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空调系统设计计算书
中央空调水系统力计算书

北区水管立管水力计算书
1.计算依据
本计算方法理论依据是陆耀庆编著的《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和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的《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2.计算公式
a.计算摩擦阻力系数的公式采用的是柯列勃洛克-怀特公式。
b.管段损失 = 沿程损失+局部损失 即:Pg = ΣPl + ΣPd。
c.Pdn = Pd1+ Σ(Pm×L+ Pz)。
3.计算结果(异程系统)
南区水管立管水力计算书
1.计算依据
本计算方法理论依据是陆耀庆编著的《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和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的《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2.计算公式
a.计算摩擦阻力系数的公式采用的是柯列勃洛克-怀特公式。
b.管段损失 = 沿程损失+局部损失 即:Pg = ΣPl + ΣPd。
c.Pdn = Pd1+ Σ(Pm×L+ Pz)。
3.计算结果(异程系统)。
中央空调表冷器设计计算书

℃ ℃ m3/h m/s m/s
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室外参数和进风温度,可以计算表冷器进出风状态点的参数如下: 大气压力 进风干球温度t1 进风湿球温度ts1 进风焓 i1 出风干球温度t2 出风湿球温度ts2 出风相对湿度rh% 出风焓 i2 机器露点 t3 101325 27 19 46.32 14 12 90% 34.08 27.36 85.55 kJ/kg ℃ kJ/kg Pa ℃ ℃ kJ/kg ℃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进水温度tw1 出水温度tw2 水量 换热管内水流速ω 集水管内水流速ω ' Kvs=Gv/[(ΔP)^0.5]
7 12 1.719690456 0.295545731 0.834315627 2.719069493
投标单位: 投标项目:
Ф 9.52表冷器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设计风量 设计冷量 本机采用铜管套铝片表冷器,其结构参数如下: 翅片形状 每排管管数N= 管排数P= 分路数n= 每路水程数m= 盘管组合数Z= 每组盘管集水管规格S= 每组盘管集水管内径Di= 翅片密度FPI= 片间距e= 管间距s1= 排间距s2= 叠片长度L= 铜管内径di= 铜管外径do= 翅片厚度δ = 则: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表面积Af=(s1*s2-π *do2/4)*2/e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间基管外表面积Ap=π *do*(e-δ )/e 每米换热管外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Af+Ap 每米换热管内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i=π *di 肋化系数τ =A/Ai 肋通系数(每米肋管外表面积与迎风面之比)a=A/s1 净面比(最窄流通断面积与迎风面之比) ε =(s1-do)(e-δ )/s1/e 总的换热面积 F=A*总换热管长 迎风面积 Fy=N*s1*L*Z 迎面风速 Vy=Qf/Fy/3600 最小流动截面的风速v=Vy/ε 空气流通段面的当量直径 de=2*(s1-di)*(e-δ )/((s1-di)+(e-δ )) 0.454381651 0.029664154 0.484045805 0.029091147 16.63893819 19.05692145 0.576283713 27.88103836 0.73152 2.468224458 4.283002286 0.003569537 m2 m2 m/s m/s m m2 m2 m2 m2 波纹 24 2 24 2 1 DN25 0.027 12 0.002116667 0.0254 0.022 1.2 0.00926 0.00996 0.00011 根 排 路 程 个 m m 片/英寸 m m m m m m m 6500 10 m3/h kW
空调冷负荷计算书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书空调负荷详细计算工程名称:佛山实验室工程编号:20151230A建设单位:计算人:王工签名:日期:校对人:签名:日期:审定人:签名:日期:一、建筑概况工程所含建筑物幢数1建筑物名称大楼1地上层数1地下层数0占地面积(m^2)0.00地上建筑面积(m^2)43.52地下建筑面积(m^2)0.00建筑总高度(m) 3.00二、室外气象参数国家中国地区广东省城市广州纬度(°)23.17经度(°)113.33海拔高度(m)41.70冬季大气压力(Pa)101900.00夏季大气压力(Pa)100400.00冬季平均室外风速(m/s) 1.70夏季平均室外风速(m/s) 1.70冬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 5.20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34.20冬季通风室外设计干球温度(℃)13.60夏季通风室外设计干球温度(℃)31.80冬季采暖室外设计干球温度(℃)8.00夏季空调室外设计湿球温度(℃)27.80冬季空调室外设计相对湿度(%)72.00最大冻土深度(m)0.00三、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房间用途房间面积(m^2)房间类型夏季设计温度(℃)冬季设计温度(℃)夏季相对湿度(%)冬季相对湿度(%)人员密度(p/m^2)照明标准(W/m^2)新风供应量(m^3/h.p)大楼1~楼层1~房间1综合43.52轻型15.0035.0060.0060.000.0720.00328.30四、围护结构参数围护名称结构名称材料层厚度(mm)传热系数(W/m^2℃)传热温差衰减倍数总衰减倍数总延迟时间(h)内表面放热衰减倍数内表面放热延迟时间(h)热惰性指标传热阻(m^2℃/W)内墙(夏季)80.00 1.340.837.86 3.80 1.10 1.50 4.600.75围护名称结构名称材料层厚度(mm)传热系数(W/m^2℃)传热温差衰减倍数总衰减倍数总延迟时间(h)内表面放热衰减倍数内表面放热延迟时间(h)热惰性指标传热阻(m^2℃/W)内墙(冬季)80.00 1.340.837.86 3.80 1.10 1.50 4.600.75屋顶(夏季)1200.000.790.3135.0310.10 2.10 2.70 4.88 1.27屋顶(冬季)1200.00 1.060.3158.3712.43 2.20 1.71 4.880.94地板(夏季)1345.000.690.4528.01 6.10 1.20 1.40 2.59 1.45地板(冬季)1345.000.690.4528.01 6.10 1.20 1.40 2.59 1.45五、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Qτ=KFΔtτ-ξ(1.1)式中F-计算面积,m^2;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16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 2012-02-05 发布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2012-02-06 实施 KWMC-EA-JS-008前言进行汽车空调系统设计或选型之前应进行车身热负荷计算,以确定该空调装置应具备多少制冷或制热能力。
本标准由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第一版主要起草人:倪建华、鱼灵炜本标准第二版2012年5月修订。
本标准第二版主要修改人:倪建华、鱼灵炜◆ 设计参数:车外温度:t H=38℃,相对湿度:ф=62%车内温度:t B=25℃,相对湿度:ф=60%车内成员数:N =5人,车内新风量:V=N*V1=5*11=55m³/h3太阳辐射强度:t H=38℃时,水平面上太阳辐射强度I=1000W/㎡车速:v=40km/h◆附加说明计算制冷量时所取的车厢内容积为:V = ³。
所取的计算空间如图所示:3后窗顶板前窗发动机罩(在车厢内部分)地板◆ 制冷热负荷计算由于车外温度高于车内,加上太阳辐射的作用,有大量热量会通过车身壁面、车窗等传入车内。
同时,乘员的汗热和湿热也会使车内温度升高。
可见,影响车内热负荷的因素很多。
综合各种因素,车身热平衡的方程式表达如下:Q e = Q B + Q G + Q V + Q P + Q M + Q LQ =α1Q e式中:α1——储备系数,取α1=;Q ——制冷机产生的冷量;Q e ——车身总热负荷;Q B——车体传入热量;Q G——玻璃传入热量;Q V——新风热;Q P——人体热;Q M——用电设备散热量;Q L——车内零件散热量。
现在分别计算各部分的热负荷。
一、通过车身壁面传入的热量车身壁面包括顶板、侧壁面、地板、前围(发动机罩壁在车厢内部分)、后围等几部分组成。
即车身壁面热负荷表达式为:Q B = Q顶板+ Q侧壁面+ Q地板+ Q前围+ Q后围■ 车身壁面多属均匀壁面,因此,它的传热可以按照多层均匀壁面传热计算。
杭州某学校实验室空调系统设计计算书_secret

杭州某学校实验室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杭州市,为某大学的高精度的恒温恒湿教学实验室的空调设计。
实验室位于六层实验楼的第五层,层高为3.9米。
空调区为两间恒温恒湿实验室,面积分别为67.2m 2,56.4 m 2,总面积为123.6 m 2。
与空调区同层的相邻室内空间——走廊、机房、楼梯间均为非空调区;垂直的相邻室内空间——第四层和第六层均为空调区。
维护结构作法:(1)内外墙厚均为240mm ,K=2.25W/(m 2·℃); (2)隔断厚120mm 。
(3)外窗为单层铝合金框玻璃窗,长×宽=3600 mm ×2200 mm 。
2.设计参数2.1室外设计参数由《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可查的杭州当地的设计参数: (1)地理位置 北纬30.14°、东经120.10°; (2)大气压力 冬季102090Pa 、夏季100050 Pa ; (3)室外空气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 w 35.7℃;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 s 28.5℃;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t wp 31.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3.0℃;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4℃;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7%;夏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2%;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2 m/s ;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3 m/s ;2.2室内设计参数由《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可知室内设计参数如下: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t Nx =20±1℃; 室内空气计算相对湿度 0000560±=n ϕ3.空调冷湿负荷计算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选取空调设备的基本依据。
在室内外热、湿扰量的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和湿量叫做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冷负荷的含义是维持一定的室内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
工业厂房的空调设计

3
8385 夏季新风冷负荷(W )
4.1.1.3 1003[金型检查室]
面积(㎡)
112.5
夏季室内冷负荷最大 14:00
时刻(全热)(h) 夏季室内冷负荷 (全 10593 热)(W )
0.648 夏季室内湿负荷 (kg/h)
3931 夏季新风冷负荷(W )
4.1.1.4 1004[接待室]
3.1.1.1 1 楼层 面积(㎡)
603.54
夏季室内冷负荷最大 14:00
时刻(全热)(h) 夏季室内冷负荷 (全 60005 热)(W ) 夏 季 室 内 湿 负 荷 4.716 (kg/h) 夏季新风冷负荷(W) 29385
风)(kg/h) 夏季新风量(m^3 )
2523.1
14:00 夏季总冷负荷 最大时
面积(㎡)
20.25
夏季室内冷负荷最大 0:00
时刻(全热)(h) 夏季室内冷负荷 (全 3862 热)(W ) 夏 季 室 内 湿 负 荷 0.543 (kg/h) 夏季新风冷负荷(W) 3494
4.1.1.6 1006[男更衣室]
面积(㎡)
54
夏季室内冷负荷最大 18:00
时刻(全热)(h) 夏季室内冷负荷 (全 4972 热)(W ) 夏 季 室 内 湿 负 荷 0.293 (kg/h) 夏季新风冷负荷(W) 1887
厂房空调设计负荷计算书
1 工程负荷统计
1.1 夏季负荷统计
面积(㎡)
603.54
14:00 夏季室内冷负 荷最大
时刻(全热)(h) 60005
夏季室内冷负荷 (全 热)(W ) 夏 季 室 内 湿 负 荷 4.716 (kg/h) 夏季新风冷负荷(W) 29385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详细计算书一. 基本气象参数:二.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的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 Q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 室内计算温度,℃;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 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2.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 :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z----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9 W/(m2·℃)Aw------- 窗口面积,m2;tc(τ)-------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cw=1.0td------- 地点修正值;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房间照明:日光灯安装,15 W/M2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2.1.6.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τ) =qsn φ CLQ(2-5-1)式中: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n ------- 室内全部人数;φ-------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1.6.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qln φ(2-5-2)式中: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n,φ-------同式2-6-1;2.1.7、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办公室考虑电气(电脑等设备):按20W/M2。
空调通风计算书(35KV变电站)

1、半地下层通风量计算1)按换气次数计算根据《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该层事故通风按换气次数4次/h计算:房间体积:V=492*2=984m3;通风量:L=984*4=3936m3/h。
取10%的富余系数,选用事故通风机风量L =3936m3/h*1.10=4330 m3/h。
2、35KV高压开关室通风量计算1)按换气次数计算根据《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该房间日常通风机兼做事故通风,按换气次数9次/h计算:房间体积:V=35*4.38=153m3;通风量:L=153*9=1377m3/h。
取10%的富余系数,选用风机风量L =1377m3/h*1.10=1515m3/h。
3、10KV高压开关室通风量计算1)按换气次数计算按换气次数9次/h计算:房间体积:V=155*4.38=679m3;通风量:L=679*9=6111m3/h。
取10%的富余系数,选用风机风量L =6111m3/h*1.10=6722m3/h,设置三台风机,每台风机风量L =2600m3/h。
4、6-3#配电间通风量计算1)按设备发热量计算按下式计算:L=Q/(c p*ρ*Δt)*3600式中:L——房间通风量,m3/h;Q——设备发热量,kW;Cp——空气比热,为1kJ/(kg·℃);ρ——空气密度,为1.2 kg/m3;Δt——送风温差,取5℃。
配电间由电气专业提供设备发热量为19.8kW。
通风量:L =19.8/(1*1.2*5)*3600=11880m3/h。
取10%的富余系数,选用风机风量L =11880m3/h*1.10=13068m3/h,设置三台风机,每台风机风量L =4499m3/h。
5、1#、2#主变压器室通风量计算1)按设备发热量计算按下式计算:L=Q/(c p*ρ*Δt)*3600式中:L——房间通风量,m3/h;Q——设备发热量,kW;Cp——空气比热,为1kJ/(kg·℃);ρ——空气密度,为1.2 kg/m3;Δt——送风温差,取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城市学院
课程设计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
姓名:
2013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已知参数
1) 工程概况:围护结构性能参数
外墙:属于Ⅱ型结构,外表面为浅色,传热系数K =1.50W /(m 2·℃); 屋顶:Ⅴ型结构,K =1.07W/(m 2·℃),屋面吸收系数
9.0=ρ。
外窗:双层玻璃钢窗,玻璃采用3mm 厚的普通玻璃,内挂白色窗帘。
围护结构外表面放热系数为)(6.182
C m W ︒⋅=ωα,围护结构内表面放热系数
)/(82C m W N ︒⋅=α。
窗户高度均为1.5m 。
2) 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 3) 土建资料
建筑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剖面图
本设计的室外计算参数以设计地点的室外计算参数为依据。
室内计算参数按照房间用途和空调分区合理选取。
4) 动力资料
空调:冷冻水由统一的冷冻机房提供;热媒为三个表压的高压蒸汽,由集中锅炉房供给。
1.2. 设计参数
1) 重庆市纬度北纬29°31′,经度东经106°29′。
2)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5℃,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5℃。
3) 重庆市夏季大气压力963.8hPa ,冬季大气压力980.6hPa 。
室内计算干球温度26℃,室内空气相对湿度59%。
第二章 房间夏季冷负荷计算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热量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以及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存在延迟和衰减,所以空调房间夏季设计冷负荷适宜按照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各种热源引起的负荷,再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以2008房间(办公室)为例,该房间平面图如图2.1所示
图2.1
1. 外墙、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
和屋顶瞬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
t t X
N wl KF CL -= (2-1)
k k t t t
d wl wl
ρα)(/+= (2-2)
式中,CL —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K —外墙和屋顶传热系数,W/(m 2
·℃)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2m
t
wl
/—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
X
N —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t
wl
—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
d
— 同类型构造外墙和屋顶的地点修正值(℃)
k α—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 ρ—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一般取值1.0。
2.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
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t t t F K C X
N d wl W W W CL -+= (2-3)
式中,CL —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C
W
—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 K
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 2·℃) F
W
—窗口面积2m
t
wl
—外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 t d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
t
X
N —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3. 玻璃窗日射得热所成的冷负荷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所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 D F C C C LQ j w i s a CL max ,= (2-4) 式中,F W —窗口面积2m C a —有效面积系数 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C s —窗玻璃遮阳系数 C 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D j max ,—日射得热因数 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荧光灯:NC
n n LQ
CL 210001= (2-5)
式中,CL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 —照明设备所需功率)(KW
n 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明装荧光灯取2
.11=n
n 2—灯罩隔热系数 C LQ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5. 人体散热冷负荷
人体散热冷负荷由两部分组成,人体显热冷负荷和人体散湿所引起的潜热冷负荷。
人体显热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
q
CL
LQ
s
s
n ϕ= (2-6)
式中,CL s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n —室内全部人数
ϕ—群集系数
q s
— 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C 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人体散湿所引起的潜热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q n Q 2
ττϕ= (2-7)
式中,n τ—计算时刻空调区内总人数
q
2
—1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
6.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当邻室与空调区的夏季温差大于3 ℃时,宜按下式计算
)(t t X
N ls KF CL -= (2-8)
t t
t ls wp
ls
∆+= (2-9)
式中,t 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t 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 以下为该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