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六课知识点归纳(新教材)精华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体)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4、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民主选举的选举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种选举方式各自优缺点。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8、制约选举的因素:(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9、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三社一专”(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10、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1、实行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1)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新课标高一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

新课标高一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一)1、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政党制度的内容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5、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6、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高一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二)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民族平等首要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

民族团结重要原则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照耀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六课知识点归纳(新教材)精华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六课知识点归纳(新教材)精华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这一制度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简称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间接行使权力,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职责(义务)。

:审议、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和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政体与国体的关系5(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的表现:a.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b.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c.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6①含义: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③决定因素: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④基本内容(4方面)P61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1.党的性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原因:a) 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查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包括哪三个?(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立法权:即指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B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③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②职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地位:它们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人大代表(1)性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方式:由民主选举产生。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县以上的,即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由其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即间接选举产生。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归纳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归纳

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一、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国家性质(即国体)★含义:国体即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决定因素: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类型: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我国称为人民民主专政)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地位: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最大特点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注意:公民包括人民和犯罪分子)四、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前三种国家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

五、我国人民民主★★★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属性:阶级性(民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被统治阶级不享有真正的民主)特点: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注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说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扩大或缩小,因为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范围也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

只能说人民的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注意:a、要求满18周岁,不分民族、职业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b、是公民选举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及被选为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完整word版)必修二《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必修二《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宽泛、真切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人民推行民主,对很少量仇视和损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推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的长处:宽泛性(表此刻宽泛的民主权益和民主主体的宽泛性)和真切性(表此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益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此刻跟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获得日趋充足的实现)(4)新式的专政:对很少量仇视和损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推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差别、相互对峙,民主只合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合用于敌对权益。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6)(只有充足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宽泛的权益和自由,尊敬和保障人权,才能调换人民民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踊跃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全部损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权益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保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期间有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行依法治国;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华社会主义文化;改良民生,保护社会主义。

)3、神圣的权益威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益和自由:①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益,也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记)②政治自由(言论、第一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督查权(包含责备权、建议权、举报权、申述权和指控权等)( 2)公民一定执行的政治义务:①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二)答题技巧(1)对国家国内有关活动的政治意义: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④台湾问题:反对“台独势力”及活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海峡两的人民共同利益与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最高利益;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稳定与繁荣。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对国家对外交往活动: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对党的政治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②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思想文化意义:①(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②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高中政治答题套路(不能硬套、要仔细总结哟)一:凡讲到“精神反作用”如:“政治文明”“民族精神”“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神六精神”“奥运精神”等与意识反作用有关的题都可考虑:意识能动作用(科学理论的能动作用、认识的反作用、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大纲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的特点?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3.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这一制度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简称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间接行使权力,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职责(义务)。

:审议、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和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
: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5(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民主集中制的表现:a.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b.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c.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6
①含义:
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③决定因素: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④基本内容(4方面)P61
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党的性质,
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原因:
a) 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
谐的社会环境。

c) 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基本方式)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①邓小平理论
核心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题: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科学发展观
主题:
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理论地位):

5.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党坚持以人为本(如何体现)
7.中国特色的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或领导。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性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说履行国家职能),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或者说作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多党合作——不能说“共同执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8.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作用):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判断对错】
1、我国的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5、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
7、.人民政协是国家机构,可以履行国家职能()
8、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
解析:
1、X,人民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间接;人大代表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X,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X,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4、X,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5、X,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要混淆。

6、X,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X,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也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8、X,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意味着直接履行国家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是政府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