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重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本知识点:1.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主要基于下述三个条件: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粘结力,使两者能结合在一起。
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中的钢筋与混凝土协调变形,共同工作。
因此,粘结力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
②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
所以,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致因温度变化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而使粘结力遭到破坏。
③钢筋埋置于混凝土中,混凝土对钢筋起到了保护和固定作用,使钢筋不容易发生锈蚀,且使其受压时不易失稳,在遭受火灾时不致因钢筋很快软化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
2.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优点:①耐久性好;②耐火性好;③整体性好;④可模性;⑤就地取材;⑥节约钢材。
缺点: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③需用模板。
3.混凝土结构按其构成的形式可分为实体结构和组合结构两大类。
4.碳素钢通常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少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和高碳钢(含碳量0.6%~1.4%)。
5.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6.钢筋除了有两个强度指标(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外,还有两个塑性指标:延伸率和冷弯性能。
这连个指标反映了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变形能力。
7.冷拉只能提高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其抗压屈服强度将降低。
8.冷拔可同时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9.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①适当的强度和曲强比;②足够的塑性;③可焊性;④耐久性和耐火性;⑤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
10.标准试件取边长150mm的立方体。
11.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12.采用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
混凝土结构原理设计期末考点整理(不是很全 仅供参考)

立方体抗压强度fcu . 标准值: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20±3℃,≥90%湿度)养护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加载速度0.15~0.3N/mm2/sec,两端不涂润滑剂)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抗压强度标准值来划分的。
从C15~C80共划分为14个强度等级(如C30表示fcu,k =30N/mm2),级差为5N/mm2。
轴心抗压强度的概念:也称棱柱体抗压强度(用符号fc表示),是用高宽比为2~4的棱柱体试件测得的抗压强度,我国标准以150×150×300mm的棱柱体试件为标准试件,也常用150×150×450的棱柱体试件。
轴心抗拉强度ft(100× 100× 500)双轴应力状态(实际结构中,混凝土很少处于单向受力状态。
更多的是处于双向或三向受力状态。
)(1)双向受压(第三象限)双向受压强度大于单向受压强度,最大强度发生在两个压应力之比为0.3 ~0.6之间,约为(1.25~1.60 )fc。
(2)一轴受压一轴受拉(第二、四象限)任意应力比情况下,其强度均不超过相应的单轴强度。
并且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均随另一方向拉应力或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小。
(3)双轴受拉(第一象限)任意应力比情况下,其强度均与单轴抗拉强度相近。
剪压拉压:拉-剪:抗拉、抗剪强度都降低;压-剪:当压应力小于0.6fc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提高而增大;当压应力大于0.6fc时,抗剪抗压强度均降低。
三轴应力状态(实际工程遇到较多的螺旋箍筋柱和钢管混凝土柱中的混凝土为三向受压状态。
三向受压试验一般采用圆柱体在等侧压条件进行。
)徐变的概念混凝土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其应变或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分类:线性和非线性。
对结构的影响不利影响:徐变会使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增大(如挠度):引起预应力损失;在长期高应力作用下,甚至会导致破坏。
北京交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混凝土中受力钢筋的作用:◆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或构件的变形能力◆但不能有效改善梁抵抗开裂的能力受力钢筋发挥作用的两个条件:◆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变形一致)◆钢筋的位置、锚固长度和数量正确(对配筋的要求)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粘结力,在荷载作用下,可以保证两种材料协调变形,共同受力◆钢材与混凝土具有基本相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钢材为1.2×10-5,混凝土为(1.0~1.5)×10-5),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差而导致两者间的粘结破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经济性◆可模性好◆耐久性,维护费用低◆耐火性◆刚度大◆易于就地取材混凝土结构的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承载力有限◆施工复杂,工序多,工期长◆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第二章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的品种:热轧钢筋预应力钢筋热轧钢筋的特点:◆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和流幅◆断裂时有劲缩现象◆延伸率较大热轧钢筋的用途:•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为400MPa、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配筋应采用400MPa、500MPa级高强钢筋•500MPa级高强钢筋将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柱、大跨度与重荷载梁的纵向受力配筋•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的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可将小直径的HRB335钢筋用于中小跨度楼板与多层、小高层剪力墙的受力钢筋,包括箍筋与构造配筋•300MPa级光圆钢筋的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与构造配筋钢筋四项检验指标:•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条件屈服强度: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总伸长率gtδ:对应最大应力时应变,包括了残余应变和弹性应变,反映了钢筋真实的变形能力bgtsl ll Eσδ-=+屈服强度:是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屈服上限与加载速度有关,不太稳定,一般取屈服下限作为屈服强度冷弯性能:直径为d的钢筋绕直径为D的弯芯弯曲到规定的角度无裂纹、断裂或起层现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1.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包括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方面。
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以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衡量。
刚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变形程度,通常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来衡量。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力学性能和结构完整性的能力,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内力的产生和传递,受力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受力分析包括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计算内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等。
常见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其中静力分析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3.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也是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承载能力的计算通常包括弯曲承载能力、剪切承载能力和轴心受压承载能力等。
弯曲承载能力是指结构在受到弯矩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力矩,剪切承载能力是指结构在受到剪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剪力力矩,轴心受压承载能力是指结构在受到轴向压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4.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是为了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和事故,并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
安全性设计包括确定结构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构的破坏状态和确定结构的设计参数等。
常见的安全性设计方法包括极限状态设计和工作状态设计,其中极限状态设计是为了保证结构在极限荷载下不发生破坏,工作状态设计是为了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不发生超载和变形。
5.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设计是为了保证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构造设计包括确定结构的构造形式、布置和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等。
常见的构造设计方法包括整体结构设计和局部结构设计,其中整体结构设计是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局部结构设计是为了保证结构的局部细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期末复习资料

1.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结构。
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点:就地取材,节约钢材,耐久、耐火,可模性好,整体性好,刚度大,变形小。
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性质较脆。
2.钢筋塑性性能:伸长率,冷弯性能。
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3.规定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20+-3 )度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以N/mm2计)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
膨胀:混凝土在水中或处于饱和和湿度情况下结硬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
骨料的级配好、弹性模量大,收缩小。
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大,收缩小。
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采用400MPa以上钢筋,不应低于C2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
承受重复荷载的,不应低于C30。
6.粘结力的影响因素:化学胶结力(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而产生的力),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一般是用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短角钢等方法来提供锚固力)。
7.结构的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因素。
按时间的变异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8.结构抗力R是指整个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即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承载能力、刚度等。
9.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齐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即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所达到呃使用年限。
10.轴心受拉(压)构件:纵向拉(压)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线重合的构件。
轴心受力构件中配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纵向钢筋的作用是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箍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纵向钢筋,使其在构件制作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错位。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要点总结

1。
梁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根数、直径及间距有何具体规定?纵向受拉钢筋什么情况下多层布筋?答:纵向钢筋有强度等级一般宜采用HRB400或R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
直径是10、12、14、16、18、20、22、25mm,根数一般不少于3根。
间距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钢筋直径;梁上部钢筋水平方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 5倍钢筋直径。
当梁底部钢筋较多,无法满足要求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可置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粱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从第三层起,钢筋的中距心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各层钢筋之间净间距不成小于25mm和钢筋直径d。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其破坏特征有何不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
梁配筋适中会发生适筋破坏。
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钢筋应力保持不变而产生显著的塑性仲长,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
梁破坏前,挠度较大,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梁配筋过多会发生超筋破坏。
破坏时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前梁的挠度及截而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拉区的裂缝宽度较小,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
梁配筋过少会发生少筋破坏。
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即达到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即断裂,破坏很突然,无明显预兆,故属于脆性破坏。
3.什么是双筋截面?在什么情况下才采用双筋截面?双筋截面中的受压钢筋和单筋截面中的架立钢筋有何不同?双筋梁中是否还有架立钢筋?答:在单筋截面受压区配置受力钢筋后便构成双筋截面。
在受压区配置钢筋,可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提高截面的受弯承载力;由于受压钢筋的存住,增加了截面的延性,有利于改善构件的抗震性能;此外,受压钢筋能减少受压区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徐变,对减少构件在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挠度也是有利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小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小结一、混凝土的组成和特性1.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组成。
2.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压强度、抗拉强度、耐久性和耐火性等特性。
二、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1.负荷传递原理:混凝土结构中的荷载通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等特性传递到支座上,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墙式结构原理:墙式结构以墙体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墙体通过自重承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3.框架结构原理:框架结构由立柱、梁和楼板构成,框架结构通过刚性连接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4.空间网架结构原理:空间网架结构由杆件和节点构成,通过杆件和节点之间的刚性连接,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5.抗震设计原理:抗震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布置和尺寸,采取合理的抗震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的用途、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设计荷载,包括恒载、活载和地震作用等。
2.确定结构类型: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布局等要求,确定结构类型,包括墙式结构、框架结构和空间网架结构等。
3.确定结构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结构形式等,确定结构的尺寸,包括截面尺寸和构件的尺寸等。
4.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力学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等参数。
5.进行结构设计:根据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材料、计算截面尺寸和构件尺寸等,进行结构设计。
6.进行施工图设计:根据结构设计结果,制定施工图,包括构件定位、连接方式和混凝土施工要求等。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1.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等材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
3.受力状态考虑: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受力状态,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布置和尺寸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1.强度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该满足强度的要求,即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抗弯、抗剪和抗压能力。
设计强度应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计算得出。
2.构造原理: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应满足力学原理,包括平衡、相容性和应力一致性。
结构的构造要求要尽量简单,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
3.抗震原理:抗震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包括抵抗地震力的刚度、耗能能力和抗震位移要求。
4.持久性原理:混凝土结构应满足一定的持久性要求,即在设计使用寿命内,结构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防止混凝土的龟裂、腐蚀和老化等问题。
5.疲劳原理:混凝土结构在长期重复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损伤,导致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
设计时应考虑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适当的构造形式和控制疲劳裂缝的扩展。
6.协同性原理:混凝土结构的不同构件之间应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均匀受力。
设计时要注重结构各构件之间的协调和连接方式的选择。
7.施工性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设计要尽量简化施工过程,减少结构的施工难度和时间。
8.经济性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成本,提高结构的经济效益。
对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还要考虑结构的自重和施工成本对建筑物整体的影响。
9.美观性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还要注重外观的美观性,以满足建筑物的审美要求。
设计应考虑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使建筑物在功能和美观上达到最佳的平衡。
以上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复习重点,掌握了这些原理,就能够进行合理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施工操作(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简称“三性”。
安全性是指建筑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性;适用性要求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影响使用的过大变形以及不发生过宽的裂缝等;耐久性要求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不发生严重风化、腐蚀、脱落、碳化,钢筋不发生锈蚀等3.混凝土延性条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有着相似的形状,但也有实质性区别,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尽管上升段和峰值应变的变卦不是很明显,但是下降段的形状有较大的差异蒙混泥土强度越高下降段的坡度越陡,即应力下降相同幅度时变形越小,延性越差。
4.混凝土的三相受力状态:混凝土在三相受压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侧向压力的约束作用,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抗压强度有较大程度的增大,其变化规律随两侧向压应力的比值和大小而不同。
5.徐变:结构或材料承受的应力不变,而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线性徐变:徐变与应力成正比,曲线接近等间距分布;非线性徐变:徐变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变形比应力增长要快5什么是混凝土徐变?引起徐变的原因有哪些?答: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它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原因有两个方面:(1)在应力不大的情况下,认为是水泥凝胶体向水泥结晶体应力重分布的结果;(2)在应力较大的情况下,认为是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的结果。
6.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要求:1)钢筋的强度:是指钢筋的屈服强度及极限强度2)钢筋的塑性:为了使钢筋在断裂前有足够的变形3)钢筋的可焊接性:评定钢筋焊接后的的持久性能的指标4)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7.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部分: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的胶结力,这种胶结力一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当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时即消失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的摩擦力。
混凝土凝固时收缩,对钢筋产生垂直与摩擦力的压应力,这种压应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就越大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8.三种破坏形态:1)适筋破坏形态:特点: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受压区边缘混凝土随后压碎,属于延性破坏2)超筋破坏形态:混凝土受压区边缘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不屈服,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呗压碎而突然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类型3)少筋破坏形态: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就坏9.荷载条件:1)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C大小相等2)两图形中受压区合力C的作用点不变10.双筋截面适用情况:1)弯矩很大,按单筋矩形截面计算所得的ε大于εb,而梁截面尺寸收到限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又不能提高时2)在不同荷载组合情况下,梁截面承受异号弯矩11.剪跨比:在承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中,最外侧集中力到邻近支座的距离与梁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12.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1)斜压破坏:破坏时,混凝土被腹剪斜裂缝分割成若干个斜向短柱而压坏,因此受剪承载力取决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中最大的2)剪压破坏:在弯剪区段的受拉区边缘先出现一些竖向裂缝,它们沿竖向延伸一小段长度后,就斜向延伸形成一些斜裂缝,而后又产生一条贯穿的较宽的主要斜裂缝,临界斜裂缝出现后迅速延伸,使斜截面剪压区的高度缩小,最后导致剪压区的混凝土破坏,使斜截面丧失承载力3)斜拉破坏:当竖向裂缝一出现,就迅速向受压区斜向伸展,斜截面承载力随之丧失13.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1)剪跨比:随着λ的增加,梁破坏形态按斜压,剪压,斜拉的顺序演变2)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对梁的受剪陈在理影响很大3)箍筋的配筋率: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随箍筋的配筋率增大而提高4)纵筋的配筋率:纵筋的配筋率越大,梁的受剪承载力也就提高5)斜截面上的骨料咬合力:对无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6)截面的尺寸和形状:尺寸大的构件,破坏时的平均剪应力比尺寸小的构件要低14.斜截面计算截面: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处的斜截面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4)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斜截面15.弯起钢筋:弯起点的位置:应在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以外,大于或等于0.5h处弯终点的位置:弯终点到支座边或到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都不应该大于箍筋的最大距离16.轴压柱纵筋,箍筋的作用:1)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2)为了能箍住纵筋,防止纵筋压曲,箍筋应做成封闭式17.稳定系数:ψ等于长柱承载力与短柱承载力的比值18.轴压螺旋柱间接钢筋的作用:约束核心混凝土在纵向受压时产生的横向变形,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19.螺旋箍筋柱承载力有三部分构成:核心混凝土的承载力;间接钢筋的承载力;纵向钢筋承载力20.大偏心受压破坏21.受拉破坏:发生在相对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得不多时小偏心受压破坏:1)相对偏心距较小时,构件截面全部受压或大部分受压2)相对偏心距虽然较大,但却配置了特别多的受拉钢筋,致使受拉钢筋始终不屈服。
22.梁内箍筋的主要作用:(1)提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抑制斜裂缝的开展;(2)连系梁的受压区和受拉区,构成整体;(3)防止纵向受压钢筋的压屈(4)与纵向钢筋构成钢筋骨架。
1. 解:2122/71.1,518.0,0.1,/360,/1.19,60mmN f mm N f mm N f a t b y c ======ξαmm a h h 590607500=-=-= m kN h h h b f m kN M ff f c •=-⨯⨯⨯⨯=-≤•=567)2100590(1005501.190.1)2(500'0''1α属于第一类截面 2602620'12543590926.036010500926.05.01550.0148.02111367.05905501.190.110500mm h f M A h b f M s y s s b s f c s =⨯⨯⨯===-==≤=--==⨯⨯⨯⨯==γξγξαξαα2min 375750250%2.0mm bh A s =⨯⨯=>ρ2. 解:C30:22/43.1,/3.14mm N f mm N f t c ==,箍筋采用:HPB235级,双肢箍,直径为8。
2123.28,/210mm A mm N f sv yv ==; KN R R B A 207)]24.076.5(34370[21=+⨯+⨯== 集中力引起的:KN R 1052370=⨯= %75%51207105<= 所以按均布荷载考虑。
1. 支座边缘处剪力:KN V 203)76.534370(21=⨯+⨯= 2. 验算最小截面尺寸mm a h h s 565356000=-=-=N N bh f c c 2030005049685652503.140.125.025.00>=⨯⨯⨯⨯=β 符合要求。
3. 配箍筋N N bh f t 20300014139056525043.17.07.00<=⨯⨯⨯= 计算配箍415.056521025.114139020300025.17.000=⨯⨯-=-=h f bh f V s A yv t cs sv 242415.03.502415.01=⨯==sv nA s 取s=200 配箍筋φ8@200 4. 验算最小配箍率%16.021043.124.024.0%32.01252503.502min ,=⨯==>=⨯⨯==yv t sv sv sv f f bs A ρρ 3.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25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t =1.1N/mm 2、f c =9.6 N/mm 2),箍筋为热轧HP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纵筋为325的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支座处截面的剪力最大值为180kN 。
求: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
解:(1)验算截面尺寸 486.1250465,4650<====b h mm h h w w 属厚腹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uk =20N/mm 2<50 N/mm 2故βc =1N V N bh f c c 1800002790004652506.9125.025.0max 0=>=⨯⨯⨯⨯=β截面符合要求。
(2)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180000(5.895124652501.17.07.0max 0N V N bh f t =<=⨯⨯⨯=故需要进行配箍计算。
(3)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01025.17.0h snA f bh f V sv yv t ⋅⋅+= 则 mm mm snA sv /741.021= 若选用Φ8@120 ,实有可以)(741.0838.01203.5021>=⨯=s nA sv 配箍率%335.01202503.5021=⨯⨯==bs nA sv sv ρ最小配箍率)(%126.02101.124.024.0min 可以sv yv t sv f f ρρ<=⨯== (4)既配箍筋又配弯起钢筋根据已配的325纵向钢筋,可利用125以45°弯起,则弯筋承担的剪力:N f A V sy sb sb 5.83308223009.4908.0sin 8.0=⨯⨯⨯==α 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N V V V sb cs 5.966915.83308180000=-=-=选用Φ6@200 ,实用)(5.966912.1240564652003.28221025.15.8951225.17.0010可以N N h snA f bh f V sv yvt cs >=⨯⨯⨯⨯+=+=。
4.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5-27 ,截面尺寸25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t =1.1N/mm 2、f c =9.6 N/mm 2),箍筋为热轧HP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纵筋为225和222的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
求:(1)只配箍筋;(2)配弯起钢筋又配箍筋。
图5-27 习题5-2图解:(1)求剪力设计值支座边缘处截面的剪力值最大KN ql V 8.154)24.04.5(6021210max =-⨯⨯== (2)验算截面尺寸486.1250465,4650<====b h mm h h w w 属厚腹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uk =20N/mm 2<50 N/mm 2故βc =1max 02790004652506.9125.025.0V N bh f c c >=⨯⨯⨯⨯=β截面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