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寒假作业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解析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试题含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试题含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表现为热量变化外,还可以表现为电能和光能等。

答案 A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解析由图示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错;1 molA2(g)与1 mol B2(g)反应生成2 mol AB(g)吸收(a-b)kJ热量,A错,B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D 错。

答案 B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1/2O2(g)===H2O(g)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g)ΔH2=b kJ·mol-1③H2(g)+1/2O2(g)===H2O(l)ΔH3=c kJ·mol-1 ④2H2(g)+O2(g)===2H2O(l)Δ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 C.2a=b<0 D.2c=d>0解析H2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0,a、b、c、d都小于0,B、D错;反应③与反应①相比较,产物的状态不同,H2O(g)转化为H2O(l)为放热反应,所以a>c,A错;反应②的化学计量数是①的2倍,反应热②也是①的2倍,b=2a<0,C对。

答案 C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3(g)ΔH=-Q kJ·mol-1(Q>0)。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节反应热的计算作业含解析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节反应热的计算作业含解析第一册

第2节反应热的计算A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已知H2(g)+Cl2(g)===2HCl(g)ΔH=-184。

6 kJ·mol-1,则反应HCl(g)===错误!H2(g)+错误!Cl2(g)的ΔH为(D)A.+184。

6 kJ·mol-1B.-92.3 kJ·mol-1C.-369。

2 kJ·mol-1D.+92.3 kJ·mol-1解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ΔH=-184。

6 kJ·mol-1,改变方向,焓变变为正值,方程式系数除以2,焓变也除以2,得热化学方程式为:HCl(g)===错误!H2(g)+错误!Cl2(g)ΔH=+92.3 kJ·mol-1,故选D。

2.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92。

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D)A.一定大于92.0 kJ B.无法确定C.一定等于92.0 kJ D.一定小于92。

0 kJ解析: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焓变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转化为氨气,所以放热少于92 kJ,故选D。

3.已知:①H2(g)+错误!O2(g)===H2O(g)ΔH1=a kJ·mol-1②2H2(g)+O2(g)===2H2O(g)ΔH2=b kJ·mol-1③H2(g)+12O2(g)===H2O(l)ΔH3=c kJ·mol-1④2H2(g)+O2(g)===2H2O(l)ΔH4=d kJ·mol-1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C)A.a〈c<0B.b〉d>0C.2a=b<0D.2c=d>0解析:反应①和③相比,③放出热量多,a大于c,A项错;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b和d均为负值,B项错;反应②是①的二倍,故b=2a,而且燃烧放热,即b=2a<0,C项正确;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c和d均为负值,故D项错误。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答案D解析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Fe+S FeS属于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放热反应,A错误;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B错误;有些吸热反应不加热也能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常温下就能反应,C错误。

2.(2018·宁波十校第一次联考)已知:2H2(g)+O2(g)2H2O(g)ΔH1=-483.6 kJ·mol-12H2(g)+O2(g)2H2O(l) ΔH 2=-571.6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H2O(l)2H2(g)+O2(g) ΔH3=+X kJ·mol-1,X小于571.6B.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 mol液态水的能量C.1 mol H2O(l)转变成 1 mol H2O(g)放出 44.0 kJ 热量D.1 mol H2O(g)转变成 1 mol H2O(l)放出 88.0 kJ 热量答案B解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过程热效应的绝对值等于逆过程热效应的绝对值,即X为571.6,故A错误;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2mol氢气和1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液态水的能量,故B正确;给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即①2H2(g)+O2(g)2H2O(g),②2H2(g)+O2(g)2H2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H2O(l)H2O(g)ΔH=×(571.6-483.6)kJ·mol-1=+44.0kJ·mol-1,即1molH2O(l)转变成1molH2O(g)吸收44.0kJ的热量,C错误;根据C选项的分析可知,1mol水蒸气转化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4kJ,故D错误。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寒假作业(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版选修4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寒假作业(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版选修4

寒假作业 (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2、某短跑运动员体重70kg ,起跑时以1/7秒冲出1m 远,消耗的能量为6860J ,其能量全部由消耗体内葡萄糖提供,热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s)+6O 2(g) == 6CO 2(g)+6H 2O(1)△H = -2804kJ ·mol -1,则所消耗葡萄糖的质量为( )A .0.22gB .0.55gC .0.44gD .0.66g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记为N A ,则关于反应:C 2H 2(g)+25O 2(g) == 2CO 2(g)+H 2O(l) △H=-1300kJ ·mol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10N A 个电子转移时,吸收1300kJ 的能量B .有8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C .有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 的能量D .有2N A 个碳氧双键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5、已知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产物的总能量D .该反应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6、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方程式表示为: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B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C .反应的焓变大于零D .在方程式后增加△H 及其数值即为热化学方程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8、下列关于△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 .△H>0时,反应吸收热量;△H<0时,反应放出热量C .热化学方程式中△H 的值与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 .△H 的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得9、已知CH 4(g)+2O 2(g)== CO 2(g)+2H 2O(l); ΔH =-Q 1kJ ·mol -1,)g (O )g (H 222+ =2H 2O (g );△H 2=-Q 2 kJ ·1mol -, )g (O )g (H 222+ =2H 2O (l );△H 2=-Q 3 kJ ·1mol -。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套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套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1课时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4)基础达标1.在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 3OH(l)+3/2O 2(g) ====CO 2(g)+2H 2O(l)ΔH=+725.8 kJ·mol -1B.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ΔH=-1 452 kJ·mol -1C.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ΔH=-725.8 kJ·mol -1D.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ΔH=+1 452 kJ·mol -1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含义。

由1 g CH 3OH 放出热量为22.68 kJ 可知,1 molCH 3OH 即32 g 放出的热量为gmol g kJ 13268.221-∙⨯≈725.8 kJ·mol -1,因CH 3OH 燃烧为放热过程,故ΔH <0,A 、D 错误;又因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应与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系数相匹配,故B 中2 mol CH 3OH 放出热量为725.8×2 kJ,B 正确,C 错误。

答案:B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 4△ N 2↑+4H 2O+Cl 2↑+2O 2↑ΔH <0。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解析:在2NH 4ClO 4△ N 2↑+4H 2O+Cl 2↑+2O 2↑ ΔH <0中,高氯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含解析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含解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理解(1)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3)始态和终态相同反应的途径有如下三种:ΔH=ΔH1+ΔH2=ΔH3+ΔH4+ΔH52.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如下两个反应Ⅰ。

C(s)+O2(g)=CO2(g)ΔH1=-393.5 kJ·mol-1Ⅱ。

CO(g)+错误!O2(g)=CO2(g)ΔH2=-283。

0 kJ·mol-1选用两种方法,计算出C(s)+错误!O2(g)=CO(g)的反应热ΔH。

(1)虚拟路径法反应C(s)+O2(g)=CO2(g)的途径可设计如下:则ΔH=-110。

5 kJ·mol-1.(2)加合法①写出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在各反应中的位置,C(s)+错误!O2(g)=CO(g).②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Ⅱ变形,得反应Ⅲ:CO2(g)=CO(g)+错误!O2(g)ΔH3=+283.0 kJ·mol-1;③将热化学方程式相加,ΔH也相加:Ⅰ+Ⅲ得,C(s)+错误!O2(g)=CO(g)ΔH=ΔH1+ΔH3,则ΔH=-110。

5 kJ·mol -1。

【温馨提示】(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上该数;(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带符号;(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号必须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思维模型】根据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确定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3)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4)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5)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点讲解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点讲解

为放热反应,从图中可看出b放出热量更多,故ΔH2<ΔH1。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常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比较。如:
①C(s)+O2(g) CO2(g) ΔH1<0
②C(s)+ 1 O2(g)
2
CO(g) ΔH2<0
反应①为C的完全燃烧,反应②为C的不完全燃烧,|ΔH1|>|ΔH2|,所以ΔH1<ΔH2。
中生成,则CH3OH是反应的催化剂,C项错误;反应②③④中有极性键的断 裂和生成,反应②④中还有非极性键(H—H)的断裂,D项正确。 答案 C
方法总结 分析循环图题时,重点在于判断各物质的类型。一般来说,通 过一个箭头进入循环的是反应物;通过一个箭头离开循环的是生成物;先 参加反应,又在后续反应中生成的是催化剂;先生成后又消耗掉的是中间 产物。
例2 (2022重庆三调,11)香草醛(
)高效加氢脱氧合成4-甲
基愈创木酚(
)是研究木质素转化成高附加值生物质柴油
的重要模型反应,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ΔH1=ΔH2+ΔH3+ΔH4
B.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能发生反应:
+H2
+H2O
C.甲醇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D.该过程中有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断裂以及极性键的形成
3.燃烧热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比较
比较项目
燃烧热
中和反应反应热
能量变化
放热,ΔH<0
含义
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在稀溶液里,酸和碱发生中和反
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反应物的量
1 mol
不一定为1 mol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经典习题(含详解)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经典习题(含详解)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经典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B.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无关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的多少及物质的聚集状态,影响着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

2.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焓变大于零,A、B两项均正确;在CaCO3中,Ca2+和CO2-3之间存在离子键,CO2-3中C 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C项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3.已知2H2(g)+CO(g)CH3OH(g)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就可发生B.相同条件下,2 mol H2的能量或1 mol CO的能量一定高于1 mol CH3OH的能量C.相同条件下,反应物2 mol H2和1 mol CO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1 mol CH3OH的总能量D.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与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A项,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可能需要加热才发生,错误;B项,物质的能量与状态有关,由放热反应可知,相同条件下,2 mol H2(g)的能量与1 mol CO(g)的能量和一定高于1 mol CH3OH(g)的能量,错误;C项,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反应物2 mol H2和1 mol CO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1 mol CH3OH的总能量,正确;D项,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浓度是否相等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已知H+(aq)+OH−(aq)=H2O(l) ΔH=—57。

3kJ/mol;现有下列反应(1)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2)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3)HCl(aq)+NH3·H2O(aq)=NH4Cl(aq)+H2O(l);(4)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其中反应热符合ΔH=-57.3kJ/mol的是()A.(1)(2)B.(2)(3)C.(3)(4)D.都不符合【答案】D【解析】(1)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该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其焓变ΔH=-114.6kJ/mol,故(1)错误;(2)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该反应中生成2mol水,且还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则其焓变ΔH<—114.6kJ/mol,故(2)错误;(3)HCl(aq)+NH3·H2O(aq)=NH4Cl(aq)+H2O(l),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电离时吸热,则该反应放出热量减少,即ΔH>-57。

3kJ/mol,故(3)错误;(4)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醋酸为弱酸,醋酸电离吸热,则该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故(4)错误;故选D。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Cl2(g)=2HCl(g)ΔH=-184。

6kJ/molB.CH4(g)+2O2(g)=CO2(g)+2H2O(g)ΔH=-802.3kJ/mol C.2H2(g)+O2(g)=2H2O(l)ΔH=-571。

6kJ/molD.CO(g)+1/2O2(g)=CO2(g)ΔH=-283kJ/mol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错误!CO(g)+H2(g) ΔH=+131.3kJ/mol 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

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3.(双选)根据一定条件下NH4Cl有关转化过程的能量变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H4Cl(s)=N(g)+4H(g)+Cl(g)ΔH1NH4Cl (s)=NH3(g)+H(g)+Cl(g) ΔH2NH+4(g)+Cl−(g)=NH4Cl(s) ΔH3Cl(g)+e−=Cl−(g) ΔH4A.ΔH4<ΔH1B.ΔH3<0C.ΔH1<ΔH2D.相同条件下,NH4Br和NH4I也进行类似转化,NH4Br 的ΔH2比NH4I的小4.(双选)已知1g C(s)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

2kJ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碳[C(s )]的燃烧热ΔH 为-110。

4kJ∙mol −1 B .1molCuO 分解生成Cu 2O 吸收73kJ 的热量C .反应2Cu 2O (s )+O 2(g )=4CuO (s )的ΔH 为348kJ·mol −1D .足量炭粉与CuO 反应生成Cu 2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 )+2CuO(s )=Cu 2O(s )+CO (g)ΔH =+35.6kJ∙mol −15.用H 2O 2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旧印刷电路板上中的铜。

已知:()()()()+2+-121Cu s +2H aq ===Cu aq +H g ΔH =+64.39kJ?mol ΔH =+64.39kJ·mol −1 ()()()-1222222H O l ===2H O l +O g ΔH =-196.6kJ?mol ΔH =-196.6kJ·mol −1 ()()()-122231H g +O g ===H O l ΔH =-285.84kJ?mol 2ΔH =—285.84kJ·mol −1在H 2SO 4溶液中Cu 和H 2O 2反应生成Cu 2+(aq )和H 2O (l)的反应热ΔH 等于()A .-417。

91kJ/molB .-319。

75kJ/molC .+546.69kJ/molD .-448.46kJ/mol6.(双选)天然气可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CO 、H 2),其有关反应如下:①CH 4(g)+CO 2(g)=2CO(g )+2H 2(g ) ΔH 1;②CH 4(g)=C(s )+2H 2(g )ΔH 2=+75kJ·mol −1;③C(s )+12O 2(g)=CO (g ) ΔH 3=—111kJ·mol −1;④C(s )+O 2(g)=CO 2(g) ΔH 4=-394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②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B.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1C.若3molC(s)燃烧生成1molCO(g)和2molCO2(g),则损失的热量为111kJD.在上述反应①中,ΔH1=-247kJ·mol−17.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乙酸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4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中间体①会释放能量B.中间体①的能量大于中间体②的能量C.中间体①转化为中间体②的过程中形成了C-C键D.甲烷转化为乙酸的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化学键断裂8.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1(MgCO3)>ΔH1(CaCO3)>0B.ΔH2(MgCO3)=ΔH2(CaCO3)>0C.ΔH1(CaCO3)—ΔH1(MgCO3)=ΔH3(CaO)-ΔH3(MgO)D.对于MgCO3和CaCO3,ΔH1+ΔH2>ΔH39.(双选)298K、101kPa时,根据6C(石墨,s)+3H2(g)=C6H6(l)设计的反应路径如下:上述条件下石墨、氢气、苯的燃烧热依次为ΔH(石墨)、ΔH(H2)、ΔH(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2=ΔH1+ΔH3B.C6H6的能量一定高于CO2和H2O的能量C.1mol C6H6(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的ΔH>ΔH3 D.6×ΔH(石墨)+3×ΔH(H2)=ΔH2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9。

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放出19。

12kJ热量,则Fe(s)+S(s)=FeS (s)ΔH=-95.6kJ/molB.标况下1L甲烷燃烧生成水蒸气放热为40kJ,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6kJ/molC.H2SO4与NaOH溶液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H2SO4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 ΔH=—57。

3kJ/mol D.已知: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11.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 :C(s )+O 2(g )=CO 2(g) ΔH 1<0;①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H 2O(g )=CO (g )+H 2(g ) ΔH 2>0;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 )+O 2(g )=2CO 2(g) ΔH 3<0;③ 2H 2(g)+O 2(g )=2H 2O (g ) ΔH 4〈0;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I 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 放出的热量。

(2)ΔH 1、ΔH 2、ΔH 3、ΔH 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3)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

35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2.(1)在25℃、101kP 下,1g 硫粉完全燃烧放出9kJ 的热量,写出表示该反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Cl 2和H 2O(g )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 和CO 2,当有2mol 电子转移时反应释放出145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molH H -键,1molCl Cl -键,1molH Cl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 、243kJ 、431kJ ,则Cl 2与H 2反应生成HCl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C (s )+O 2(g )=CO 2(g )ΔH =-393kJ·mol −1;()()()1222CO g O g 2CO g Δ566kJ mol H -+==-⋅写出碳和氧气生成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反应热不同,如()()222H g O g +=()21 2H O g ΔH ;①,()()222H g O g +=()222H O l ΔH ;②,则1ΔH ____2Δ(H 填“>”、“<"或“=”,下同)。

13.(1)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 (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 (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 −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 −1)①根据键能数据计算以下反应的反应热ΔH :CH 4(g)+4F 2(g)=CF 4(g )+4HF (g ) ΔH =_____。

②根据键能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12N 2(g )+32H 2(g)=NH 3(g ) ΔH =—46kJ·mol −1计算N≡N 的键能是_________。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 2(g)+12O 2(g)=H 2O(l )ΔH =—285。

8kJ·mol −1;②H 2(g)+12O 2(g)=H 2O (g) ΔH =-241。

8 kJ·mol −1;③C (s)+12O 2(g)=CO (g) ΔH =—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