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合集下载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 量计算与测定分析一、理论伸长量计算 1、理论公式:(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如下:PP P E A LP L =∆ ① ()()μθμθ+-=+-kx e P P kx P 1 ②式中: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曲线筋计算方法见②式;L ——预应力筋的长度;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计算理论伸长值,要先确定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和线型段落的划分。

后张法钢绞线型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由于不同线型区间的平均应力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分段计算伸长值,然后累加。

于是上式中:i L L L L ∆+∆+∆=∆ 21 PP i p i E A L P L i =∆P p 值不是定值,而是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i —1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拉力值,所以表示成“Pp i ”更为合适; (3)计算时也可采取应力计算方法,各点应力公式如下:()()()()111--+--⨯=i i kx i i eμθσσ各点平均应力公式为:()()ii kx i pikx e iiμθσσμθ+-=+-1 各点伸长值计算公式为:pip i E x L iσ=∆ 2、根据规范中理论伸长值的公式,举例说明计算方法:某后张预应力连续箱梁,其中4*25米联内既有单端张拉,也有两端张拉。

箱梁中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Φ15.24),极限抗拉强度f p =1860Mpa ,锚下控制应力б0=0.75f p =1395Mpa 。

K 取0.0015/m ,µ=0.25。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kx
0
分段五
e
( kx )
Δ L4= 0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DIV/0!
简化计算法
L(m)
θ (rad)
kx
e
( kx )
0
Δ L5= 0
#DIV/0!Biblioteka 总伸长量(mm) Δ L=
#DIV/0!
#DIV/0!
说明
为 数 据 输 入 区 域 为最终结果显示区域
分段输入各段参数 分段一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
L(m)
θ (rad)
kx
e
( kx )
0
分段二
终点力(KN) 1 0 终点力(KN) 1 0 终点力(KN) 1 0 终点力(KN) 1 0 终点力(KN) 1 0
计算结果
Δ L1= #DIV/0!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DIV/0!
此程序同样适 用于连续梁预应力 钢绞线张拉计算,张 拉钢绞线对称布置 为U形或者波纹形, 不影响计算结果。
本程序仅作参考,不对最 终计算结果负责.
简化计算法
L(m)
θ (rad)
kx
e
( kx )
0
分段三
Δ L2= #DIV/0!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DIV/0!
简化计算法
L(m)
θ (rad)
kx
e
( kx )
0
分段四
Δ L3= 0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DIV/0!
简化计算法
L(m)
θ (rad)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对称布置,故取半简支梁考虑(以下所有分段均对应于半简支梁): —张拉控制力 NK(KN) = 2 —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 Ay(mm )= 输入已知数据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Eg(MPa)= (注意单位)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μ =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钢绞线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通过施加张拉力来提供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工程中,了解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正确设计和施工建筑物。

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是指在施加一定的加载力后,钢绞线在长度方向上产生的伸长量。

这个伸长量可以用公式来计算:△L=P*L/AE其中,△L是钢绞线的伸长量,P是施加在钢绞线上的加载力,L是钢绞线的原始长度,A是钢绞线的截面积,E是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在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时,需要提供一些已知的参数,包括钢绞线的截面积、弹性模量和施加在钢绞线上的加载力。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工程设计手册来获得。

在实际的工程中,通常使用预应力法来施加加载力。

预应力法是通过预先施加一定的张拉力来使钢绞线产生预应力,然后再施加混凝土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预应力量。

这个预应力量可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来确定。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根据桥梁的跨度和荷载要求,可以确定所需的预应力量。

然后,根据预应力量和钢绞线的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加载力。

在实际的施工中,通常使用专门的张拉设备来施加加载力。

这个设备可以通过应用力学原理将加载力转移到钢绞线上。

施加加载力后,需要测量钢绞线的伸长量,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

测量完钢绞线的伸长量后,可以计算出钢绞线的应力值。

计算钢绞线的应力值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钢绞线的性能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根据钢绞线的应力值,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分析,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可靠。

总之,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正确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和应力值,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可靠。

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测量设备来进行计算和测量。

这些计算和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正确设计和施工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程序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程序

注释:注释: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桥梁预制梁板张拉程序说明
作者:徐金树
桥梁施工中预制梁板包括空心梁板、T梁板、箱梁板等;从长度有13米、16米、20米、30米、40米、5的张拉工艺是一样的;虽然其各自数据不一样,但是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因此本人根据此一、Pp—计算张拉应力(KN)
P—理论张拉应力(KN)Ap—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2)
ɑ—曲线段弯起的角度(°′″)L—钢绞线线段长度(M)
θ—角度转换成弧度基本公式: Pp=P(1-e -(kL+uθ))÷(kL+uθ) △L=(Pp×L)÷(n×Ap×Eg)
简便、易懂的通用计算程序。

该计算程序分两个子程序:一个是《钢绞线伸长量计算程序》,一个是《。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程序
Eg—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MPa)e—自然数,取值为2.718281828
u—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本程序中所有数据例均以20M空心梁板为例。

可变通。

可增减。

n—钢绞线根数
r—相关系数(如取0.999、0.9999等)k—由钢绞线检测单位检测出的标定值b—由钢绞线检测单位检测出的标定值,
n—钢绞线根数△L—张拉时钢绞线伸长量(mm)
油表读数数据程序
回归方程: y=kx+b y=Pp×n×r
米、50米和60米等等。

它们
据此一特点编制了一个快捷
个是《油表读数数据程序》÷(n×Ap×Eg)
响系数

等)
定值,可以是+、或-值。

13m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13m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根据试验检测结果,本梁厂进场的钢绞线弹性模量为195Gpa,梁板张拉计算数据如下:一、张拉施工程序如下:预制13m空心板张拉共分为四个行程,即10%、20%、80%、100%的应力控制,即一端固定,先用小千斤顶拉紧,然后采用两个大千斤顶同时张拉,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值作比较,其伸长量误差不应超过6%,否则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

二、计算参数Φ15.2mm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实测值)为:E=195GPa三、张拉伸长量的计算1、13m中板13m中板钢束包含9根钢绞线,控制张拉力为1395Mpa。

初应力10%σk时,初应力采用单根钢绞线张拉,最终施加荷载值为:1395Mpa×10-3Kpa×140×10-6㎡×10%=19.53KN0305#回归方程:P=0.2312899F-0.949275=0.2312899×19.53-0.949275=3.40MPa20%、80%、100%采用整体张拉。

20%张拉力为:1395Mpa×10-3Kpa×140×10-6㎡×4.5×20%=175.77KN 根据千斤顶测试报告:5349#回归方程:P=0.0153598F+0.375021=0.0153598×175.77KN+0.375021=3.07Mpa0303#回归方程:P=0.0156706F-0.002096=0.0156706×175.77KN-0.002096=2.75Mpa80%张拉力为:1395Mpa×10-3Kpa×140×10-6㎡×4.5×80%=703.08KN 根据千斤顶测试报告:5349#回归方程:P=0.0153598F+0.375021=0.0153598×703.08KN+0.375021=11.17Mpa0303#回归方程:P=0.0156706F-0.002096=0.0156706×703.08KN-0.002096=11.01Mpa100%张拉力为:1395Mpa×10-3Kpa×140×10-6㎡×4.5=878.85KN根据千斤顶测试报告:5349#回归方程:P=0.0153598F+0.375021=0.0153598×878.85KN+0.375021=13.87Mpa0303#回归方程:P=0.0156706F-0.002096=0.0156706×878.85KN-0.002096=13.77Mpa2、13m边板13m边板钢束包含10根钢绞线,控制张拉力为1395Mpa。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1、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1. 引言本章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详细步骤和计算公式。

2. 绞距计算2.1 基本概念绞距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相邻两个绞股之间的距离。

2.2 绞距计算公式绞距计算公式为:绞距 = (绞股数-1) * 绞股间距。

3. 绞股长度计算3.1 基本概念绞股长度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一个绞股的长度。

3.2 绞股长度计算公式绞股长度计算公式为:绞股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丝束数量 * 每束钢丝的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帘束数量 * 每束钢帘的长度)。

4. 张拉伸长量计算4.1 基本概念张拉伸长量是指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长度变化量。

4.2 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为:张拉伸长量 = (绞股数-1) * 绞股长度。

5. 结论本文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绞距计算、绞股长度计算和张拉伸长量计算。

通过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2、材料验收标准范本1. 引言本章介绍材料验收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内容,以及相关的验收标准范本。

2. 制定方法2.1 材料分类将需要验收的材料按照材料类型、性能等分类,确定验收标准的范围。

2.2 参考标准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确定可供参考的验收标准。

2.3 制定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和参考标准,制定具体的材料验收标准。

3. 验收标准内容3.1 外观要求材料的外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瑕疵等。

3.2 尺寸要求材料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3.3 性能要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硬度、耐久性等。

4. 示例标准范本4.1 钢材验收标准范本根据国家标准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制定钢材验收标准范本。

4.2 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根据行业标准JGJ 55-2011《建筑施工用细石混凝土及制品验收规程》,制定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Ag=139mm2,弹性模量Eg=1.95*105MPa,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

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及平均张拉应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25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N/mm2二、伸长量计算: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39=193905NX直=3.5m;X曲=2.35m;θ=4.323×π/180=0.25rad KX曲+uθ=0.0015×2.35+0.25×0.25=0.066Pp=193905×(1-e-0.066)/0.066=187644N△L曲=PpL/(ApEp)=187644×2.35/(139×1.95×105)=16.3mm△L直=PpL/(ApEp)=187644×3.5/(139×1.95×105)=24.2mm△L曲+△L直=16.3+24.2=40.52 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39=193905NX直=0.75;X曲=2.25m;θ=14.335×π/180=0.2502 KX曲+uθ=0.0015×2.25+0.25×0.2502=0.0659Pp=193905×(1-e-0.0659)/0.0659=187653N△L曲=PpL/(ApEp)=187653×2.25/(139×1.95×105)=15.6mm△L直=PpL/(ApEp)=187653×0.75/(139×1.95×105)=5.2mm (△L曲+△L直)*2=(15.6+5.2)*2=41.6mm一、计算参数:1、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2、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3、Ap—预应力筋的实测截面面积:139mm24、Ep—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1.95×105N/mm25、锚下控制应力:σk=0.75Ryb=0.75×1860=1395N/mm26、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P=σkAp=193905N7、千斤顶计算长度:60cm8、工具锚长度:7cm二、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以N1束钢绞线为例:N1束一端的伸长量: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P=P1时,(1)15%σcon=232.7KN时:P=-0.48+0.021PF=-0.48+0.0219×232.7=4.6MPa (3)30%σcon=465.4KN时:P=-0.48+0.021PF=-0.48+0.0219×465.4=9.7MPa (4)100%σcon=1551.2KN时:P=-0.48+0.021PF=-0.48+0.0219×1551.2=33.5MPa (5)103%σcon=1597.7KN时:P=-0.48+0.021PF=-0.48+0.0219×1597.7=34.5MPa P=P2时,(1)15%σcon=203.6KN时:P=-0.48+0.021PF=-0.48+0.0219×203.6=4.0MPa (3)30%σcon=407.2KN时:P=-0.48+0.021PF=-0.48+0.0219×407.2=8.4MPa (4)100%σcon=1357.3KN时:P=-0.48+0.021PF=-0.48+0.0219×1357.3=29.2MPa (5)103%σcon=1398.0KN时:P=-0.48+0.021PF=-0.48+0.0219×1398.0=30.1MPa。

30米t梁公路预制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30米t梁公路预制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制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一、计算公式及有关参数(依据)1、本计算依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L(mm)计算公式及说明:△L=P p L/A p E p (12.8.3-1)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附录6—8式.P p=P[1-e-(kx+µθ)]/(kx+µθ) P=σ控×A p所以△L= P[1-e-(kx+µθ)]×L/(kx+µθ)A p E p=[1-e-(kx+µθ)]σ控L/ (kx+µθ)E p =ησ控L/E p 式中: L—预应力筋的长度(计算长度);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E=195±10Gpa;P—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至张拉力p=σ控A p;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对于预埋合金螺旋管道:k=0.0015;µ—预应力筋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µ=(0.2+0.25)/2=0.225二、论伸长量(梁长30米)的计算:N1束 L=3113.37cm k=0.0015 x=L/2=1556.686cm µ=0.225 θ=0.122171rad (1度=0.017453 rad)η=[1-e-(kx+µθ)]÷(kx+µθ)=[1-e-(0.0015×15.56686+0.225×0.087265)]÷(0.0015×15.56686+0.225x0.087265) =(1-e-0.050838765)/0.050838765=0.9750△L=ησ控L/E p=0.9750×1395×106Pa×31133.7mm/(195x109Pa)=217.16mm N2束 L=3117.98cm k=0.0015 x=L/2=1558.99cm µ=0.225 θ=0.122171radη=[1-e-(kx+µθ)]/(kx+µθ)=0.97499△L=ησ控L/E p=0.97499×1395×106Pa×31179.8mm/(195×109Pa)=217.48mm N3、N4束 L=3114.14cm k=0.0015 x=L/2=1557.07cm µ=0.225θ=0.034906radη=[1-e-(kx+µθ)]/(kx+µθ)=0.98456△L=ησ控L/E p=0.98456×1395×106Pa×31141.4mm/(195×109Pa)=219.34mm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值的修正计算:取前述N1~N4钢绞线平均伸长率作为:每延米伸长量作为值修正参数.N1伸长率:217.16/31133.7=6.98‰N2伸长率:217.48/31179.8=6.98‰N3、N4伸长率:219.34/31141.4=7.04‰平均伸长率:( 6.98‰+6.98‰+7.04‰+7.04‰)/4=7.01‰四、实测伸长量值计算与修正:1.实测伸长量值计算(计算长度=孔道长+千斤顶内预应力筋长度,按每端0.5米计)△L实测=(σ控下张拉伸长值之和-σ初始张拉伸长值之和-A)/0.9式中:A—锚具回缩(在σ控与σ初始之间的锚具回缩,含夹片回缩)2.千斤顶内钢绞线伸长量BB=2×500×7.01‰=7mm3.张拉伸长量修正值(计算长度=孔道长)C=△L实测-B五、张拉精度评价|(C/△L)×100%—100%| ≤ 6%六、各束伸长量(单位mm):N1 :210.16 N2:210.48 N3 :210.34N4 :210.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发表时间:2009-07-03T13:32:27.17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8期供稿作者:任娜[导读] 我公司中标承建的胜银路艾依河桥3-13m预应力空心板桥。

(宁夏中通公路养护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中卫 755000)
摘要:我公司中标承建的胜银路艾依河桥3-13m预应力空心板桥。

采用先张法,进行张拉计算,对应力和伸长量进行控制。

关键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1 材料、机具及设备
所用预应力钢材采用1×7-15.24-1860-Ⅱ级钢绞线,其力学性能为:强度>1860MPa,延伸率>3.5%,弹性模量(实测值)为:E=197GPa。

Ⅱ级松弛,符合GB/T5224-2003和ASTMA416-98 标准要求,所采用的张拉设备如下:张拉机具油泵型号为:ZB500型。

千斤顶型号为:YC300A-400、YC300A、YC25。

仪表型号为:Y-150。

所用千斤顶、压力表均已委托宁夏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标定。

2 施加预应力的准备工作
2.1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2.2现场已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

2.3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

2.4监理工程师对张拉作业的批复。

2.5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3 张拉程序
3.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L(mm)可按下式计算:
=195300×68400/140/194000=492mm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 L—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3.3预应力筋张拉时,从固定端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伸长值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将预应力钢绞线拉直,锚固端和连接器处拉紧,在预应力钢绞线上选定适当的位置刻画标记,作为测量延伸量的基点,再从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到σcon的20%并量测伸长值ΔL2,最后张拉到σcon,量测伸长值ΔL1,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ΔL(mm),可按下式计算: ΔL=ΔLl+ΔL2
式中:ΔLl—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10%σcon~20%σcon的实测伸长值(mm);一端固定,一端多根张拉。

千斤顶必须同步顶进,保持横梁平行移动,预应力钢束均匀受力,分级加载拉至设计张拉应力。

3.4持荷,按预应力钢绞线的类型选定持荷时间2~5min,使预应力钢绞线完成部分徐舒,完成量约为全部量的20%~25%,以减少钢丝锚固后的应力损失。

3.5锚固前,补足或放松预应力钢绞线的拉力至控制应力。

测量、记录预应力钢绞线的延伸量,并核对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其误差应在±6%范围内,若不符合规定,则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所以钢绞线的实测值在462mm和522mm之间。

3.6张拉满足要求后,锚固预应力钢绞线、千斤顶回油至零。

3.7预应力筋张拉及放松时,均填写施工记录。

3.8各阶段张拉时,对应油表读数
3.8.1初应力10%σk时:
初应力采用单根钢绞线张拉,最终施加荷载值为195.3KN
表号:NO.08-8042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2384F+0.4045 式中: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2384×195.3×0.1+0.4045=5.06MPa
表号:NO.08-8048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2337F+0.1318 式中: 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2337×195.3×0.1+0.1318=4.70MPa
3.8.2 20%σk时:
20%σk采用整体张拉,最终施加荷载值为195.3×21=4101.3KN,由于采用两个千斤顶张拉,每个千斤顶的最终施加荷载值为4101.3×50%=2050.65KN
表号:NO.08-8042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0155F+0.2091 式中: 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0155×2050.65×0.2+0.2091=6.57MPa
表号:NO.08-8048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0154F-0.4545
式中: 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0154×2050.65×0.2-0.4545=5.86MPa 3.8.3 100%δk时:
100%σk采用整体张拉,最终施加荷载值为195.3×21=4101.3KN,由于采用两个千斤顶张拉,每个千斤顶的最终施加荷载值为4101.3×50%=2050.65KN 表号:NO.08-8042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0155F+0.2091 式中: 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0155×2050.65+0.2091=31.99MPa 表号:NO.08-8048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0154F-0.4545 式中: 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0154×2050.65-0.4545=31.13MPa 4 滑丝和断丝的处理
在张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预应力钢筋的破断或滑移,其结果会使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甚至使构件不能建起足够的预应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滑丝和断丝的数量,使之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滑丝和断丝现象,应使用千斤顶锚,更换钢束后重新张拉并锚固。

当钢绞线测量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误差超出规定的范围,必须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并记录在案,排除原因后才能继续张拉。

参考文献
[1]崔秀琴.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控制应力合理取值的研究[Z].
[2]侯治国.混凝土结构[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