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三首望洞庭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
12/9/2021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句。 思考: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 这景色有什么特点?
看到了山水美景。 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 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
12/9/2021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四句。 思考: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联想到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联想到白银盘、青螺。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君山在这 湖中就好像一只青螺,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12/9/2021
课文讲解
要求:齐读诗歌。 思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2/9/2021
归纳总结
12/9/2021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 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 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 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

12/9/2021
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引入新课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 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 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 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12/9/2021
引入新课
12/9/2021
课堂小练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 诗题为《望洞庭》,是( C )时候望洞庭的? A.早晨 B.中午 C.夜晚 诗中“翠”的意思是( C ) A.翠鸟,鸟名 B.绿色的硬玉,翡翠 C.绿
12/9/2021
课后作业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望洞庭》1-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望洞庭》1-优质课件
2022/5/92022/5/9 • 16、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5月
2022/5/92022/5/92022/5/95/9/2022 17、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和:和谐
秋月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 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显得十分和谐。
湖光
交融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未磨拭的铜镜
注释: 潭面:指湖面。
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图1 图2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 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 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 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 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 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 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三 古诗两首—望洞庭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 hé(1)温和 例 和风细雨 (2)协调 例 和谐
(3)不分胜负 例 和棋 (4)连词 例 我和你和 hè(1)声音相应 例 一唱一和
(2)依照别人诗词题材来写诗 例 和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
译文:
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没有磨过的 铜镜。
图1 图2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望洞庭|人教(部编版) (共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望洞庭|人教(部编版) (共张PPT)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远望湖中的景物,
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连一连
柔美似水的 波光粼粼的 银光闪闪的 玲珑剔透的
潭面 秋月 青螺 玉盘
合作与探究
整首诗哪些诗句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白银盘里一青螺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321.8.3 Tuesda y, August 0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4: 42:3804 :42:380 4:428/ 3/2021 4:42:38 AM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 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 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 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 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 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 “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 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 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上午4 时42分 38秒04 :42:382 1.8.3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 优质课件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 优质课件

结构:上下
音序:P 部首:皿
组词:棋盘 盘山公路
书写指导:舟字首撇要短,
造句:小明的盘子里已经空了。
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 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多音字
mó(磨炼 磨难) hé(和气 和睦)
磨 mò(石磨
和 磨坊)
hè(唱和
和诗)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和】 【镜未磨】 【遥望】 【青螺】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
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 造句:遥望远山,一片生机盎然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学习生字
yín
白银 银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钅
组词:银两 银花火树
造句:妈妈的耳环是用白 银做成的。
书写指导:右上边横框要 窄、里面有一短横,竖提 的竖要长,捺上边有一短 撇。
学习生字
pán
盘子 盘
17.古诗三 首 --望洞庭
目 第一部分 课前导入 录 第二部分 生字学习
第三部分 课文浅析
第四部分 课文赏析
第五部分 课文拓展
壹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我国名山大川众多,景色秀 丽神奇,畅游其间,让人觉得诗 情画意,不禁浮想联翩起来。今 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位诗人,一同 去欣赏洞庭湖的朗朗清月的雄姿 吧!
延伸问题
《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 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根据诗意,想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洞庭湖静美、和谐。
延伸问题
《望天门山》《望洞庭》都是作者从不同视角描写天门山 和洞庭湖的,查阅资料,了解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说说它们 有什么区别?
思考: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质教学课件

指湖面
未经打磨 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 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两句话在朗读的时候语气要轻柔,读出 湖光秋色相映成趣的和谐画面。
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 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 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 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 月才能两相协调。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话语气要舒缓,读出洞庭湖的宁静。
看到这么美的洞庭景色,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真想把 这枚青螺握 在手中呀!
遥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 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这首诗是诗人遥望洞庭湖 所作,从水光秋月交融不分写 起,写出了湖面的开阔辽远, 水平如镜;然后把洞庭湖中的 君山比喻成白银盘中的青螺, 新颖别致,趣味盎然。
想象画面,感受色彩美 《望洞庭》这首诗
画面颜色非常丰富, 其中,描写颜色的字 有: 翠 、 白 、青 。
比喻句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形容洞 庭湖。
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 庭湖中的君山。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喻成白银盘子里的 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美丽,表现了作 者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望洞庭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 家,有“诗豪”之称。与白 居易合称“刘白”,有《陋 室铭》《竹枝词》《杨柳枝 词》《乌衣巷》等名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望洞庭》刘禹锡|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望洞庭》刘禹锡|部编版

热爱祖国锦绣山河 湖光山色在诗人的笔下是那么壮 丽,那么美好。这三首古诗让我们欣赏了长江冲破天门山 奔腾而去的雄伟气势,领略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 独特神韵,感受了洞庭湖宁静、朦胧的和谐之美。读了这 三首诗,我们不禁为美丽的祖国感到骄傲与自豪。
这是课后第1题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
放着一只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 青螺,贴切地表现了洞庭湖的美。
积累练笔:
古人写山水的诗句还有很多,试着写出几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洞唐 庭刘
禹 锡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和:指波光和 月色融为一体。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 铜磨成。这里是说水面 无风,波平如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意: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月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
湖光秋月两相和,
“两相和” 形象地描绘出水 光与秋月交相辉映,一派和 谐、宁静的画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
“镜未磨”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把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 子,贴切地表现了洞庭湖的美。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望。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 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诗意:远远地望着洞庭青翠的山水,如同白银盘里
朗读指导:朗读《望天门山》时,前两句语气豪迈,体现楚江 之浩荡,天门山之壮美;后两句语气稍柔和,尾句“日边来”语 速放慢,读出引人遐思的意味。《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秀 丽,朗读时声音要柔美,感情要饱满,读出对西湖的热爱。朗读 《望洞庭》时,语调要上扬,读出对洞庭湖月夜景色的喜爱和赞 美之情。熟读每首诗,理解诗的意思,然后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 词,想象画面,一句一句地背诵,最后背诵整首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件望洞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件望洞庭
1.收集苏轼和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作品,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背诵。2.你有喜欢的某一处风景吗?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
想象: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在诗人的想象中,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
山水君山
湖月潭面
望洞庭
洞庭湖山水一体
景色迷人
相和如镜
青色
和平宁静
山水相衬
青螺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参考答案: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小舟乘风破浪,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洞庭湖上水光和秋月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朗读指导:朗读《望天门山》时,按“二二二一”的节奏朗读,前两句语气应该豪迈,体现天门山的壮美;后两句语气稍柔和,尾句要读得引人遐想。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时,
背诵指导:这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背诵时,首先要熟读每首诗,
望洞庭[唐]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年级的第17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的第17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的第17课《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首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佳作。

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手法,描绘了天门山雄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杰作。

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把西湖的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名篇。

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湖光秋月、君山的景色,表现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阅读教材和教辅材料或请教语文老师,了解更多具体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洞庭一、望洞庭
(一)
洞庭湖心月淡蒼,滿江秋色滿天紅。

万山浮藍一片碧,一輪紅日不落東。

(二)
閃閃湖光蔚未央,拂面寒岸紅晴風。

蒲梁翠蓋秋影隱,數里之外雁陣冷。

(三)
昼夜顛顛太廻舟,洞庭山拱似會流。

清暑映雨晴夕漸,邀客遊山何時休?
二、湖中夜游
(一)
湖水漁火夜放歌,湖畔風生清虹膜。

摩天碧船輕煙起,滿城霞光一汪紅。

(二)
倒波渺渺暮雨襟,嬌色景物在此深。

雙橇花影紅帳裏,床邊微波輝似金。

(三)
月照湖上五湖灣,沙上青芷滿天蓬。

鳳凰島珠碧華燭,川流夜游紅紗冢。

三、滔滔江潮
(一)
滔滔江潮下放沙,月畫山和水伴霞。

遠峰高低迢迢曲,星斗紅雲夜添花。

(二)
泛浮碧簾重婪婪,芙蓉空中接劍青。

鹽桨吹又復激激,舟子煙消島逝情。

(三)
漁笙清歌心自輕,夜深雲氣滿海湛。

漁火點點滿天明,一曲紅塵歸空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