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解析(报刊精选版)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解析(精编版)一、作文解析选辑1、《黄冈日报》2015-6-14一股泉水几多情——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点评黄梅一中汪七良陈树东费高桥【真题再现】泉水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他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泉水鲜有关注。
其实,正是因为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题目解析】材料讲述的是地下泉水默默蓄积,一遇机会便涌出地面成为喷泉的故事。
材料分为前后部分,前半部分讲述的是泉水成为喷泉的自然现象与结果;后半部分则说明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前后两部分都在写泉水和喷泉,而又不限于泉水和喷泉本身,极富相关引申义与比喻义,也极易让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情形与所含道理,意在以特定自然现象与机理,引导广大考生对社会人生中的情形与道理进行多角度的联想与思考。
作文材料像寓言一样,言在此而意在彼,既发人深思,彰显某种价值理念,又引人反思并关注那些鲜为人知甚至被人忽略的沉默的事物和人的价值,富于哲理和思辨性,充满正能量(泉水之清),生活关注度高。
特别是要关注材料中蕴含的几组对比性的关键词,如蓄积(聚集)与喷涌(涌出)、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骄傲与默默不语、地下与地上等。
【立意参考】对于考生而言,审题立意上可联想感悟之处,面广点多,如“隐与秀”(先隐与后显、耐得寂寞终有辉煌、积累之后是爆发、鲜为人知与万众瞩目、点赞像泉水一样默默不语的人或事物、沉默的价值)、藏与散(用)(厚积方能薄发、要想发挥好先要积淀深)、源与流(源远方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结果与原因(风光背后是沉潜)等话题皆可。
文体上,可写确立论点加以论证的议论文,可写在记人叙事中扣合题旨的记叙文,亦可写在抒情中表达主题的抒情文章,形式多样,考生比较容易下笔成文,且不易偏题离题。
2015湖北真题语文试卷

2015湖北真题语文试卷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包含了多个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知识运用、写作等。
以下是对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的概述和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文章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
这部分通常包括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和一篇说明文。
1. 记叙文阅读: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节的把握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题目可能包括对文章主旨的概括、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等。
2. 议论文阅读: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把握、论证方法的分析以及论据的运用。
题目可能包括对文章论点的提炼、对论证过程的评价等。
3. 说明文阅读: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的理解和对说明方法的分析。
题目可能包括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对说明方法的评价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能力、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
1. 古诗文阅读:包括对古诗文的翻译、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和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题目可能包括对诗句的翻译、对诗歌主题的概括等。
2. 古文阅读:考查学生对古文内容的理解、对古文语言特点的把握和对古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题目可能包括对古文的翻译、对古文作者思想的分析等。
三、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这部分通常包括成语使用、语病辨析、语句连贯等题型。
1. 成语使用: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对成语使用场合的把握和对成语运用的准确性。
2. 语病辨析:考查学生对语句中存在的语病的识别能力和修改能力。
3. 语句连贯:考查学生对语句逻辑关系的把握和对语句连贯性的调整能力。
四、写作写作部分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的材料,学生需要提炼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2. 话题作文:围绕给定的话题,学生需要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生动。
2015年高考分省作文探究及满分议论文之湖南湖北

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分省探究一、湖南卷(一)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帮忙。
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
大树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分析:2015年的湖南高考作文题,延续了2011年以来的材料命题形式,采用了寓言式材料. 本题的立意空间较大.从“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而最终实现了理想愿望着眼,可立意为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通过思考和努力来实现自我理想;也可立意为遭遇挫折,不必灰心丧气,积极采取正确的方法,终能实现理想或有所成就;从其想办法的方式是结出果实借助飞禽走兽的传播而实现了旅行的愿望,可立意为“君子善假于物”“有所创新”一类;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坚持与理想。
大树有自己的梦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自己的梦想遭到拒绝和质疑的时候,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内心最初的向往,最终用种子实现了自己走出去的愿望。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树亦如是。
甜美的果实象征日积月累的沉淀。
无论能不能走出去,内心的丰盈无可替代。
2.自知与进步。
梦想是一种魔咒,打破魔咒的方式就是充分了解自己。
大树在被飞禽、走兽拒绝后,它只能依靠自己。
它规避了自己不能移动的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结出了甜美的果实,用种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通往它梦想的道路上,自知是牢固的基石。
3.想法与行动。
“去旅行”是大树的想法,可贵的是大树一直在采取行动。
它请飞禽帮忙,请走兽帮忙,自己结出果实,传播种子。
这一切都是行动的力量,在大树行动中我们感动着梦想的光芒。
(三)满分作文未来路上靠自己参天大树虽没有翅膀,没有腿,但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努力,结出果实,让飞禽鸟兽将自己带到了世界各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15各地高考作文

2015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范儿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201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2015年湖北卷(适用地区:湖北)高考作文题:喷泉与泉水,材料作文。
作文材料为: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2015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这个材料进行发挥。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作者:赵燕来源:《作文通讯·初中版》2015年第10期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数年泉涌,终成史诗莫芷涵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成一部史诗。
我曾这样想。
——题记曾去济南观泉,泉沫纷繁的喷泉如飞絮泼洒。
我问身边的老人,要多久才能形成如此壮阔的美景?十年,二十年?老者笑着回答:成百上千个十年!在地下默默涌动了漫长岁月,才造就了有朝一日的绚烂喷薄。
我心生感慨,脑中浮现出了一个清瘦却坚毅的身影——越王勾践。
早在吴宫,为图复国大计的他,顽强忍受着精神、肉体的双重折磨,对吴王夫差假意恭顺,最终感动吴王,被放回国,让日后雪耻有了机会。
回国后,“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算下来,整整二十年!勾践依旧隐忍不发,精心策划,蓄积力量。
他置胆于座,饮食尝之,日夜提醒自己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二十年来,他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殚精竭虑,磨砺身心。
他训练军队,鼓励生产,虚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救济贫苦百姓,为将来灭吴雪耻积聚力量。
正是他二十年的隐忍坚持,养精蓄锐,等待有利时机,奋发图强,最终如愿以偿灭吴雪耻,成就霸业。
一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又何尝不是如此!《红楼梦》这部巨著内涵丰富,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玄妙深厚,令后人痴迷赞叹,那其中蕴藏的宝藏似乎永远也挖掘不完。
这部著作是如何诞生的呢?曹雪芹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
他是诗人,也是画家,在各个艺术领域都有较深造诣。
创作《红楼梦》,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红楼梦》的诞生,得益于他早年多领域的广泛研究与积累,归功于他“十载”“五次”的蓄积磨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湖北卷含解析).docx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湖北卷,含解析)本试题卷共8 页,六大题23 小题。
全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 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B.镶(xi ānɡ)嵌驰骋(chěnɡ)..(chu án)飞紫蔷薇( wēi).暗香盈( yínɡ)袖.栀( zhī)子花逸兴遄..C.热忱( ch én)别( bi 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 yáo)酣( hān)畅蒲( pú)公英春风拂(f ó)面....【答案】 B【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选 A 项。
B 项中,“博奕”错误,本意是下棋的意思。
所以应为“博弈”。
C 项中,“灸手可热”错误,应为“炙手可热”。
D 项中,“溃乏”错误,应该是“匮乏”。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5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满分)(精选五篇)

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满分)(精选五篇)第一篇: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满分)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作文真题泉水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他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泉水鲜有关注。
其实,正是因为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题目分析很欣喜看到湖北卷终于出了这样一道意思简单直接的材料题目。
泉水和喷泉,互为表里,题目的第一层意思也就是“其实”这二字之后的部分。
“正是有XX那些默默不语的XX不断地XX,才有了……”这句道理岂不是耳熟能详?当然不要忘记,按照湖北历年的考试习惯,绝不会把作文出得这么简单。
写作文有一句老话“题简单,立意难”,说的是如果一道题看上去很简单,那么审题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想要写出最佳立意就需要考生再多下思考功夫了。
所以我们重新看一遍题目。
第一句就暗藏玄机:泉水……一旦有机会,成为……喷泉,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所以同学们,泉水和喷泉本是一体,是同一个事物,有机会涌出地面了,泉水也就成了喷泉。
于是我们有的同学把题目理解成了以上的意思和关系,可不可以呢?常见偏离题意的立意:泉水涌出地面才成为喷泉,所以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眼球;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不是不行,但是,这些即使你的表述再完美,都不是最佳立意。
立意参考立意三步走告诉我们,如果题目里面两个事物看似在分高下,那么第一步就是做选择,泉水和喷泉,选择哪个。
选择喷泉的是傻瓜,选择泉水的才聪明。
君不见,2013年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