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六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1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六章转移性支出)课件

2011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六章转移性支出)课件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
● 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概念 ◎ 社会保障支出:概念与性质 社会保障支出——政府为执行社会保障职能而安排 的各项财政支出。 在性质上,社会保障支出同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 相联,属于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安排的财政支出。 2010年,我国政府预算安排社会保障支出9131.6亿元; 此外,还有14818.5亿元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 何谓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制度?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第 一 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 Expenditure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in the world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 Social security items in China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题 Targets and problems of improvements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 可进一步财政补贴支出区分为两个亚类:一是直接(有 形)的财政补贴支出(通常意义的财政补贴支出),二是 间接(无形)的财政补贴支出(即税收支出)。
● 本章主要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转移性支出:本章主要问题
* 为何要由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责并安排社会保障支出? *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般构成如何,其社会经济效应主 要涉及哪些方面? *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进一 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总体思路如何? * 财政补贴具有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如何,其实际社会 经济作用主要有哪些? * 现阶段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 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补贴制度? * 税收支出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国外如何对税收支出实施 预算控制?

财政学ppt课件

财政学ppt课件

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手段
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支出、税收、政府投资、政府购买。
财政政策的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要点一
财政政策的效果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 膨胀、调节收入分配等。
要点二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方法、案例分析等。
行为税
对特定行为进行征收。
公债收入
内债
向国内金融机构和公众发行的债券。
外债
向国外金融机构和公众发行的债券。
其他收入
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捐赠收入
社会各界捐赠的收入。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类型
购买性支出
01
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
研支出等。
预算审批的标准
介绍预算审批的基本标准,如合规性、合理 性、完整性等。
预算审批中的问题
分析预算审批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预算过 高、预算不足等。
预算审批的意义
阐述预算审批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的计划
介绍企业在预算执行前需要制定和执行的计划。
预算执行的控制
阐述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控制措施。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评估其经济 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
分析财政支出对社会福利和公平的影响,评估其社会 效益。
可持续性效益分析
分析财政支出的长期影响和可持续性,评估其可持续 性效益。
04
预算管理
预算的编制

财政学完整(新)ppt课件

财政学完整(新)ppt课件

典型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与表现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偿债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表现 为债务违约、财政困难等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控制举债规模、提高偿债能力、加强监管等措施,化解风险则 需要通过债务重组、财政救助等方式进行。
案例分析
以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为例,分析债务风险的成因、表现及应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CHAPTER 05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目标和工具选择
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工具选择原则
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选择,注重政策效 应和可持续性
财政学完整(新)ppt课 件
目录
• 财政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财政支出理论与实践 • 财政收入理论与实践 • 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 •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国际财政合作与交流
CHAPTER 01
财政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财政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财政学定义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如何为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而筹集、使用和管理 资金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 经济关系的学科。
税收的本质与功能
揭示税收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必 然性和合理性,阐述税收在调节经济 、维护社会产税、 行为税等税种的特点及作用,分析税 制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税收原则
探讨税收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公平、效 率、财政充足等原则,分析各原则之 间的权衡与取舍。
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范围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 社会职能。在经济职能方面,政府需 要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增长和保 障社会公平。

财政学06(1)分析

财政学06(1)分析
补助的对象是低收入家庭,政府通过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 平,以相应提高他们的教育消费支付能力。
问题:补助对象可将补助款用于购买其他产品,因此无法保证 家庭增加对教育的消费。
结论:
其他产品
C
家庭得到补助后,家庭
的预算线由AB向外
A
平移至CF,并且与无
差异曲线I‘相切于点E’。
此时教育消费OD由 增加到OD',增加了 DD'。
2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 二、国防支出
3
一、行政管理支出(Administrative Expenditure)
是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 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发生的费用开支。
基本特征:管理性、公共性、稳定性、消耗性 主要内容:
人员经费----人头费 公用经费----办公费
4

影响行政管理费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增长 2、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 3、人员配备 4、财政收支状况 5、通货膨胀 6、政策性增支
变化趋势
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 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
5
“五五”时期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国家财政用于科学、 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 的经费支出。
性质
从总体上讲属于非生产性的支出。
20
二、教育支出(Education Expenditure) 1、教育的提供方式-------混合提供
经济性质-------混合物品
财政支出的三种方式
物品名称 纯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 支出方式 全额负担 部分负担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第二节 文教科卫支出 第三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6章 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6章 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中央 15.5 24.5 38.4 33.8 52.2 52.2 52.3 51.1 49.41 47.91 46.59
比重
地方 84.5 75.5 61.6 66.2 47.8 47.8 47.7 48.9 50.59 52.09 53.41
45.95 45.49 45.34
54.05 54.51 54.66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入的构成情况
税收
48.98 203.65 281.20 571.70 2 040.79 2 821.86 6 038.04 12 581.51 28 778.54 73 210.79 89738.39 100614.28 110530.70 119175.31 124922.20 130360.73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三)反映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指标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 及其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 收入的实际数量。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是财政总收入, 它是一个有规律、有序列、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 及其衡量指标
三、财政收入与公共产品提供
财政收入与公共产品之间关系的结合点,在 于公共产品成本的补偿方式。但从总体上讲,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只 能通过财政收入的形式加以弥补。
第二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构成因素以及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财政收入的 来源结构。
3 256.62 6 989.17 16 548.53 42 488.47 51327.32 56175.23 60198.48 64493.45 69267.19 72365.62

财政学 第六章PPT学习教案

财政学 第六章PPT学习教案

发放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发放时限:
累计缴费不足1年的: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满1年不满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18个月
达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
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且本单位已为其缴 纳失业保险费的,其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 劳动合同的:由社保机构根据工龄长短一次性支付生 活补助。
1、残疾人福利 2、社会福利院 3、其他社会福利设施及服务
第7页/共68页
(四)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的重要意

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的几点理由: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 机制的失灵。(纠正分配不公,救济贫困者)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 定器”的作用。(萧条—失业增加—收入减少—需求 萎缩—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相对增加收入和货币购买 力—刺激需求;反之亦然。)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就医的:可申
领医疗补助金。
第23页/共68页
(四)医疗保险
1998年12月国务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的决定》,从而创立了我国现行医疗社会保
险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
1、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所有企事业单位职工
2、保险费用筹集
规定:单位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
退休后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其个人帐户存储额
一次性地支付给本人。
5、养老金管理
要求:逐步由县、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福建、陕西:省级统筹;
其他大多数地区:县、市级统筹+省级资金调剂

财政学课件第六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

财政学课件第六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
(二)优化国防支出的结构
1.减少人员经费,增加军事投资费(研制、 采购、军事建设)。 国防支出中人员经费所占比重下降,武 器装备研制采购费用所占比重上升,成 为现代国防建设中规律性的现象。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
四、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实证分析
(一)绝对量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大部分年份超过财 政支出增长速度,是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 一个。
(二)相对量也呈增长趋势
说明我国行政管理成本总体规模偏高, 增长速度过快,给国民经济带来较重的负担。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为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统一,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 展,保持了国防支出的逐步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仍 属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补偿性增长。1990-2005 年期间,国防费年均增长15.36%,扣除同期居民消 费价格总指数年均上涨5.22%的因素,实际年均增 长为9.64%。
理、控制和监督中的权力,整肃预算纪律,严格预算 程序,加强预算的公开化和透明度。 (3)加大行政经费重点项目的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 本。 3.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节省政府行政成本。
第三节 国防支出
第三节 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概述 (一)概念
是指国家用于维护国防安全而用于军队的 维持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经常性开支、专 项军事工程以及战时的作战经费等方面的军 事支出。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 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2)我国国防支出的相对规模下降 。 中国过去20多年的国防费占当年GDP
的平均水平约为1.4%。
由“七五”时期占GDP的1.73%,下 降到“八五”时期的1.29%,“九五” 时期的1.19%。2001年以来,国防开支 看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实际上占 GDP的比例还不到2%。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重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在设计和改革转移性支出制度时,需要平衡公平和效率的 关系。过度的公平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而过于强调效率 则可能忽视公平。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各国转移性支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各国 应采取措施,如提高社保费率、延长退休年龄等,以应对 这一挑战。
加强监管与立法
转移性支出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立法保障。各国应建立健全 的法律和监管体系,确保转移性支出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转移性支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无偿性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提 供财政资金,以增加其可支配财力的一种 财政支出形式。
政府转移资金给居民或企业时,不要求对 方提供相应的物品或服务作为交换。
非对称性
激励与保障性
转移性支出使得政府的财力从财政部门转 移到居民和企业手中,但居民和企业的财 力并未直接回流到财政部门。
捐赠支出
指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或税 收减免等方式,向慈善机 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 等提供的捐赠。
捐赠支出的种类
包括公益捐赠、教育捐赠、 科研捐赠等。
捐赠支出的形式
包括现金捐赠、实物捐赠 和劳务捐赠,如向灾区捐 款、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 等。
03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收入再府将财政资金直接转移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支出方式,这种转移支付的目 的在于调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通过转移支付,政府可以向低收入人群提供 帮助,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欧洲的福利国家改革
面对财政压力和人口老龄化,欧洲许多国家正在对福利国家模式进行改革,如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退休年龄、 削减部分福利项目等。
日本的社会保障改革
日本政府正通过提高社保费率和延长社保缴费年限等措施,来应对社保制度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在探 索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理论与实 证分析
• 第一节:理论分析 •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 • 三、官员行为增长论 • 四、多数票规则增长论 • 五、公共支出增长趋势的基本决定因素
h
1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 (一)基本思想
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考察了英 国产业革命和当时的美、法、德、日等国的工 业化状况之后,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 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
h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4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h
15
五、公共支出增长趋势的基本决定因素
• (一)经济因素
– 经济发展水平
– 经济管理体质
– 政府征税能力
– 政府干预政策
• (二)政治因素
– 政局是否稳定
– 行政效率高低
• (三)社会因素
– 人口状况
– 文化背景
h
16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实证分析
一、中国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二、公共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
• 官员的效用:薪金、为他工作的职员数、声誉、额外收入、 考究的办公室、设施、公费活动邓
• 为了效用最大化,官员竭力追求机构最大化;机构规模越 大,官员们的权力越大。 因此,同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 相比,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表现出三个特点:
• (1)政府官僚机构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缺乏竞争, 导致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低下。
• (2)官僚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官僚行 为的成本相对较高。
•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社会成员对公共 部门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时,没有确切的依据。
h
12
三、官员行为增长论
(二)图示
h
13
2008年: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
一般公共服务
#国内外债务付息
外交
#对外援助
国防
公共安全
• 2.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财政支出增加百分 比与GDP增加百分比的比率。课本P130页
• 3.财政边际支出倾向。
h
7
• 瓦格纳站在需求的角度:工业化—人均收 入增加-政府活动扩张-财政支出比例提高。
• 市场失灵、外部效应、社会福利等原因。
h
8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
• (一)基本思想
• 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和威斯曼在20世纪60年代 初对英国1890年以后的财政支出历史数据进行 了经验分析,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 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如 战争、经济大萧条或其他严重灾害),财政支 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 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 这就是梯度渐进增长论。
#武装警察
h
14
四、多数票规则增长论
(一)利益集团与公共支出增长 在多数票规则情况下,利益集团的存在
导致多数人的税收价格降低,享有公共支出 利益而支付低税收价格的利益集团就会赞同 更多的公共支出。 (二)财政错觉与公共支出增长
财政错觉(fiscal illusion)指选民低估公共 支出计划的成本,因而他们就会支持公共支 出的增加。
• 审视效应(inspection effect) (政府职能增加了) • 集中效应(concentration effect)
h
10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
(三)图示
h
11
三、官员行为增长论
• (一)基本思想
• 个人是以追求自身利益为最大目标的。尼斯克南认为,官 员与其它所有人一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
财政支出比率
财政支出比率
h
5
百分比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时间
财政支出比率
财政支出增长率
gdp增长率hຫໍສະໝຸດ 6公式• 1.财政支出比率(G/Y):财政支出占GDP 或者GNP的比重。
18
一、中国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 (二)公共支出比率不断下降的原因
– 1. 经济体制的变革 – 2. 税收限制
• (三)公共支出比率上升的原因
– 1. 经济体制变革不大 – 2. 税收收入大幅增加 – 3. 扩张性财政政策
h
19
二、公共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
• (一)理论:上节实证理论的分析结果来 看,鉴于今后我国经济仍会继续持续高速 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我 国是一个集权制国家,且政府对经济活动 的干预力度较大,这些都是公共支出比率 不断上升的影响因素。
h
17
一、中国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 1. 公共支出比率变化的三阶段
–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 – (2)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 (3)1996年至今
50 40 30 20 10 0
预算内支h出比率 预算内外支出比率
111111999999556677383616——————11111199999956677872505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 因其理论实质上揭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两类原 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故也称之为内外 因素论。
h
9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
• (二)基本内容
– 1. 内在因素: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 平的提高 (农业税)
– 2. 外在因素:社会动荡对公共支出造 成的压力
• 置换效应(displacement effect) (公共支出取代私 人支出,公众容忍度提高了)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 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 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这就是瓦格纳法则。 它可表述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
h
2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二)图示
h
3
我国财政支出状况
3.5 3
2.5 2
1.5 1
0.5 0
收入弹性 边际支出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