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户外】重登嵩山峻极峰

合集下载

嵩山中岳文化诗词

嵩山中岳文化诗词

嵩山中岳文化诗词
嵩山中岳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优美的诗词表达对嵩山的热爱和赞美。

以下是一些嵩山中岳文化的代表作品:
1. 《登嵩山》
作者:张若虚
天心茫茫远,山影婵娟澄。

白云生处有,流水落时可。

登山顶上头尽,万象皆空凝。

孤芳自赏尽,不必问人同。

这首诗歌描绘了作者登上嵩山后对整个山峰的美景进行观赏和感受,表达了对嵩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登中岳》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嵩山的高度和壮丽景色的赞美,寄托了他继续攀登和探索的决心和意愿。

3. 《登嵩阳关》
作者:李白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于嵩阳关的壮美景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
赞美,寄托了他对于人生追求和探索的热情和信念。

嵩山中岳文化诗词的优美之处在于,它们充满了对于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赞美,表达了对人生的关注和追求,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启示。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五岳之嵩山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五岳之嵩山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五岳之嵩山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到少林寺一日游游客,往往是连少林寺在哪个县市都没搞清楚,就别提三皇寨和嵩山了。

说起中岳嵩山比较绕,嵩山的主体部分由少室山、太室山组成,太室山就是我们称的嵩山。

太室山最高峰即嵩顶,又名峻极峰、御碑峰,海拔1492米,《诗经》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少室山又名御寨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

太室、少室各有36峰,峰峰有名。

武则天曾十登嵩山,范仲淹曰“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2004年9月嵩山门票25元2004年9月嵩山嵩山在历史上别称很多,有“外方”、“嵩高”、“崇山”、“岳山”、“嵩岳”、“嵩陵”、“嵩室”、“嵩少”、“嵩丘”等等。

称嵩山为中岳,始于殷商,定于汉初,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传说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

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尊中岳嵩山为天中王、神岳天中黄帝。

嵩山,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世同堂”(五个地址年代的地质变化,见本人三皇寨篇内容)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2004年9月嵩山顶2004年9月嵩山顶最高处有一小庙,要爬上1500米到这烧上一炷香,香火还挺旺。

相对来说,到少室山和太室山的游客并不多。

嵩山和五岳其他名山也略有不同,山上树木少,建筑少,这大概也是游人不多的原因吧,至少我当年游嵩山时印象如此。

当年爬嵩山,没有看到10个以上的游客。

更多内容请关注:百家号今日头条网易号天天快报一点资讯新浪微博。

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句

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句

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句历代名人吟咏嵩山诗词中峰宋欧阳修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

一径林杪出,千岩云下看。

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登崿岭望少室山明王尧弼赤日登崿岭,熏风自南来。

涤波溽暑退,吹我衣裳开。

我怀觉清洒,我行实徘徊。

节彼少室山,峰峦郁崔嵬。

白云锁其颠,苍松盘其隈。

芙蓉接汉出,罨画倚天排。

不说神仙事,云霞亦奇哉。

平生爱山水,此兴讵能灰。

仰止意不尽,日夕还登台。

何如凌绝顶,凭高瞰九垓。

少室南原金元好问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登封县宇观少室宋邵雍天地始融结,此山已高极。

群峰拥旌幢,巨石罗剑戟。

日出崖先红,雨馀岚更碧。

安知无神仙,其间久遁迹。

出石门唐骆宾王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

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

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

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登太室中峰宋梅尧臣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

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少室明王履和九顶莲华叶叶分,旭光一抹净尘氛。

洛川风起晴飞雨,崿岭烟封晓度云。

万壑钟声通窈窕,千秋剑气吐氤氲。

汉唐御跸从何识,古木萧萧鸟自群。

缑山西峰草堂作唐岑参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

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

顷来阙章句,但欲闲心魂。

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

曩闻道士语,偶见清净源。

隐几阅吹叶,乘秋眺归根。

独游念求仲,开径招王孙。

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

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

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

归山唐刘希夷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

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

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黄盖峰清桑调元东岱比中嵩,黄盖为梁父。

凌霄峰势独,峨青照神宇。

灵通山泽气,崇辟天地户。

笼山雾作巾,酾空雨如弩。

云破青冥开,风回翠柏舞。

淡淡扫修岚,联娟秀眉抚。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唐孟浩然出谷未停午,至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嵩山赞美诗词

嵩山赞美诗词

嵩山赞美诗词
嵩山赞美诗词如下:
《嵩山赞美》
嵩山巍峨耸云霄,气势磅礴压众山。

松柏苍翠迎远客,溪流潺潺绕山间。

古刹钟声传万里,仙人足迹隐千年。

登高望远心旷达,嵩山赞美不绝传。

《嵩山赞美》
中原腹地有嵩山,壮美风光入眼帘。

峭壁悬崖如剑削,青松翠柏似云烟。

登临绝顶胸襟阔,俯瞰群峰意气轩。

美景如斯堪入画,嵩山赞美满人间。

《嵩山赞美》
嵩山峻岭入云端,峭壁悬崖不可攀。

松柏葱茏遮日月,溪流清澈绕山前。

仙人洞府藏幽暗,古刹钟声传世间。

此景此情何处有,嵩山赞美在心田。

《嵩山赞美》
嵩山美景入诗行,赞美声声绕屋梁。

碧树红花相映美,清泉白石共流芳。

登高望远胸襟阔,览胜寻幽兴味长。

此间胜景何处有,唯有嵩山独擅场。

1/ 1。

嵩山古诗词嵩山十二首

嵩山古诗词嵩山十二首

《等嵩山十首·将军柏》—宋·苏辙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

凛然中庭柏,气压千夫整。

风声答万壑,云色通诸岭。

材大难为工,甘与蓬蒿屏。

《送杨山人归嵩山》—唐·李白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送方尊师归嵩山》—唐·王维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送赞律师归嵩山》—唐·清江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七·天门》—宋·范仲淹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

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远人,孰起欺天意。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宋·欧阳修拂石登古坛,旷怀聊共醉。

云霞伴酣乐,忽在千峰外。

坐久还自醒,日落松声起。

《归嵩山作》—明·陈贽嵩岳堪归隐,无能只愿閒。

心随云共远,身与鹤同还。

黄菊閒秋径,丹枫映晚山。

地偏无俗辙,终日掩柴关。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唐·齐己嵩峰有客远相寻,尘满麻衣袖苦吟。

花尽草长方闭户,道孤身老正伤心。

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宋·梅尧臣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嵩山二十四咏·其二十四·太白峰》—宋·楼异仰攀日月风云近,俯瞰冈峦培塿低。

绝顶光芒长不断,人言太白此中栖。

《请人画嵩山图》—宋·张咏嵩山三十六峰寒,向为明时隐遁难。

却顾事繁思不及,如何与作画图看。

《游嵩山寺》—清·郑日奎十里溪声五里山,数椽梵刹万松间。

老僧扫地不为客,待有白云时往还。

《登峰》-杜甫

《登峰》-杜甫

《登峰》-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写实主义为主,对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的描写深入浑厚。

其中,诗作《登峰》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登峰》通过描写一个登山者攀登高峰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奋斗的思考和追求。

诗中描绘了登山者经历崎岖的山路、陡峭的岩壁和狂风暴雨的困扰,但他始终不放弃,坚定地向前。

这种奋斗的精神让人倍感振奋,也让人思考到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诗的结尾,作者以"庐山真面目,只待明月来"表达了对成功和真理的向往。

这句诗多层次的意象让人产生联想,庐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具有神秘和吸引力,而明月则象征光明和智慧。

作者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追求真理和成功的愿望,并相信只有到达真理的巅峰,才能领悟世界的真正面貌。

《登峰》以其深刻的思考和雄浑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杜甫优秀的诗歌才华。

通过描绘登山者的奋斗与探索,诗歌传递了奋发向前
的精神和对真理与成功的追求。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是作者个
人的人生哲学,也可以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思。

总而言之,杜甫的《登峰》是一首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艺术价
值的诗歌,通过描绘登山者攀登峰顶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奋斗和
成功追求的理解和思考。

这首诗鼓励人们勇往直前,坚持追求梦想,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嵩山峻极峰介绍

嵩山峻极峰介绍

嵩山峻极峰介绍
峻极峰,又称少室山,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南,因有峻极殿而得名。

因峰顶有石砌的高大平台,下有石阶可登,故名。

峻极峰是嵩山诸山中最高峰。

它是中岳嵩山的主峰,海拔1545米,比东岳泰山高出400多米。

峻极峰与中岳嵩山的其他峰峦比较,不高不矮,不大不小。

但它在嵩山诸峰中却是最高的,如登上峰顶,即可一览中岳嵩山全景。

峻极峰海拔1545米的主峰有殿宇九间,亭台楼阁13处。

其中有两座大殿是殿内供奉道教的真武
大帝和观音菩萨的塑像。

它们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

峻极峰是嵩山七十二峰中最秀奇的一座山峰,因它拔地而起、峻峭挺拔而得名。

峻极峰以其峰峦奇险而著称于世,千百年来被誉为“登封第一名山”。

登封是嵩山上最有名的地方之一了吧!我听说峻极峰很高,要爬到山顶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了。

—— 1 —1 —。

2024年描写嵩山的古诗

2024年描写嵩山的古诗
吴融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6、《游嵩山》
熊皎
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
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
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
7、《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3、《嵩山望幸》
王邕
峻极位何崇,方知造化功。降灵逢圣主,望幸表维嵩。
隐映连青壁,嵯峨向碧空。象车因叶瑞,龙驾愿升中。
万岁声长在,千岩气转雄。东都歌盛事,西笑伫皇风。
4、《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宋之问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5、《望嵩山》
3、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唐代: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译文:您因怀念久别的颖水,又要回到颖水源头鲁山归隐去了。
4、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宋代:张耒《初见嵩山》
译文: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
5、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金朝: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译文: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6、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唐代:清江《送赞律师归嵩山》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释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月户外】崧高维岳,峻极于天---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户外,是种毒药,让人总在自由与束缚间徘徊;让人总在欢聚与离别间过往;让人总在过去与未来间游荡。

一颗爱山乐水的心,总是时时刻刻牵引我奔向远方。

青春如此的短暂,总感觉还未成熟,就即将老去,所以再不疯狂,就真的老了。

请跟风月一起到中岳嵩山峻极峰再次疯狂一把吧。

(2014年10月3日,风月时隔20多年后再次穿越中岳嵩山峻极峰。

穿越路线:嵩阳书院(海拔380米)---凤凰峰---嵩山气象站--西流泉--登封坛--峻极峰(海拔1492米)--法王寺。

全程11.8公里,最大高差1112米。

用时6小时。


早7点,经嵩阳书院,开始登山,目标峻极峰。

从嵩阳书院东侧驴道上山,刚开始时,坡度不陡,但羊肠小道崎岖不平,两侧灌木丛生,前一天刚下过小雨,踏在碎石铺成的小石板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拔高阶段,岩石陡峭,要手脚并用,不再谈笑,而是小心翼翼地向上爬,头上升腾着汗汽,脸颊流淌着汗水,洒在岩石上。

嵩山自古就有“太室如龙眠,少室如凤舞”之说,此说很形象地说出了嵩山二室的山势特征,那就是太室雄浑,少室峻峭。

太室象条东西向躺着的巨龙,气势磅礴。

9点半,我们经过一条长长的山脊,来到凤凰峰。

两个野驴自然不会放过大自然恩赐的美景,显摆各种造型,要将此美景留作无尽记忆。

过凤凰峰后,打听下山山民知离嵩山气象站不远,嵩山气象站已在嵩山山脊景区内。

10点到达嵩山气象站(海拔1200米),进入嵩山景区台阶路,回望薄雾中隐现的少室山。

而上,显得比较轻松,两边都是树林,林荫下的阶梯路沿向远方。

10点30分过西流泉后继续向峻极峰进发。

道路连续出现非常陡峭的台阶,站在台阶上,回身望去,壁立千仞的嵩山雄伟壮观,亭台楼阁藏于深山之中,于密林深处露出模糊轮廓。

11点到达峻极宫。

20多年前风月地质实习时的菜地依旧,萝卜白菜还是那么翠绿,(呵呵,风月忘不了20多年前那满口脆的大青
萝卜)只是土路变成了石阶,小庙换成了大殿。

11点20分经登封坛到达峻极峰。

峻极峰为太室最高峰,山的伟大在于能够使人放松心情,忘记纷扰,站在峻极峰,极目远眺,嵩山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峻极峰巍然耸立在层峦叠嶂之巅,凌空飞卧于连天摩云之际。

站在云雾缭绕的峻极峰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眼前众山连绵,如环如拱;云海茫茫,如飞如飘。

山风吹来,松涛阵阵,如歌如吼;野花盛开,虫鸣鸟叫,如吟如诉。

放眼远眺,北有黄河如带,南横箕山似卧。

西蹲洛阳古都,东立郑汴新城。

站立在天地交会之处,我感到自己已与天地融为一体。

峻极峰上遥望云雾中的少室山。

回想20多年前曾在此留影,不觉感叹时光的飞逝,人生风雨20 多年沧桑。

20 多年后重临此处再次留影胸中感慨万千。

回首沧桑已数番,感怀无尽又何言。

二十多年前郑州地质学校实习时在峻极峰和同学合影的照片。

峻极峰上风月一家人合影留念。

11点30分,因风月要参加郑州地质学校同学20年聚会,下山选择走距离最短的法王寺景区道路下撤,下撤道路全部是台阶,一路疾行。

1点到达法王寺,风月乘车回郑州参加20年同学聚会,重登中岳登峻极峰之行结束。

下期风月户外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