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预应力张拉计算

合集下载

3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3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3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工程概述本次预应力张拉计算针对的是 30m 箱梁,该箱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箱梁的设计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应力的施加效果,因此准确的预应力张拉计算至关重要。

二、设计参数1、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弹性模量 Ec = 345×10^4 MPa。

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规格为 1×7 152 1860,其标准强度 fpk = 1860 MPa,弹性模量 Ep = 195×10^5 MPa。

3、每束钢绞线的根数和布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锚具采用 OVM 系列锚具,锚下控制应力σcon = 075 fpk =1395 MPa。

三、预应力损失计算1、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对于夹片式锚具,根据规范取值计算。

2、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2考虑孔道偏差系数 k 和摩擦系数μ,通过计算公式得出。

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3若施工过程中存在此项情况,按照实际温差计算。

4、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4根据规范规定的松弛系数和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5、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龄期、环境条件等因素计算。

四、张拉力计算1、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 P =σcon × Ap其中 Ap 为单根钢绞线的截面积。

2、每束钢绞线的张拉力为单根张拉力乘以束内钢绞线根数。

五、理论伸长值计算1、根据公式ΔL = Pp × L /(Ap × Ep) 计算其中 Pp 为平均张拉力,L 为预应力筋的长度。

2、考虑孔道曲线部分对伸长值的影响,进行修正计算。

六、实际伸长值测量与计算1、测量初始伸长值ΔL1,从千斤顶开始加载至初应力(一般为10%σcon)时的伸长量。

2、测量最终伸长值ΔL2,从初应力加载至控制应力时的伸长量。

(完整版)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计算书(H=2m)last

(完整版)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计算书(H=2m)last

目录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1 标准及规范 (1)1.1。

1 标准 (1)1。

1.2 规范 (1)1.1.3 参考资料 (1)1。

2 主要材料 (1)1.3 设计要点 (1)2 横断面布置 (2)2.1 横断面布置图 (2)2。

2 预制T梁截面尺寸 (2)2。

3 T梁翼缘有效宽度计算 (3)3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的计算 (4)3.1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4)3。

1.1 车道折减系数 (4)3.1。

2 跨中横向分布系数 (4)3。

2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值计算 (6)3。

2。

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 (6)3。

2.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6)4 作用效应组合 (6)4.1 作用的标准值 (7)4。

1.1 永久作用标准值 (7)4。

1.2 汽车荷载效应标准值 (8)4.2 作用效应组合 (10)4。

2。

1 基本组合(用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0)4.2.2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2)4.2.3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3)4.3 截面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几何特性计算 (15)4.3。

1 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区钢筋面积估算 (15)4.3。

2 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0)5 持久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1)5.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22)5。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22)5。

2。

1 验算受弯构件抗剪截面尺寸是否需进行抗剪强度计算 (22)5。

2。

2 箍筋设置 (25)5。

2。

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27)6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7)6。

1 预应力钢束应力损失计算 (28)6。

1.1 张拉控制应力 (28)6。

1。

2 各项预应力损失 (28)6。

2 温度梯度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33)6.3 抗裂验算 (35)6.3.1 正截面抗裂验算 (35)6。

3.2 斜截面抗裂验算 (37)6。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力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力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说明一、参数数据1、根据设计通用图说明,20m、30m、40m跨T梁,管道摩擦系数μ=0.25,偏差系数k=0.0015,预应力松弛系数取0.3;(1)30mT梁连续处N1钢绞线采用6Φs15.2,横截面积为840mm2,锚下控制张拉力为1172KN,N2和N3钢绞线采用5Φs15.2,横截面积为700mm2,锚下控制张拉力为781KN,N4钢绞线采用5Φs15.2,横截面积为700mm2,锚下控制张拉力为977KN;(2)40mT梁连续处N1、N2、N3、N4、N5钢绞线均采用6Φs15.2,横截面积为840mm2,锚下控制张拉力为1172KN。

(3)20mT梁连续处N1、N2、钢绞线均采用5Φs15.2,横截面积为700mm2,锚下控制张拉力为977KN,N3、N4钢绞线均采用3Φs15.2,横截面积为420mm2,锚下控制张拉力为586KN。

二、计算公式: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ΔL=Pp×L Ap×Ep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附录C-1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Pp=P×(1-e-(kx+μθ))kx+μθ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或为公式1中L值;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预应力张拉方法与计算

预应力张拉方法与计算

预应力张拉方法与计算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

在工程现场的你,不懂预应力怎么炫技?!先张法懂不?先张法是在砼构件浇筑前先张拉预应力筋,并用夹具将其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再浇筑构件砼,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约75%)放松并切断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产生弹性回缩,借助砼与预应力筋间的粘结,对砼产生预压应力。

台座由台面、横梁和承力结构组成。

按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墩式台座、槽形台座和桩式台座等。

台座可成批生产预应力构件。

台座承受全部预应力筋的拉力,故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免因台座变形、倾覆和滑移而引起预应力的损失。

墩式长线台座墩式台座由现浇钢筋砼做成,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台座设计应进行抗倾覆验算与抗滑移验算。

⑴抗倾覆验算:式中:N——预应力筋的张拉力;e1——张拉力合力作用点至倾覆点的力臂;G——台墩的自重力;L——台墩重心至倾覆点的力臂;Ep——台墩后面的被动土压力合力;e2——被动土压力合力至倾覆点的力臂。

对于与台面共同工作的台墩,倾覆点的位置宜选在砼台面下4~5cm处。

⑵抗滑移验算:式中:K——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小于1.3;N1——抗滑移的力,对于独立台墩,由侧壁土压力和底部摩阻力产生。

台墩与台面共同工作时,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几乎全部传给了台面,可不进行抗滑移验算。

槽式台座由端柱、传力柱、横梁和台面组成,既可承受张拉力和倾覆力矩,加盖后又可作为蒸汽养护槽。

适用于张拉吨位较大的吊车梁、屋架、箱梁等大型预应力砼构件。

钢模台座: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流程:预应力筋的张拉:⑴单根钢丝张拉:台座法多进行单根张拉,由于张拉力较小,一般可采用10~20kN电动螺杆张拉机或电动卷扬机单根张拉,弹簧测力计测力,优质锥销式夹具锚固。

⑵整体钢丝张拉:台模法多进行整体张拉,可采用台座式千斤顶设置在台墩与钢横梁之间进行整体张拉,优质夹片式夹具锚固。

HD15标30m预应力箱梁张拉计算书

HD15标30m预应力箱梁张拉计算书

花久HD15标东科河5号大桥30m预应力箱梁张拉计算书一、 工程简介:东科河5号大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连续箱梁,跨径为30米,箱梁总计60片,预应力采用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的低松弛Ⅱ级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为φ15.2mm,钢绞线面积A=139mm 2,钢绞线强度等级Rby=1860MPa,弹性模量Ey=1.95×105MPa 。

预制混凝土设计强度为50 MPa ,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龄期7天以上后,组织张拉预应力钢束,钢束采用对称、双控张拉,钢绞线每端工作长度为65cm (顶板负弯矩30cm ),锚下控制应力为0.75 f pk =1395 Mpa ,张拉顺序为N1、N3、N2、N4号钢束。

锚具采用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锚具和配套设备,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

东科河5号大桥钢束布置如图1所示:图1二、理论伸长量计算: 1、分段方法:根据图1所示分BC 、CD 、DE 共3段进行计算,不考虑工作长度。

2、计算公式:ΔL =Pp ×L Ap ×EpΔL —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 Pp —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 L —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140mm 2);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数据为1.95×105Mpa ); Pp 的计算公式(2):Pp =P ×(1-e-(kx +μθ))kx +μθP —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根据设计取值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根据设计取值0.25。

3、计算方法:(1)计算每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

每一段的终点力就是下一段的起点力,例如靠近张拉端第一段BC的终点C点力即为第二段CD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Pz=Pq×e-(KX+μθ)(公式3)Pz—分段终点力(N)Pq—分段的起点力(N)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根据公式3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一、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一)、设计标准及采用规范1、标准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计算跨径(正交、简支);预知T梁长。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桥面宽度:分离式路基宽(高速公路),半幅桥全宽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条件为Ⅱ类2、采用规范:交通部颁布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通用图;《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刘效尧等编著,《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强士中,《桥梁工程(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二)、主要材料1、混凝土:预制T梁,湿接缝为C50、现浇铺装层为C50、护栏为C30.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s ㎜,ƒpk=1860MPa,E p=×105MPa3、普通钢筋:采用HRB335,ƒsk =335MPa,Es=×105MPa(三)、设计要点1、简支T梁按全预应力构件进行设计,现浇层80mm厚的C40的混凝土不参与截面组合作用。

2、结构重要性系数取;3、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 =ƒpk;4、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传力锚固龄期为7d;5、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55%;6、存梁时间为90d;7、湿度梯度效应计算的温度基数,T1=14℃,T2=℃。

二、结构尺寸及结构特征(一)、构造图构造图如图1~图3所示。

(二)、截面几何特征边梁、中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见表1边梁、中梁毛截面几何特性(全截面)边梁中梁(2号梁)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离yx(m)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离yx(m)支点几何特性跨中几何特性(预制截面)边梁中梁(2号梁)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三)、T梁翼缘有效宽度计算根据《桥规》条规定,T梁翼缘有效宽度计算如下:中梁:B f1=min故按全部翼缘参与受力考虑。

2-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与测定_secret

2-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与测定_secret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与测定在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规范要求除了用应力控制外,还需用伸长值进行校核,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控制在±6%以内,因此张拉前的伸长值计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此,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和自己的施工体会,对张拉应力伸长值的计算与测定谈几点看法。

1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施工一般有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先张法的预应力筋一般为直线,计算简便,可以作为后张法无管道摩擦的特例进行研究,因此这里着重论述后张法伸长值的计算方法。

计算伸长值的第一步,首先要确定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和线型段落的划分。

后张法钢筋的线型一般均是既有直线,又含曲线,由于不同线形区间的平均应力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分段进行伸长量计算,然后再累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计算工作长度时,一定要考虑位于张拉千斤顶中的那部分预应力筋尺寸,这部分的伸长值对于工作长度小于20m时的情况影响不容忽视。

根据施工规范,△L=△L1+△L2+······△Ln;其中△L为预应力钢材工作长度 L的理论伸长值。

对于各区段的伸长值△L i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 i——第i段的平均张拉力,N;L i ——第i 段的工作长,cm;A y——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2;E y ——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2。

关于平均张拉力P i的计算公式,规范上有介绍,为式中:P ——预应力钢材张拉端的张拉力,N;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平面和水平面内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rad;K ——孔道每m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µ——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

应该指出,这里的“P”并不是定值,而是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i-1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张拉力值,它随区段的增加而减小,所以表示成“P i”更为合适,如图1图中各个区段的平均张拉力分别为P1,P2,P3,P4,P i,各区段端的有效张拉力分别为P1,P2,P3,P4,P i,其计算式分别为:式中:P—初始端的张拉力;L n、错误!未指定书签。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预制梁工程,主桥主要采用多箱单独预制,简支梁体系,桥面连续。

本工程预制梁类型有箱梁。

箱梁跨径为30m。

预应力钢束采用φ15.24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每根钢绞线的张拉力为195.3KN,两端对称同时张拉,预制梁正弯距钢束采用M15-4、M15-5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

箱梁墩顶连续段处负弯距钢束采用BM15-4、BM15-5扁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

二、预应力张拉1、预应力张拉设备本工程预制箱梁采用VLM锚具,配置与之配套的张拉机具12套,千斤顶采用YCW-250型,油压泵采用ZB2×2-500型电动高压油泵。

2、张拉前期准备(1)、预应力张拉之前对张拉设备必须进行配套检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所有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 1.5级,校验千斤顶的试验机或测力机的精度不得低于±2%。

(2)、锚具、夹片、钢绞线、波纹管按规定进行送检,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张拉前对预制梁进行检查,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安装张拉设备时,应使张拉力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4)、为确保张拉质量,张拉前必须组建专业张拉班组,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3、张拉控制张拉前对梁体砼试件进行试压,当砼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养护时间不小于4天时,才能进行张拉。

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均为1395Mpa 。

张拉采用穿心式千斤顶。

张拉前先做好千斤顶和压力表的校验与张拉吨位相应的油压表读数和钢丝伸长量的计算,尤其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各部分不漏油并能正常工作。

张拉采用油表读数与伸长量双控制的方法,先将预应力钢绞线拉到初始控制应力0.10бk ,测量油缸伸长量,接着开动油泵,张拉应力为0.2бk 进行张拉,同时记录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比较,无问题后, 张拉到бk 的100%时,测量伸长量,看是否与计算相符,如在规定范围内,则进行锚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秦汉大道临潼段穿越铁路工程S2标
预应力张拉计算
1、工程概况
(1)跨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右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6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
(2)预应力钢绞线规格:采用Φs15.2规格,fpk=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Ay=140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

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
中跨梁:N1、N4为4Φs15.2;N2、N3为5Φs15.2;
边跨梁:N1为6Φs15.2;N2、N3、N4为5Φs15.2;
(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75%=1395Mpa;
单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P=1395×140=195.3KN;
6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6=1171.8KN;
5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5=976.5KN;
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781.2KN;
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

(4) 箱梁砼强度达到90%以上时方可施张,张拉顺序N1、N3、N2、N4钢束。

(5)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经验,为了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分级进行张拉:0~10%(测延伸量)~2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2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

2、油压表读数计算
(1)液压千斤顶
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力源计量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
左端:千斤顶型号:YDC-1500;编号:7380;精密压力表编号:1707856
右端:千斤顶型号:YDC-1500;编号:7381;精密压力表编号:1707851 左端:千斤顶型号:YDC-1500;编号:7382;精密压力表编号:1707858 右端:千斤顶型号:YDC-1500;编号:7383;精密压力表编号:1707850 (2)钢束为6股钢绞线
张拉至1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4.14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3.92 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4.27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3.93 Mpa
张拉至2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7.94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7.72 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8.04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7.70 Mpa
张拉至10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38.34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38.19 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38.26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37.94 Mpa
(3)钢束为5股钢绞线
张拉至1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3.51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3.28 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3.64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3.30 Mpa
张拉至2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6.68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6.45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6.79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6.44 Mpa 张拉至10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32.01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31.84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31.97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31.64 Mpa (4)钢束为4股钢绞线
张拉至1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2.88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2.65 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3.01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2.67 Mpa 张拉至2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5.41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5.18 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5.53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5.19 Mpa 张拉至100%控制应力时油表读数计算:
左端7380压力表读数:Y=0.032429×X+0.342857=25.68 Mpa 右端7381压力表读数:Y=0.032500×X+0.107143=25.50 Mpa 左端7382压力表读数:Y=0.032232×X+0.491071=25.67 Mpa 右端7383压力表读数:Y=0.032250×X+0.146429=25.34 Mpa
AyEp
PpL 3、伸长量计算
(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L (mm )按下式计算:
L=
式中:
Pp-预力筋的平均张拉力为(N ),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
Ay=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
):取140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
)。

取Ep=1.95×105
Mpa
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
Pp=P (1-e
-(kx+μθ)
)/(k x +μθ)
式中: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管壁的磨擦系数,取0.022 e-取2.718
注: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p=P
图1
(2)如图1所示
伸长量采用分段终点力计算方法:AB段,A端的力为P(A),则B端的力为P(B)=2×P(A)×(1-e-(kx+μθ))/(k x +μθ)-P(A);
分段伸长量计算△L方法:例如AB段,A端的力为P(A),B端的力为P(B),则AB端的分段伸长量计算△L=(P(A)+ P(B))/(Ep×Ap×2N),其中N为钢绞线的根数。

伸长量见附表:箱梁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4 张拉控制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右,方可继续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该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20%,伸长量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之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附表
边跨预应力箱梁张拉伸长量计算表
中跨预应力箱梁张拉伸长量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