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表
教学计划和日程安排

教学计划和日程安排
一、教学计划安排
本学期为期16周,每周周一到周五。
共安排如下课程:
1. 高等数学(4学分),每周2个双学时课,共32学时;
2. 程序设计(3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3. 数据结构(3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4. 计算机组成原理(3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5. 英语(2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二、详细日程安排
按照上述教学计划,以下是本学期的详细日程安排:
星期一:
第一双课时,高等数学
第二双课时,数据结构
星期二:
第一双课时,程序设计
第二双课时,英语
星期三:
第一双课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二双课时,高等数学
星期四:
第一双课时,数据结构
第二双课时,程序设计
星期五:
第一双课时,英语
第二双课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三、备注
以上教学计划和日程安排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希望同学们按照安排来学习,重视每个课程,同时保持平衡,实现有效学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及课时安排进度表一、全册教学1、教材名称、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2、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面积的单位。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和方法。
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
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3、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表及教学建议附:高中数学各年级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和教学建议(部分)注:必修3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省要调整.高中数学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教科版必修一高中数学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必修四b b高二数学(理科)上学期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必修三选修2-1(第1、2两章)高二数学(文科)上学期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必修三选修1-1高三进度安排表说明:因为规范教学行为的政策,使教学课时大为减少,所以请各校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例题、练习题和试题,坚决不做无用功。
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学校的高三暑假作业上看,还存在不少信手拈来的题目,有些还是2000年以前的教材内容时才有的题目(如复数部分的题目),现在的教材体系下根本不可能出现;有些尽管从知识内容上看是《教学要求》中所有的,但从所用的思维方法上看,是绝对不可能考到的。
还有的学校的作业难度过大,事实上,从减负的形势的看,明年的试卷不应该很难。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与建议新一届高三复习,时间非常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准确定位,在题目的选择上一定要把握方向,绝对不能做无用功。
一、反思1.教学内容无限扩张,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一是不该讲的讲。
08、09两年的高考江苏数学卷给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高考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与《考试说明》,删除的知识点、降低要求的传统内容都没有涉及。
不仅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部分表现明显,事实上在文理科有区别的内容也严格遵循了“公平性”原则。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特别是高三复习中,很多学校将《教学要求》上明确不考的内容当成重点(其实根本不要讲)进行强化训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类,教学要求中不要求、删除的内容还在讲。
由于习惯难改,长期积累的“精华”舍不得丢,对新课程中明显削弱、降低要求的,甚至删除的内容不主动适应,仍然作为重点进行复习。
如,对根据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求A、ϕ、ω,以前是全面要求,而现在课程中也已明确指明:只要求会求A与ω,不要求求ϕ,但我们在这些不要求的内容上花费了过多时间,增加了学习难度,而该强化的没有强化,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和进度表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2
2
16
12.14-12.18
第八单元9加几,8、7、6加几,练习二十一、
2
17
12.21-12.25
5、4、3、2加几,解决问题一、解决问题二、练习二十三
2
2
18
12.28-.1.1
复习、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十三
第九单元总复习
4
元旦
19
1.4-1.8
第九单元总复习
复习迎考
4
20
1.11-1.1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和进度表
教学课时安排
教材共安排了62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准备课、 数一数、比多少(3课时)
二、位置(3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3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1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复习迎考
4
21
1.18-1.22
复习迎考
4
22
1.25-1.28
期末考试
4
4
9.21-9.25
练习四、加法、减法、练习五
4
5
9.28-10.2
运动会和国庆放假
3
国庆节
6
10.5-10.9
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2
国庆节
7
10.12-10.16
0、练习六、练习七
4
8
10.19-10.23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练习八
4
9
10.26-10.30
第五单元6和7、练习九、解决问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单元:古代诗词鉴赏1. 课时安排:共计4课时- 第一课时:《登鹳雀楼》- 第二课时:《静夜思》- 第三课时:《春晓》- 第四课时:《望庐山瀑布》2.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掌握《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的背景知识和意境;-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重点:- 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掌握《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的背景知识和鉴赏方法。
4. 教学内容:- 通过课堂讲解和分组讨论,学习《登鹳雀楼》的背景知识和意境;- 分析《静夜思》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理解《春晓》中的春天景色和情感表达;- 探究《望庐山瀑布》中的山水意境和艺术表现。
第二单元:现代散文阅读1. 课时安排:共计5课时- 第一课时:《荷塘月色》- 第二课时:《记忆的河流》- 第三课时:《我的母亲》- 第四课时:《小石潭记》- 第五课时:《故乡》2. 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掌握《荷塘月色》、《记忆的河流》、《我的母亲》、《小石潭记》、《故乡》的背景知识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教学重点:- 理解现代散文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掌握《荷塘月色》、《记忆的河流》、《我的母亲》、《小石潭记》、《故乡》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方法。
4. 教学内容:- 分析《荷塘月色》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 探究《记忆的河流》中的回忆和人生感悟;- 理解《我的母亲》中的母爱表达和家庭情感;- 分析《小石潭记》中的自然描写和人物形象;- 探究《故乡》中的乡愁和家国情怀。
第三单元:古代小说阅读1. 课时安排:共计6课时- 第一课时:《红楼梦》选读- 第二课时:《水浒传》选读- 第三课时:《西游记》选读- 第四课时:《三国演义》选读- 第五课时:《金瓶梅》选读- 第六课时:《聊斋志异》选读2.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掌握《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聊斋志异》的背景知识和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024年高一化学教学计划表(3篇)

2024年高一化学教学计划表一、总体目标本学期高一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知识- 第一课时: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计量- 第二课时:化学计量与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式- 第四课时: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第五课时:溶液的配制和计算- 第六课时: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性质- 第七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数的计算- 第八课时:弱电解质和氧化反应2. 第二单元: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 第九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 第十课时:化学计算及化学实验方法- 第十一课时:气体的制备和性质- 第十二课时:溶液的性质与浓度计算- 第十三课时: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3. 第三单元: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第十四课时:物质的状态和热力学基本概念- 第十五课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第十六课时: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结构- 第十七课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及应用4. 第四单元:离子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第十八课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第十九课时:盐溶液和酸碱溶液的电离- 第二十课时: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现象- 第二十一课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质反应5. 第五单元:金属元素与化合物- 第二十二课时: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第二十三课时:盐的合成和分析- 第二十四课时:金属的活泼性和金属反应- 第二十五课时:金属的腐蚀和防腐6. 第六单元: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第二十六课时:有机物的来源和分类- 第二十七课时:碳的有机化合物和它们的官能团- 第二十八课时:有机物的异构体和同分异构体- 第二十九课时:有机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讲解、实例分析和示范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开展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一、全册教学分析1、教材名称、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2、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大体的数学思想和方式。
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
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3、教学目标:(1) 基础知识: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进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式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式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觅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硕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慢慢丰硕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大体技术: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使学生踊跃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进程,让他们熟悉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彼此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最新统编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

最新统编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音乐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 课时1:音乐基本概念导入
- 课时2:乐器与声音
- 课时3:音乐的节奏感
- 课时4:音乐的音高感
- 课时5:声音与唱歌
- 课时6:表演与欣赏
第二单元:音乐的表现方式和基本形态的培养
- 课时7:音乐与舞蹈
- 课时8:音乐与美术
- 课时9:音乐与戏剧
- 课时10:音乐与语言
课时安排进度表
以上是最新统编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
请根据表中的内容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确保教学进度正常进行。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具体情况作灵活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民学校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表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科目体育六年级任课教师:孙大鹏教材内容课时安排教材重难点备注1教学常规
3 队列队形、游戏
4 广播体操、游戏
5 国庆长假
6 广播体操、游戏 2课时
4课时
2课时
6课时
重点: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让学生
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了解体育
的课堂常规,及体育的基本礼仪。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
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
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
单的运动技能。
3、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
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9 踢毽子、跳绳、游戏
10各种快速启动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游戏11 立定跳远、跳远游戏13 跳高、前后抛实心球、游戏
14前滚翻、肩肘倒立、游戏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2课时
4课时
难点:
1、水平三的学生性格差异较
大,身体素质、遵守纪律等方面
各有不同。
2、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性
格比较叛逆,需要探索有趣味的
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
趣。
同事水平三处于升学阶段,
学业压力比较重。
在活动放松与
锻炼身体上应该合理分配。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
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
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
团结协作、让学生有终生体育的
意识等优良品质。
16器械体操
17 武术基本功
18 小球类和球类游戏20 复习、期末总结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2课时
4、如何通过多样的体育课训
练,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耐力、速
度、敏捷、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合理并科学的训练,掌握同学的
身体身体状况从何有针对性的训
练。
教材内容课时安排教材重难点备注
教材内容课时安排教材重难点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