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学习观

合集下载

罗杰斯学习观

罗杰斯学习观
“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学生独立 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一)
学习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
学习方式: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认知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经验学习和 有意义学习是完全相对应的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二)
认知学习很大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 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 情感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 生的学习”,因此是无意义学习。
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整个人(包 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 2.学习是自动自发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 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 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3.全面发展----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 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 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 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 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 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 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的结合起 来,因而是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三)
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 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 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个体 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 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璀璨钻石组
罗杰斯的基本观点1来自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2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3
涉及自我概念的学习
4
最有效的学习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1. 教育理想就是培养既用情感 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 情知合一的人(“全人”或 “功能完善者”)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Carl R. Rogers)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

他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习者发挥自我监控、主动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达到自我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元素:自主性、个性化和体验。

1. 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学习者的自我决定和主导自己的学习进程。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习者的自主性,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但不要代替学习者做出决定。

2. 个性化个性化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罗杰斯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独特的,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应对他们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并针对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3. 体验体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自我认知。

罗杰斯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多层面的体验,包括情感、认知和行动方面的体验。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体验,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个性化和体验,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回应他们的学习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用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

罗杰斯教学观

罗杰斯教学观

罗杰斯教学观一、引言1.1 罗杰斯教学观的概念罗杰斯教学观,又称为人本主义教学观,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教学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倡导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罗杰斯教学观的基本原则罗杰斯教学观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二、尊重学生2.1 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罗杰斯教学观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积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材料。

2.2 学生自主学习的尊重罗杰斯教学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决策能力。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3.1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罗杰斯教学观认为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主动倾听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3.2 提供支持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理解。

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4.1 创设良好的教室氛围罗杰斯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

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构建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打破传统的权威教学模式。

4.2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罗杰斯教学观鼓励教师使用讨论、小组活动、问题解决等互动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

-
THANKS
欢迎领导来夸我
自由学习的要素
3. 意义的自我发现
自由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发现学习的意 义和价值。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意识到 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密切相关时,他们 才会真正投入学习。因此,教育者应该引导 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帮助他们将知识与自 己的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 识
自由学习的要素
4. 学生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他 认为,只有学生自己最了解自己 的学习需求和进展,应该让他们 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评 价,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 和方法。同时,自我评价也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
3
第3部分
自由学习的实
施方法
自由学习的实施方法
为了实现自由学习,罗杰 斯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育
20XX
罗杰斯的自由学 习观
XXXXX
时间:20XXXX.XX
2
-
目录
CONTENTS
1 自由学习的核心价值
2
自由学习的要素
3 自由学习的实施方法
1
第1部分
自由学习的核
心价值
自由学习的核心价值
卡尔·罗杰斯,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强 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在他的 教育理念中,自由学习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他主张教育应该提供一个自由、安全、支持 性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发现,而不是被迫接受知识和技能
1. 学生的中心地位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应该占据中心地位。教育者应 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学生不 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学 习的主人,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罗杰斯学习观》课件

《罗杰斯学习观》课件

实施方式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01
包括书籍、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以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
需求。
鼓励自主学习
02
学习者需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自主安排学习进度,选
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03
学校和教师应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宽松、自由、无压力的学习环
境,让学习者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学习。
挑战与应对
父母均为农民,家庭 条件一般。
教育经历
01
02
03
04
1921年考入美国名校西 北大学,主修心理学。
1925年获得学士学位, 同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 学攻读研究生。
1928年获得硕士学位, 并留校担任助教。
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 并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执 教。
学术成就
01
02
03
04
1940年代提出“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育理念。
条件
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经验相关
意义学习的前提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产生关联,使学 习者能够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感悟。
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学习者需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思考、实践等方式 ,形成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良好的学习氛围
意义学习需要一个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包括教师的引导、同伴的互 助以及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态度等。
自由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自由学 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 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创新

实践应用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设计 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自我 实现。
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 的情感交流和认知发展。

卡尔·罗杰斯的学习观对成人教育培训的启示

卡尔·罗杰斯的学习观对成人教育培训的启示

最著名的人 本主义心理学 家 、 教育改革 家和心理治疗学家 。 他的学术建树颇丰 ,9 4年 当选为美 国应 用心理学 家协 会 14 主席 ,9 6年 当选为美 国心理协 会主席 ,9 6年 获得美 国 14 15
造 适 宜 的 学 习心 理 氛 围 . 对 成 人 教 育 培 训 有深 刻 的启 示 。 这
的力量 , 解决 自己的问题 , 到康复的 目的。以此为灵感 , 达 罗
杰斯把这种思想运用教学中去 , 提出了“ 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学
说, 即主张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 中心 , 教师与学生应进行广泛 的情感交流 , 力求创造出一种情感融洽 、 气氛适宜 的学习情 境, 作为教师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使学生 自己成为学习的主
la n n , o dn h t u n b i g r o i h oe ta e r ig h l i g t a ma e n sa e b r w t t e p tn il h n h o a i gt e p y h lgc lp o e so a i g i me n n f l fl r n , s c oo ia r c s fl r n s en h en a ig u ,
造性地学习 , 从而塑造全面发展 的个人 。其学习观的主要 内
容如下 : 2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h sso e r l f e t n ll an n n sa l h n mp a i n t oe o moi a e r i g a d e tb i ig a h o s
罗杰斯认为 , 人天生就有 自我主动学 习的潜能 , 人都 人
固有内在的学习动力 , 在合适 的条件下 , 个人所具有 的学习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1.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音节学习,一类是意义学习。

他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则是意义学习。

它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这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儿童对当前材料的学习程度,取决于这一材料对学习者当时的个人意义以及学习者是否能意识到这种意义。

罗杰斯强调的是学习时学习者当时整个身心状态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整个人都参与并左右脑都共同发挥作用的学习才称为意义学习。

罗杰斯把意义学习分为以下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投人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其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产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2.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

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具有发展的潜能,只要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3.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所谓学习资源是指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资源,不仅包括书籍、杂志、实验设备等物质资源,而且包括人力资源——即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人,主要指教师。

罗杰斯认为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给学生以帮助,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特定的技能和能力。

在他看来,如果我们不是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20世纪60年代末,罗杰斯将“当事人中心”心理疗法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经典著作《自由学习》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观。

自由学习是指个体基于自己内在的需求、愿望、兴趣等自发地、负责地做出选择,并促使自己行为、态度甚至人格发生积极变化的学习。

这一学习观具有真实性、自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等特征。

时至今日,当代教学改革仍然能从中获得诸多启示: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倡导家、校、社合力办教育,引进校外辅导员,重视学生自我评估。

标签:自由学习;教学改革;当代价值卡尔·罗杰斯作为美国历史上卓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

在将这一心理疗法应用于教育实践之后,提出了自由学习的思想。

当代学校教育问题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教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因此,探讨罗杰斯的自由学习思想对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自由学习观产生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将其“当事人中心”心理疗法的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中包含了自由学习思想。

自由学习思想的产生是受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教育、心理学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方面。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个体更加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

其次,美国国内失业、暴力、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与矛盾加剧。

工业化的发展使社会像高速运转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合作,个体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在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社会主流文化的青年运动中,青年们抵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追求一种精神更加自由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罗杰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看到了学校生活和教育政策的种种弊端,因而开始了他对教学的思考。

教育方面。

20世纪3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发展到高潮,但在实践中却造成学生学业水平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罗杰斯的学习观
像奥苏贝尔一样,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处于意义连续体的两端。

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

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

所以,它们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

在罗杰斯看来,我们常常没有看到,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内容,有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也具有这种无意义的性质。

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他们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对自己是无个人意义的。

因此,学校教育成了徒使学生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

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

在罗杰斯看来,“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例如,当一个刚学步的小孩的手碰到取暖器时,他就学会了“烫”这个词的意义;他同时也学会了以后对所有类似的取暖器要当心;他会以一种不会马上就遗忘的、有意义的和投入的方式保留所学到的内容。

又如,如果一个五岁小孩迁居到另一个国家,让他每天与新的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地玩耍,完全不进行任何语言教学,他在几个月内就会掌握一种新的语言,而且还会习得当地的口音。

因为他是用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学习的,所以学习速度极快。

倘若请一个教师去教他,在教学中使用对教师有意义的材料,那么学习速度将会极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罗杰斯认为,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让儿童自己去学习时,速度很快且不易遗忘,并具有高度的实际意义,而当用一种只涉及理智的方式“教”他们时,情况就糟了呢?关键在于后者不涉及个人意义,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如大脑)有关,与完整的人无关,因而他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

由此可见,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的内涵是不同的,前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是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罗杰斯指出,在教育史上,人们往往把学习看做是一种前后有序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左半脑的活动。

左半脑一般是以逻辑的、线性的方式发挥功用的。

它是按直线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注重构成整体的部分和细节;它只接受确切的和清楚的内容;它处理的是观念和概念;它是与生活中的阳刚方面联系在一起的。

使学生左半脑得到发展,几乎成了现在学校惟一公认的功能。

但在罗杰斯看来,倘若要使整个人都参与学习,就要充分利用右半脑。

右半脑是以另一种方式发挥功用的。

它是以直觉的方式思维的;它要在理解细节之前先掌握实质;它考虑到整个形式、整个完形;它是以隐喻方式运演的;它注重的是审美而不是逻辑;它能作出创造性的跳跃。

艺术家与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即采用这种方式。

它是与生活中的阴柔方面联系在一起的。

如何使学生的左右脑共同发挥功用呢?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最好的办法。

“意义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
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有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

罗杰斯批评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儿童的身心劈开来了:儿童的心到了学校,躯体和四肢也跟着进来了,但他们的感情和情绪只有在校外才能得到自由表达。

在他看来,我们不仅完全可以使整个儿童(情感和理智)都进入学校,还可以借此增进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在罗杰斯看来,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种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学生必须对确定哪些准则是重要的、学习的目标什么,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负起责任时,他也就真正学会了对自己及自己发展方向负起责任来。

最后,罗杰斯对行为主义者只注重行为的结果,而不探讨行为的起因,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同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是按照一种与他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行事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往往只看到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相一致的那些事物。

因而,罗杰斯认为,人是他自己行为的决定因素,人不从属于他的环境,而是可以对他生活的性质作出自由选择的。

这是一种自由选择论,与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罗杰斯与斯金纳曾对此展开持久的论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