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

合集下载

预应力计算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一

预应力计算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一

预应力计算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 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µθ)}/(KL+µθ) (2) 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µ: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 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 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 µ=0.15; k=0.001 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µθ)}/(KL+µθ) =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 =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预应力施工工艺)6)6)6)波纹管铺设波纹管铺设波纹管铺设波纹管铺设、、、、锚垫板安装工艺锚垫板安装工艺锚垫板安装工艺锚垫板安装工艺①波纹管要逐根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砂眼,咬口必须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预应力张拉详细的钢绞线计算公式及说明

预应力张拉详细的钢绞线计算公式及说明

ΔL=2*(ΔL1+ΔΔL=《公路桥P—预应精确计算法简化计算法x—从张 k—孔道每束 μ—预精确计算法简化计算法精确计算法简化计算法3.44344E-05精确计算法简化计算法精确计算法简化计算法):数(1) 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36281E-05数2、弧度=弧长/半径,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算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3、1Mpa(兆帕)=10^6 N/m^2积) )7.07348E-067.07348E-061.3624E-051.37369E-053.99789E-056.88239E-06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β)。

(注:1、图纸设计参数中,T表示切线预应力筋弯起点的距离;E表示偏心距1.37369E-053.99791E-056.88258E-06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6.88239E-06 6.88258E-06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

公式:(mm);拉力(N););););示切线长:即自预应力筋延伸交点至筋弯起点的距离;E表示偏心距半径,1rad(弧度)=180°/πN/m^2 是压力的单位(力除以单位面积) )。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范本 1: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1. 引言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现代建造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参数、计算公式以及计算步骤等内容。

2. 预应力钢绞线的基本知识2.1 预应力钢绞线的定义和特点2.2 预应力钢绞线的分类2.3 预应力钢绞线的材料力学性能3.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参数3.1 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等级3.2 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和截面积3.3 预应力钢绞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3.4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4.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公式4.1 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能力计算4.2 预应力钢绞线的挠度计算4.3 预应力钢绞线的疲劳寿命计算5.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步骤5.1 确定工程需求和设计参数5.2 计算所需的预应力钢绞线数量5.3 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设计5.4 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力学计算5.5 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稳定性计算6. 示例计算本章节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案例,展示预应力钢绞线计算方法的应用。

7.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准确的计算方法能够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等级表附件2: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计算示例2、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预应力:通过在材料受力前施加预先创造的应力,提高材料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抗拉强度:材料在受拉应力作用下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范本 2: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1. 前言预应力钢绞线是现代建造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结构材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公式以及参数等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重量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重量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重量计算?
1-5Φs15.2--1*7 那这个标示表示:一束由5根直径为 15.2(1*7标准钢绞线)组成的钢绞线。

理论重量就是1.101KG/M*7*5吗?
1.101 是表示单根的理论重量还是7根的理论重量?
钢绞线的计量单位要弄清楚(1)一根钢丝从你说的信息看你的钢丝的直径是5mm的(15mm/3=5mm)单根钢丝重量计算0.00617*5*5=0.15425kg/m (2)一股钢绞线 7根钢丝缠绕,组成一股钢绞线其中中间1根,周围6根环绕,呈正六边形分布,这样一股钢绞线直径就是3根钢丝直径1股钢绞线的重量为: 0.15425*7=1.08kg/m 实际上因为钢绞线是缠绕的,缠绕钢丝实际长度大于中心钢丝长度,因此实际重量大于理论重量,实际重量取1.101kg/m; (3)一束钢绞线根据需要,配置锚具。

锚具有3孔、4孔、5孔。

多的有20多孔吧;每个孔穿1股钢绞线,看你的题意,应该配5孔锚具,即每束钢绞线每米重量为1.101*5=5.505kg/m 套定额时,要根据钢绞线的长度计算每束钢绞线的重量。

假如该钢绞线为21m长,则该束钢绞线重量为5.505*21=115.6kg/束倒数一下,就可以求出该钢绞线为1000/115.6=8.65束/吨这个数据表明每吨钢绞线的束数。

由于每束要单独张拉,因此也表示张拉的次数。

数值越大,张拉次数越多,费用也越高。

注意:在套定额时,定额数据和实际常常不符,要抽换锚具。

如不如实换算,可能影响到钢绞线的预算价达到1000元/吨以上。

钢绞线越短,锚具孔数差距越大,影响结果越大。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参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率为2.5%,公称直径¢s=15.2mm,钢绞线面积A=140mm2,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且壁厚不小于0.3mm。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p p=(p(1-e-(kx+µØ)))/kx+µØ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附表G-8。

µ-----预应力筋与孔道比壁的摩擦系数,参见附表G-8。

注:e=2.71828,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 p。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L =(p p *L)/A p*Ep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上式。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²)。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²)。

附表G-8 系数K及µ值表注意事项: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m的10%~15%。

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L(mm)=△L1+△L2式中:△L1-从预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方法一、概念1、根(或丝):指一根钢丝;2、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3、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4、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5、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二、钢绞线规格1、15Φs15.2表示什么意思?解释:Φs 表示钢绞线,15表示15孔的群锚,即一个孔道中同时布设15根钢绞线;15.2是钢绞线的规格,表明采用公称直径15.2mm。

2、17-Φj15.2中17表示什么?15.2表示什么?解释:17表示一束钢绞线里面有17根;15.2表示钢绞线的直径,钢绞线每延米直接可以查到不用计算。

3、钢绞线5Φs15.2(S是上角标),锚具BM15-5,各个数表达什么意思?解释:5Φs15.2是5组公称直径为15.2的钢绞线,它的理论重量是每米1.101Kg。

锚具BM15是一种扁锚的型号,-5表示5孔。

4、预应力钢绞线2-6Φs15.2表示什么意思?解释:2代表有粘结预应力孔道数,6代表每孔的根数,15.2代表预应力筋直径。

三、钢绞线重量计算1、2、钢绞线理论重量怎么计算?计算公式:单根直径(毫米)的平方*0.785*根数*1.0186(绞入系数)*7.8单位为:公斤/公里四、关于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张拉长度和锚具孔数;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图纸给定的重量/长度=束数,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6m,采用直径=15.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102Kg/m,则:1000Kg/(7*16*1.102)=8.102束,套用定额4068022(钢绞线束长20m7孔每t11.65束),11.65-8.102=3.448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068022-4068023*3.448;4、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24-19,即每束19股,每股7丝,共240束。

钢绞线主要计算公式

钢绞线主要计算公式

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μθ)}/(KL+μθ) (2)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 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 μ=0.15;k=0.001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μθ)}/(KL+μθ)=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 =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Δ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Pp=P(1-e-(kx+μθ))/(kx+μθ)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注: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p=P如果还不会算的话我这里有做好的EXCEL表格,你可以直接输入各种数进行计算。

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曲线预应力筋的理论张拉伸长值△LT按以下近似公式计算:△LT=(1+exp[-(k LT+ uθ)]) Fj/(2ApEp) LT式中:Fj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LT ——从张拉端至固定端的孔道长度(m);K ——每米孔道局部偏差摩擦影响系数;u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θ ——从张拉端至固定端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总夹角(rad)预应力束摩擦系数表预应力筋种类k u有粘结钢绞线(预埋波纹管)无粘结钢绞线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管理提醒:本帖被6 从【桥梁隧道】移动到本区(2007-10-25)CK0+立交桥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公称面积Ag=139mm2,弹性模量Eg=×105MP。

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

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 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及平均张拉应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05N/mm2二、伸长量计算: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1860×139=193905NX直=;X曲=θ=×180=KX曲+uθ=×+×=Pp=193905×()/=187644N△L曲=PpL/(ApEp)=187644×(139××105)=△L直=PpL/(ApEp)=187644×(139××105)=△L曲+△L直=+=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1860×139=193905NX直=;X曲=θ=×π/180=KX曲+uθ=×+×=Pp=193905×(1-)/=187653N△L曲=PpL/(ApEp)=187653×(139××105)=△L直=PpL/(ApEp)=187653×(139××105)=(△L曲+△L直)*2=(+)*2=第二章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一、计算参数:1、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2、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3、Ap—预应力筋的实测截面面积:139mm24、Ep—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105N/mm25、锚下控制应力:σk==×1860=1395N/mm26、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P=σkAp=193905N7、千斤顶计算长度:60cm8、工具锚长度:7cm二、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以N1束钢绞线为例:N1束一端的伸长量: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P=P1时,(1)15%σcon=时:P=-+=-+×=(3)30%σcon=时:P=-+=-+×=(4)100%σcon=时:P=-+=-+×=(5)103%σcon=时:P=-+=-+×=P=P2时,(1)15%σcon=时:P=-+=-+×203. 6= (3)30%σcon=时:P=-+=-+×=(4)100%σcon=时:P=-+=-+×=(5)103%σcon=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
参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率为2.5%,公称直径¢s=15.2mm,钢绞线面积A=140mm2,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且壁厚不小于0.3mm。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
p p=(p(1-e-(kx+µØ)))/kx+µØ
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附表G-8。

µ-----预应力筋与孔道比壁的摩擦系数,参见附表G-8。

注:e=2.71828,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 p。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
△L =(p p *L)/A p*Ep
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上式。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²)。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²)。

附表G-8 系数K及µ值表
注意事项: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m的10%~15%。

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L(mm)=△L1+△L2
式中:△L1-从预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