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与热量

合集下载

内能与热量及比热容

内能与热量及比热容

内能与热量及比热容一,考点、热点回顾一、内能的初步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二、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W=△E)④解释事例: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中考物理“内能和热量”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内能和热量”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内能和热量”高频考点总结中考物理“内能和热量”高频考点总结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3)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热量5.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6.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mq;(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 比热容7.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8.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一样,比热就一样。

9.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1.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热机12.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内能和热量》 讲义

《内能和热量》 讲义

《内能和热量》讲义一、内能内能,这个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以及热现象至关重要。

那什么是内能呢?简单来说,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了动能。

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就像被弹簧连接着的小球,它们的相对位置变化会引起势能的改变。

这两种能量加起来,就构成了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

首先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就越大,内能也就越大。

比如,一杯热水的内能就比一杯冷水的内能大。

其次是质量。

质量越大,意味着物体内部分子的数量越多,总内能也就越大。

想象一下,一大桶水和一小杯水,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显然大桶水的内能更大。

还有物质的种类和状态。

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不同,内能也会有所差异。

而且,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内能也不同。

比如,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这是因为状态改变时,分子间的势能发生了变化。

内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取决于物体的状态和参考系。

而且,内能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表现和变化来间接推断。

二、热量接下来,咱们说说热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

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的内能会向低温物体转移,这个转移的能量就是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需要注意的是,热量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而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产生的。

比如说,我们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而应该说“在某个过程中传递了多少热量”。

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通过物质直接接触,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比如,我们用金属勺子搅拌热汤,过一会儿勺子就变热了,这就是热传导。

热对流则是依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

烧开水时,水的上下翻滚就是热对流的体现。

热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

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不需要任何介质。

内能,热量和功的微观含义

内能,热量和功的微观含义

内能,热量和功的微观含义
内能、热量和功是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它们在微观上的含义如下:
内能(U):指系统内部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包括其动能和势能。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只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而与系统经历的具体路径无关。

热量(Q):指由于温度差而在两个系统间传递的能量。

热量不是一个状态量,而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系统发生热传递时才有意义。

热量的传递是由温度梯度驱动的,从高温处流向低温处。

功(W):指外力对系统所作的机械功。

功也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系统发生功传递时才有意义。

功的传递是由力的作用驱动的,通过物体的运动实现能量的转换。

需要注意的是,内能、热量和功都是能量的形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在热力学中,内能、热量和功的变化量之间存在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系式,即ΔU = Q - W,其中ΔU 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量,Q 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 表示系统所做的功。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1、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与一段过程对应,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3、内能是由系统状态决定的。

状态确定,系统的内能也随之确定。

要使系统的内能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热传递或做功两种途径来完成。

而热量是传递过程中的特征物理量,和功一样,热量只是反映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迁移的能量,是用来衡量物体内能变化的。

有过程,才有变化,离开过程,毫无意义。

4、就某一状态而言,只有“内能”,根本不存在什么“热量”和“功”,因此,不能说一个系统中含有“多少热量”或“多少功”。

内能和热量

内能和热量

∙内能1.大量分子无规律的运动,叫做热运动。

2.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习惯上也称为热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热。

4.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来看,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多,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热量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量度物体内能变化的物理量。

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或高温部分)向低温物体(或低温部分)传递,直到温度相同.2.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3.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4.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5.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6.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

7.水的比热最大。

因此,对于同等质量的物质,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最小。

沿海地区不象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就是这个道理。

8.热量的计算:物体吸收的热量:Q=cm(t-t)物体放出的热量:Q=cm(t-t)9.热平衡方程:如果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的散失,则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即:Q吸=Q放。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立。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的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运动,物质的每种形式的运动对应于一种形式的能。

机械运动对应机械能、分子的热运动对应内能、化学变化对应化学能等.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条件下转化。

并且转化中,能是守恒的。

热量的计算方法,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热量的计算方法,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一、什么是热量?
在系统与外界之间,或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的无规则热运动能量叫做热量。

常用Q表示。

这种传热过程大多是与系统和外界之间,或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温度的不同相联系的。

热量是大家应该注意与内能区分的一个概念,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认为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交换内能的净值。

比如,系统的温度比外界的温度高并与外界有热接触,系统内各个分子的热运动能量通过频繁的碰撞传递给外界,但同时外界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同样也可以通过碰撞转移给系统,由于温度不同,系统转移给外界与外界转移给系统的热运动能量是不同的,这个差值就成为热量。

大学物理规定,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取正;系统对外界放出热量,Q取负。

有特别规定的情况除外。

二、热量的计算方法
一个系统在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可以有三种计算方法。

一是使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计算(见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知识点);二是使用比热来计算;三是使用摩尔热容来计算(见摩尔热容知识点)。

中学学过物质的比热c定义为: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按它的定义很容易得到热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m为气体质量,ΔT为过程的温度差。

T1和T2分别是过程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的温度。

按比热计算热量时应该注意,热量多少是与过程有关的。

不同的过程虽然温度差相同,热量是完全可能不同的。

这体现在比热c对不同过程取值不同。

在很多过程中,c还与温度有关,这时上面计算热量的公式应该改为积分。

物体的内能与热量

物体的内能与热量

物体的内能与热量在物理学中,内能和热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和原子的动能和势能。

热量则是指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当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一、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总和,包括物体的分子和原子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其他宏观微观粒子的能量。

内能的计算公式为:E = K + U其中,E表示内能,K表示动能,U表示势能。

动能可以分为平动动能和旋转动能。

平动动能是物体由于直线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t = 1/2 * m * 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旋转动能是物体由于旋转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r = 1/2 * I * w^2其中,I为物体的转动惯量,w为物体的角速度。

势能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于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Ug = m * g * 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Us = 1/2 * k * x^2其中,k为弹性系数,x为物体的形变程度。

二、热量的传递和计算热量是指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当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热量会自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传热和辐射。

传导是指物体之间的接触传热,其中热量的传递方式有导热和对流。

导热是指物体内部的分子通过碰撞传递热量,而对流则是指液体或气体的分子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传递热量。

传热是指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传递方式传递热量。

直接传热包括对流、辐射等,间接传热通过传热介质如水、空气等介质传递热量。

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介质传递热量。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 * c * 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三、内能和热量的关系内能和热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其内能会增加;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其内能会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
M末 M初 0 M末
生产要素
产品
生产要素:土地, 厂房, 原料, 机器,
工人, 技术人员, 决策人员, 管理人员
2020/6/12
28
第4节 热容与能量均分定理
2020/6/12
29
作业: 3.8、3.10.
2020/6/12
30
• 热容:不同物质的混合
m, t1 t ?
m, t2
t c1t1 c2t2 t1 t2
Qp
dT
2020/6/12
48
• 定体热容与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 •dU W Q
准静态过程外界做功: W pdV
等容过程:dV 0 QV dU
CV
QV
dT
U T V
CV
,摩尔
U摩尔 T
V
2020/6/12
49
• 定压热容与焓
热力学第一定律 : •dU W Q 准静态过程外界做功: W pdV
1 2
Iz2
绕z轴转动的角速度的玻尔兹曼分布:
f
z
I
2kBT转
1/
2
exp
I
2 z
2kBT转
Ez转
1 02
Iz2 f
(z )dz
kBT转 2
kBT 2
2020/6/12
36
• 振动的能量均分定理
沿z轴振动的动能Ez振
1 2
mvz2
沿z轴振动的速度的玻尔兹曼分布:
f
vz
m
2kBT振
1/
2
exp
2020/6/12
12
• Mayer的贡献
1)用能量转化解释热带人群的静脉血含氧量高
2)“热是一种力,它可以转变为机械效应”
3)根据当时已有的实验结果计算热功当量
4)第一个用热力学指出有机物的生命活动不是
来自“生命力”,而是化学能转化为热的过程
5)用能量转化解释起电机、重力势能
6)用能量转化解释陨石穿越大气时的发光现象
2020/6/12
41
• 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
质心平动自由度=3 振动自由度=0
绕质心转动自由度=2
U 摩尔
1 2
RT3
2
5 2
RT
CV ,摩尔
dU摩尔 dT
5 2
R
2020/6/12
42
• 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
气体 原子量
CV,m/R
CV ,摩尔 2.5R
H2 2.016
F2 37.9968
Cl2 70.906
质心平动自由度=3
振动自由度=0
绕质心转动自由度=3
U 摩尔
1 2
RT3
3
0
6 2
RT
CV ,摩尔
dU摩尔 dT
3R
2020/6/12
44
气体
HCN H2S ClCN CO2 N2O SO2 H2O
CV/R
3.585 3.106 4.660 3.341 3.568 3.722 3.329
2020/6/12
22
• 热量的本质
1)热量是一种新的能量转移, 不同于机械的和电的作用方式; 2)热量是用内能差和非绝热过程 的功来定义的。
2020/6/12
23
• 热能与机械能的本质区别
热运动 :能量均匀分配 ,不能使 某些自由度的能量单独 增减。
机械运动: 能量集中在少数 几个自由度, 可以有选择地 使某些自由度的能量增减。
绕质心转动自由度=3
振动自由度=3NA 6
U 摩尔
1 2
kBT
23N
A
6
3N A
6kBT
3N AkBT 3RT
CV ,摩尔
dU摩尔 dT
3R
2020/6/12
46
2020/6/12
47
• 定体热容与定压热容
定容热容CV
lim QV
T 0 T
QV
dT
定压热容C p
lim Qp
T 0 T
气体
氨 甲烷 乙炔 乙烯 乙烷 乙醇 甲醚 苯 丙烯 1-丁烯 顺-2-丁烯 反-2-丁烯
CV/R 3.387 3.277 4.101 4.200 5.387 8.330 7.121 11.637 67.269 9.522 9.915 8.811
45
• 固体:Dulong-Petit定理
质心平动自由度=3
15
• Joule实验

搅拌机
水 多孔塞
2020/6/12
气体
16
•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状态A
W1
W2
绝热过程
W2=W1
热力学状态B
只与状态 A和B有关的常量
参与作功的力并不需要是保守力!
2020/6/12
17
•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力学状态A
W1
W2
力学状态B
W2=W1 只与两个状态有关的常 量
mvz2 2kBT振
Ez振
0
1 2
mvz2
f
(vz
)dvz
kBT振 2
kBT 2
2020/6/12
37
• 振动的能量均分定理
沿z轴振动的势能U z振
1 2
Kz 2
沿z轴振动的位置的玻尔兹曼分布:
f
z
K
2kBT振
1/
2
exp
Kz 2 2kBT振
U z振
1 02
Kz2 f
(z)dz
kBT振 2
参与作功的力必须是保守力!
2020/6/12
18
• 内能
热力学状态A
W1
W2
绝热过程
热力学状态B
U ( A) U (B) W2=W1 只与状态 A和B有关的常量
2020/6/12
19
• 热量
热力学状态A
非绝热过程
外界作功W
热力学状态B
系统在非绝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定义为:Q U AU BW
O2
32.0
N2 28.0134
HF 20.0064
2.445 2.788 3.251 2.506 2.504 5.737
HCl 36.461
2.524
HBr 80.912
2.525
HI 127.9125
2.621
NO 30.006
2.514
2020/6/12
Hale Waihona Puke CO 28.01042.501
43
• 刚性N(>2)原子理想气体
重量不变 水
酒精
重量不变
水银
重量不变
t 16C
2020/6/12

酒精
水银
t 0C
6
• Rumford实验 金属屑~ 54克
炮筒~51公斤,半小时温度上升39C
2020/6/12
7
• Rumford实验
水~8.5公斤
炮筒
两个半小时后,水沸腾!
2020/6/12
8
• Davy实验
钟摆装置 t 2C
2020/6/12
20
• 一般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状态A
W1
W2
Q1
Q2
热力学状态B
U AU B W1 Q1 W2 Q2
2020/6/12
21
• 内能的本质
1)内能U不包含整体的机械动能; 2)内能也不包含整体的势能。 从微观上看,内能是相对于质心 的动能与相互作用势能之和。
2020/6/12
51
2020/6/12
52
• 例4-1
Q h汽 h水
2020/6/12
53
• 摩擦取火
2020/6/12
54
• 摩擦取火
木块比热 ~ 2.6 103焦/(千克 • 度)
木头比重~0.6 103千克/米3
木块长0.5米,宽0.1米,沿长边摩擦。 正压力20牛顿,摩擦系数0.4。
摩擦生热透入木块深度 ~104米 来回摩擦一次使加热部分升温多少?
kBT 2
2020/6/12
38
• 转动与振动的能量均分定理
1)每个转动自由度的平均能量也为1 2
k
BT;
2)每个振动自由度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
分别为1 2
kBT。
注:这里的转动是分子 绕内部轴的转动,
振动是分子内部各部分 之间的相对运动。
2020/6/12
39
• 单原子理想气体
平动自由度=3
振动自由度=0
2
2
2020/6/12
31
• 摩尔热容
热容C lim Q
T 0 T
摩尔热容 Cm
热容 摩尔数
2020/6/12
32
• 热容与过程有关
热容C lim Q
T 0 T
吸热Q与过程有关
热容C也与过程有关。
2020/6/12
33
• 平动的能量均分定理
U 摩尔
E动能,摩尔
NA
3 2
kBT
3 2
RT
CV ,摩尔
转动自由度=0
U 摩尔
3 2
kBT
NA
3 2
RT
CV ,摩尔
dU摩尔 dT
3 2
R
2020/6/12
40
• 单原子理想气体
CV ,摩尔 1.5R
气体 分子量
CV,m/R
He 4.0026 Ne 20.183 Ar 39.948 Ke 83.80 Xe 13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