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4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有关计算参数和计算公式:κ=0.0015,μ=0.17,X为压力值单位:KNY为油表读数单位:Mpa1一束根数:5钢绞线分段分段长度L (m )θ(rad )κL +μθe -(κL+μθ)终点力P Z (kN )P P 平均力(kN )伸长量ΔL (mm )AB 10.5530.0000.0160.984928.851936.24172.904BC 4.3630.0870.0210.979909.202918.99129.588CD 4.8370.0000.0070.993902.629905.91232.333锚外 4.65半段梁19.753134.82全梁总计39.375269.0加荷级别张拉力P (KN )324(MPa )(2#顶)508(MPa )(3#顶)516(MPa )(4#顶)0.2δk 188.73410.1 5.6 5.80.4δk 377.46819.012.212.1δk943.67145.732.231.2备注张拉端张拉力P=188.734*5=943.671KN 一束钢绞线截面积A=139*5=695mm 2锚固点距离跨中平距:40/2-0.292=19.708起弯点距离跨中平距:4.837m;起弯点距离跨中平距:4.837+T+T*COS(5*pi()/180)=9.195m;其中T=TAN(5*pi()/2/180)*5000=2.183m N1号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表N1号钢绞线张拉时千斤顶读数2号千斤顶读数与压力表19033324的关系:Y=1.1667+0.0472X3号千斤顶读数与压力表4508的关系:Y=-1.0913+0.0353X4号千斤顶读数与压力表4516的关系:Y=-0.5891+0.0337X平均张拉力:P P =P[1-e -(κL+μθ)]/(κL+μθ)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ΔL=P P L/(AE)40m 边跨梁张拉计算书弹性模量E=195GPa ,钢绞线型号:φ15.24,绞线张拉控制应力δk=1860*0.73=1357.8MPa ,单根公称面积a=139mm 2,单根张拉力P=δk*a=188.734KN千斤顶作用长度65cm 计算:复核:。
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计算

四、张拉设备及检验1、张拉设备的选用设备能力计算:3束:P=1860*0.75*140*3/1000=585.9KN4束:P=1860*0.75*140*4/1000=781.2KN5束:P=1860*0.75*140*5/1000=976.5KN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选用两个YDC1500型穿心液压千斤顶,其张拉力150T.压力表的选用:压力表选用最大读数为60MPa,千斤顶同油压表的关系必须经省级计量单位标定.2、在下述情况下,应对油表、千斤顶进行配套校验.油泵、千斤顶、油表之中有一件是进场后修复过,第一次使用的;使用超过六个月或连续张拉200次以上的;在运输和张拉操作中出现异常时.五、张拉有关数量值计算张拉时应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为校核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以内.锚下控制应力计算:σcon=1860mpa*0.75=1395mpa.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ΔL=<P p L>/<A p E p> (1)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P;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本工程采用每根A p=140mm2;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本工程采用E p=197444mpa.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应力按下式计算:P p=P<1-e-〕kx+μθ〔>/<kx+μθ> (2)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由于本工程采用的是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故采用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本工程采用0.25.六、张拉伸长量计算:<一>中跨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789.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90.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28.5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52.9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67.8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15.1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17.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66.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56.7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26.7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296.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586.7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50.1cm;<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方法如下:1、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七、张拉计算结构名称:长**河桥25米后张法预制箱梁<一>、中跨中梁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3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42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585.9.伸长量计算<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结果如下:1、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八、25米箱梁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及伸长量计算表。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工程概况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381m.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
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
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各梁得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得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得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
试验检测得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得因素影响:一就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得摩擦力,二就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得摩擦力。
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得钢绞线得伸长值也就是不相同得。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p=1、91*105 MPa※标准强度:f=1860MPapk=1395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钢绞线松驰系数:0、3※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孔道摩阻系数:μ=0、15※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2、2、理论伸长值得计算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得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公式1)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得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筋得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得长度(mm);Ap——预应力筋得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得弹性模量(Mpa).预应力筋得平均张拉力Pp按如下公式计算:(公式2)上式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得张拉力(K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得夹角之与(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得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得影响系数(1/m),;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得磨擦系数。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25m 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第一章 设计伸长量复核丹江特大桥K162+957;K163+405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 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Ф15.2mm ,公称面积Ag=139mm ²;弹性模量Eg=1.95×105Mpa 。
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
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及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μθμθ+-=+kx e p p kx p 1 式中: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2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25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P P p E A l p l =∆式中: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取139 mm 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 2),取1.95×105 N/ mm 2二、伸长量计算: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39=193905NX直=11.322m;X曲=1.018mθ=4×π/180=0.0698radk X曲+μθ=0.0015×1.018+0.25×0.0698=0.019P p=193905×(1-e-0.019)/0.019=192074NΔL曲= P p L/(A p E p)=192074×1.018/(139×1.95×105)=7.2mm ΔL直= PL/(A p E p)=193905×11.322/(139×1.95×105)=81mm (ΔL曲+ΔL直)*2=(7.2mm+81mm)*2=176.4mm与设计比较(176.4-172)/172=2.56%2、N4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3。
25_米预制箱梁伸长值计算

25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箱梁张拉数据计算书一、中跨梁理论伸长量计算1、计算公式△L=P·L/Ag·EgP——平均张应力(N)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cm)Eg——钢铰线的弹性模量(N/mm2)Ag——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m2)P=P[1-e-(kx+μθ)]/K·X+μ·θP——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各参数的确定XX1=24.38m X2=24.41m X3=24.44m X4=24.16m (2)Eg由图纸所给:弹性模量Eg=1.95*105Mpa(3)Ag截面面积4束Ag=139*4=556(mm2)3束Ag=139*3=417(mm2)(4)P张拉力考虑锚圈口摩阻损失,损失采用2.5%4束:P4=1860*106*0.75*139mm2*4*/106mm2*1.025=N=795.01( KN)3束:P3=1860*106*0.75*139mm2*3*/106mm2*1.025=N=596.257(KN)(5)θ值N1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1=10.0*π/180=0.175(rad)N2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2=10.0*π/180=0.175(rad)N3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3=10.0*π/180=0.175(rad)N4最大夹角为2.8°合计为θ4=2.8*π/180=0.049(rad) (6):K值由图纸说明给出K=0.0015(7)μ值由图纸说明给出μ=0.203:伸长量的计算(1):N1伸长量PN1(4束)=P4[1-e-(kxN1+μθN1)]/kx N1+μθN1=795.01KNx[1-e-(0.0015x24.38+0.20x0.175)]/(0.0015x24.38+0.20x0.175)=767.227(KN)ΔL N1=P N1.L N1/AgEg=767.227x24.38/556x1.95=17.25(cm)(2):N2伸长量PN2(4束)=P4[1-e-(0.0015x24.41+0.20x0.175)]/0.0015x24.41+0.20x0.175=767.21(KN)ΔL N2=P N2L N2/AgEg=767.21x24.41/556x1.95=17.27(cm)(3)N3伸长量PN3(3束)=P3[1-e-(0.0015x24.44+0.20x0.175)]/0.0015x24.44+0.20x0.175=575.394(KN)ΔL N3(3束)=P N3(束)L N3/AgEg=561.091x24.44/417x1.95=17.29(cm)(4)N4伸长量PN4(3束)=P4[1-e-(0.0015x24.16+0.20x0.049)]/0.0015x24.16+0.20x0.049=582.739(KN)ΔL N4(3束)=P N4(束)L N4/AgEg=582.739x24.16/417x1.95=17.31(cm) 最后经过计算得出:N1理论伸长量:17.25(cm)N2理论伸长量:17.27(cm)N3理论伸长量:17.29(cm)N4理论伸长量:17.31(cm)二、边跨梁理论伸长量计算(1)各参数的确定XX1=24.49m X2=24.50m X3=24.51m X4=24.35m (2)Eg由图纸所给:弹性模量Eg=1.95*105Mpa(3)Ag截面面积4束Ag=139*4=556(mm2)3束Ag=139*3=417(mm2)(4)P张拉力考虑锚圈口摩阻损失,损失采用2.5%4束:P4=1860*106*0.75*139mm2*4*/106mm2*1.025=N=795.01(K N)3束:P3=1860*106*0.75*139mm2*3*/106mm2*1.025=N=596.257(KN)(5)θ值N1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1=10.0*π/180=0.175(rad)N2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2=10.0*π/180=0.175(rad)N3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3=10.0*π/180=0.175(rad)N4最大夹角为2.8°合计为θ4=2.8*π/180=0.049(rad)(6)K值由图纸说明给出K=0.0015(7)μ值由图纸说明给出μ=0.203:伸长量的计算(1)N1伸长量PN1(4束)=P4[1-e-(kxN1+μθN1)]/kx N1+μθN1=795.01KNx[1-e-(0.0015x24.49+0.20x0.175)]/(0.0015x24.49+0.20x0.175)=767.165(KN)ΔL N1=P N1.L N1/AgEg=767.165x24.49/556x1.95=17.32(cm) (2)N2伸长量PN2(4束)=P4[1-e-(0.0015x24.50+0.20x0.175)]/0.0015x24.50+0.20x0.175=767.159(KN)ΔL N2=P N2L N2/AgEg=767.159x24.50/556x1.95=17.33(cm)(3)N3伸长量PN3(4束)=P3[1-e-(0.0015x24.51+0.20x0.175)]/0.0015x24.51+0.20x0.175=767.153(KN)ΔL N3(4束)=P N3(束)L N3/AgEg=767.153x24.51/556x1.95=17.34(cm)(4)N4伸长量PN4(4束)=P4[1-e-(0.0015x24.35+0.20x0.049)]/0.0015x24.35+0.20x0.049=776.877(KN)ΔL N4(4束)=P N4(束)L N4/AgEg=776.877x24.35/556x1.95=17.44(cm) 最后经过计算得出:N1理论伸长量:17.32(cm)N2理论伸长量:17.33(cm)N3理论伸长量:17.34(cm)N4理论伸长量:17.44(cm)三、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理论伸长量计算(1)各参数的确定XT1=7.0m T2=14.0m(2)Eg由图纸所给:弹性模量Eg=1.95*105Mpa(3)Ag截面面积5束Ag=139*5=695(mm2)(4)P张拉力考虑锚圈口摩阻损失,损失采用2.5%5束:P5=1860*106*0.75*139mm2*5*/106mm2*1.025=N=993.763( KN)(5)θ值T1最大夹角为0°T2最大夹角为0°(6)K值由图纸说明给出K=0.0015(7)μ值由图纸说明给出μ=0.203:伸长量的计算(1):T1伸长量PT1(5束)=P5[1-e-(kxT1+μθT1)]/kx N1+μθN1=993.763KNx[1-e-(0.0015x7.0+0.20x0)]/(0.0015x7.0+0.20x0)=988.563(KN)ΔL T1=P T1.L T1/AgEg=988.53x7.0/695x1.95=5.1(cm) (2):T2伸长量PT2(5束)=P5[1-e-(0.0015x14.0+0.20x0)]/0.0015x14.0+0.20x0 =983.401(KN)ΔL T2=P T2L T2/AgEg=983.401x14.0/695x1.95=10.15(cm) T1理论伸长量:5.1(cm)T2理论伸长量:10.15(cm)计算:复核:监理工程师:。
25m箱梁预应力施工数据计算

9.85 9.85 9.85 9.85 9.85
42.85 42.85 42.85 42.85 42.85
44.09 44.09 44.09 44.09 44.09
中跨
6.287 4.051 3.489 4.681 10.283 0.733 1.066
3
3Фj15.2
25.741
4
3Фj15.2
25.464 7.6 14.6 负弯矩
负弯矩 X=M/2-0.65 正弯矩 四、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计算
3.500 7.000
T1 Фj15.2 T2 Фj15.2 k=0.0015;μ=0.25 L=M/2-0.3
1.35 1.35 1.35 1.35 1.35 1.35 0.76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2.52
22.47 22.47 22.47 22.47 22.47 22.47 16.60
23.18 23.18 23.18 23.18 23.18 23.18 17.13
负弯矩
3.500 7.000
0.0873 23.64 0 20.06 0 71.34 4 4Фj15.2 25.651 0.0244 5.02 0 6.67 0 5.54 1 4Фj15.2 25.678 0.0873 23.64 0 53.89 0 16.65 4Фj15.2 2 25.709 0.0873 23.64 0 42.97 0 27.74 3 3Фj15.2 25.741 0.0873 23.64 0 32.03 0 70.08 4 3Фj15.2 25.464 0.0244 5.02 0 7.32 T1 Фj15.2 7.6 0 23.97 T2 Фj15.2 14.6 0 47.82 5 2 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 N/mm ;钢绞线横截面积Ap=140mm2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范本)

实用文案专新建南宁至广州铁路站前工程NGZQ—7标段*****桥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计算书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广铁路NGZQ-7项目部二零一零年五月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计算书第一章 工程概述本合同段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国标φs 15。
24(GB/T5224-2003),标准强度a1860MP R b y , 低松驰。
跨径30mT 梁和25m 箱梁均采用Φs 15。
24mm 钢绞线。
设计文件说明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千斤顶油压标示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施工.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在预梁预应力损失参数: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u=0.26,孔道偏差系数K=0。
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根据张拉预应力为1302MPa 取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 ;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u=0.26,孔道偏差系数K=0。
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 ;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u=0。
35,孔道偏差系数K=0。
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
0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1mm 。
梁体预应力材料:纵横向预应力束:公称直径为Φ=15。
24(7Φ5),抗拉标准强度f=1860MPa 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柔性吊杆:27根Φ15。
2环氧喷涂钢绞线组成,fpk=1860MPa 。
竖向预应力采用Φ25高强精扎螺纹粗钢筋。
锚具:纵向预应力采用OVM15-9型锚具锚固,横向预应力束采用OVMBM15-3(BM15—3P )、OVMBM15—4(BM15—4P )型锚具,竖向预应力采用JLM —25型锚具锚固;吊杆采用GJ15-27型锚具.第二章 设计伸长量复核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μθμθ+-=+kx e p p kx p 1 式中: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工程概况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381m。
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
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
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
各梁的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箱梁名称数量(片)腹板N1、N2 底板N3、N4 顶板T1 顶板T2波纹管钢绞线波纹管钢绞线波纹管钢绞线波纹管钢绞线中跨中梁30 φ内55 4φs15.2 φ内50 3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中跨边梁30 φ内55 4φs15.2 φ内50 3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边跨中梁32 φ内55 4φs15.2 φ内55 4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边跨边梁32 φ内55 4φs15.2 φ内55 4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工程概况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381m。
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
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
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
各梁的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
试验检测的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 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
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
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p=1.91*105 MPa※标准强度:f pk =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 pk =1395MPa※钢绞线松驰系数:0.3※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孔道摩阻系数:μ=0.15※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2.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公式1)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p按如下公式计算:(公式2)上式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
上式中的k值在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值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P值按如下公式计算:(公式3)上式中:P——预应力筋的张拉力(KN);σcon——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MPa);Ap——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b——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时为1.0。
2.3、实际伸长值的量测及计算预应力筋在张拉之前,要先调整到初应力σ0,一般取控制应力σcon的10%~15%),本桥取10%,即σ0=0.1σcon=139.5MPa,张拉到初应力后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长值。
实测伸长值除张拉时量测的伸长值外,还应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实际伸长值总量△L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式4)上式中:△L 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σ0时推算伸长值(mm);C——混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mm),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上式中△L2按下式计算:(公式5)式中各符号的含义与上述相同。
3、设计对预应力工艺的有关要求3.1、对混凝土强度、龄期的要求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3.2、对张拉力的要求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及墩顶连续段处的负弯矩钢束均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力为0.75 f pk =1395MPa。
施加的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双控。
3.3、对伸长值的要求当预应力张拉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伸长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的影响,各钢束伸长值(两端之和)详下表:钢束理论伸长值一览表(设计图)单位:mm 项目N1 N2 N3 N4 T1 T2 中跨173 173 173 17250 100 边跨174 173 173 1733.4、对压浆工艺的要求孔道压浆采用智能真空辅助压浆,孔道压浆采用M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
水泥浆强度达到40MPa时,箱梁方可吊装。
4、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本桥箱梁预应力筋既有平弯又有竖弯,直线段与曲线段交错分布,故进行分段计算,靠近张拉端第一段的终点力即为第二段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公式6)(公式7)上式中:Pp——分段的平均张拉力(KN);P z——分段的终点张拉力(KN);P q——分段的起点张拉力(KN);其余符号的意义同上。
其它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中跨及边跨各钢束仅计算半边钢绞线的伸长量,中跨按计算的伸长量乘以2为总的伸长量,边跨按计算的半边的伸长量加中跨半边的伸长量为总的伸长量。
顶板束为直线,不需分段计算。
计算钢束的伸长量时还应考虑千斤顶的计算长度及工具锚的长度,张拉端还应考虑千斤顶及工具锚的长度。
千斤顶的计算长度为0.345m,工具锚的长度为0.05m。
一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1395*139*1*0.001*1=193.905KN预制箱梁区分中跨及边跨及不同的钢束分段进行理论伸长量的计算,中跨的两端伸长量按半边梁乘2计,边跨的两端伸长量按非连续端半边梁加中跨半边梁计,其计算表见附表1“25m预制箱梁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计算表”,计算结果如下表:钢束理论伸长值一览表(计算结果)单位:mm 项目N1 N2 N3 N4 T1 T2 中跨179 179 178 178边跨179 179 178 1785、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的计算5.1、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的计算根据设计图提供的数据,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R y b =1395MPa,截面积Ap=139mm2,低松驰预应力筋不考虑超张拉,则按“公式3”计算得各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P值如下表所示: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单位:KN 钢束规格1φs15.2 4φs15.2 3φs15.2 锚下张拉力193.905 775.620 581.7155.2、油表检测结果本工程使用的油压千斤顶的型号为YDC1500,是预应力穿心式通用万能型千斤顶,与M15型锚具配套使用,其公称张拉力1684KN,张拉行程200mm。
千斤顶共2套,编号分别为130428、130429,130428#千斤顶配套使用的油压表编号为413050603,130429#千斤顶配套使用的油压表编号为413050604。
油表的检测结果如下表:130428#千斤顶油表检测结果130429#千斤顶油表检测结果5.3、油表读数的计算按不同的钢束区分使用不同的油压千斤顶按回归方程式分别计算10%σcon、20%σcon、100%σcon的油表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130428#千斤顶张拉时各阶段的油表读数单位:MPa130429#千斤顶张拉时各阶段的油表读数单位:MPa6、实际伸长值的计算及量测6.1、实际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即10%σcon,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长值,初应力时的伸长值是推算值。
实测伸长值的计算详“公式4”,初应力时的伸长值推算按“公式5”计算,不考虑混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
初应力σ0=10%σcon=139.5MPa,预应力筋长度L值区分非连续端及连续端取值,即区分中跨及边跨的半边梁取值,Ep=1.95*105 MPa。
则计算结果如下表:钢束初应力伸长值表(一端) 单位:mm本桥的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也可取10%σ~20%σ的伸长值,两个值可相互复核。
6.2、实际伸长值的量测实际伸长值的量测方法多种多样,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直接测量张拉端千斤顶活塞伸出量的方法,但这样的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为工具锚端夹片张拉前经张拉操作人员用钢管敲紧后,在张拉到10%σk时因钢绞线受力,夹片会向内滑动,这样通过测量千斤顶的伸长量而得到的伸长量比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长1~2mm。
从10%σk张拉到100%σk时,钢绞线的夹片又有2~3mm的滑动,按最小值滑动量计算单端钢绞线的伸长量就有3~4mm的误差,两侧同时张拉时共计有约6~8mm的误差(误差值的大小取决于工具锚夹片打紧程度)。
因此用测量千斤活塞的方法一般测出来的值都是偏大的。
因此,对于钢束实际伸长值的测量,应采用量测钢绞线绝对伸长值的方法,而不使用量测千斤顶活塞伸出量的方法。
故本桥伸长量的测量方法是使用一个标尺固定在钢绞线上,不论经过几个行程,均以此来量测分级钢绞线的长度,累计的结果就是初应力与终应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