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筋(一端张拉时)下料长度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筋(一端张拉时)下料长度的计
算
后张法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计算需要根据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需要确定预应力钢筋的长度以及所需的预张力值,并根据钢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计算其应变值。
然后,根据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长度以及混凝土收缩量和温度变化等因素,计算出预应力钢筋的变形量和长度变化量,最终得出所需的下料长度。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预应力钢筋长度 = 地下部分长度 + 跨高
预张力值 = 预应力钢筋面积× 预应力应力
预应力应变值 = 预张力值÷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 预应力钢筋截面积)
基准长度变化量 = 混凝土收缩量× 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长度 + 温度变化量× 预应力钢筋长度× 预应力钢筋线膨胀系数变形量 = 预应力应变值× 预应力钢筋长度 + 基准长度变化量下料长度 = 预应力钢筋长度 - 变形量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后张法预应力筋一端张拉时的下料长度,从而保证预应力钢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工程地点:XXX市桥梁类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径布置:50m+80m+50m2. 材料参数2.1 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弹性模量:3.45×10^4 MPa2.2 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12束,直径15.2mm,抗拉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1.95×10^5 MPa2.3 钢筋钢筋直径:8mm抗拉强度:360MPa弹性模量:2.00×10^5 MPa3. 计算方法本计算书采用后张法进行预应力计算,按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B01-2015)进行。
4. 计算过程4.1 计算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徐变损失和收缩损失。
4.1.1 锚固损失锚固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1 = 0.15 fpk L ]其中,L为预应力钢束长度,本工程中取4.0m。
4.1.2 弹性压缩损失弹性压缩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2 = ]其中,Ap为预应力钢束截面积,本工程中取211.9mm^2。
4.1.3 徐变损失徐变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3 = ]其中,σp0为预应力钢束初始应力,τ为时间,θ为徐变系数。
本工程中,取σp0=0.7fpk,τ=5000h,θ=0.002。
4.1.4 收缩损失收缩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4 = ]其中,σp0、τ、E concrete 分别为上述值,β为收缩系数。
本工程中,取β=0.000005。
4.2 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内力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
4.2.1 弯矩弯矩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M = ]其中,W为集中力,L为梁的计算跨径。
4.2.2 剪力剪力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V = ]4.2.3 轴力轴力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其中,P为预应力,Δ为各种预应力损失之和。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钢绞线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通过施加张拉力来提供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工程中,了解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正确设计和施工建筑物。
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是指在施加一定的加载力后,钢绞线在长度方向上产生的伸长量。
这个伸长量可以用公式来计算:△L=P*L/AE其中,△L是钢绞线的伸长量,P是施加在钢绞线上的加载力,L是钢绞线的原始长度,A是钢绞线的截面积,E是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在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时,需要提供一些已知的参数,包括钢绞线的截面积、弹性模量和施加在钢绞线上的加载力。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工程设计手册来获得。
在实际的工程中,通常使用预应力法来施加加载力。
预应力法是通过预先施加一定的张拉力来使钢绞线产生预应力,然后再施加混凝土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预应力量。
这个预应力量可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来确定。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根据桥梁的跨度和荷载要求,可以确定所需的预应力量。
然后,根据预应力量和钢绞线的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加载力。
在实际的施工中,通常使用专门的张拉设备来施加加载力。
这个设备可以通过应用力学原理将加载力转移到钢绞线上。
施加加载力后,需要测量钢绞线的伸长量,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
测量完钢绞线的伸长量后,可以计算出钢绞线的应力值。
计算钢绞线的应力值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钢绞线的性能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根据钢绞线的应力值,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分析,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可靠。
总之,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正确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和应力值,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可靠。
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测量设备来进行计算和测量。
这些计算和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正确设计和施工预应力结构。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1、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1. 引言本章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详细步骤和计算公式。
2. 绞距计算2.1 基本概念绞距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相邻两个绞股之间的距离。
2.2 绞距计算公式绞距计算公式为:绞距 = (绞股数-1) * 绞股间距。
3. 绞股长度计算3.1 基本概念绞股长度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一个绞股的长度。
3.2 绞股长度计算公式绞股长度计算公式为:绞股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丝束数量 * 每束钢丝的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帘束数量 * 每束钢帘的长度)。
4. 张拉伸长量计算4.1 基本概念张拉伸长量是指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长度变化量。
4.2 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为:张拉伸长量 = (绞股数-1) * 绞股长度。
5. 结论本文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绞距计算、绞股长度计算和张拉伸长量计算。
通过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2、材料验收标准范本1. 引言本章介绍材料验收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内容,以及相关的验收标准范本。
2. 制定方法2.1 材料分类将需要验收的材料按照材料类型、性能等分类,确定验收标准的范围。
2.2 参考标准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确定可供参考的验收标准。
2.3 制定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和参考标准,制定具体的材料验收标准。
3. 验收标准内容3.1 外观要求材料的外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瑕疵等。
3.2 尺寸要求材料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3.3 性能要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硬度、耐久性等。
4. 示例标准范本4.1 钢材验收标准范本根据国家标准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制定钢材验收标准范本。
4.2 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根据行业标准JGJ 55-2011《建筑施工用细石混凝土及制品验收规程》,制定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预应力张拉为T梁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为了规范梁场内预制梁张拉施工工序,特制定张拉计算书进行指导现场规范施工。
一、锚外控制力计算:P=Ay*σk/(1-η)*nP—锚外控制力,Nσ k—张拉控制应力,MPaAy —钢绞线面积,mm2η—锚口喇叭损失,暂取设计图提供6%计算,根据铁科院实际摩阻计算。
n—计算预应力孔道的钢绞线根数二、理论伸长量计算:由于梁的预应力筋是有直线与曲线组成的多线段预应力筋,故采用要分段计算然后叠加。
1、直线段预应力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与跨中扣除孔道摩阻损失后拉力的平均值(计算方法见曲线段计算);L--- 预应力筋的长度;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根据材料试验确定(N/ mm2)。
2.曲线段预应力伸长量计算⑴ 计算截面张拉力计算后张法结构由于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存在摩擦阻力,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各个截面的张拉力并非均匀,而是从张拉端开始逐渐减小,因此,计算伸长量时,应取计算段内的钢筋拉力的平均值。
同时考虑管道局部偏差摩阻影响,计算段终点截面内的预应力筋的拉力为:① ()()N e p k s p μθι+−⋅=S P ——从计算起点经过l 长度之后至终点截面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单位为N;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铁科院摩阻试验确定; θ——预应力筋计算起点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的夹角(rad),θ=0,即为直线。
K——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根据铁科院试验确定;ι——从计算点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② L 段内预应力之平均值为:Pp = P(1-e-(kl+µθ))/(kl+µθ)Pp——从计算点至计算截面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单位为N;其余同上。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正式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参考文件2. 术语定义2.1 预应力2.2 张拉2.3 后张3. 背景知识3.1 预应力工艺概述3.2 后张法工艺原理3.3 预应力材料和设备4. 设计计算4.1 设计工况说明4.2 预应力力设计原则4.3 后张力计算公式推导和参数4.4 张拉力预测和参数确定4.5 后张力校核计算过程4.5.1 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确定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 4.5.3 后张力计算4.5.4 后张力校核5. 结果分析5.1 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5.2 拉索和锚具选择及布置5.3 后张材料选用及工艺要求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一种施加在结构构件上的内部应力,使构件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产生预压,以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张拉: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使混凝土构件发生初始应力的过程。
3. 后张: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2:活泼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概述1.1 为什么要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1.2 为什么选用后张法?1.3 本文档的目的是什么?2. 术语解释2.1 什么是预应力?2.2 什么是张拉?2.3 什么是后张?3. 预备知识3.1 懂预应力工艺,先了解一下3.2 后张法工艺原理简介3.3 哪些材料和设备会用到?4. 设计计算4.1 先来看一下设计工况说明4.2 怎么设计预应力力?4.3 公式推导和参数,别看起来吓人,其实很简单 4.4 怎么预测张拉力?4.5 怎么进行后张力校核计算?4.5.1 如何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怎么确定?4.5.3 后张力计算步骤4.5.4 控制一下后张力,校核一下5. 结果分析5.1 看一下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都是啥5.2 拉索和锚具选择,不是随便选的哦5.3 后张材料选用和工艺要求,来看看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有多详细就看你有多认真了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别小看这个小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相当于给结构件穿了一件紧身衣,加固啦!2. 张拉:就像给混凝土做了一次放飞梦想的航班3. 后张:混凝土刚一固结,就开始由内而外给它加油喝彩。
30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

30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1 工程概况(1)跨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6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2)钢绞线规格: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Φs15.2规格,标准强度Rby=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140mm2,弹性模量根据检测报告取Ep=2.00×105Mpa。
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中跨梁:N1、N2、N3、N4为4Φs15.2;边跨梁:N1、N2为5Φs15.2,N3、N4为4Φs15.2;(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75%=1395Mpa,单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P=1395×140=195.3KN,锚口摩阻损失厂家提供为2%,5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5×1.02=996.03KN,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1.02=796.82KN,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
(4)箱梁砼强度达到90%、N4钢束。
(5)张拉:0~10%(测延伸量)~2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5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
2 油压表读数计算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计量测试研究院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前端:千斤顶型号:YCYP150型编号:6067 油压表编号:9398或3676校准方程:编号6067千斤顶配9398油表:P=0.0333XF+0.2ApEp PpL 编号6067千斤顶配3676油表:P=0.0334XF-0.06后端:千斤顶型号:YCYP150型 编号:6068 油压表编号:2246或2360编号6068千斤顶配2246油表:P=0.0331XF+0.28编号6068千斤顶配2360油表:P=0.0328XF+0.48XF=所需力值P=压力表读数3 伸长量计算(1)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L (mm )按下式计算:△L=式中:Pp-预力筋的平均张拉力为(N ),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取140A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0.0

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1、波纹管一布置波纹管时首先用钢筋加工环形架作为波纹管的定位架,纵向间距为1m,横向位置按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定位,波纹管中穿有内衬管,以保证波纹管成孔质量。
二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有孔洞或变形,接头处是否用胶带密封好,在与锚垫板接头处,一定要用磁带或其它东西堵塞好,以防水泥浆渗进波纹管或锚孔内。
三筑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波纹管,以防漏浆堵孔。
2、钢绞线一钢绞线采用φs15.2(STM416-94a,270级,低松弛),标准强度Ryb=1860Mpa。
二钢绞线下料要在干净整洁的地面上进行,并清除表面上的锈迹及杂物,下料时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三穿束前,将钢绞线理顺,用扎丝绑扎好,以防在穿束过程中钢绞线打绞,张拉时受力不均,导致有的钢绞线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
四穿束时,将钢束中单根钢绞线编号,以便张拉时做到对应编号,对称张拉。
3、预应力筋控制力计算一计算依据①设计图纸锚下控制应力N1~N3为1340 Mpa,N4为1340 Mpa。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二理伦计算①计算公式:P=δ×Ag×n×1/1000×b式中:P—预应力盘的张拉力,KN;δ—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Mpa;Ag—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b —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的为1.0。
②参数先取中跨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δ中123=1340 Mpa;n=4N4:δ中4=1340 Mpa;n=4Ag=140mm2;b=1.0边跨非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δ边123=1340 Mpa;n=5N4:δ边4=1340 Mpa;n=4Ag=140mm2;b=1.0③计算张拉力P中跨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P中123=1340×140×4×1/1000×1.0=750.4 KNN4:P中4=1320×140×4×1/1000×1.0=739.2 KN边跨非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P边123=1340×140×5×1/1000×1.0=938 KNN4:P边4=1320×140×4×1/1000×1.0=739.2 KN二、张拉1、当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同时龄期必须为三天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张拉顺序为N1,N2,N3,N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
(1)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
ΔL=
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
Pp=P×(1-e-(kx+μθ))
kx+μθ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
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
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
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
(cosα×cosβ)。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
该影响;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
的影响。
注: 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 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划分计算分段
2.1 工作长度:工具锚到工作锚之间的长度,Pp=千斤顶张拉力;
2.2 波纹管内长度:计算时要考虑μ、θ,计算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
每一段的终点力就是下一段的起点力,例如靠近张拉端第一段BC的终点C点力即为第二段CD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
Pz=Pq×e-(KX+μθ)(公式3)
Pz—分段终点力(N)
Pq—分段的起点力(N),θ、x、k、μ—意义同上
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根据上述公式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2.3 根据每一段起点力Pq代入公式2中求出每一段平均张拉力Pp。
2.4 根据Pp代入公式计算出每一段的伸长值ΔL,相加后得出全长钢绞线伸长量。
3、计算跨龙门特大桥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跨龙门特大桥线路(水平方向)曲线半径为600m,钢绞线沿竖直方向采用曲线段钢束半径6m,预应力筋采用Φ15.24的钢绞线束,f pk=1860Mpa,锚下(张拉)控制力为Δk=0.75 f pk=1302Mpa,Ep=1.95×105 Mpa,孔道采用金属螺旋管。
钢绞线w1示意图如下:
共分为:AB、BC、CD、DE、EF、GH共6段进行计算.
对于AB段,水平角α=0.822/600=0.001,竖直角β=0.故θ=Arccos(cosα×cosβ)=0.001. 对于BC段,水平角α=1.634/600=0.002,竖直角β=1.634/6=0.279,故θ=0.279.
其他同理计算。
初始力Pq=1302×140=182280.
计算数据如下表所示:
其中K=0.0025,μ=0.23(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总伸长量ΔL=4.8+10.53+51.84+12.5+3.91+11.44+24.78=119.79mm。
同理钢绞线w4示意图如下:
A B
总伸长量ΔL=65.05+13.38+4.17+11.93+31.08=125.6mm.
4、伸长量的测量
对预应力钢绞线一般按10%-20%(具体分级由现场条件及油表最小刻度调整)-100%后持载3分钟-补压-锚固的流程进行张拉,分别量出千斤顶的行程ΔL
ΔL=L3-L1+L2-L1=L3+L2-2L1-锚具回缩量
L3-达到100%时伸长量
L2-达到10%时伸长量
L1-达到20%时伸长量
锚具回缩量-夹片式锚具容许回缩量不大于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