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应激与健康
1、应激与健康(第一二三讲)

尹文娟 2010.9.15
概要
◆ ◆ ◆
什么是应激 应激的有关理论 应激的实验研究 实验
应激(stress) 应激(stress)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 负性的情绪体 生理生化以及 验,同时伴有可预测的生理生化 生理生化 认知行为的改变(A.Baum,1990)。 认知行为 应激源或生活事件是指在生活中所遇到 应激源或生活事件是指在生活中所遇到 的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的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实验二:动机冲突也是应激源吗 实验二:动机冲突也是应激源吗?
——雷赫的“生活事件两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雷赫的“生活事件两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雷赫的 的前瞻性研究(1969) 的前瞻性研究( ) 性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积极的、 愉快 正性事件
的事件,比如:结婚、乔迁新居、 升职、 考上大学、获奖 生活事件 负性事件: 负性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消极的、不愉快 的事件,如丧失亲人、离婚、生病、 带来负性情绪 负债、跟别人吵架、考试失败、交 体验, 体验,成为应 激性事件 通违章等 。
2、实验要求 、 所有被试都接受两种感冒病毒(鼻病毒) 趋避冲突 的鼻滴液,即把含病毒的溶液滴入鼻腔。 3、实验程序 、 被试选择是否服用一种试验性的抗病毒药
实验组
丸(其实是一种安慰剂),并告知被试, 其实是一种安慰剂),并告知被试, ),并告知被试 如果服用了这个药丸, 如果服用了这个药丸,那么在实验结束的 时候就要通过一根胃导管获取胃酸样本 , 实验组被试均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
• 当个体觉察到自己的资源不能满足环境的 要求时,就可能经历很大程度的应激。这 时候这个事件被评价为“伤害”,“伤害” “伤害” 是对事件已经造成的损失的评价
比如一个被解雇的人,可能把自尊的丧失,收拾 办公桌时同事们鄙视的目光看作室对他的伤害。
定-吴珺-第三章 心理应激及心身疾病

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一个人面对心理冲突、挫折、烦恼等心理压力时,会体验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及行为反应。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更多,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受到挑战。
应激(stress)一词原意是一个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从医学的角度,一般把心理应激定义为:当个体觉察到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心理应激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们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是人们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如果应激水平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则有损于身心健康。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心理应激是一个外界环境与机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和应激结果四个部分。
(一)应激源应激源是指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的统称,是引发心理应激的原因。
根据应激源的不同性质,可分为:1、躯体性应激源指作用于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
如高温、低温、噪音、疼痛、损伤、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等。
2、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人们头脑的,能引起机体心理失调的某些事件。
包括不良的预感、工作压力、人际矛盾、心理冲突和挫折等。
3、文化性应激源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改变所造成的刺激。
如迁移异国他乡、留学、南北迁移、名族文化不同所产生的不适应等。
4、社会性应激源指来自社会方面的刺激因素,如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动、天灾人祸、战争、婚姻家庭危机、重大生活事件等。
(二)中介机制应激源可以是客观事件,如疾病,也可以是个体的主观产物,如不良的预感。
刺激物是否会使个体产生心理的失衡或不适应的反应,取决于中介机制的作用。
中介机制指介于应激源与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的中间环节,其中察觉、认知与评价是关键因素。
1、觉察个体是否觉察到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威胁叫做觉察。
应激与健康

2.急性应激、插曲式急性应激与慢性应激 依
据对个体作用的时间和频率。
应激源(应激原)
应激源:是指能引发应激反应的刺激。
应激源的分类
1.布朗斯坦模式 分为四类: (1)躯体性应激源 (2)心理性应激源 (3)社会性应激源
(4)文化性应激源
应激原
躯体性 理化:高低温度、湿度 噪音、振动、毒物药物 生物:微生物、寄生虫 疾病、疼痛、疲劳等 心理性 心理冲突、挫折情境 焦虑、恐惧、无依靠 怒气、抑郁、敌意等 不切实际的凶事预想
应激的理论和模型
生物应激理论
1)赛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 2)遗传发生论
心理应激理论
1)心理动力学模型 2)学习理论 3)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社会应激理论
冲突理论,进化论,整体论,控制论
一、一般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Selye于1946年提出
社会支持的类型
• 物质支持 • 感情支持 • 信息支持
影响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因素:个体自身的特征
Health Psychology
25
Question
• 社会支持总是有帮助的吗?
26
应激管理(stress management)
常用的应激管理技术:
1.认知重构 用建设性的能减轻人们伤害的信念代替 激起应激的想法(a确认了解应激原,进行认知评价;b重新
特点
警觉期
Alarm stage
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 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 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 渐增多
意义
机体处于“临战状态”保 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适应、抵抗能力增强;机 体的防御储备能力逐渐被 消耗
应激与健康第一二三讲

两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
•
应激的实验研究
特点: 1、被试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
比如:研究大鼠在经历高台应激后对它的学 习和记忆有什么样的影响 。 2、引起应激的刺激(应激源)有急性和慢性之 分。
实验室实验:实验室里人为制造应激源 急性应激实验
现场试验: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应激源
•
样说是值得的。
• 不充分的合 理化解释
•提高对绕线工作的态 度评价:“我比较喜欢 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 说绕线工作很有趣”这 种行为相互协调 。
•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
• 动机冲突
是指因同时有几个目标,就会为必须选择而感到 痛苦,动机冲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双趋冲突——即两个目标对个人具有相同吸引力 ,两者必选其一,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比 如想去工作,又想照顾家庭;想减肥改善自己的 健康状况,又抵抗不了美食的诱惑。 2、双避冲突 ——即面临两个威胁或令人厌恶的事物 ,但必须接受一个,“前怕狼,后怕虎”“前遇大河 ,后遇追兵”, 比如不想参加考试,又怕留级; 牙疼但又不想去看牙医,就必须在忍受牙疼和还 是去看牙医之间进行选择。
•
• 费斯廷格的实验 实验要求:让被试做一个小时枯燥无味的绕
线工作,工作结束离开工作室时,请他告 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 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 ,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实验者再请 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 真实态度 。
•
实验结果:
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 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 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
•有害的
潜在的应激源
应激与健康 ppt课件.ppt

只是适当的控制主食和肉类,建议水果和蔬菜不要减,牛 奶不要减,尤其是女性,引起钙质含量
2021/3/15
饮酒与健康
按饮酒行为对个体影响程度的大小,分为社交 饮酒、酒依赖、酒精中毒。
社交饮酒:一般不造成什么不良后果,饮酒 者一般也能自制,若过于频繁或过量,宜 发展成酗酒。
2021/3/15
吸烟与健康-吸烟的危害
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 主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 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
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
2021/3/15
减肥-减肥的手段
主要手段 催吐、强运动、吃减肥药、节食、自我引发
排便 节食的误区:每天只吃香蕉,苹果;每天只
吃素不吃荤;只吃肉不吃饭;回避发胖的 食物
2021/3/15
减肥-减肥的危害(1)
很多疾病都和减肥不当关系密切,而且这种伤害可能会在10 年后到来
胃癌:几年前因为胃癌去世的美食家原晓娟也曾经总结自己 身体受损的原因:我没有善待自己的胃,饮食极不规律, 饥一顿饱一顿,而且常常节食减肥,这样反复折腾,胃成 了身体上最薄弱的器官(节食,报复会在10年后到来)
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亦称病因学预防或发病前预防。 ①增进健康: ②特殊预防:如疫苗接种、高危人群做定期体检等。 (二)二级预防:亦称发病学预防或发病早期预防,做到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

第三节 应激反应
3.1 应激的生理反应 3.2 应激的心理反应 3.3 应激的行为反应 3.4 应激的综合反应 3.5 应激反应的评定 3.6 心理应激与健康
3.1 应激的生理反应
1、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2、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3、心理-神经-免疫中介机制
3.2 应激的心理反应
2、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及人群特征
国外的患病率为10~60%,国内门诊 与住院调查的结果约为1/3。
人群特征 ①性别特征 ②年龄特征
③社会环境特征
④人格特征
4.2 心身疾病的范围
1、内科心身疾病 2、外科心身疾病 3、妇科心身疾病 4、儿科心身疾病 5、眼科心身疾病 6、口腔科心身疾病 7、耳鼻喉科心身疾病 8、皮肤科心身疾病 9、其他
2、社会支持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机制的假说
1)独立作用假说 也称为主效应模型(the main-effect model)。该 理论认为,无论生活事件存在与否,个体是否处 在压力状态下,社会支持始终具有一种潜在的维 护身心健康的作用。由于此结论源自研究的统计 结果,即统计结果仅发现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反 应症状的主效应,而未出现社会支持与不良生活 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故称作主效应模型。
1.3 应激源
1、应激源的概念 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 种刺激。
2、应激源的分类
1)根据应激源的来源分:内部和外 部 2)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属 性分: 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 文化性 3)根据应激源的可控制性分:控制 性和不可控制性
第二节
3)Lazarus和Folkman根据应对的指向性 将应对分为两类 A、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是通过获取如何 行动的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或采取行动, 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努力。 B、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是调节自己由外 界的伤害、威胁引起的不良情绪的努力。
3.5-3.6应激与健康ppt

信息知识支持
网络系统支持
物质
信息
能让人感觉到尊重、安慰与关心 主要功能 具有应激缓冲作用
有益于健康
健康心理学
2、社会支持如何影响应激和健康? • 缓冲作用假说:个体面对强大的应激源时,社会支持能保护机体,从而抵抗高应 激对身体带来的消极作用。 • 直接作用假说:无论个体面对怎样的应激、经历过多少次应激,社会支持都有益 于健康和更好地生存。 3、思考:社会支持对于个体而言总是有益吗?为什么?
典型表现:灾难化
主要表现为过度强调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 例如:考试焦虑
健康心理学
• • •
应激的心理反应可分为积极的心理反应和消极的心理反应。 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觉醒水平,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 调整及适度的情绪紧张度。 消极的心理反应包括过度警觉导致的紧张焦虑、过低或过高的情绪张力, 兴趣降低,放弃责任等。
血压升高 肌肉紧张或僵硬 心跳、呼吸加快 手心出汗或发冷 紧张性头痛 胃痛 低热 食欲下降 尿频 睡眠困难或易醒 休息不好或萎靡不振
焦虑或急噪不安 紧张感 易激惹 恐惧、多疑 倾诉增多 抑郁 哭泣 冲动、敌意、争斗 自残或毁物 内疚、自责、自杀倾向 无价值感
健康心理学
适应
健康
反 应 结 局
心 身 疾 病
应对资源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定义: 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 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 的联系程度。 作用:屏障作用&自身价值 社会支持的质量 特定对象
健康心理学 1、社会支持的基本类型与功能
情感
尊重与鼓励 基本类型 实物或用具支持 情感
压力感
第三章 应激与健康

3.应激是躯体唤醒:生理学的观点
Hans Salye(塞里):应激是躯体对所施加的任何 需求所作出的排异性反映。 不良应激:令人不愉快、不舒服、破坏性的 良性应激:积极的、令人满意的 不管良性或恶性的应激同样需要付出努力来是适应 饥饿—血糖下降—降到一定的阈值—大脑内部中 枢发出信号—觅食行为发生—进食—机体恢复内部 平衡—觅食行为停止。
“警觉阶段”由各种生理变化所组成,不论压 力 来源是身体方面(诸如不当的饮食、睡眠不足、 疾病或是身体受伤),还是心理方面的(诸如失 去所爱的人,或是失去安全感),警觉反应都由 几个相同的一般形态的生理变化所组成。这或许 可以解释为什么患不同疾病的人们,却似乎都会 抱怨着相似的症状,诸如头痛、发烧、疲倦、肌 肉和关节酸痛、没有胃口和一种普遍性的不舒服 。警觉反应是动员身体的防御系统来恢复体内的 平衡。
(2)抵抗阶段
应激源持续较长时间或个体应对技术不当,机 体会动员超过平时的防御机制,这时个体内在的 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持续的防御性兴奋 减少机体能量并最终导致最后阶段。 个体在这一个阶段,因小事会大吵大闹、敏感、
(3)精疲力竭
如果应激源不消除或机体不能寻找到有效 的应对策略时,这一阶段就会出现。在这一 阶段,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的能力减弱 ,机体甚至不能产生淋巴细胞来防御疾病, 免疫系统下降,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许多警觉阶段的症状又重新出现,或者出现 感冒、溃疡、高血压等。假使压力来源依然 持续下去的话,死亡将会来到
预防策略 1.通过生活调整避免应激源 2.调整需求水平 3.改变导致应激的行为模式 4.储备应对能源泉 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自信、控制感、自尊 认知方面:有用的信仰、合理利用时间、专业能力 社会方面:社会支持、结交朋友 经济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应激与健康
• Hans Selye(1956,1976,1985):一般适应 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觉察到 应激源
急性反应
机体动员抵抗 应激源
抵抗期
保 持 唤 起 增 高, 机 体 设 法 抵
衰竭期
•压力源——是指那些引起当事人压力感受的情景或生活 事件
能够成为压力源的刺激物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1.不可控制。
2.动机冲突 3.超负荷
思考题:
最近一年里,你的生活发生了那 些变化,对你影响较大的事情是什么? 评估一下你自己的压力指数?
•根据研究发现:
•如果一个人在一年里所经受的刺激事件的压力指数值 的总和为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 •压力指数分数值在150——199之间,那么在下一年可 能有37%的患病几率。 •压力指数分数值在200——299之间,则患病的可能性 为51%,如果在300 以上,患病的可能性更大。
输入
中介
反应
结果
应激源
中介因素
生活应 激源
急性应激 源
心理社 会中介 (认知 性评价)
环境变化
生物学 中介 (躯体 因素)
应激反应
生理反应 心理反应 心身疾病
应激反应系统
心理疾病
第 四 节 应激的应对
• 一、应对风格和应对品质 • 二、应对过程
(一)认知评估过程 (二)应对行为 • 三、应对与健康
资
疾
源 十 分 有
病 或 死 亡
限,
抵
抗
能
力
可
生理反应:Hans.Selye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genaral adaptation syndrome)
案例
• 有三名学生结伴回家,途中突遇持刀抢匪。其中,一名女 生拔腿就跑,另一名女生当场晕倒。当中的男孩起先吓懵 了,但过会儿缓过神来,趁匪徒不注意时背起晕倒的女生 就跑。尽管男孩逃离时跑得飞快,但跑进小区看见保安后, 马上瘫倒在地。
1.生物应激学说 1)应激稳态学说:由神经生理学家坎农 (Cannon WB,1932)提出,其焦点集中在 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学基础上。 2)一般适应综合症(GAS):塞里(Selye H,1936)从心身观点提出应激学说,论述多 放在应激造成的紊乱和疾病方面。GAS分为 警觉、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3)遗传发生论
• 这一案例中,溜掉的女生应激反应正常,“警戒期”与 “阻抗期”的反应保护她躲避了危险。晕倒的女生面对突 发事件,肾上腺素分泌急剧增加,但心脑等器官功能适应 运作不和谐,在“警戒期”出现昏厥。男孩最初在“警戒 期”有些不适应,但进入“阻抗期”后表现出色,挖掘出 了自身潜能。
第三节 应激理论
应激学说的演变
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引起
4、文化性应激源
(culture stressor)
文化性应激源主要源 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 如语言、风俗、信仰、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加拿大生理学家“应激之父” 塞里(薛利 )
• 美国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约为14万.
• 墨西哥每年1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其中3万 是儿童.
• 在中等城市,一个人每次呼吸包含了7万个灰 尘和脏的颗粒;
• 住在纽约市一天,相当于吸烟38支
(4)环境因素_噪音
• 交通噪音
• 建筑噪音 • 机场噪音
3、心理性应激源 (mental stressor)
三层含义: ✓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内外刺激; ✓个体感知到的、体验到的主观情绪反应; ✓个体主观的应对能力与客观的应对情境的身
心相互作用。
二、应激源
• 使人感到紧张的内外刺激就是应激源。
➢生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
1、生理性应激源 (physiological stressor)
(2)生活琐事 (hassles of daily life )
• 所谓生活琐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 遇到且无法逃避的小事。
身心 健康 工作 职业
家庭 支出
生活 保障
时间 分配
生活 环境
(3)灾难性事件
地震
洪水
飓风摧毁的房屋
_
4
(
泰姬陵
) 环 境 因 素 空 气 污 染
北京沙尘暴
• 空气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调查统计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的不同人群所承受的压力表现: 学生——精神压力最大; 下岗工人——生活压力最大; 中年人——家庭压力最大; 婚外恋者——感情压力最大; 网民——健康压力最大; I T技术人员——学习压力最大; 企业老板——经济压力最大 贪官——心理压力最大;烟民——综合压力最大
压力源
第三章 应激与健康
提要
• 第一节 应激的定义及分类 • 第二节 应激与疾病 • 第三节 应激理论 • 第四节 应激的应对及有效性 • 第五节 应激生活事件的研究
Cannon的应激概 念
战--逃反应
战斗!
逃离
第一节 应激的定义
生物学取向 社会学——反应之间的作用。 ——拉扎罗斯和弗克曼
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 刺激物.
物理刺激 冷、热、辐射 化学刺激 酸腐蚀等
生物刺激 病毒、细菌
2、社会性应激源(social stressor)
• 个人性应激源:生活事件 生活琐事
•灾难性事件 •背景性应激源
(1)生活事件 (life events)
指个人生活中 发生重要改变 的事件。
工作 家庭
• 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 紧张性信息。
心理冲突
挫折
“双趋式”心理冲突
“双避式”心理冲突
小孩子生病了 既不想打针 也不想吃药
“趋—避式”心理冲 突
生病了—— 既想动手术 又怕手术失败
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 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 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情绪
2.心理应激学说
早期心理学界对应激研究更侧重于应激的 刺激与生理反应。
马森(Mason J W,1968)和拉扎鲁斯 (Lazarus R,1966) 的实验,提出认知评价 在应激中的重要性。
3.现代心理应激理论
多因素作用的“系统”说
• 应激所涉及的各种有关变量之间都存在着交互的关 系。
• 例如不同质的生活事件,人们会做出不同的认知评 价,不同的评价结果又趋向于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从而也会有不同的反应结果和反过来影响生活事件 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