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杠杆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过关知识点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如跷跷板)【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它一定是硬棒。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注意】支点一定在杠杆上,而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作用点的距离。

(认真区别作用线与作用点)0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直的B.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C.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还跟动力的方向有关3.力臂的画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并表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如下图:一定点二画线三引垂线02如图甲所示,用钢丝钳剪铁丝时,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其中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乙中:(1)画出动力F1的力臂;(2)从A、B两点中选择更省力的位置,在该点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衡条件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缓慢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1l1=F2l2)0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华利用杠杆、细线、钩码等器材进行探究:(1)调节杠杆平衡时,根据生活经验,需要保持杠杆在位置平衡。

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杠杆在这个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读取。

(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侧的A点挂上两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在杠杆的右侧挂钩码时,是先确定细线位置再挂钩码还是先挂钩码再确定细线位置?。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杠杆和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杠杆和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杠杆和简单机械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杠杆和简单机械
一、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个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旋转的力;
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种类型的杠杆:
(1)省力杠杆:l1>l2,f1
(2)费力杠杆:l1f2,省力省力,如钓竿、镊子、筷子、桨、裁缝剪刀、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定滑轮等。

二、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特点:节省了一半的力(不考虑动滑轮的摩擦力和重量),但动力方向不能
改变,需要很长的距离(本质上,动力臂是阻力臂杠杆的两倍)。

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
重的几分之一。

即f=g/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
2.S=NH(n同上,H为重物起吊高度)。

3、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车轴:由一根轴和一个大轮子组成的简单机器,可以绕一个共同的轴旋转;动力作用
在车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省力。

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用途:盘山高速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了解简单机械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应用

了解简单机械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应用

了解简单机械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应用了解简单机械: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应用简单机械是指那些基本的、不具备复杂结构的机械装置。

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来完成各种有用的工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几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和斜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一、杠杆杠杆是最早被开发和应用的简单机械之一。

它由一个刚性杆和一个支点组成,用于转移或增大力的作用。

按照支点位置的不同,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杠杆、第二类杠杆和第三类杠杆。

1.第一类杠杆第一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杆的一端,力被施加在支点的另一端。

当施加的力大于支点到力的距离时,杠杆可以实现力的増大。

这种杠杆的典型应用是螺帽扳手。

螺帽扳手的一端用来拧紧或松开螺丝,而另一端就是第一类杠杆。

2.第二类杠杆第二类杠杆的支点在杆的一端,而力被施加在支点的另一端。

与第一类杠杆不同的是,施加力的距离大于支点到负载的距离。

这使得负载的力得到了增加,但是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移动负载。

第二类杠杆的一个常见应用是推车。

推车的轮子是杠杆的支点,而我们用手推车时,力被施加在轮子的另一侧。

3.第三类杠杆第三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杆的一端,力被施加在支点的另一端,但位于支点与负载之间的位置。

与第二类杠杆相似,第三类杠杆也可以增加力,但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移动负载。

使用第三类杠杆的一个常见例子是夹子。

夹子的一侧是杠杆的支点,而我们通过应用力来夹住物体,这个力作用在夹子的另一侧。

二、滑轮滑轮是一种圆形轮盘,有一个或多个凹槽,可以用来转动绳、链或带。

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或增大力的作用范围。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滑动滑轮。

固定滑轮的轮盘被固定在支架上,而滑动滑轮的轮盘可以在支架上移动。

通过将绳或链通过滑轮,我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来完成各种有用的工作。

滑轮的一个常见应用是吊车。

吊车使用多个滑轮来提高物体的举升能力。

滑轮的数量越多,举升能力越大。

此外,滑轮还被用于各种升降装置,如窗帘和升降机。

杠杆原理与应用

杠杆原理与应用

杠杆原理与应用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固定支点上使用杠杆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的原理。

这个原理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金融学等等。

本文将介绍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

一、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在物理学中,杠杆原理描述了在一个固定支点上使用杠杆的力矩平衡条件。

杠杆由一个杠杆臂和一个重量臂组成。

当在杠杆臂上施加一个力,重量臂上的重力通过支点也会产生一个力矩。

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可以得出力矩的大小与力的乘积相等,即M1 = M2。

其中,M1是杠杆臂上的力矩,M2是重量臂上的力矩。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调整杠杆臂和重量臂的长度比例来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

二、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在机械工程领域,杠杆原理常常被用于设计和制造机械装置。

例如,起重机中的吊臂就是一个典型的杠杆应用。

通过改变吊臂和重物之间的杠杆臂和重量臂的长度比例,可以实现对吊重物的控制。

如果杠杆臂较长,重量臂较短,那么可以实现较大的力的放大,提升起重能力。

相反,如果杠杆臂较短,重量臂较长,那么可以实现力的减小,降低起重能力,但同时也能实现更精细的控制。

三、电子工程中的应用在电子工程领域,杠杆原理被用于设计和制造电子开关。

电子开关通过控制电流的流动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杠杆原理被应用于电子开关的设计中,可以实现对电流的放大或减小。

通过调整杠杆臂和重量臂的长度比例,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

这在很多电子设备中都有应用,例如调光开关、音量调节器等。

四、金融学中的应用在金融学领域,杠杆原理被用于描述企业或个人利用借债或融资来进行投资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借债本质上就是一种杠杆。

通过借债,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一小部分自有资金来控制更大的投资额。

这种杠杆作用可以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五、结语杠杆原理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广泛应用的原理,它在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金融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杠杆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杠杆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二、杠杆的分类——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L1>L2 阻力臂动力<阻力特点:省力费距离例: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动力臂L1<L2 阻力臂动力>阻力特点:费力但省距离例:筷子,镊子,钓鱼竿,理发剪刀3、等臂杠杆动力臂L1=L2 阻力臂动力=阻力特点: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例:天平三、杠杆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中,怎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它属于哪类杠杆呢?【方法】第一步,找出找到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第二步,找到三点后,这样就可以估测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第三步,根据杠杆的分类,分析此简单机械归属哪类杠杆,若动力臂>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

典型题型讲解:【例1】用杠杆原理分析一下下面常见工具:⑴镊子;⑵羊角锤;⑶铡刀;⑷钩鱼杆;⑸扳手;⑹裁衣剪刀;⑺天平;⑻大扫帚;⑼筷子;⑽修树枝的剪刀;(11)道钉撬;(12)瓶盖起子;(13)钢丝钳;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特点:;属于费力杠杆的是,特点:;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特点:。

【例2】瓶盖起子示意图如下:正确表示开瓶盖时该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 )【例3】修理树枝剪刀:园艺师傅使用如图2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

【例4】各类剪刀: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

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A.B.C. D.【例5】镊子用一把摄子夹取物体,手压在B处,如图3所示。

镊子作为杠杆,支点在处,它是杠杆。

(填省力、费力情况)【例6】指甲刀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杠杆是物理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物理原理。

本文将以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杠杆的相关知识点为基础,详细介绍杠杆的定义、特性、公式和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定义和特性杠杆是由一个在固定点旋转的刚体构成,它可以通过力的作用实现物体的平衡或运动。

根据固定点的位置和作用力的不同,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1. 一级杠杆:当固定点位于力的作用点和承受力之间时,称为一级杠杆。

在一级杠杆中,力的作用方向和力臂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力的作用方向远离固定点。

2. 二级杠杆:当固定点位于力的作用点的一侧,承受力的另一侧时,称为二级杠杆。

在二级杠杆中,力的作用方向与力臂的方向相反。

3. 三级杠杆:当固定点位于力臂的一侧,并且力的作用点位于另一侧时,称为三级杠杆。

在三级杠杆中,力的作用方向远离固定点。

杠杆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在平衡时满足力矩的平衡条件,即承受力的力矩等于作用力的力矩。

2. 力臂:杠杆的力臂是指作用力与固定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力臂越大,所需力量越小。

3. 力矩:力矩是产生杠杆作用的关键因素,它等于力乘以力臂,表示力对固定点的转动效果。

4. 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承受力矩等于作用力矩,即F1 × d1 = F2 × d2,其中F1和F2分别为作用力和承受力,d1和d2分别为力臂的长度。

二、杠杆的公式和计算方法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定义,可以得出杠杆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对于一级杠杆,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承受力的大小:F1 × d1 = F2 × d2其中,F1为作用力,d1为作用力的力臂,F2为承受力,d2为承受力的力臂。

对于二级和三级杠杆,不能直接使用上述公式,需要转化为一级杠杆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对于二级杠杆:将承受力和力臂都乘以(-1),变成一级杠杆,即F1 × d1 = F2 × d2。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基础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基础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基础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杠杆
1、定义:
(1)杠杆: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叫做杠杆。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1)省力杠杆:L1L2, F1
(2)费力杠杆:L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等。

(3)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4)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成F1.L2=F2.L2。

二、滑轮
1、定滑轮:
(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原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力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定义:轴由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原理: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滑轮直径D)为阻力臂(滑轮的半径R)2倍的杠杆,动滑轮少一半力。

3、滑轮组:
(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做滑轮组。

(2)原理:既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一、知识点1.物理学中,一般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是费力杠杆。

5.定滑轮在使用时,不随物体移动而移动,定滑轮本质上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在使用时,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动滑轮本质上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6.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的机械叫做滑轮组,其特点是能省力,有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绳子端的拉力为GF=n总(不计摩擦)。

二、例题精讲【例1】★学校里的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增大动力臂,省力C.减小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D.减小阻力臂,省力考点:杠杆的应用.专题:简单机械.分析:剪树枝时,用剪刀口的中部,而不用剪刀尖,减小了阻力臂,就减小了动力,在阻力、动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减小了动力、更省力.解答:解:用剪刀口的中部,而不用剪刀尖去剪树枝,减小了阻力臂L2,而动力臂L1和阻力F2不变,∵F1L1=F2L2,∴F1=将变小,即省力.故选D.【例2】★★图中F1、F2和F3是分别作用在杠杆上使之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的力,其中的最小拉力是()A.F1B.F2C.F3D.三个力都一样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1)对力臂概念的理解: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对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的理解与运用: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分别从支点向三条作用线做垂线,分别作出三条作用线的力臂,从图可知,∵三个方向施力,F2的力臂L OA最长,而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F2最小(最省力)故选B.【例3】★★★(2014•安顺)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A.5N B.10N C.20N D.40N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图析法.分析:金属杆已知长度,且质地均匀,其重心在中点上,将图示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图赋一数值,代入杠杆平衡条件求出金属杆重力.解答:解:金属杆重心在中心上,力臂为L1=0.8m,取图象上的一点F=20N,L2=0.4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GL1=FL2G×0.8m=20N×0.4m解得:G=10N故选B.【例4】★★★★★(2014•包头)如图所示,均匀细杆OA长为l,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移动,在O点正上方距离同样是l的P处固定一定滑轮,细绳通过定滑轮与细杆的另一端A相连,并将细杆A端绕O点从水平位置缓慢匀速向上拉起.已知绳上拉力为F1,当拉至细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时,绳上拉力为F2,在此过程中(不考虑绳重及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B.细杆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C.F1与F2两力之比为1:D.F1与F2两力之比为:1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错解分析题;简单机械.分析:找出杠杆即将离开水平位置和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然后结合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别求出F1、F2的大小.解答:解:(1)细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如右上图,△PAO和△PCO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PC,PO=OA=l,OB=l;∵(PC)2+(OC)2=(PO)2,∴OC=l,∵杠杆平衡,∴F1×OC=G×OB,F1===G,(2)当拉至细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时,绳上拉力为F2,如右下图,△PAO为等边三角形,AB=PA=l,AC′=l,∵(AC′)2+(OC′)2=(OA)2∴OC′=l,在△ABB′中,∠BOB′=30°,BB′=OB=×l=l,∵(OB′)2+(BB′)2=(OB)2,∴OB′=l,∵OB′<OB,∴细杆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故B正确;∵杠杆平衡,∴F2×OC′=G×OB′,F2===G,∴F1>F2,故A错误;则F1:F2=G:G=:1,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例5】★★★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尺长的三分之一,当在B端挂1N的重物P时,刚好能使尺A端翘起,由此可推算直尺的重力为()A.0.5N B.0.67N C.2N D.无法确定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应用题;简单机械.分析:密度均匀的直尺,其重心在直尺的中点处,则重力力臂为支点到直尺中心的长度;又已知B端的物重和B端到支点的距离,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可求出直尺的重力.解答:解:设直尺长为L,从图示可以看出:杠杆的支点为O,动力大小等于物重1N,动力臂为L;阻力为直尺的重力G′,阻力的力臂为L﹣L=L.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得:G′L′=GL,即:G′×L=1N×L解得:G′=2N所以直尺的重力大小为2N.故选C.【例6】★★(2013•通辽)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和其移动速度的大小为()A.300N0.1m/s B.150N0.1m/s C.60N0.2m/s D.30N0.2m/s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如图,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即可求出绳子末端拉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2)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则速度也是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解答:解:(1)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所受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滑轮组是由两根绳子承担动滑轮,所以绳子末端拉力F=f=×60N=30N.(2)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故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即v=0.1m/s×2=0.2m/s;故选D.【例7】★★★(2010•玉溪)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 A拉绳使G匀速上升.(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 B拉绳使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A<G B.F A>F B C.F B=2G 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推理法.分析:分析当胖子和瘦子拉绳时,三个滑轮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拉绳使G匀速上升,此时中间滑轮为动滑轮,上下两个滑轮为定滑轮,F A=2G,故A错;(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拉绳使G匀速上升,三个滑轮都是定滑轮,F B=G,故C错;综合考虑(1)(2)F A>F B,故B正确、D错.故选B.【例8】★★★★★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吊篮与动滑轮总重为4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拉力大小是()A.218N B.220N C.210N D.236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专题:整体思想.分析:本题可用整体法来进行分析,把动滑轮、人和吊篮作为一个整体,当吊篮不动时,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由5段绳子所承受的拉力正好是人、动滑轮和吊篮的重力和.可据此求解.解答:解:将人、吊篮、动滑轮看作一个整体,由于他们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G吊篮)=(600N+450N)=210N.则人的拉力F=(G人+G轮故选C.【拓展题】(2014•烟台)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一直是变大的B.一直是变小的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C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拉到最终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所以动力变小.故F先变大后变小.故选C.如图所示OB为粗细均匀的均质杠杆,O为支点,在离O点距离为a的A处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杠杆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为m,当杠杆为多长时,可以在B点用最小的作用力F维持杠杆平衡?()A.B.C.2Ma/m D.无限长答案:A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1)由题意可知,杠杆的动力为F,动力臂为OB,阻力分别是重物G物和杠杆的重力G杠杆,阻力臂分别是OA和OB,重物的重力G物=Mg杠杆的重力G杠杆=mg×OB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F•OB=G物•OA+G杠杆•OB,(2)代入相关数据:则F•OB=Mg•a+mg•OB•OB,得:F•OB=Mga+mg•(OB)2,移项得:mg•(OB)2﹣F•OB+Mga=0,∵杠杆的长度OB是确定的,只有一个,所以该方程只能取一个解,∴该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等于0,因为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有一个解,即:则F2﹣4×mg×Mga=0,则F2=2mMg2a,得F=•g,(3)将F=•g代入方程mg•(OB)2﹣F•OB+Mga=0,解得OB=.故选A.(2010•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2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A.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 B.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C.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N D.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是0.01m/s答案:ACD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速度的计算.解析:A、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轮+f地)=(20N+200N)=110N,故A错,符合题意;BC、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F=510N﹣110N=400N,故B正确、C错;D、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v=2×0.02m/s=0.04m/s,故D错.故选ACD.某工地工人在水平工作台上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如图所示.已知工人的质量为70kg.第一次提升质量为50kg的货物时,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1;第二次提升质量为40kg的货物时,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2.已知N1与N2之比为41:40,g取10N/kg,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F1与F2之比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