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格
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1. 引言预应力张拉计算是建造结构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增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以供参考使用。
2. 张拉计算参数2.1 预应力钢束参数在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之前,需要确定预应力钢束的参数,包括钢束的数量、直径、截面积、抗拉强度等。
2.2 结构参数除了钢束参数,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参数,包括跨度、有效高度、截面形状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预应力设计结果。
3. 预应力计算方法3.1 张拉力计算预应力张拉计算的核心是计算张拉力的大小,这取决于预应力钢束的参数以及结构的几何参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张拉力计算公式、杆系模型等。
3.2 应力分析预应力张拉计算还需要进行应力分析,包括提拉段、应力锚段、锚固段等不同段落的应力分析。
通过合理的应力分析,既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预应力效果。
4. 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预应力张拉计算方法,本文档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计算示例,包括具体的计算步骤、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
5. 结论基于以上的张拉计算方法和计算示例,可以得出结论:预应力张拉计算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设计方法,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张拉计算示例图纸- 预应力钢束实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预应力:一种施加在结构上的初始应力,用于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 预应力钢束:用于传递预应力的钢结构件,通常由优质钢材制成。
通过本文档,读者可以了解预应力张拉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预应力张拉计算(自动计算表)

2.6
2137370
2139941
10.5
2142513
2151762
2.6
2161011
2163811
11.4
2166610
2170108
1.0
2173605
2176626
12.3
2179646
2183164
1.0
2186683
2210740
97.9
2234798
2238405
1.0
2242013
0.008597
0.991440
2135383
0.020790
0.979425
2118788
0.008597
0.991440
2137082
0.002403
0.997600
2142223
0.008597
0.991440
2160720
0.002588
0.997416
2166318
0.003223
0.996782
第一联、第六联-F3c
股数:12
弹性模量(N/mm²):EP=195000
管道摩擦系数:μ=0.2
kl+μθ
e-(kl+μθ)
起点力 (N)
/
/
P
0.000605
0.999396
2249856
0.002888
0.997117
2248496
0.003223
0.996782
2242013
0.025065
切线角度 (rad)
θ
0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039985492 0 0.039985492 0 0.039985492 0 0.039985492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表关键信息1、预应力张拉力计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2、计算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3、计算所涉及的材料参数4、计算方法和公式5、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6、计算结果的验证和审核程序7、责任与义务8、协议的变更和终止条件9、争议解决方式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预应力张拉力计算的相关要求和流程,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涉及预应力结构的各类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桥梁、建筑、水利等领域中预应力构件的张拉力计算。
12 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在进行预应力张拉力计算时,应遵循以下规范和标准:121 具体规范和标准名称 1122 具体规范和标准名称 2123 其他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13 材料参数131 预应力钢筋的规格、强度等级和弹性模量。
132 锚具的类型和性能参数。
13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弹性模量。
14 计算方法和公式141 采用的张拉力计算方法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明确所使用的具体公式。
142 考虑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包括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损失、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损失、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预应力钢筋的松弛损失等。
15 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151 预应力张拉力的计算结果应精确到规定的小数位数,一般为具体小数位数。
152 对于重要的工程项目,应进行多次计算并对比结果,以确保精度满足要求。
16 计算结果的验证和审核程序161 计算完成后,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验证。
162 验证内容包括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公式的应用是否正确、参数的取值是否合理等。
163 审核人员应对验证结果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
17 责任与义务171 计算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本协议的要求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72 审核人员应认真履行审核职责,确保计算结果符合工程要求。
173 若因计算错误或审核不严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相关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预应力筋两端张拉伸长值计算表

10%张拉
20%张拉
100%张拉
备注
预应力砼T梁中跨N1、N2、N3、N4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10%张拉 20%张拉
附表1第五页
100%张拉
备注
钢绞线的公 每束钢绞线 每束钢绞线截面 控制张拉力 张拉控制应力 钢束 称面积Ap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面积 A=n× A F=δ × A/1000 数量n p δ (MPa) 编号 2 2 y=0.021731F*0.1 y=0.021731F*0.2 y=0.021731F+1.1 (KN) (根) (mm ) (mm ) +1.144249 (MPa) +1.144249(MPa) 44249 (MPa) N1 N2 N3 N4 140 140 140 140 7 7 7 5 980 980 980 700 1388.926 1389.692 1391.627 1393.014 1361.15 1361.90 1363.79 975.11 4.10 4.10 4.11 3.26 7.06 7.06 7.07 5.38 30.72 30.74 30.78 22.33
预应力砼T梁中跨N1、N2、N3、N4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10%张拉 20%张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附表1第四页
100%张拉
钢绞线的公 每束钢绞线 每束钢绞线截面 控制张拉力 张拉控制应力 钢束 称面积Ap 面积A=n× Ap F=δ × A/1000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数量n δ (MPa) 编号 2 2 y=0.021705F*0.1 y=0.021705F*0.2 y=0.021705F(KN) (根) (mm ) (mm ) -0.99528 (MPa) -0.99528 (MPa) 0.99528 (MPa) N1 N2 N3 N4 140 140 140 140 7 7 7 5 980 980 980 700 1388.926 1389.692 1391.627 1393.014 1361.15 1361.90 1363.79 975.11 1.96 1.96 1.96 1.12 4.91 4.92 4.92 3.24 28.55 28.56 28.61 20.17
后张法张拉伸长量计算表

仙鹤门3 仙鹤门3号桥后张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θ=X弧/2R 公式
直线取值 0 =0.25*θ L 0.0015*L+μ =e-(μθ θ +kx) P
μθ
钢绞线长度 (M)
µθ+kx
e
-(μθ+kx)
张拉前端应 张拉后端应 力P(KN) 力P(KN)
=P*e(μθ+kx)
0 N1 0.2134 0 ∑
仙鹤门3 仙鹤门3号桥后张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θ=X弧/2R 公式
直线取值 0 =0.25*θ L 0.0015*L+μ =e-(μθ θ +kx) P
μθ
钢绞线长度 (M)
µθ+kx
e-(μθ+kx) 力P(KN)
张拉前端应 张拉后端应 力P(KN)
=P*e-(μθ +kx)
0 0.03332 N2 0 0.03332 0 ∑
伸长值计算表
张拉端平均 简化计算伸 应力σl 长量(mm) (KN)
=P*(1-e-(μ θ+kx)/μθ +kx
允许误差值 备注
=σ1*L/Eg
6%
-6%
780.758 776.591 764.541 752.654 780.758
5.336 5.864 100.391 5.683 5.336 122.610
A1标主线桥第十联张拉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θ=X弧/2R 公式
直线取值 0 =0.25*θ L 0.0015*L+μ =e-(μθ θ +kx) σcon
μθ
钢绞线长度 (cm)
µθ+kx
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

则δk拉力时:P平1=P×[1+e-(kl+μθ)]/2=1107.79×[1+e-(0.0008×10.451+0.175×0.0436)]/2=1099.01KN P平2=P×[1+e-(kl+μθ)]/2=1107.79×[1+e-(0.0008×10.507+0.175×0.2443)]/2=1080.17KN
油压表读数(Mpa)
说明:油压表读数根据千斤顶校验报告单中回归方程计算
4、伸长值计算:△L=P平.L/Ay.Eg △L1=1099.00×10.451/980×199=58.9mm △L2=1080.17×10.507/980×199=58.2mm
5、实际伸长值量测:△L=l1+l2 l1----从初应力到最大张拉应力实测值, l2----初应力以下推算长度或相邻级实测伸长值,本张拉采用0.1δk到0.2δk间实际伸长值.
1 Φj15-7 20.902 0.0436 980 2 Φj15-7 21.014 0.2443 980
113.04 1130.40 1164.31 110.78 109.90 1107.79 1099.01 1141.03 1131.98 113.04 1130.40 1164.31 110.78 108.02 1107.79 1080.17 1141.03 1112.57
标定应力计算表
千斤~油压表编号
张拉力
标定应力值
0.1δk 0.2δk 1.05δk 0.1δk 0.2δk 1.05δk 0.1δk 0.2δk 1.05δk 0.1δk 0.2δk
1.05δk
张拉力(KN)
113.04 226.08 1164.31 113.04 226.08 1164.31 113.04 226.08 1164.31 113.04 226.08 1164.31
张拉计算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

跨 中 梁(连续端) ########### ########### ########### ########### ########### ########### ########### ########### 0.00225900 0.00666965 0.01174950
0.98993798 0.99264760 0.97207923 0.99929075 0.98993798 0.99484328 0.97207923 0.99707778 0.99774355 0.99335254 0.98831926
跨 中 梁(非连续端) 0.01011298 0.00491956 0.02831797 0.00316950 0.01011298 0.00274606 0.02831797 0.00535050 0.00225900 0.00043806
0.98993798 0.99509252 0.97207923 0.99683552 0.98993798 0.99725771 0.97207923 0.99466379 0.99774355 0.99956203
2束×5股
10.6
2束×5股
15.6
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表
计算一端伸长量时X=L
钢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860=1395MPa
P-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N) Pp-预应力平均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
L-预应力筋的长度
e-(κχ+μθ) ) Pp= P(1κχ+μθ
0.01197900 箱 梁 顶 板 0.00525000 0.00750000 0.01125000
0.98809246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序号张拉断面预应力杆径张拉力计算值(MPa)
1 A1 d1 F1 σ1
2 A2 d2 F2 σ2
3 A3 d3 F3 σ3
4 A4 d4 F4 σ4
5 A5 d5 F5 σ5
说明:
- 张拉断面:预应力张拉所选用的断面形状,如圆形、矩形等。
- 预应力杆径:预应力张拉所选用的钢筋直径。
- 张拉力:预应力材料在钢筋张拉上用来产生预应力的力的大小。
- 计算值:根据相关公式及计算方法得出的张拉计算值。
- σ:计算值代表的是预应力张拉所选用杆材的应力值。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计算,上述表格中的内容仅为示例。
预应力张拉计算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预应力杆的张拉断面形状和尺寸。
2. 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杆的直径。
3. 计算预应力杆的张拉力,可以根据杆的应力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4. 根据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出预应力杆的应力值。
5. 将计算结果填写到预应力张拉计算表中,便于整理、比对和记录。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预应力张拉设
计和计算工作,确保所选用的预应力杆满足工程要求和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张拉计算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混凝土强度、预应力钢筋的超张强度等,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以上是关于预应力张拉计算表的简要介绍和示例,希望能够对你有
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槽
跨L1、L2) 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理论伸长值计算(一 端计)(mm) 11.6 11.7 11.6 11.6 11.6 116.0 117.0 116.0 116.0 116.0
0.1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F平(KN) 229.735 227.499 284.546 284.333 228.03
渡槽
跨L3) 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理论伸长值计算(一 端计)(mm) 11.6 11.7 11.7 11.6 11.6 116.0 117.0 117.0 116.0 116.0
0.1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F平(KN) 229.734 227.498 284.544 284.331 228.029
F平(KN) 0.1σ con σ con 2297.35 2274.99 2845.46 2843.33 2280.3
计算说明: 1、控制锚下张拉应力按设计要求为:σ con=0.75fpk=0.75×1860=1395MPa。 2、控制张拉力:F12 =12×σ con×A=12×1395×139=2326.86KN;F15 =15×σ con×A=15×1395×139=2908.57KN。 3、平均张拉力计算:F平=F×[1-e-(kl+μ θ )]/(kl+μ θ );式中k为孔道阻力系数,μ 曲线摩擦系数,计算中取k=0.0015,μ =0.17, 计算截面取跨中截面; 4、伸长值计算式:Δ l=(F平 ×l)/(n×A×Ep)。 标定应力计算表 千斤顶 油压表读数 张拉力(KN) 05036压力表读数(MPa) 05037压力表读数(MPa) 编号 G1 0.1σ con σ con G2 0.1σ con σ con 2326.86 34.73 34.3 G3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4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5 0.1σ con σ con 232.686 3.74 3.52 2326.86 34.73 34.3
232.686 2326.86 232.686
说明:压力表读书根据千斤顶校验报告中的回归方程式计算。
通航渡槽预制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格( 钢束 编号 G1 G2 G3 G4 G5 规格型号 12-φ s15.2 12-φ s15.2 15-φ s15.2 15-φ s15.2 12-φ s15.2 计算长 度(m) 33.802 34.142 34.042 33.982 33.882 曲线夹角 面积 0.1σ con σ con θ (mm2) (MPa) (MPa) (rad) 0 0.115 0.108 0.117 0.088 139 139 139 139 139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渡槽
跨L4) 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理论伸长值计算(一 端计)(mm)
0.1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F平(KN) 229.731 227.495 284.541 284.327 228.026
232.686 2326.86 232.686 3.74 3.52 34.73 34.3 3.74 3.52
说明:压力表读书根据千斤顶校验报告中的回归方程式计算。
通航渡槽预制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格( 钢束 编号 G1 G2 G3 G4 G5 规格型号 12-φ s15.2 12-φ s15.2 15-φ s15.2 15-φ s15.2 12-φ s15.2 计算长 度(m) 33.651 33.991 33.891 33.831 33.731 曲线夹角 面积 0.1σ con σ con θ (mm2) (MPa) (MPa) (rad) 0 0.115 0.108 0.117 0.088 139 139 139 139 139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F平(KN) 0.1σ con σ con 2297.69 2275.18 2845.75 2843.66 2280.59 11.7 11.7 11.7 11.7 11.7 117.0 117.0 117.0 117.0 117.0
计算说明: 1、控制锚下张拉应力按设计要求为:σ con=0.75fpk=0.75×1860=1395MPa。 2、控制张拉力:F12 =12×σ con×A=12×1395×139=2326.86KN;F15 =15×σ con×A=15×1395×139=2908.57KN。 3、平均张拉力计算:F平=F×[1-e-(kl+μ θ )]/(kl+μ θ );式中k为孔道阻力系数,μ 曲线摩擦系数,计算中取k=0.0015,μ =0.17, 计算截面取跨中截面; 4、伸长值计算式:Δ l=(F平 ×l)/(n×A×Ep)。 标定应力计算表 千斤顶 油压表读数 张拉力(KN) 05036压力表读数(MPa) 05037压力表读数(MPa) 编号 G1 0.1σ con σ con 3.74 3.52 34.73 34.3 G2 0.1σ con σ con 2326.86 34.73 34.3 3.74 3.52 G3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4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5 0.1σ con σ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232.686 3.74 3.52 2326.86 34.73 34.3
F平(KN) 0.1σ con σ con 2297.34 2274.98 2845.44 2843.31 2280.29
计算说明: 1、控制锚下张拉应力按设计要求为:σ con=0.75fpk=0.75×1860=1395MPa。 2、控制张拉力:F12 =12×σ con×A=12×1395×139=2326.86KN;F15 =15×σ con×A=15×1395×139=2908.57KN。 3、平均张拉力计算:F平=F×[1-e-(kl+μ θ )]/(kl+μ θ );式中k为孔道阻力系数,μ 曲线摩擦系数,计算中取k=0.0015,μ =0.17, 计算截面取跨中截面; 4、伸长值计算式:Δ l=(F平 ×l)/(n×A×Ep)。 标定应力计算表 千斤顶 油压表读数 张拉力(KN) 05036压力表读数(MPa) 05037压力表读数(MPa) 编号 G1 0.1σ con σ con G2 0.1σ con σ con 2326.86 34.73 34.3 G3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4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5 0.1σ con σ con 232.686 3.74 3.52 2326.86 34.73 34.3
通航渡槽预制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格( 钢束 编号 G1 G2 G3 G4 G5 规格型号 12-φ s15.2 12-φ s15.2 15-φ s15.2 15-φ s15.2 12-φ s15.2 计算长 度(m) 33.6 33.777 33.732 33.707 33.63 曲线夹角 面积 0.1σ con σ con θ (mm2) (MPa) (MPa) (rad) 0 0.115 0.108 0.117 0.088 139 139 139 139 139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渡槽
跨L5) 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理论伸长值计算(一 端计)(mm)
0.1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F平(KN) 229.769 227.518 284.575 284.366 228.059
232.686 2326.86 232.686 3.74 3.52 34.73 34.3 3.74 3.52
说明:压力表读书根据千斤顶校验报告中的回归方程式计算。
通航渡槽预制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格( 钢束 编号 G1 G2 G3 G4 G5 规格型号 12-φ s15.2 12-φ s15.2 15-φ s15.2 15-φ s15.2 12-φ s15.2 计算长 度(m) 33.613 33.953 33.853 33.793 33.693 曲线夹角 面积 0.1σ con σ con θ (mm2) (MPa) (MPa) (rad) 0 0.115 0.108 0.117 0.088 139 139 139 139 139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1395
F平(KN) 0.1σ con σ con 2297.31 2274.95 2845.41 2843.27 2280.26 11.6 11.7 11.7 11.6 11.6 116.0 117.0 117.0 116.0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