区主入口处是“白鹭欢歌”主题雕塑,与之相呼应的是龙桂、沁芳亭、竹香 廊直线设计的三大景观。北区次入口处的集散广场设玄关石,隐约掩映社区景观,西区次入口广场的雕塑小品带 有浓郁的欧式风情,艺术感油然而生。 一重景:千米黄金水岸;二重景:木兰溪与瑞溪的亲水双公园;三重景:葱郁竞秀的远山风景;四重景:兼具 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建筑园林;共同派生出惊羡仙游的四重视野景观构架。坐拥醉美天地绝无仅有的生活境界,在 心驰神往中领略人生峰景的奢华尊贵。
主题诉求:仙游首席27万平米都市水景社区
① 基于项目沿仙游县木兰溪而立,尽享木兰溪畔优美的自然景观 ② 社区总体规划以两大景观带和两大水系为主,即木兰溪江滨景观带、4.3万平米社区水景景
观带和木兰溪水系、社区环绕水系。
沿木兰溪效果图
润家景观步行桥效果图
周边交通规划效果图
兰溪·新天地
营销推广
永鸿
仙游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
113.61-120.29 ㎡
(88%)
95.33-117.9㎡ (90%)
175.23㎡ (10%)
174.62-185.28 ㎡
(2%)
4 海宏·鲤城广场
119.81㎡ (20%)
仙游可行性研究报告

仙游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仙游是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东南部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仙游县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潜力和可行性,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目标和目的本研究报告的目标是评估仙游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促进仙游旅游产业发展。
主要的研究目的包括: - 分析仙游县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潜力 - 评估仙游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 提出促进仙游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 - 文献研究:调查和收集与仙游旅游发展相关的文献和数据,了解旅游资源和市场情况。
- 田野调查:实地考察仙游旅游资源,收集实地数据,了解仙游旅游的实际情况和潜力。
- 市场调研: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旅游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态度。
- SWOT分析:对仙游旅游产业进行SWOT分析,评估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4. 旅游资源分析仙游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 - 自然景观:仙游县地处闽南山区,有着优美的山水风光,如曾厝垵、霞浦等景点。
- 历史文化:仙游县历史悠久,有众多的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开元寺和仙游古城等。
- 民俗风情:仙游县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包括传统的庙会和民间艺术表演。
5. 市场潜力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仙游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 仙游县位于泉州市,是福建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人们对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6. 可行性评估基于旅游资源和市场潜力的分析,我们对仙游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 资源优势:仙游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强,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 基础设施:仙游县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能够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大蜚山游记教案

低年级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写法。
2、懂得查找资料,写出这个地方的特点,吸引眼球。
3、突出重点,融入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法导入师:同学们,上周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还记得是什么吗?生:去大蜚山游玩。
师:你们有没有完成这个特殊的作业?生1:有生2:没有。
(以前去过)师:没有,没关系。
老师准备了很多大蜚山的图片。
等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
因为今天我们的作文就是要写大蜚山的。
题目是《大蜚山游记》板书能和我说说你们是和谁一起去大蜚山爬山的?生1:跟爸爸妈妈。
生2:跟兄弟姐妹一起去。
师:开头我要写“谁和谁去做什么的”的形式,那么《大蜚山游记》的开头应该怎么写呢?生1:今天早晨,我们一家人开车去大蜚山爬山。
生2:傍晚,妈妈带我和姐姐去大蜚山爬山。
师:很棒!现在把自己想到的开头,写在作文上。
老师现在想问你们,知道大蜚山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生1:大蜚山的石阶路很长。
教师板书:石阶长生2:大蜚山上有扁食,葱油饼,炸地瓜片很好吃。
夏天的时候还有杨梅汤做的烧仙草。
教师板书:小吃多生3:上面还有亭子。
教师板书:亭子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生:没有。
师:如果你们这个时候有去大蜚山,你们就可以发现半山腰的树木全被染红了。
生1:为什么会被染红了、生2:上面有枫树。
师:对。
二、进入正题。
师:老师把你们刚刚说的,进行分类一下。
分别是风景篇和小吃篇。
你们要自己选定这两种是要重点说哪一样?不可以两样都说。
好,除了这两个分类。
老师还加了一个历史篇。
我们现在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PPT播放大蜚山是仙游境内的五大山脉之一,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仙游的天然屏障。
它从九座山走来,"蜿蜒百里,矗为大蜚、小蜚二峰",极像一只张开双翼的凤凰从遥远的天外飞临仙游县城,凤凰站立的脚下是那条奔流了上千年的母亲河---木兰溪。
大蜚山其实应当称谓戴云山,因为在莆仙话中,大蜚山和戴云山的发音是一样的,查看卫星地图就知道,大蜚山其实就是戴云山脉的一部分,以前是叫戴云山,用莆仙话说戴云山,听的不注意就听成大蜚山,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了大蜚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游大蜚山风景区调研报告
仙游大蜚山风景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仙游大蜚山风景区的整体情况,包括自然景观、文化底蕴、旅游设施等,为进一步开发和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价值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
1. 自然景观:仙游大蜚山风景区地处闽西南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经调研发现,该区域山峦起伏,植被繁茂,水源丰富,具备开发溶洞、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的潜力。
2. 文化底蕴:仙游大蜚山风景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对于这方面的调研显示,该区域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寺庙古建筑及历史遗迹等文化景观资源。
3. 旅游设施:在该风景区内,我们了解到目前已有若干基础的旅游设施,如停车场、主要交通道路和游客中心。
然而,对于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的设施,仍存在一定不足。
三、调研结果
1. 自然景观:仙游大蜚山风景区具备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但目前的开发利用较为有限。
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溶洞探险、瀑布漂流、温泉养生等项目的发展潜力。
2. 文化底蕴:仙游大蜚山风景区的文化底蕴较为深厚,但目前
的开发和利用较为薄弱。
有必要整合相关资源,精心打造一些展示历史文化的旅游项目,如文化古村落、历史遗迹巡游等,以提升游客体验和文化感知。
3. 旅游设施:尽管已有部分基础设施,但仍需继续改善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特别是在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应增加更多的选择供游客消费。
同时还需加强对游客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四、建议与对策
1. 加大自然景观开发:对于溶洞、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可以引入专业开发团队进行规划和开发,结合不同的自然景观特点,开展相关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2. 挖掘文化底蕴:应加强对仙游大蜚山风景区的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建立专门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并通过开展文化节庆、历史文化展览等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底蕴。
3. 完善旅游设施:在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增加更多的配套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态度。
此外,增设更多的指示牌和标识,方便游客的导航和行动。
4. 推广与宣传: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如网络、电视、杂志等,提高仙游大蜚山风景区的知名度。
积极参与各类旅游展览和推介活动,加强与旅行社和媒体的合作,增加游客的到
访量。
五、总结
仙游大蜚山风景区具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但目前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一定不足。
通过加大自然景观的开发,挖掘文化底蕴的价值,完善旅游设施以及加强推广与宣传,可以进一步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并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