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后张法双控值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工程地点:XXX市桥梁类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径布置:50m+80m+50m2. 材料参数2.1 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弹性模量:3.45×10^4 MPa2.2 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12束,直径15.2mm,抗拉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1.95×10^5 MPa2.3 钢筋钢筋直径:8mm抗拉强度:360MPa弹性模量:2.00×10^5 MPa3. 计算方法本计算书采用后张法进行预应力计算,按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B01-2015)进行。
4. 计算过程4.1 计算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徐变损失和收缩损失。
4.1.1 锚固损失锚固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1 = 0.15 fpk L ]其中,L为预应力钢束长度,本工程中取4.0m。
4.1.2 弹性压缩损失弹性压缩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2 = ]其中,Ap为预应力钢束截面积,本工程中取211.9mm^2。
4.1.3 徐变损失徐变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3 = ]其中,σp0为预应力钢束初始应力,τ为时间,θ为徐变系数。
本工程中,取σp0=0.7fpk,τ=5000h,θ=0.002。
4.1.4 收缩损失收缩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4 = ]其中,σp0、τ、E concrete 分别为上述值,β为收缩系数。
本工程中,取β=0.000005。
4.2 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内力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
4.2.1 弯矩弯矩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M = ]其中,W为集中力,L为梁的计算跨径。
4.2.2 剪力剪力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V = ]4.2.3 轴力轴力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其中,P为预应力,Δ为各种预应力损失之和。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模板下载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模板第一篇范本(正式风格):一:前言本文档为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目的在于详细说明使用后张法进行预应力计算时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档适用于工程师和设计师等相关人员。
二:引言后张法预应力计算是一种常用的工程计算方法,通过施加反向力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压缩变形,以抵消荷载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拉伸变形,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结构。
三:计算准备1. 结构参数准备:a. 结构尺寸:包括结构梁的几何尺寸和距离等参数;b. 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和预应力钢材的强度参数、弹性模量、和截面性能等参数;c. 假定条件:如结构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和载荷等。
2. 弯矩计算:a. 结构受力分析: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确定弯矩大小和位置;b. 超静定结构的计算:对于超静定结构,需要确定附加的约束条件,使得计算结果唯一化。
四:计算步骤1. 确定预应力布置方案:根据结构的受力要求,确定预应力布置的数量和位置;2. 计算预应力初始张拉力:根据结构参数和预应力钢材的强度特性,计算预应力初始张拉力;3. 计算混凝土截面强度:根据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参数和截面各点的受压区和受拉区,计算混凝土截面的强度;4. 计算预应力力钢应力:根据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和预应力初始张拉力,计算预应力力钢的应力;5. 校核预应力力钢:根据预应力力钢的应力和材料参数,校核预应力力钢的强度;6. 调整预应力张拉力:根据预应力力钢的校核结果,调整预应力初始张拉力;7. 进一步计算和校核:根据调整后的预应力张拉力,进一步计算和校核各项参数,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后张法:一种预应力计算方法,通过施加反向力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压缩变形,以增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2. 弹性模量:材料的一种力学性能参数,反映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能;3. 截面强度:结构梁截面所能抵抗的最大荷载;4. 预应力力钢:一种特殊的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柔韧性,用于施加预应力力。
论桥梁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的计算及确定方法

论桥梁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的计算及确定方法桥梁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是指控制预应力张拉施工中的两个关键参数,即控制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轴力水平控制和位移控制。
本文将介绍桥梁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的计算及确定方法。
首先是轴力水平控制。
桥梁预应力张拉时需要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以提供桥梁的荷载支撑能力。
轴力水平控制是指控制预应力张拉中施加的轴力大小。
轴力水平需要满足结构设计参数和施工规范要求,同时考虑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荷载变化等因素。
轴力水平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桥梁的结构设计参数和荷载要求需要提前确定。
2.根据设计参数和荷载要求,计算出桥梁的预应力张拉力。
3.根据预应力张拉力和桥梁截面特性,计算出预应力杆件的应力。
4.依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系数,计算出预应力杆件的变形值。
5.根据变形值和轴力水平控制要求,调整预应力张拉力的大小,使其满足轴力水平控制指标。
其次是位移控制。
桥梁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预应力杆件的变形会引起桥梁的位移。
位移控制是指控制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桥梁位移值,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完整性。
位移控制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预应力杆件的变形值和桥梁的结构特性,计算出桥梁的位移。
2.根据桥梁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规范,确定位移控制的要求。
3.依据位移控制的要求,调整预应力张拉的过程和参数,使其满足位移控制指标。
确定桥梁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设计要求: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参数和荷载要求,确定预应力杆件的最大轴力和位移要求等参数。
2.施工规范要求: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确定预应力杆件的轴力水平和位移控制的指标。
3.经验总结:根据历史工程的经验总结和实际施工情况,确定适用于具体桥梁的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
4.模拟分析:通过模拟分析和计算,评估不同预应力张拉过程和参数对轴力水平和位移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双控”指标。
综上所述,桥梁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的计算及确定方法包括轴力水平控制和位移控制两个方面。
预应力空心板张拉计算书

陈湾大桥空心板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概况K0+061陈湾大桥其上部结构16m、20m预制空心板,设计采用后张法施工工艺。
钢绞线为φs15.2、标准强度1860Mpa,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Mpa。
二、注意事项①.预制梁板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可张拉。
并采用两端同时张拉。
②.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当预应力钢束张拉大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
③.左 N2右 N2左 N1右 N1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梁体发生侧弯,张拉程序为:左N1 右N2 右N1 左N2。
④.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
由于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绞线为低松弛钢绞线,故采用张拉程序为(用应力表示):0→0.10σk→ 0.20σk→ 1.0σk→持荷5min→锚固式中:σk——锚下控制张拉应力;σk =0.75f pk=0.75×1860=1395Mpa(主梁预应力钢束)为了防止主梁的侧弯,每一根钢束分3次张拉,采用对称张拉。
一组一组完成,张拉时应保证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压浆,并对端支座梁端及时进行封锚。
三、理论伸长值计算16m、20m空心板分中板、边板两种板型△L=P p L/A P E P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P P=P(1-e-(κχ+μθ))/(κχ+μθ)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χ—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κ—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参与计算的参数表1①16m空心板1.中板参与计算的参数表2N1孔道:4×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781200×(1- e-0.013185)/0.013185=780685ab段L=P p L/A P E P=(780685 ×879)÷(140×4×1.95×105) =6.4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80685×(1- e-0.019544)/0.019544=773106bc段L=P p L/A P E P=(773106×1396)÷(140×4×1.95×105)=9.9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73106×(1- e-0.00829275)/0.00829275=769909cd段L=P p L/A P E P=(769909×5528.5)÷(140×4×1.95×105) =39mmL=(6.4+9.9+39)×2=110.6mmN2孔道:3×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585900×(1- e-0.002655)/0.002655=585123ab段L=P p L/A P E P=(585123 ×1770)÷(140×3×1.95×105) =12.6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585123×(1- e-0.0416315)/0.0416315=573111bc段L=P p L/A P E P=(573111×1571)÷(140×3×1.95×105)=11.0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573111×(1- e-0.00573125)/0.00673125=571186cd段L=P p L/A P E P=(571186×4487.5)÷(140×3×1.95×105) =31.3mmL=(12.6+11+31.3)×2=109.8mm2.边板参与计算的参数表3N1孔道:4×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781200×(1- e-0.0013185)/0.0013185=780685ab段L=P p L/A P E P=(780685×879)÷(140×4×1.95×105) =6.3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80685×(1- e-0.019544)/0.019544=773106bc段L=P p L/A P E P=(773106×1396)÷(140×4×1.95×105) =9.9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73106×(1- e-0.00829275)/0.00829275=769909cd段L=P p L/A P E P=(769909×5528.5)÷(140×4×1.95×105) =39mmL=(6.3+9.9+39)×2=110.4mmN2孔道:4×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781200×(1- e-0.002655)/0.002655=780164ab段L=P p L/A P E P=(780164×1770)÷(140×4×1.95×105) =12.6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80164×(1- e-0.0416315)/0.0416315=764147bc段L=P p L/A P E P=(764147×1571)÷(140×4×1.95×105)=11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64147×(1- e-0.00573125)/0.00673125=761581cd段L=P p L/A P E P=(761581×4487.5)÷(140×4×1.95×105) =31.3mmL=(12.6+11+31.3)×2=109.8mm②20m空心板1.中板参与计算的参数表4N1孔道:5×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976500×(1- e-0.01317)/0.001317=975857ab段L=P p L/A P E P=(975857 ×878)÷(140×5×1.95×105) =6.3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975857×(1- e-0.019544)/0.019544=966383bc段L=P p L/A P E P=(966383×1396)÷(140×5×1.95×105) =9.9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966383×(1- e-0.01129275)/0.01129275=960947cd段L=P p L/A P E P=(960947×7528.5)÷(140×5×1.95×105) =53mmL=(6.3+9.9+53)×2=138.4mmN2孔道:4×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781200×(1- e-0.0039975)/0.0039975=779641ab段L=P p L/A P E P=(779641×2665)÷(140×4×1.95×105) =19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79641×(1- e-0.0416315)/0.0416315=763635bc段L=P p L/A P E P=(763635×1571)÷(140×4×1.95×105)=11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763635×(1- e-0.0084525)/0.0084525=760417cd段L=P p L/A P E P=(760417×5603.5)÷(140×4×1.95×105) =39mmL=(19+11+39)×2=138mm2.边板参与计算的参数表4N1孔道:5×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976500×(1- e-0.01317)/0.001317=975857ab段L=P p L/A P E P=(975857 ×878)÷(140×5×1.95×105) =6.3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975857×(1- e-0.019544)/0.019544=966383bc段L=P p L/A P E P=(966383×1396)÷(140×5×1.95×105) =9.9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966383×(1- e-0.01129275)/0.01129275=960947cd段L=P p L/A P E P=(960947×7528.5)÷(140×5×1.95×105) =53mmL=(6.3+9.9+53)×2=138.4mmN2孔道:5×Φs15.2 σk =1395Mpaab段 P P=P(1-e-(κχ+μθ))/(κχ+μθ)=976500×(1- e-0.0039975)/0.0039975=974551ab段L=P p L/A P E P=(974551×2665)÷(140×5×1.95×105) =19mmbc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974551×(1- e-0.0416315)/0.0416315=954544bc段L=P p L/A P E P=(954544×1571)÷(140×5×1.95×105)=11mmcd段P P=P(1-e-(κχ+μθ))/(κχ+μθ)=192063=954544×(1- e-0.0084525)/0.0084525=950521cd段L=P p L/A P E P=(950521×5603.5)÷(140×5×1.95×105) =39mmL=(19+11+39)×2=138mm③结论16m空心板20m 空心板四、其它因素造成的钢绞线伸长值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 计(一端)两端合计12mm详见《设计说明》第二部分桥梁,第3条设计要点,第3.3款。
13m空心板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龙山县S260石牌至洗洛公路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承包单位: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A113m空心板预应力拉计算说明书一、计算依据1、设计图纸=0.75*1860=1395Mpa。
锚下控制应力为 0.75fpk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_T_F50-2011。
二、预应力拉双控1、预应力筋的拉控制应力要符合设计要求,即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拉控制应力。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拉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要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否则应暂停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拉。
三、拉的材料、机具设备1、预应力材料采用武钢生产的低松驰钢绞线,根据湖大土木建筑工程检测检验报告,其力学强度为:抗拉强度三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00Gpa,延伸率三3.5,符合要求。
2、拉设备及千斤顶:购买市惠科信息科技生产的预应力智能拉仪全套设备。
已委托建设工程检测技术标定。
千斤顶编号为15091 (150T),拉设备校准方程为Y=0.0344X+0.1779;另一千斤顶编号为15092 (150T),拉设备校准方程为 Y=0.0345X+0.1139。
四、拉程序本项目拉是带夹片式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拉程序为:低松弛力筋0f初应力f。
(持荷2min锚固)。
为保证在拉过程中的两端能同步进行,同时为便于拉过程中实际伸长率计算,拉过程分阶段进行,具体如下:0^1初应力f2初应力f。
(持荷2min锚固)。
1初应力宜为拉控制应力的10%, 2初应力为拉控制应力的20%。
五、拉顺序按设计图纸要求采用两端对称拉,拉顺序为:左N1f右N2f右N1f 左 N2。
六、钢绞线拉延伸量计算1、理论延伸量计算公式:A 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拉力(N);直线筋取拉端拉力,曲线筋拉力计算用下面公式计算;L-预应力筋实际长度(mm);Ap-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Mpa。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正式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参考文件2. 术语定义2.1 预应力2.2 张拉2.3 后张3. 背景知识3.1 预应力工艺概述3.2 后张法工艺原理3.3 预应力材料和设备4. 设计计算4.1 设计工况说明4.2 预应力力设计原则4.3 后张力计算公式推导和参数4.4 张拉力预测和参数确定4.5 后张力校核计算过程4.5.1 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确定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 4.5.3 后张力计算4.5.4 后张力校核5. 结果分析5.1 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5.2 拉索和锚具选择及布置5.3 后张材料选用及工艺要求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一种施加在结构构件上的内部应力,使构件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产生预压,以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张拉: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使混凝土构件发生初始应力的过程。
3. 后张: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2:活泼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概述1.1 为什么要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1.2 为什么选用后张法?1.3 本文档的目的是什么?2. 术语解释2.1 什么是预应力?2.2 什么是张拉?2.3 什么是后张?3. 预备知识3.1 懂预应力工艺,先了解一下3.2 后张法工艺原理简介3.3 哪些材料和设备会用到?4. 设计计算4.1 先来看一下设计工况说明4.2 怎么设计预应力力?4.3 公式推导和参数,别看起来吓人,其实很简单 4.4 怎么预测张拉力?4.5 怎么进行后张力校核计算?4.5.1 如何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怎么确定?4.5.3 后张力计算步骤4.5.4 控制一下后张力,校核一下5. 结果分析5.1 看一下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都是啥5.2 拉索和锚具选择,不是随便选的哦5.3 后张材料选用和工艺要求,来看看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有多详细就看你有多认真了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别小看这个小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相当于给结构件穿了一件紧身衣,加固啦!2. 张拉:就像给混凝土做了一次放飞梦想的航班3. 后张:混凝土刚一固结,就开始由内而外给它加油喝彩。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书(后张法)[1]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书(后张法)[1]](https://img.taocdn.com/s3/m/cc4ced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c.png)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书(后张法)一、引言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书(后张法)是用于计算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伸长量的工程。
本详细介绍了后张法在预应力张拉计算中的应用,包括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计算原理后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伸长量与预应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加工条件等因素进行了修正。
具体原理包括材料刚性修正、预应力损失修正和张拉过程中的压缩损失修正等。
三、计算公式根据后张法的原理,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1. 材料刚性修正公式:伸长量修正 = 杆件长度 × (1 - λ)2. 预应力损失修正公式:伸长量修正 = 认定荷载 × 预应力损失系数 / 杆件刚度3. 张拉过程中的压缩损失修正公式:伸长量修正 = 张拉过程中的压缩损失 / 杆件刚度综合上述三个修正公式,可以得出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公式:伸长量 = 伸长量修正 + 预应力 + 后张过程中的张拉力四、实际应用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实际应用中的参数和步骤,并给出计算示例。
1. 参数描述:(1) 杆件长度:预应力张拉杆件的长度,单位为米。
(2) λ:材料的刚性修正系数。
(3) 认定荷载:杆件所受到的认定荷载,单位为牛顿。
(4) 预应力损失系数:杆件预应力损失的修正系数。
(5) 杆件刚度:预应力杆件的刚度,单位为牛顿/米。
(6) 张拉过程中的压缩损失:预应力杆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压缩损失,单位为米。
(7) 后张过程中的张拉力:后张过程中施加在杆件上的额外张拉力,单位为牛顿。
2. 计算步骤:(1) 根据材料的参数和应用要求确定修正系数。
(2) 根据修正系数和杆件的参数计算相应的修正值。
(3) 将修正值代入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最终的伸长量。
3. 计算示例:假设杆件长度为10米,材料刚性修正系数为0.05,认定荷载为10000牛顿,预应力损失系数为0.1,杆件刚度为5000牛顿/米,张拉过程中的压缩损失为0.2米,后张过程中的张拉力为2000牛顿。
修水大椿桥16米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双控值计算书

修水县大椿乡大椿桥16米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双控值计算书一、计算过程:1、基本数据:(1)采用符合GB/T 5224-2003规定的低松杝高强度钢绞线。
(2)Φs 15.2mm,R b y=1860MPa,δk=1300MPa, E y=1.95×105MPa,A y=140mm2。
(3)钢绞线曲线坐标值(见空心板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2、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P值)的计算:P=δi ×A y式中δi----i状态下张拉力(MPa)(1)初应力状态:单根:δi=δ0=0.1×1300=130MPaP0=130×140=1.82×104(N)中板(边板):N1:∑P0=6×P0=1.092×105(N)N2:∑P0=6×P0=1.092×105 (N)(2 ) 控制张拉状态:单根:δk =100%δk=1300MPaP k=1300×140=1.82×105(N)中板(边板):N1:∑P k=6×P k=1.092×106(N)N2:∑P k=6×P k=1.092×106 (N)(3 ) 锚固状态:单根:δ锚=δk=1300MPaP k=1300×140=1.82×105 (N)中板(边板):N1:∑P锚=6×P k=1.092×106 (N)N2:∑P锚=6×P k=1.092×106 (N)钢绞线伸长值计算:(2)理论伸长(△L)计算公式:△L=(P×L)/(A y×E y)平均----预应力钢材平均张拉力(N)式中:P平均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m)代入E y、A y值:△L=(P×L)/(1.95×105×140)=3.663×10-8 P平均×L平均而P=[P×(1-e –(kL+μθ))]/(KL+μθ)平均式中: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影响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0015)μ---------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25)(2)边板和中板伸长量:①N1筋伸长量△L N1计算L1=A+B (其中A为1/2预应力钢绞线设计长度,B为千斤顶长度加工具锚长度取0.6)L1=11.771/2+1.309+0.606+0.84=8.6405mθ=0.04361(rad)K L1+μθ1=0.02386325P平均=[P×(1-e –0.02386325)]/ 0.02386325=0.988163P控制张拉状态下:P平均=0.988163×P K=0.988163×1.953×105=1.929882×105(N)△L N1=3.663×10-8P平均×L1=3.663×10-8×1.929882×105×8.6405=0.061081×100×2=12.22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后张法双控值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十漫高速公路SME5郭家沟1#大桥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计算过程
⒈基本数据
⑴钢铰线:每孔9根φj15.24,其R y b=1860Mpa;σK=0.75R y b=1395Mpa;E g(E y)
=1.95×105 Mpa;A y=140mm2;
⑵千斤顶:型号YCD-2500,最大行程200mm,最大张拉吨位2500KN.零状态钢铰线穿心长L l=70cm(包括千斤顶、锚环、工具锚长度);
⑶钢铰线曲线坐标值:参见〈计算依据1〉。
2.张拉方式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在预制板砼强度达90%时方可进行,张拉时必须两端同时进行。
张拉工序为:(
0 初始应力(0.1σk)50%应力(0.5σk)(中间N2)100%σk (取消超张拉)
3.预应力钢铰线张拉端张拉力(P值)的计算
P=σi×A y
式中σi---i状态下张拉应力(Mpa)
⑴初应力状态:
σi=σ0 =0.1σK=0.1×1395=139.5Mpa
P0=139.5×140=1.953×104(N)
整束: ΣP0=9×P0=175.77KN
⑵50%应力状态:
σ20%= 0.5×1395=697.5Mpa
P20%=697.5×140=9.765×104 (N)
整束: ΣP20%=9×P20%=878.85KN
⑶100%锚固状态:
σ锚=σK=1395Mpa
P锚=1395×140=1.953×105 (N)
整束: ΣP锚=9×P锚=1757.7KN
(4)整束张拉条件下各状态对应油表读数(Mpa)列表如下:(根据具体标控数据计算)
1#千斤顶与与对应油表号(230#)
校对直线方程:Y=49.080X-44.172
注:Y—荷载KN,X—压力表读数Mpa。
1#千斤顶与与对应油表号(235#)
校对直线方程:Y=49.080X+4.908
注:Y—荷载KN,X—压力表读数Mpa。
2#千斤顶与与对应油表号(228#)
校对直线方程:Y=47.904X+9.581
注:Y—荷载KN,X—压力表读数Mpa。
2#千斤顶与与对应油表号(54#)
校对直线方程:Y=47.904X+28.743
注:Y—荷载KN,X—压力表读数Mpa。
(以下为花园环水河大桥线理论伸长值计算)
4.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
(1)计算方法
依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对由多曲线或直线段组成的曲线筋张拉伸长量应分段计算,然后叠加,在计算时应将每段两端扣除孔道的摩阻损失后的拉力求出,然后再按下式计算每段的张拉伸长值。
△ L=(P平均×L)/ (A y×E g) (式1)
式中 P平均--- 预应力钢材平均张拉力(N);
L --- 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m;
其中 P平均=[ P(1-e-(KX+μθ))]/kx+μθ (式2)
式中 P ---预应力钢铰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
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M局部偏差对摩擦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25)
⑵N1筋理论伸长量△L N1计算
将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及千斤顶穿心部分分成四段,分段计算。
各段参数表
叠加分段伸长量:
ΔL=2×(5.7+2.6+12.7+53.5)=149 mm (含顶内伸长值)
⑶N2筋伸长量△L N2计算
将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及千斤顶穿心部分分成四段,分段计算。
A
叠加分段伸长量:
ΔL=2×(5.7+8.2+16.4+42.6)=146 mm (含顶内伸长值)
5.实际伸长值
△L=△L1 +△L2-C
式中:△L1 ----从初应力(10%)到锚固张拉应力(100%)间的实测伸长值(cm),即第二行程值。
△L2 ----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cm)。
采用相邻段(0.1σk→0.2σk)的伸长值,即第一行程值。
C ----砼弹性压缩值,可省略。
6.实际伸长值△L允许偏差
预应力钢材用应力控制方法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进行张拉.
△ L允1 =±△L1×0.06=±149×0.06=±8.9 mm
△ L允2 =±△L2×0.06=±146×0.06=±8.8 mm
实际检查时取△L允1、2=±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