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模版1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编号: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小组名称:组长姓名:上课时间:2009年7月13 日- 7月25 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20 年月日1 设计目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
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2 设计要求(1)选用迭代式开发的过程模型,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规范地完成规模小、功能较为简单的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2)学生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他人为组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开发平台.NET3.5,语言(C# \ ASP),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数据库系统MSSQL Server 2005(5)具体指标: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2) 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3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3b)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3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图表征。
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c)软件实现: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d)软件测试: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不少于20个,完成测试工作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一个用例分析,用例规约描绘功能性需求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一个用例下的活动图小组负责整个系统的用例图,完成功能划分小组负责整个系统的活动图,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b)分析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根据用例分析,小组共同协商,完成选取设计模式,设计系统的架构,用包图和构件图表示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所分配的用例功能的动态设计,至少绘制一个顺序图,设计系统的对象及交互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所分配的用例功能的类图设计小组共同协商,完成整个系统的类图设计和组件的封装设计小组共同协商利用.NET的持久化技术,完成类的持久化设计c)详细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所分配的用例功能的每个类的属性、方法和关系的设计;完成复杂方法程序流程图的逻辑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所分配的用例功能的界面设计d)软件实现: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所分配的用例功能实现,使用在.NET3.5的框架下,编写类、界面和DAO等小组负责集成系统e)软件测试: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所分配的用例功能类方法和类状态测试小组负责完成系统的测试,测试用例不少于20个,完成测试工作3 题目粒子群主题网站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智能的演化计算方法,1995年由kennedy和Eberhart受到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的研究结果启发而提出。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关于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自己在XXX(填写具体技能)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填写具体学科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填写具体知识点)、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和XXX(填写具体知识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4课时:讲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3.第5-6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4.第7-8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培养其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模板

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说明书基于单片机的16LED摇摇棒的设计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设计方案 (3)2.1设计目的 (3)2.2设计要求 (3)2.3设计思路 (3)第三章硬件设计 (4)3.1水银开关 (4)3.1.1 水银开关的原理: (4)3.2摇摇棒原理图 (4)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5)3.2.2 LED显示系统: (5)3.3硬件整理 (6)第四章软件设计 (8)4.1软件设计思路 (8)4.2主程序流程图 (8)4.3汉字取模软件 (9)4.4程序编写 (10)第五章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 概述LED 显示棒,又称摇摇棒,是一种利用视觉暂留效应整理的“高科技”玩具。
可以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它,即当静止时,它只是几个LED 发光二极管(后简称LED ) ,而一旦按照一定的频率去摇晃它,它就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亮或灭),最终显示一幅图片或字符串。
……本设计要求整理LED 色”两个字。
标题:黑体16磅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磅,段后18磅 内容:宋体12磅,多倍行距 1.5行,段前段后0磅 注意:每一章都要从新的一页开始。
2.1本次设计整理的是一个显示棒,基本要求就是要小巧、轻便,所以要将单片机的系统板简化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加强学生对MCS-51单片机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2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16只高亮度LED发光二极管构成的摇摇棒,通过单片机编程配合手的左右摇晃就可呈现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显示字符、图片。
2.3 设计思路本系统要求设计一个LED显示棒且需要有按键进行内容切换,它主要是由中央控制部分,LED驱动部分,LED显示部分以及电源部分组成。
单片机将提取的字模进行存储,当接收到按键输入的指令时单片机就将相应的字模代码通过I/O口输出,使LED灯点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最终使图案完整的显示在摆动的显示屏中。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DC-DC变换器中的误差放大器AMP模块设计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专业源自电子科学与技术班年级
2009
1.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图1误差放大器原理图
图2误差放大器模块电路图
端口LOUT接2.5V直流偏置电压;ILS端口分别接高、低电平,即分为两种工作状态,各自进行仿真。
[3]吴建辉. 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4]廖裕评,陆瑞强.集成电路设计与布局实战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姜岩峰.现代集成电路版图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6]陈中建. CMOS电路设计布局与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2012.9.24.~2012.9.30(第4周):撰写设计报告,答辩;提交符合规范的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9月3日
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9。
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
[7]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8]聂神怡.DC_DC开关电源芯片技术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张建人.MOS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0] PAULR GRAY.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根据从版图中提取的参数,用T-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后仿真,并与前仿真性能指标相比对;
《机械基础》课程综合实训设计任务书

《机械基础》课程综合实训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1、电动机;2、三角带传动;3、减速器;4、联轴器;5、传动滚筒;6、皮带运输机二、已知条件1、输送拉力F = 2200 N;2、输送带工作速度V = 1.8 m/s(允许输送带的工作速度误差为±5%);3、滚筒直径D =450 mm;4、卷筒效率η= 0.96 (包括卷筒及轴承的效率);5、工作情况:每日工作24小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6、传动工作年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7、工作条件:室内、尘土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8、动力来源:三相交流电源;9、检修间隔期:四年一大修、两年一中修、半年一小修;10、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2、三角带的传动设计;3、齿轮传动的设计;4、轴的设计;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6、键的选择计算及强度校核(低速轴);7、联轴器的选择;8、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9、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和装配图(用AutoCAD绘制)(1)减速器的装配图(2)绘制零件的工作图注:装配图包括: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及特性、零件编号、零件明细表、标题栏。
零件的工作图包括:尺寸的标注、公差、精度、技术要求。
10、编写设计说明书(1)目录;(2)设计任务书;(3)设计计算:详细的设计步骤及演算过程;(4)对设计后的评价;(5)参考文献资料。
四、设计工作量1、绘制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2、零件图1~2张(A3或A4);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目录一、传动方案分析 (1)二、电动机的选择 (1)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2)四、带传动设计 (3)五、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6)六、轴的设计和计算 (8)七、轴承的设计 (13)八、联轴器的选择 (13)九、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4)十、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4)十一、润滑与密封 (16)设计小结 (17)参考资料 (18)附图 (19)(9)按弯扭合成进行强度计算22.4555.41210][10331=⨯=≥-σec M d mm∴该轴强度足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设计名称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设计周数
3
指导教师
设计
任务
主要
设计
参数
完成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
生产周期3个月;
零件图纸由指导教师给定。
设计内容
设计要求
根据指导教师给定零件图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绘制零件图
(2)绘制毛坯图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3)完成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
(4)完成指定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
(5)完成指定工序的机床夹具总装图
(6)机床夹具体零件图
(7)课程设计说明书
主要参考
资料
(1)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2)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3)机床夹具设计图册
(4)切削用量手册
学生提交
归档文件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1绘制零件图2绘制毛坯图3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4完成指定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5完成指定工序的机床夹具总装图6机床夹具体零件图7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参考1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机床夹具设计图册4切削用量手册学生提交归档文件1零件图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
机设09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1张
(5)机床夹具总装图1张
(6)机床夹具体零件图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教学设计任务书模板范文(热门(精选3篇)

教学设计任务书模板范文(热门(精选3篇)教学设计任务书模板篇一教育方针:1.结合实例及学生的日子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别、差异这两种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略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3.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日子中的使用,领会数学与日子的联络。
4.经过探究研讨活动,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调查才能及协作知道。
教育准备:课件、什物投影,发给学生方格纸及长方形卡片。
教育进程:一、情境导入师:冰冷的冬季立刻就要到了,为咱们供暖的热电厂的工人叔叔们又要开端繁忙了。
今日,就让咱们跟着小记者的镜头,一同走进威海热电厂去观赏一下吧。
请你细心调查,在录象中能发现哪些正在运动的物体,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咱们比比谁的眼睛最敏锐。
(课件演示:①师说明“瞧!轿车开进了大门”;②传送带“便是传送带上的这些黑黑的煤,为咱们供给了一个冬季的温暖”;③换气扇“这是用来分散车间热气的换气扇”;④升降机“这是他们正在兴修的员工家属楼”,最终画面停止)[分析:选取典型性的实例,并制作成动态的画面,既有助于学生开端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一同凭借学生熟识的物体的运动,可唤醒学生的日子经验,为下面的教育做好准备。
]二、新授1、仿照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看谁说的最多。
(学生自在讲话)生:大门,升降机,轿车,传送带,换气扇。
(一同师出示5张图片课件)(生每说一个运动的物体,都让学生用手比画一下,是怎样运动的。
师:方才咱们找到了这么多运动的物体,咱们一同再来比画一下它们都是怎样运动的,好吧。
(师生一同比画,比画即可不要多说话)2、分类师:咱们比画的真形象,那教师有个问题考考你——“这些运动中的物体依据运动方法的不同,能够进行怎样的分类?”比如说能够把它们分几类?谁和谁是一类?为什么这样分类?”给你30秒考虑一下。
(学生考虑)把你的主意在小组中沟通一下,总结出一种你们以为最合理的分法。
(学生小组评论,教师巡视辅导)师:谁来说说你们组评论的成果?(指名答复)生:换气扇、转轴、车轮为一类。
弹道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评语及成绩评定综合课程设计(B2)任务书一、设计题目:100mm加农炮杀伤爆破弹空气动力特性分析和弹道计算二、已知条件: 1 结构尺寸(见附图)2 弹丸直径D=100 ㎜3 弹丸初速v0= 900 m/s;弹丸总长度L=560 ㎜4 弹丸射角045θ=︒5 弹丸质量m =15.6 ㎏6 弹丸转动惯量比J y/J x=2.0354㎏㎡/0.2152㎏㎡=9.467 火炮缠度η=32(d)8 引信为海-时1引信,其外露长度为129 ㎜,质量为0.641㎏旋入弹体深度为29㎜,小端直径为8㎜;9 弹丸质心位置(距弹底)X=172 ㎜10弹体材料D60三、设计要求: 1 用AUTOCAD绘制弹体零件图和半备弹丸图2 对弹丸结构进行空气动力特性分析3 利用所学方法进行弹丸空气动力参数计算4 根据弹丸空气动力参数进行弹道计算5 进行弹道飞行稳定性计算6 总结分析计算结果7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100mm加农炮杀伤爆破弹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和弹道的计算。
是以《弹道学》和《空气动力学》为基础的综合课程设计。
是在学习课程之后对我们的知识的加深理解和检验。
《弹道学》是一门研究弹丸从发射到终点运动规律及其发生的现象的学科,全弹道可以分为:起始弹道、内弹道、中间弹道、外弹道和终点弹道。
内弹道是研究火药气体对弹丸作用的学科即是弹丸膛内运动规律;外弹道是研究空气对弹丸作用及其有关问题的学科。
都是为了达到远程压制、精确打击和大威力的目的。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和在空气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即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或物体不动而空气流过物体时,空气的运动规律及作用力(空气内部的和空气对物体对空气的)所服从的规律。
可归纳为:弹丸飞行时,周围空气的相对运动规律;空气与弹丸相互作用下的力和力矩组;寻求改善作用弹丸上的空气动力,提高飞行稳定性。
空气动力学导源于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流体中的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综合课程设计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的设计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崔莉庆
指导教师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说明
设计一个右旋圆极化GPS 接收天线(矩形微带天线如图一所示)。
利用HFSS 软件,设计一个右旋圆极化GPS 接收天线,要求: 其中心频率为1.575GHz ,同时满足中心频率处圆极化波的轴比小于2.0dB ,采用单点同轴线馈电的矩形微带天线设计,介质基片采用厚度为1.6mm 的FR4环氧树脂板。
图一 矩形微带天线
二、设计要求
1. 掌握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的实现原理;
2.根据设计要求,推导计算出天线设计所需要的参数;
3.写出利用HFSS 软件建立右旋圆极化GPS 接收天线模型的过程。
三、实验要求
1.根据技术指标,利用HFSS 软件进行仿真计算;
2.利用HFSS 的数据后处理功能分别查看右旋圆极化GPS 接收天线的以下
各项性能参数: 扫频分析结果, 的Smith 原图结果和轴比以及圆极化增益方
向图
四、推荐参考资料
1. HFSS 天线设计 李明洋、刘敏、杨放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HFSS 电磁仿真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李明洋、刘敏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3. Ansoft HFSS 入门教程与仿真实例 冯奎胜、李娜、 李劲 电子工业出版社,
11S 11S
2013年
4.Ansoft 12在工程电磁场中的应用赵博、张洪亮、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五、按照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评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