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书模板

合集下载

pkpm课程设计书

pkpm课程设计书

pkpm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X(具体知识内容),理解XXX(具体知识内容)的原理和应用,了解XXX(具体知识内容)的发展历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X(具体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X(具体技能)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X(教材的章节):介绍XXX(具体知识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XXX(教材的章节):讲解XXX(具体知识内容)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

3.XXX(教材的章节):探讨XXX(具体知识内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保了科学性和系统性,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具体的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将选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XXX(教材名称),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参考书:提供一系列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利用PPT、视频等 multimedia resources,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课程名称:工程设计原理与实践课程代码:ENG101学分:3课程类型:必修适用专业:工程专业授课学期:大三上学期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1. 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4.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工程设计项目。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工程设计概论1. 工程设计的概念和特点2. 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工程设计的发展历程4. 工程设计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规范第二部分:工程设计基础知识1. 工程图学基础2. 工程材料与构造3. 工程力学基础4. 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第三部分:工程设计实践1. 工程设计案例分析2. 工程设计软件应用3. 工程设计项目实训4. 工程设计作业与评估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解析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利用实验室设备和模拟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课程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作业,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 课程评估:通过考试、实训项目评估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工程设计原理与实践》参考书目:1. 《工程设计基础》2. 《工程设计案例与分析》3. 《工程设计软件应用手册》4. 《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教学评价:1. 学生出勤与参与(10%)2. 课堂表现与作业(20%)3. 实践操作与项目评估(30%)4. 期末考试(40%)课程安排:教学学时:48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 + 16学时实践操作)教学周期:一学期教学方式:面授+实践操作教学场地:实验室课程实施计划:第1-4周:工程设计概论第5-8周:工程设计基础知识第9-12周:工程设计实践第13-16周:工程设计项目实训第17-18周:课程总结与考核课程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全文完整版)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全文完整版)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书(全文完整版)范本(风格一):1. 介绍1.1 课程设计概述1.2 课程设计目的1.3 课程设计概述2. 目标与要求2.1 课程设计目标2.2 课程设计要求3. 方案与计划3.1 课程设计方案3.1.1 施工组织设计3.1.2 施工方案设计3.2 课程设计计划3.2.1 时间安排3.2.2 资源安排4.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4.1 研究方法选择 4.2 数据采集方法4.3 数据处理与分析5. 成果与展示5.1 课程设计成果5.2 展示形式6. 资源与支持6.1 所需资源6.2 可获得支持7. 风险与管理7.1 风险分析7.2 风险管理措施8. 评价与反馈8.1 评价标准8.2 反馈环节9. 时间安排10. 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施工组织设计解释: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作业的组织方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进行设计和安排的过程。

2. 法律名词2:施工方案设计解释:施工方案设计是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进行具体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3. 法律名词3:数据处理与分析解释: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转化和分析的过程,以得到有效的结果。

范本(风格二):1. 引言1.1 课程设计背景1.2 课程设计目的1.3 课程设计概述2. 目标与要求2.1 课程设计目标2.2 课程设计要求3. 方案与计划3.1 课程设计方案3.1.1 施工组织设计 3.1.2 施工方案设计 3.2 课程设计计划3.2.1 时间安排3.2.2 资源安排4. 数据采集与分析4.1 数据采集方法4.2 数据处理与分析5. 成果与展示5.1 课程设计成果5.2 展示形式6. 资源与支持6.1 所需资源6.2 可获得支持7. 风险与管理7.1 风险分析7.2 风险管理措施8. 评价与反馈8.1 评价标准8.2 反馈环节9. 时间安排10. 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施工组织设计解释: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作业的组织方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进行设计和安排的过程。

大学生课程的教学设计模板

大学生课程的教学设计模板

大学生课程的教学设计模板一、引言教学设计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制定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计划或安排。

对于大学生的课程教学设计,既要满足知识传授的功能,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确定等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学生课程教学设计的模板。

二、课程目标1. 知识层面目标:明确课程的知识点和概念,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2. 技能层面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思维层面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感层面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实验室等,提升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的选择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教科书、教学软件、实验器材等。

2. 教学资源的获取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平台、实验室设备等渠道,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资源。

3.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外部的专家资源,邀请专业人员到课堂上做专题讲座或指导,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评价方式1. 评价方式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

2. 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技能、思维和情感等各个层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3. 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给予相关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六、总结与展望本文介绍了大学生课程的教学设计模板,从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确定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学生课程的教学设计模板。

数学课程设计板书

数学课程设计板书

数学课程设计板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册数学书中的“分数和小数”这一章节的内容。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能够运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熟练进行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或小数问题进行求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以及运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分数和小数的概念:介绍分数和小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讲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方法。

3.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讲解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4.实际问题求解: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和小数进行求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第三册数学书,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参考书:提供额外的练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分数和小数的应用。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器等实验设备,方便学生进行运算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2.2.2 选择电动机容量(1) 由电动机至工作机的总效率 η<由[2 ] P7 式(2-5)> n ηηηηηη⋅⋅⋅⋅⋅⋅=4321 <由[2 ] P7表2-4>带传动V 带的效率——1η=0.94~0.97 取1η= 一对滚动轴承的效率——2η=0.98~0.995 取2η= 一对齿轮传动的效率——3η=0.96~0.98 取3η= 联轴器的效率——4η=0.99~0.995 取4η= 套筒的效率——5η=0.95~0.99 取5η=∵ =⋅⋅⋅=423321ηηηηη(3) 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d P==D vn w π1000*606^10*55.9Tnwp w ===ηw d PP其中为鼓轮转速,为卷筒轴的输出功率。

(4) 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ed<由[2]P196表20-1> 又∵P ed > P d取2.2.3 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 由[2] P8 式(2-6)> w l h v d n i i i n ⋅⋅⋅= 式中: d n ---电动机转速;i v ---V 带的传动比;h i ---高速齿轮的传动比; l i ---低速齿轮的传动比;注:这里及下文的[1]指教材,[2]指课程设计蓝皮书=η17.3=d P kw4=ed P kw(3)Π轴==I '''h i n n Ⅱ r/min (4)Ⅲ轴==II '''l i n n Ⅲ r/min 2.4.2 验算传动系统误差2.4.3 各轴的输入功率(1)电动机=d P kw(2)Ⅰ轴==1ηd P P Ⅰ kw(3)Π轴==I 32ηηP P Ⅱ kw(4)Ⅲ轴==II 32ηηP P Ⅲ kw2.4.4 各轴的理论转矩(1)电动机==dd d n PT 9550 N·m(2)Ⅰ轴==I 1ηv d i T T N·m (3)Π轴==I II 231ηηi T T N·m (4)Ⅲ轴==II III 322ηηi T T N ·m<由[1]P156表8-7> 查得工作系数=A K=⋅=d A ca P K P kw(2)选取普通V 带带型根据P ca ,n d 确定选用普通V 带A 型。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EDA技术课程设计题目闹钟系统的设计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个带闹钟功能的24小时计时器。

它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显示屏, 由4 个七段数码管组成, 用于显示当前时间(时: 分)或设置的闹钟时间;2、数字键, 实现‘0’—‘9’的输入, 用于输入新的时间或新的闹钟时间;3、TIME(时间)键, 用于确定新的时间设置;4、ALARM(闹钟)键, 用于确定新的闹钟时间设置, 或显示已设置的闹钟时间;5、扬声器, 在当前时钟时间与闹钟时间相同时, 发出蜂鸣声基本要求:1、计时功能: 这是本计时器设计的基本功能, 每隔一分钟计时一次, 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时间。

2、闹钟功能: 如果当前时间与设置的闹钟时间相同, 则扬声器发出蜂鸣声。

3、设置新的计时器时间: 用户用数字键输入新的时间, 然后按"TIME"键确认。

在输入过程中, 输入数字在显示屏上从右到左依次显示。

例如, 用户要设置新的时间12: 34, 则按顺序输入”1”, ”2”, ”3”, ”4”, 与之对应, 显示屏上依次显示的信息为: ”1”, ”12”, ”123”, ”1234"。

如果用户在输入任意几个数字后较长时间内, 例如5 s, 没有按任何键, 则计时器恢复到正常的计时显示状态。

主要参考资料:[1] 潘松著.EDA技术实用教程(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北京: 高教出版社, .[3]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 高教出版社, .完成期限 .3.20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3月16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EDA技术课程设计题目交通灯控制器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 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 红灯亮禁止通行, 绿灯亮允许通行, 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学院(直属系) :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国冠
开题时间:2016 年 1 月 01日
完成时间: 2016 年 1 月 12 日
目录
摘要.....................................................
任务与分析..................................................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2.设计条件.................................................. 3.设计内容.................................................. 4. 成果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计算书
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1.1 柱网尺寸 ...........................................
1.2 板厚度...............................................
1.3 次梁截面尺寸.........................................
1.4 主梁截面尺寸........................................
2板的设计
2.1板荷载计算............................................
2.2板计算简图............................................ 2.3板弯矩计算值..........................................
2.4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5 板裂缝宽度验算........................................
2.6 板的挠度验算..........................................
3.次梁设计
3.1次梁荷载计算...........................................
3.2次梁计算简图...........................................
3.3次梁内力计算...........................................
3.4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6 次梁裂缝宽度验算.......................................
3.7次梁挠度验算...........................................
4.主梁设计
4.1主梁荷载计算............................................
4.2主梁计算简图............................................
4.3主梁内力计算及包络图....................................
4.4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5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6主梁裂缝宽度验算........................................
4.7主梁挠度验算............................................
四.结论......................................................
五.致谢......................................................
六.参考文献....................................................
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

完成了板、次梁、主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的配筋设计。

关键词:结构结构板次梁主梁
任务与分析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设计资料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本设计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熟悉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现浇板的有关构造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并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等。

任务分析:根据本课程设计的具体情况,设计包括楼盖板、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式的书写,其中包括板、次梁、主梁内力计算,正斜截面的配筋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包括: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次梁配筋图及剖面图、主梁配筋图及剖面图、弯矩和剪力包络图:编制板、次梁、主梁钢架表等工作。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某多层工业厂房楼盖结构设计
2. 设计条件:
⑴、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内框架结构,墙厚240mm,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⑵、楼面构造做法采用水泥砂浆楼面,构造做法见苏J01-2005-2/3,即10厚1:2水泥砂浆面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20厚混合砂浆粉刷。

⑶柱网尺寸6600mm×6900mm;可变荷载标准值7.5KN/㎡,准永久值系数均为ψq=0.5
⑷材料要求
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采用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②钢筋: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其余均采用HRB300及钢。

⑸该厂房无特殊要求,楼梯位于楼盖外部的相邻部分。

3.设计内容:
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5.绘制施工图
4.成果要求:
(1)进度安排(12天)
布置设计任务及结构布置 0.5天
设计计算及整理计算书 6.5天
绘制施工图 5.0天
(2)计算正确,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
(3)每人需完成1号图一张,用铅笔回退。

要求图面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标注及说明用仿宋体书写,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书任务后方可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结论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回顾起此次单向板的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12天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我也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比如说在计算配筋的过程中有些细微的地方经常遗漏,这是在工程中所不允许的,因此我会吸取教训,努力做到最好。

致谢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兰国冠老师的辛勤指导下和各位组员的帮助下,总算圆满解决了。

同时,在兰国冠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到自己在计算配筋和画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不过在做设计过程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是我克服这些困难。

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参考文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6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106-2001
[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7-2010
[5]《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兰宗建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7] 东南大学等,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7
[8]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资料汇编,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