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写生》教学说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掌握风景写生的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风景写生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2. 风景写生的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3. 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教学视频、风景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

3. 实践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幅风景写生创作。

2. 课后作业:收集身边的风景素材,进行一幅风景写生创作,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风景写生创作。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案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掌握风景写生的基础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b.学会观察自然风景,能抓住风景的特点进行表现;
c.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d.了解风景画的历史背景和著名风景画家。
举例:在讲解线条运用时,重点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表现力,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线条描绘风景的轮廓和质感。
举例:针对线条与色彩的协调搭配难点,教师可以举例分析著名风景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线条与色彩的搭配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实现线条与色彩的和谐统一。
再如,针对构图技巧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黄金分割、对称等构图法则,结合实际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从而提高作品的层次感。
2.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风景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美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增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环保意识:通过风景写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5.社会责任感:通过集体写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为保护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风景写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描绘光影、表现景深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生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描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生作品。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说课稿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说课稿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5课风景写生》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风景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顺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绘画技巧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然而,学生在风景写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不够细致,构图和色彩搭配能力有待提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帮助他们提高风景写生的技巧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顺序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交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技巧和方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出自己对自然美的理解和感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风景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构图、色彩搭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和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欣赏;提供风景写生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教师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顺序等,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

第五课 风景写生(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五课 风景写生(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五课风景写生(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写生的方法和步骤3. 风景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4. 自然景观的观察与表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自然景观的观察与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激发他们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强调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重要性。

3. 示范讲解:以一幅风景画为例,讲解构图、色彩运用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户外写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生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美,提高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写生。

2. 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注意构图、色彩运用和绘画技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创新,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和自信心。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绘画兴趣和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说课稿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说课稿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景写生》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观,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风景之美。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风景写生的基础知识、绘画技巧指导和实践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提高绘画技能,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景写生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

此外,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参差不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风景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风景之美。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发挥创意表现个性化的风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实践。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实地观察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讲解示范: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示范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风景之美。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风景写生。

4.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老师给予指导。

5.总结提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风景写生中的观察和创意表现。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注重直观、清晰,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包括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和绘画技巧。

板书内容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风景写生教案多篇教育教学方案

风景写生教案多篇教育教学方案

风景写生教案多篇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教材第二册第四章“风景写生”,主要详细内容为: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光影与色彩的表现、空间与透视的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

2. 培养学生对光影与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审美素养。

3. 使学生了解空间与透视的处理方法,能运用到风景写生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影与色彩的表现、空间与透视的处理。

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观察方法与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板、画架、画笔、颜料、调色板、课件、投影仪。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风景写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中的光影、色彩、空间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光影与色彩的表现、空间与透视的处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一幅风景写生的全过程,讲解观察方法、构图、用色等技巧。

4. 学生练习(4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风景进行写生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风景写生基本技巧观察方法构图技巧色彩搭配2. 光影与色彩的表现光影的处理色彩的运用3. 空间与透视的处理透视原理空间感的营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景为题材,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

2. 答案要点:构图合理,画面和谐;光影与色彩表现力强;空间感与透视处理得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艺术家进行风景写生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组织户外风景写生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风景写生的历史与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演示环节的详细操作;3. 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4. 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要点;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景写生》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写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景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自然风景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

然而,学生在进行风景写生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构图不稳、色彩搭配不当、描绘细节不精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自然风景的美,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合理构图,恰当搭配色彩,精细描绘细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景图片,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实践练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

3.示范:教师进行风景写生的示范,边画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风景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风景写生》和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黑板上展示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教材》第三单元“风景写生”,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大自然的美”以及第四节“风景写生的技巧与方法”。

详细内容涵盖风景画的审美特征、观察与分析自然风景的方法、写生技巧的运用以及风景画的创作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景画的审美特征,提高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风景的能力,掌握风景写生的技巧与方法。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绘画表现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景画的审美特征、观察与分析自然风景的方法、写生技巧的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风景,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示范画、风景画作品集。

学具:素描本、铅笔、橡皮、速写板、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大自然风景照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风景写生。

2. 知识讲解(10分钟)a. 风景画的审美特征b. 观察与分析自然风景的方法c. 写生技巧的运用3. 示范讲解(15分钟)a. 演示如何观察、分析自然风景b. 演示写生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c. 示范创作一幅风景画,讲解创作步骤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进行风景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6. 课堂小结(5分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风景写生的技巧与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风景画的审美特征2. 观察与分析自然风景的方法3. 写生技巧的运用4. 风景画的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画。

2. 答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充分表现家乡的自然风光,注意线条、色彩、构图的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观察大自然,多进行风景写生练习,提高绘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风景写生》教案
课程性质:风景写生是美术学专业的技能实践课程,为必修课。

授课班级:2014级美术学1班
授课题目:风景写生
教学时数:5周
一、教学目的:风景写生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景物写生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周围环境色调的表现能力,同时
1
2
下午选择在五点至日落之前,中午光线太强,色彩极为单调,不宜作画。

时间因素在静物写生中并不那么突出,但在风景画写生或创作中,有时显得非常重要。

大自然所呈现的晨曦、中午、傍晚和夜幕,无不影响着形象的外视形式。

即使我们面对同一方向,观察同一景色,在不同的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由此引起不同的心态共鸣。

⑵、空间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

在静物写生中的空间,远不过数米。

而大自然那无限的空间必然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容。

如果从形象和空间双重角度去理解,把静物写生比作一首小诗,那么,风景画无疑是一部巨着。


有风景画才能浓缩辽阔的田野、茂密的森林、繁华的城镇和一望无际的海洋,也只有风景画才能展示大自然那种博大的风姿。

风景画是描写空间的最好形式。

⑶、季节
季节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运动常态。

它们也是风景画写生与创作经常需要考虑的内容。

从可感、可视的双重因素着眼,季节的变化最基本的乃是气温和生态的变化。

如春暖、夏炎、秋爽、冬寒,他们赋予大自然的风采,犹如演员扮演各种角色去登台,今天斑斓,明天繁茂,后天素雅……类似这些永无休止的变化,都可归结为形象的形体、形态和色调的变化。

画者对季节的研究,通常围绕于形象。

首先从整体关系上进行比较和把握,同时也不放松对形象细部的分
2)二是由于光与大气层对景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明暗与色彩调子的变化,给人产生空间感。

在色彩画中,研究明暗调子和色彩与空间表现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3)近、中、远景三个空间层次的特征
根据景物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景物的形体、色彩、明暗调子的视觉感,在互相比较的情况下,可以归纳以下一些特征:
近景——轮廓与结构关系比较明确,细节也较清楚,形体比较大,体积感强,色彩丰富鲜明,纯度较高,明暗对比强。

中景——与近景相比较,形体轮廓与结构关系减弱,细节模糊,色彩粉质增多,纯度降低,倾向冷调,明暗对比变弱。

远景——景物形体轮廓及结构模糊,色调单纯统一,含更多粉质,偏冷调;明暗对比逐渐减弱,立体感消失,给人以平面的感觉。

3、画面的空间表现
如何在平面的墙壁、木板、画布或纸上表达辽阔的空间,人们在绘画实践中总结了多种表达空间的语言。

实际上各种语言均是利用人们的视错觉,使人在平面上观察图像,而能得到一种深度感。

归纳起来大致有下述几种空间表达法。

4
1)选取朴素的对象
比如村落农舍,几株老树,普通的小工厂,古老的建筑、野外的草地、河湖等等。

这类对象的造型与色彩都比较自然、和谐,往往能传达某种意境。

初学时最好少画人工雕琢痕迹很重或过于花俏的东西,这类景物似乎很吸引人,但容易使画面零乱,没有色调,这类东西画多了还会造成审美能力下降。

朴素的对象的另一个好处是随处可见,减少到处乱跑之苦。

只要用心观察,随时都可能发现优美的景物。

2)选择的对象要有意趣
画写生没有绘画的冲动是画不好的,只有吸引你的,有意趣的东西才能引起你的冲动。

哪怕是水边的一组石块,小小的野花,只要它触动了你,就能诱发发现的愿望。

有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去深入的观察和表现。

5、风景画的选材内容
风景写生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

如城市建筑、名山大川、乡村风光、海岛渔村、河港码头、工地厂房、山地丘陵、溪谷田野、园林花圃、森林草原、市场街景和一些人物的社会生活场景等等。

有风俗性的场景,也有富有意境的风景写生题材。

这些景物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描绘自然风光的风景画,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

选景不在于空间如何的庞大,或内容多么复杂,实际上一些平常的景色,在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变化
19
图、色彩、形象、意境的充分认识,提高作品的绘画效果和感人魅力。

7、风景写生的方法步骤
⑴、选景
风景写生在选景时应突出一个主要表现物,也就是“主景”,要尽可能使周围的配景与主景有机的配合、烘托,不要面面俱到、平分秋色。

画面主题指向要明确,如画一条古老的街道,构图时“主景”一定是街道,而不要过分突出旁边的民房,要将道路两旁的行人、道具、车辆等进行大胆的取舍,以免喧宾夺主;如果要画树,
那就要选择树为画面主景、房屋、街道、人物为配景,才能使作品主题明确。

所以,突出主景,舍去无关的因素,这在风景写生选时非常重要。

⑵、构图
风景的构图取决于主景物的形状特征:长方形、方形、竖长方形均可,物体的布局要主次分明,错落有序,上下左右取均衡。

确定好画面以后,再用简单明确的单色画出物象的基本布局和框架。

如果构图有失衡现象,可将取景框以外的物体移至画面当中,或者根据画面的其它因素,增加一些局部,以保证画面的构图均衡。

要注意的是:不要上下或左右等分画面,另外对所描绘的对象要有预想效果。

⑶、铺色
程,
八、作业
1、每天两幅油画风景写生作品。

2、每天两幅风景速写作品。

3、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风景写生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