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念与历史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第一章详解(考研)精品PPT课件

操作系统第一章详解(考研)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OS 处 于 用 户 与 计 算 机 硬 件 系 统 之 间 , 用 户 通 过 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用户在OS帮助下, 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 运行自己的程序。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图形、窗口方式:用户通过屏幕上的窗口和 图标来实现与OS的通信,并取得它的服务。(用户 接口)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用户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图 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计算机系统资源: 硬件:处理器
I/O软 件 物理接口
硬件 虚机器
图1-2 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同样,可以再覆盖一层用于文件管理的软 件,由它来实现对文件操作的细节,并向 上提供一组对文件进行存取操作的命令, 方便用户对文件进行存取。
由此可见,OS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 多层系统软件,它们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 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 它们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多个层次 的抽象。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外围机(卫星机)
外围机:专门用于与I/O设备打交道,完 成面向用户的输入输出(纸带或卡片), 中间结果暂存在磁带或磁盘上。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1 操作系统的目标
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 统的吞吐量(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 的总工作量)。
方便性:配置操作系统后可使计算机系统 更容易使用。

考研王道操作系统单科

考研王道操作系统单科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结构1、操作系统的概念在信息化时代,软件被称为计算机系统的灵魂。

而作为软件核心的操作系统,已经与现代计算机系统密不可分、融为一体。

计算机系统自下而上可粗分为四个部分: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

操作系统管理各种计算机硬件,为应用程序提供基础,并充当计算机硬件和用户的中介。

硬件,如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提供了基本的计算资源。

应用程序,如字处理程序、电子制表软件、编译器、网络浏览器等,规定了按何种方式使用这些资源来解决用户的计算问题。

操作系统控制和协调各用户的应用程序对硬件的使用。

综上所述,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的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的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集合。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但与其他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有很大的不同,他有自己的特殊性即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

这些概念对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核心至关重要,将一直贯穿于各章节中。

(1)并发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执行,而在同一时刻,单处理器环境下实际上只有一个程序在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还是在分时的交替进行。

操作系统的并发是通过分时得以实现的。

操作系统的并发性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运行着的程序,因此它具有处理和调度多个程序同时执行的能力。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的目的实施程序能并发执行。

(2)共享资源共享即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共享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资源共享方式。

1)互斥共享方式系统中的某些资源,,如打印机、磁带机,虽然他们可以提供给多个进程使用,但为使所打印的内容不致造成混淆,应规定在同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方位该资源。

王道考研 操作系统整理笔记

王道考研 操作系统整理笔记
Chapter One 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
概念: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理组织和调度计算 机的工工作和资源分配,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特征:并发、共享(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虚拟、异步。
并发:指同一一时间间隔内发生生,区别于并行行行。微观上分时地交替执行行行。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资源(处理理机、存储器器、文文件、设备)的管理理者
不不能进行行行进程调度/切换的情况:
①处理理中断过程中
②进程在OS内核程序临界区—>需要独占式访问共享资源(不不能进行行行进程DD但还是能进行行行 CPU调度!前提:不不能破坏临界资源使用用规则)
③需要完全屏蔽中断的原子子操作(不不可分割!连中断都要屏蔽,DD更更别说了了)
(如:加锁、解锁、中断现场保护/恢复)
阻塞(等待资源):请求资源失败、等待某操作的完成、数据未到达、无无事可做等
唤醒(资源到达):I/O操作已完成 or 数据已到,调用用唤醒原语
进程的通信
一一个进程不不能直接访问另一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
①共享存储(互斥访问):低级方方式:基于数据结构的共享;高高级方方式:基于存储区
②消息传递:直接通信方方式:接收进程从消息队列列中取得消息;
间接通信方方式:将消息挂到某个中间实体(邮箱)
③管道通信:利利用用一一种特殊的pipe文文件连接两个进程。
管道只能采用用半双工工通信,某一一时间段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如果要实现双向同时通信,则 需设置两个管道。(原理理:Chapter 5缓冲区)
注:从管道读数据是一一次性操作,数据一一旦被读取,它就从管道中被抛弃
用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口:
①命令接口口(允许用用户直接使用用)(1)联机(交互式)命令接口口(适用用于分时or实时) (2)脱机(批处理理)命令接口口

操作系统考研知识点必背

操作系统考研知识点必背

操作系统考研知识点必背操作系统考研知识点如下:操作系统概述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越来越丰富。

为了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和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出现了相应的操作管理程序,作为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位于硬件和用户之间。

一方面,它能向用户提供接口,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另一方面,它能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便合理充分地利用它们。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2)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3)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出现、使用和发展是近四十余年来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大进步,它的出现为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奠定了重要基础。

1.1.1 操作系统概念计算机发展到今天,从个人机到巨型机,无一例外都配置一种或多种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建立各种各样的应用环境奠定了重要基础。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

硬件是所有软件运行的物质基础,软件能充分发挥硬件潜能和扩充硬件功能,完成各种系统及应用任务,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图1-1给出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层次结构。

硬件层提供了基本的可计算性资源,包括处理器、寄存器、存储器,以及各种I/O设施和设备,是操作系统和上层软件赖以工作的基础。

操作系统层通常是最靠近硬件的软件层,对计算机硬件作首次扩充和改造,主要完成资源的调度和分配、信息的存取和保护、并发活动的协调和控制等许多工作。

操作系统是上层其他软件运行的基础,为编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程序的设计者提供了有力支撑。

系统程序层的工作基础建立在操作系统改造和扩充过的机器上,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扩展指令集,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各种各样的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他系统程序。

408考研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408考研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408考研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考试大纲●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与资源的分配,进而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方便接口与环境的程序集合,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多道程序环境允许多个程序并发执行,但由于资源有限,进程的执行并不是一贯到底的,而是走走停停,它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这就是进程的异步性●操作系统的功能●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负责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扩充●二、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手工操作阶段(还没有操作系统)●批处理阶段:解决人机矛盾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单道批处理系统:内存中始终只存放了一个作业●多道批处理系统: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允许它们在CPU中交替的运行●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共享一台主机,用户可以同时与主机进行交互操作而互不干扰,较好地解决了人机交互问题●实时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在严格的时限内处理完接收的事件,主要特点是及时性和可靠性●网络操作系统:把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一种统一的,经济而有效的使用各计算机的方法,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数据的相互传送●分布式操作系统:系统中任意两台主机之间使用通信方式交换信息;系统中任意台主机都可以构成一个子系统;每台计算机地位相等;每台计算机上的资源都被所有用户共享;任务可以分布在几台计算机上由他们并行、协同完成,特点是并行性和分布性●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三、程序运行环境●CPU运行模式:CPU执行的程序分为操作系统内核程序和用户自编程序两种●特权命令:不允许用户直接使用的指令,如I/O指令,置中断指令等●非特权指令:允许用户直接使用的指令,不能直接访问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只能访问用户的地址空间●内核模式与用户模式●内核的概念:是计算机上配置的底层软件,是最接近硬件的地方,包括以下内容●时钟管理●中断机制●原语●系统控制的数据结构及处理●核心态(管态、内核态):CPU可以执行特权指令,操作系统内核程序运行在内核态●用户态(目态):CPU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用户自编程序运行在用户态●内核态变为用户态:执行一条特权指令,修改PSW的标志位为用户态,然后操作系统主动让出CPU使用权●用户态变为内核态:由中断引发,硬件自动完成变态过程,操作系统强行夺回CPU使用权●中断和异常的处理(见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第七章)●系统调用:用户在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些子功能,在用户程序中凡是与资源相关的操作都要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要运行在核心态。

研究生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研究生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研究生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课程,为研究生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科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研究生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输入输出管理等。

1.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硬件资源、文件和数据的程序集合。

1.2 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持久性等特征。

1.3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输入输出管理等。

二、进程管理进程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主要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终止等。

2.1 进程的定义与特征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

进程具有独立性、动态性、并发性和异步性等特征。

2.2 进程的状态与状态转换进程的状态包括就绪、运行和阻塞三种。

进程的状态转换由进程调度算法决定。

2.3 进程调度算法进程调度算法决定了多个就绪进程之间的顺序和优先级,常用的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和时间片轮转等。

三、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关键任务,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地址转换等。

3.1 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存的分区、连续内存分配和离散内存分配是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3.2 地址空间与地址转换地址空间是指进程所能访问的内存地址范围。

地址转换是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

3.3 页面置换算法页面置换算法决定了操作系统中页面置换的顺序和策略,常用的算法包括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和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等。

四、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功能,它提供了文件的创建、访问、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的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1.1操作系统的目标与作用1.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2.作用: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c.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1.命令方式;2.系统调用方式;3.图形、窗口方式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批处理系统(单道、多道)、分时系统、实时系统1.单道批处理系统特征: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2.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特征: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实时系统的特征: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3.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比较:a.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但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匕交互性:实时信息系统虽然也具有交互性,但其交互性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等服务;c.可靠性:分时系统虽然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紊的、高效的运行,并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处理机调度)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和保护)1.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用户接口:供用户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和管理计算机系统;2.程序接口:供编程人员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

408计算机组考研: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408计算机组考研: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408计算机组考研: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一:操作系统的概念为用户提供应用的硬件和软件可以视为一种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如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和输出设备这样的硬件提供基本的计算资源;如数字处理程序、编译器、浏览器等这样的应用程序为用户解决问题,我们的操作系统则控制和协调各用户的应用程序对硬件的分配和使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与资源的分配,进而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方便接口与环境的程序集合,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最基本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的用户,也就是终端用户通常并不关心计算机的硬件细节,因此终端用户把计算机系统视为一组应用程序。

因此终端用户把计算机系统视为一组应用程序,一个应用程序可以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描述,并由程序员开发而成。

如果直接用机器指令开发应用程序则相当困难,这意味着你直接在和二进制打交道,并且用户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时也是相当不友好的。

所以我们在硬件之上安装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对外暴露一些直接了当,简单易懂的接口,用户使用起来就非常方便了,用户无序关心底层逻辑怎样,只需用好接口即可其实类比生活中的汽车,我们知道汽车的实现逻辑也是十分复杂的但是作为用户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实现原理吗?很显然不要,你只需要知道方向盘怎么用,油门怎么踩,怎么开安全二:操作系统的目标和功能(1)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操作系统实际上不过是一组计算机程序,它与其他计算机程序类似,也给处理器提供指令,主要区别在于程序的意图。

操作系统控制处理器使用其他系统资源,并控制其他程序的执行时机。

但处理器要做这些事情时,必须停止执行操作系统程序,转而去执行其他程序,因此这时操作系统会释放对处理器的控制,让处理器去做一些其他有用的工作,然后用足够长的时间恢复控制权,让处理器准备好做下一项工作为了给多道程序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应该具有四大管理功能(注意后续的章节就是学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的)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处理机的分配和运行都以进程或线程为基本单位,因而对处理机的管理可以归结为对进程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念与历史(总分:2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 1。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原语操作)原语操作的英文名称为Atomic Operation,有时也称为原子操作。

原子在很长时间内被人类认为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因此它引申的意思为不可分割或不可中断。

原语操作是操作系统提供并发的基础。

2.UNIX操作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 1和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外壳(Shell))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内核(Kernel))操作系统的实体通常称为内核,它包括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构件,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这些功能构件并不能直接被一般用户使用。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设计者还为操作系统覆盖了一层外壳,用户通过外壳与操作系统打交道。

这个壳可以看成是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3.特权指令能在 1下执行,而不能在 2下执行。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内核态(Kernel Mode)、用户态(user Mode))顾名思义,特权指令具有特权,这个特权就是对计算机资源的访问权力。

与此相对的是非特权指令,此种指令不能随意访问计算机的资源。

操作系统为了实现特权和非特权指令而设计了内核态和用户态。

凡是在内核态下执行的指令都是特权指令,在用户态下执行的指令都是非特权指令。

4.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了两类接口:一类是 1,另一类是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命令级接口(command Interface)、程序级接口(Programming Interface))对操作系统的使用有两种方式:直接向操作系统发出命令;编程序调用操作系统服务。

前一种接口是所谓的命令接口,通过操作系统的壳实现;后一种接口是程序接口,通过操作系统调用(System call)和程序语言库函数实现。

5.分时系统中 1是衡量分时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指的是在提交任务后,等待系统做出回应的时间。

在分时系统下,多个用户分时共享同一个系统。

每个用户在用完自己的分时时间段后需要等待别的用户用完它们的分时时间段,这个等待就是用户对系统的最直观感受,等待时间越长,用户感受越差。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1和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管理(Management))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魔幻(Illusion))管理指的是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如CPU、内存、磁盘、各种表格和数据结构、软件原语等,以保证这些资源在不同用户或程序之间合理分配和使用。

魔幻指的是将少变多,难变易,丑变美,如将单CPU通过进程模型虚拟成多个CPU,将有限内存通过虚存变为容量巨大的逻辑内存。

7.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单位是 1,而处理机调度的单位是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进程(Process))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线程(Thread))在操作系统早期,调度单位和资源分配单位均是进程。

随着操作系统的发展,线程作为进程中的一个指令执行序列而成为调度的单位。

在线程模型下,进程并不运行,系统执行的是线程。

8.在操作系统中,一种用空间换取时间的资源转换技术是 1。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缓冲技术(Buffering))通过提供缓冲区(Buffer),可以让速度慢的设备与速度快的设备进行沟通与协作。

9.为实现CPU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引入了 1硬件机制。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中断(Interrupt))在中断机制下,CPU在发出10命令后即继续执行别的任务。

外部设备在完成10后便通过中断告诉CPU,CPU 通过响应中断来处理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

10.中断优先级是由硬件规定的,若要调整中断的响应次序可通过 1。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软件实现)如果硬件结构中的中断控制器只输出一个中断请求而屏蔽其他所有中断请求,则软件无法调整中断响应次序。

如果没有中断控制器,而是让所有设备将中断直接发送到CPU,则可以通过在软件中映射硬件的中断优先级来改变响应次序。

11.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多道、 1和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宏观上并行)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微观上串行)多道程序设计的动机是通过并发来提高CPU利用率。

这种并发是宏观上的并发,即经过一段时间后,所有的程序都在往前推进。

在微观上,同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程序可以运行。

在今天的多核时代,微观上也可以并发: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12.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同时交互使用计算机资源,这种系统称为 1;允许多个用户将多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 2;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并作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 3。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分时系统、批处理系统、实时系统(注意,这道题的第3问不够精确))分时系统将CPU时间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轮流分享;批处理系统将所有用户的工作按照某种次序(称为批处理次序)逐个处理;实时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给定任务。

二、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3.能影响中断响应次序的技术是( )。

A.时间片B.中断C.中断优先级√D.中断屏蔽√E.特权指令中断屏蔽是根据需要屏蔽掉某些中断请求,中断优先级则规定了中断响应的次序,这两种技术均能影响中断响应次序。

而其他选项均不能影响这个次序。

14.一个计算机系统可以认为由以下四个层次构成,而我们所说的裸机是指( )。

A.硬件层√B.操作系统层C.语言处理程序层D.应用程序层裸机是没有加任何修饰的计算机,就是纯粹的硬件。

15.在下列语言中,属于脱机作业控制语言的是( )。

A.作业控制语言√B.汇编语言C.会话式程序设计语言D.解释BASIC语言脱机控制语言指的是无需在线的控制语言。

除了A之外,其他选项均需要在线。

16.操作系统提供给程序员的接口是( )。

A.进程B.系统调用√C.库函数D.B和C程序员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函数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程序通过库函数使用操作系统服务,但库函数是由程序设计语言提供的,它不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17.配置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计算机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 )计算机。

A.并行B.真实C.虚拟√D.共享操作系统的两大功能之一是魔幻,就是提供一个比实际计算机更好的计算机。

由于这台看上去和用上去更好的计算机并不是真实的实体,因此被称为虚拟机。

18.( )功能/软件不能在用户态实现。

A.编译器B.系统诊断程序√C.链接器/力口载器D.文件系统管理判断一种功能是否能够在用户态实现,主要看该功能是否必须直接访问硬件资源。

如果是,则不能在用户态实现。

系统诊断程序需要访问所有的系统资源而不能在用户态实现。

19.当CPU执行操作系统代码时,称CPU处于( )。

A.执行态B.用户态C.内核态√D.就绪态操作系统掌控计算机的全部资源,其指令为特权指令。

而特权指令只能在内核态执行。

当执行操作系统代码时,CPU必须处于内核态。

20.下列选择中,( )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间的接口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与魔幻。

管理就是管理计算机裸机和系统资源,魔幻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硬件的界面。

而编译器不属于这两种功能里面的任何一种,因此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问题。

21.下列作业类型中,适合在分时系统中运行的有( )。

A.学习编程√B.数据统计C.发送电子邮件√D.整理硬盘学习编程和发送电子邮件因为交互性要求高,适合在分时系统中运行。

整理硬盘因为无需高交互性,适合在批处理系统中运行。

不过这道题的B选项有些歧义,如果这种数据统计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话,则适合在批处理系统中运行,否则就适合在分时系统中运行。

22.( )可以在目态下执行。

A.保护中断现场B.主机与磁盘控制系统以DMA方式交换数据√C.启动外设D.解除中断屏蔽位目态就是用户态(与之对应的是管态,即内核态)。

DMA是直接内存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

除主机与磁盘控制系统以DMA方式交换数据外,保护中断现场、启动外设、解除中断屏蔽位都需要直接操作硬件资源,因而必须在内核态实现。

23.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特权指令( )下执行。

A.只能在内核态√B.只能在用户态C.可在内核态,也可在用户态D.不能在内核态,也不能在用户态特权指令可以访问计算机的所有资源,它不能由用户控制,即不能在用户态执行,而只能在内核态执行。

24.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C.提高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D.实现与设备无关性缓冲技术解决的是两个互相协作的设备之间速度差异的协调问题。

如果没有缓冲,则较高速度的设备需要暂停来等待速度较低的设备。

有了缓冲,这种等待就可以降低或消除。

25.从用户角度看,操作系统是( )。

A.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B.计算机工作流程的组织者C.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D.由按层次结构组成的软件模块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同时它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另外两个选择可能也有一丝合理性,但用户并不能感觉到。

(注意:此题题意不够精确。

)26.以下各功能中,( )不需要硬件的支持。

A.中断系统B.地址映射C.进程调度√D.时钟管理E.页面调入√F.文件打开√中断系统、地址映射因其为操作系统的关键操作而由硬件提供支持以提升操作系统效率,时钟管理需要中断计数器的支持。

其他功能均不需要硬件支持。

27.当( )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时间片到√C.等待某一事件D.等待的事件发生当一个进程的时间片用完时,该进程的CPU控制权将被剥夺。

但由于其执行所需的其他资源均处于就绪状态,该进程就从执行状态改变为就绪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