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空调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空调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名称空调制冷设计学院软件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工程专业(安全方向)班级 101姓名吴楠学号 101410008 指导教师马永红2012年10月1—2012年10设计时间月18日摘要本次设计的是锦州市岳麓办公大厦空调系统。

针对该办公大厦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

对其进行了冷、热、湿负荷的计算,还对各室的所需的新风量进行了计算。

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特点,在楼层较高的一层和二层采用全空气系统,三楼和三楼以上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低,调节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

对于冷热源的选择,考虑建筑周边没有固定的热源供给、建筑的负荷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所在的城市在能源方面非常缺乏,电力部门又有实施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因此对该建筑的冷源选择采用制冷机组加部分冰蓄冷系统,热源采用小型的燃油锅炉,以满足建筑冷热负荷的需要。

并把机房布置在地下一层的设备间。

同时对该系统的风管、水管,制冷、供热系统等进行了设计计算。

由于建筑结构的特点,将冷却塔放在建筑两层高的裙房上,来满足制冷系统的需求。

根据计算结果,对性能和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设备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确保了设备在容量、减震、消声等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使系统达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到了环境保护。

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4 第二章设计概述—————————————————————52.1工程概况2.2设计及气象参数2.3围护结构参数第三章空调系统冷、热、湿负荷的计算———————————9 3.1冷、热、湿负荷的概念3.2主要计算公式3.3计算结果3.4 逐时计算结果第四章空调房间送风量确定————————————————214.1 概念4.2计算公式4.3送风量的计算4.4焓湿图第五章风管道的选择计算以及设备选择———————————25 5.1风机盘管布置原则5.2气流组织的分布5.3风管道布置原则5.4风管道设计第六章水管道的选择计算—————————————————27 6.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6.2系统水管水力计算6.3冷凝水的排除6.4水系统的水质处理第七章制冷机房的设置——————————————————327.1循环水泵的选择7.2冷水机组的选择第八章参考文献—————————————————————33第一章绪论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环境的问题空前的关注,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建筑环境对人类的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杭州某学校实验室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书_secret

杭州某学校实验室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书_secret

杭州某学校实验室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杭州市,为某大学的高精度的恒温恒湿教学实验室的空调设计。

实验室位于六层实验楼的第五层,层高为3.9 米。

空调区为两间恒温恒湿实验室,面积分别为67.2m2,56.4 m 2,总面积为123.6 m2。

与空调区同层的相邻室内空间——走廊、机房、楼梯间均为非空调区;垂直的相邻室内空间——第四层和第六层均为空调区。

维护结构作法:(1)内外墙厚均为240mm,K=2. 25W/(m22℃ );(2)隔断厚120mm。

(3)外窗为单层铝合金框玻璃窗,长3宽=3600 mm3 2200 mm。

2.设计参数2.1室外设计参数由《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可查的杭州当地的设计参数:(1)地理位置北纬30.14 °、东经120.10 °;(2)大气压力冬季102090Pa、夏季100050 Pa;(3)室外空气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 w 35.7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 s28.5 ℃;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t wp 31.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3.0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 ℃;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7% ;夏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2%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2 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3 m/s ;2.2室内设计参数由《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可知室内设计参数如下: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 Nx =20 ±1℃;室内空气计算相对湿度n 6000 5 003.空调冷湿负荷计算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选取空调设备的基本依据。

在室内外热、湿扰量的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和湿量叫做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冷负荷的含义是维持一定的室内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

热负荷的含义是维持一定室内的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加入的热量,也同样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量部分。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详细计算书一. 基本气象参数:二.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的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 Q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 室内计算温度,℃;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 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2.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 :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z----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9 W/(m2·℃)Aw------- 窗口面积,m2;tc(τ)-------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cw=1.0td------- 地点修正值;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房间照明:日光灯安装,15 W/M2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2.1.6.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τ) =qsn φ CLQ(2-5-1)式中: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n ------- 室内全部人数;φ-------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1.6.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qln φ(2-5-2)式中: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n,φ-------同式2-6-1;2.1.7、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办公室考虑电气(电脑等设备):按20W/M2。

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环一班姓名:刁志强学号:311207000507指导教师:刘靖设计时间:2015年7月5号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1.1 工程概述 ...................................................1.2 设计依据 ...................................................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1.2.2 室外设计参数..........................................1.2.3 室内设计参数..........................................1.2.4 体力活动性质.......................................... 第三章负荷计算 ........................................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2.2 湿负荷的计算 ...............................................2.2.1 湿负荷的组成..........................................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Q'......................................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22.3.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32.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第四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第五章风系统的设计 ....................................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4.3 气流组织设计 ...............................................4.3.1 全空气系统............................................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4.4 风管设计 ...................................................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4.4.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4.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4.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 参考文献 ................................................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湖北省宜昌市九州大厦整体包括裙房与两座住宅塔楼。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本文将结合三个方面对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个方面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步骤,第二个方面是空调系统参数的计算,第三个方面是实际运行情况的模拟和优化。

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步骤一般空调的设计是按照负荷需求、制冷量和制热量、送风量、回风量和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来进行的。

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负荷计算、系统布置、设备选型、管路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施工验收六个方面。

负荷计算是空调设计的基础,其中包括室内散热负荷和室外散热负荷的计算。

系统布置是基于设计负荷,结合建筑、工艺等条件,确定系统布局图,完成系统布局和管路设计。

设备选型是根据负荷和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确定冷热源、换热方式、送风和回风设备进行选型。

管路设计是根据负荷和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结合材质和安装要求,确定主管的直径、布局、弯头和阀门等。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是根据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最后,施工验收是将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对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空调系统参数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参数是指制冷量、制热量、送风量、回风量和温湿度等。

制冷量的计算是根据室内热荷负荷计算,室外热荷和室内湿度计算。

制热量的计算与制冷量类似,但需要特别计算加热负荷量。

送风量和回风量是根据空气质量和房间容积来进行计算。

温湿度是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和模拟计算等方式来确定的。

实际运行情况的模拟和优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模拟和优化。

模拟过程中,需要根据空调运行的负荷情况和室内气流情况,模拟空气流动,制冷量和能量消耗等情况。

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节能和舒适性的平衡。

其中,节能可以通过增加换热器表面积、降低送风风速和增加管道的绝热性来实现。

舒适性可以通过调节空气流速、温度和湿度来实现。

综上所述,空调的毕业设计计算书需要包括负荷计算、系统布置、设备选型、管路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施工验收等六个方面。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计算书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制冷方案的设计第四教学楼的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送往教学楼的各层,经过风机盘管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由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的32℃冷却水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还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辅助系统。

二、冷水机组的选择第四教学楼总耗冷量为1500kw,宜选取两台冷水机组,而且两台冷水机组的容量相同。

因此,每台机组的制冷量Q=1500/2=750kw选择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其规格及主要参数如下三、水力计算1、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冷凝器侧水阻力为60KPa,冷却塔盛水池到喷嘴的高差为2.5m,水处理器的阻力为20KPa。

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G=Φ/(cΔt)=1.2×0.86×785×2/5=324m3/h对于管段1,选用管径为公称直径DN250mm的钢管,管道流速为v=4G/(πd2)=4×324/(3.14×0.252)=1.85m/s查表得比摩阻R=131Pa/m,管长为2.5m,沿程压力损失为ΔP y=Rl=131×2.5=327.5Pa,弯头、止回阀、闸阀等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总和Σζ=0,则总阻力ΔP j=0各管段各部件的局部阻力系数表和水力计算表分别如下:冷却水管水力计算表最不利环路为管段1-2-4-5-6-7-8构成的环路,则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为327.5+62.7×103 +31980.2+13150.76+1986.86+66×103+4538.76=180.68×103 KPa=18.55m H2O冷却塔的喷嘴压力为4.2mH2O,冷却塔中水被提升的高度为2.5m,因此,冷却水泵的扬程为H=18.55+2.5+4.2=25.25m H2O,考虑到10%的余量,则H=25.25×1.1=27.7 m H2O冷却水泵流量G=G=0.5Φ/(cΔt)=0.5×1.2×0.86×785×2/5=162m3/h查相关手册选择的冷却水泵参数如下冷冻水循环系统中,系统末端阻力为0.18MPa,蒸发器侧水阻力为80KPa。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示例如下:一、课程设计目的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暖通空调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具备设计、计算和评估暖通空调系统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现,学生将能够:1. 理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2. 掌握暖通空调的设计和计算方法;3. 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4. 能够独立设计和评估暖通空调系统。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介绍暖通空调的历史、原理、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

2. 暖通空调的设计和计算阐述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流程,包括空调系统的设计、建筑物的保温和隔热、空气调节、水系统等方面。

3. 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温度调节、湿度控制、噪音排放、节能效果等方面。

4. 暖通空调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提高学生对实际工程的理解。

三、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将课程设计划分为四个阶段:1. 课程前期准备阶段收集有关暖通空调的基础知识资料,制作课程前期准备材料,包括课程资料、课程教案等。

2. 课程内容讲解阶段讲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流程,重点讲解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3. 实践教学阶段设计并实施暖通空调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暖通空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4. 课程总结阶段总结课程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效果,分析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教学综合楼班级:11级建环2班姓名:付茂光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目录一、设计原始资料 (3)二、设计内容 (3)三、夏季冷负荷计算设计 (3)四、空调方式的确定 (4)1、空调系统的分类 (4)五、风系统设计过程 (5)1、送风状态点的确定 (5)2、送风量的确定 (6)3、空调机组选型 (7)4、风管设计 (7)5风口及气流组织设计 (8)六、防、排烟设计 (9)参考文献 (9)一、设计原始资料1、图纸:某教学综合楼平面图(包括: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2、气象参数(济南市) 室外气象参数: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7.7 ℃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3% 风速2.9m/s大气压力101.91KPa 夏季:室外干球温度34.7 ℃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61% 风速2.8m/s大气压力99.79KPa 室内设计参数:冬季:温度20℃ 相对湿度60% 夏季:温度26℃ 相对湿度60% 二、设计内容空调工程设计内容包括:1)收集设计资料,确定设计参数; 2)计算冷、热负荷; 3)选择空调系统方案; 4)设计室内气流组织形式; 5)设计水系统; 6)选择设备;7)布置机房及附属设备。

三、夏季冷负荷计算设计选去具有代表性的楼层代表性房间进行详细计算,其他相似房间直接取用以上计算数据。

选下面以1001普通教室为例进行计算:基本状况:1、外墙采用250mm 厚加气混凝土,传热系数K =0.47W/(•2m K )2、外窗为双层中空玻璃, 传热系数K =2.6W/(•2m K )3、内墙:邻室温度相同不考虑,走廊考虑5℃温差4、室内压力稍大于室外大气压力5、室内照明:荧光灯明装,200W ,开灯时间为8:00~20:006、空调设计运行时间24小时 现在分别计算各项冷负荷。

(1)外墙的逐时冷负荷。

屋顶雨外墙的冷负荷用(1.1)计算'()()()c c R Q AK t t ττ=- (W ) (1.1)其中修正后的瞬时冷负荷计算温度用式(1.2)计算'()()()c c d t t t k k τταβ=+∆ (1.2)由题意,以上参数都采用济南地区的特定条件,则有:αk =0.98,ρk =0.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名称空调制冷设计学院软件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工程专业(安全方向)班级 101姓名吴楠学号 101410008 指导教师马永红2012年10月1—2012年10设计时间月18日摘要本次设计的是锦州市岳麓办公大厦空调系统。

针对该办公大厦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

对其进行了冷、热、湿负荷的计算,还对各室的所需的新风量进行了计算。

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特点,在楼层较高的一层和二层采用全空气系统,三楼和三楼以上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低,调节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

对于冷热源的选择,考虑建筑周边没有固定的热源供给、建筑的负荷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所在的城市在能源方面非常缺乏,电力部门又有实施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因此对该建筑的冷源选择采用制冷机组加部分冰蓄冷系统,热源采用小型的燃油锅炉,以满足建筑冷热负荷的需要。

并把机房布置在地下一层的设备间。

同时对该系统的风管、水管,制冷、供热系统等进行了设计计算。

由于建筑结构的特点,将冷却塔放在建筑两层高的裙房上,来满足制冷系统的需求。

根据计算结果,对性能和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设备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确保了设备在容量、减震、消声等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使系统达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到了环境保护。

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4 第二章设计概述—————————————————————52.1工程概况2.2设计及气象参数2.3围护结构参数第三章空调系统冷、热、湿负荷的计算———————————9 3.1冷、热、湿负荷的概念3.2主要计算公式3.3计算结果3.4 逐时计算结果第四章空调房间送风量确定————————————————214.1 概念4.2计算公式4.3送风量的计算4.4焓湿图第五章风管道的选择计算以及设备选择———————————25 5.1风机盘管布置原则5.2气流组织的分布5.3风管道布置原则5.4风管道设计第六章水管道的选择计算—————————————————27 6.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6.2系统水管水力计算6.3冷凝水的排除6.4水系统的水质处理第七章制冷机房的设置——————————————————327.1循环水泵的选择7.2冷水机组的选择第八章参考文献—————————————————————33第一章绪论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环境的问题空前的关注,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建筑环境对人类的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满足人类自身生活,工作对环境的要求,和满足生产,科学实验对环境的要求。

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不只有挡风遮雨的功能,而且还应该是一个温湿度适宜的,空气清新,光照柔和,宁静舒适的环境。

生产与科学实验对环境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条件。

在建筑微环境内,室内空气调节已经成为控制建筑温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技术和主要手段。

空气调节能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温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等进行调节和控制,并提供足够的空气。

未来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获取趋近于自然条件的舒适健康”必是空调的发展目标。

第二章设计概述2.1工程概况:1. 建筑物名称长春远景健身中心通风制冷设计2. 地理位置吉林省-长春3. 建筑物楼层数 54. 建筑物楼层高度 m 4.55. 建筑物总冷负荷 W 86083.61*5=4304186. 建筑物冷负荷指标 W/m2 91.977. 总建筑面积 m^2 89250设计特点空调系统的选择空调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分配设备组成,根据需要,他可组成许多不同形状的系统,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根据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不同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

按热量移动(传递)的原理来分可分为对流式空调和辐射式空调,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来分又可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集中式是指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均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

半集中式除了集中空调机房(主要处理室外新风)外,还包括分散放在空调房间内的二次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如风机盘管等。

全分散式没有集中空调机房,二是完全采用组合式设备向各房间进行空调,自带制冷机组的空调机组方式就属于这一类,如各房间的空调器等。

集中式和半集中式也可通称为中央空调,而全分散式系统也称为局部空调。

中央空调和局部空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空气调节效果好,可以严格的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的相对湿度,并能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2.可向室内送新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度;并且可以进行理想的气流分布设计;3.机组相对故障少,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4.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与维修;5.设备使用寿命长;6.可以有效的采取消声和隔振措施,故噪声小;7.宜于装饰配合,达到现代建筑要求的高档、舒适和美观的目的。

通过对该楼采用集中供冷的中央空调和采用房间窗式空调器的局部空调在能耗、造价方面的比较证明,中央空调的耗电明显降低,大约节电30%左右。

从造价比较看,窗式空调造价稍低于集中供冷的中央空调。

综合耗电、造价两因素,优先考虑采用冷水机组集中供冷的中央空调。

但是对于该建筑的使用房间面积大,并且大部分房间所要求的处理效果差不多。

针对楼层低的房间风管不易布置所采用的中央空调方式,又以采用半集中式空调较多,而其中首选的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的空调方式是空气—水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由风机与冷热交换盘管组成,他的功能主要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从集中处理设备来的空气再进行一次处理,或者新风由新风机组集中处理,而房间内回风由风机盘管处理,组成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是:1.与全空气系统比较,可节省空间。

2.布置灵活,具有个别控制的优越性,各房间单独调节温度,房间不入住人时,可关调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

3.节省运行费用,运行费用与单风道系统相比约低20~30%,比诱导器系统低10~20%,而综合投资费用大体相同,甚至略低。

4.机组定型化,规格化,易于选择安装。

5.有较好的供热能力。

风机盘管机组的缺点是:1.作为空气-水系统,潜在漏水的可能性;2.机组可能产生凝雾;3.冷凝水盘可能滋生影响人体健康的微生物;4.需要单独设立新风系统解决室内新风问题;5.风机盘管机组过滤效率差,影响到室内空气品质。

因此综上考虑及分析,本次设计针对本设计的健身房间,更衣室使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

使其调节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还能很好的控制室内的空气参数。

冷、热、湿负荷的概念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房间冷、热、湿负荷也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依据。

主要冷负荷由以下几种:1.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4.设备散热引成的冷负荷;5.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6.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冷负荷的计算方法上,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

主要热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其中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外门开启附加、高度附加等),由于在空调房间内的空气为正压,故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不予考虑。

在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上,也采用热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热负荷。

主要湿负荷有人体散湿量和敞开水表面散湿量,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量。

2.2设计及气象参数1. 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0.402.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4.203. 夏季大气压力 Pa 976804.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3.505. 健身房间设计温度为℃ 246. 更衣室设计温度℃ 267. 房间设计相对设计湿度% 608. 气流平均速度≤0.3m/s。

2.3围护结构参数1.外墙:多孔砖370(聚苯板),结构如图2-1所示,外墙传热系数K=0.545 W/(m2℃)专用饰面砂浆与涂料玻璃纤维网格布膨胀聚苯板烧结多孔砖石灰,水泥,砂,砂浆图2-12.屋顶:钢筋砼板(聚苯板),结构如图2-2所示,屋顶传热系数K= 0.495W/(m2℃)防水层C15砼水泥加气混凝土膨胀聚苯板锅炉渣钢筋混凝土石灰,水泥,砂,砂浆图2-23.内墙:混凝土多孔砖,结构如图2-3所示,内墙传热系数K= 1.886W/(m2℃)石灰,水泥,砂,砂浆普通混凝土多孔砖墙石灰,水泥,砂,砂浆图2-34.窗户为PA断桥铝合金辐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空气9mm),传热系数K=2.6 W/(m2℃)5.内门为木(塑料)框双层玻璃门,传热系数K=2.5 W/(m2℃第三章空调系统冷、热、湿负荷的计算3.1 冷、热、湿负荷的概念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房间冷、热、湿负荷也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依据。

主要冷负荷由以下几种:1.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3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4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冷负荷的计算方法上,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

主要热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其中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外门开启附加、高度附加等),由于在空调房间内的空气为正压,故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不予考虑。

在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上,也采用热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热负荷。

主要湿负荷有人体散湿量和敞开水表面散湿量,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量。

3.2 主要计算公式3.2.1 冷负荷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3]()()()d αρR c τc τQ AK t t k k t •⎡⎤=+-⎣⎦(3-1) 式中 ()c τQ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 A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 2;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 ℃),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查取;R t ——室内计算温度,℃;()c τ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d t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αk ——吸收系数修正值,取αk =1.0;ρk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取ρk =0.94;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3]()()i i o.m a R c τQ K A t t t •=+∆- (3-2)式中 i K ——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传热系数,W/(m 2 ℃);i A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 2;o.m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a t ∆——附加温升,可按《暖通空调》表2-10查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