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下载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下载篇一: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6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5〕390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J46-8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七月三日1 总则1.0.1 为防止或减轻腐蚀性介质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腐蚀作用,使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受腐蚀性介质(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下载)作用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防腐蚀设计,不适用于由杂散电流引起的腐蚀。
1.0.3 建筑防腐蚀设计应以预防为主,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介质的腐蚀性、环境条件、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考虑防腐蚀措施。
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部位,危及人身安全、维修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承重构件等应加强防护。
1.0.4 建筑防腐蚀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腐蚀性分级 Corrosiveness classification根据腐蚀性介质对建筑材料破坏的程度,即外观变化、重量变化、强度损失以及腐蚀速度等因素,综合评定腐蚀性等级,并划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无腐蚀四个等级。
2.0.2 腐蚀性水 Corrosive water含对建筑材料有腐蚀作用的阴、阳离子的水。
gb50046-2018

gb50046-201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 50046-2018)已出版发行,现就几点变化解读如下:1. 由“规范”变为“推荐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变为“《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 50046-2018)”。
设计人员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结构设计总说明。
2. 将强制性条文改为非强制性条文!设计人员表示欢迎。
3. 将适用范围扩大(1.0.1条):由“工业建筑物、构筑物”扩大为“建筑物、构筑物”。
这下民用设计院终于执行的正大光明了,但标准名称还是《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还是有点怪怪的哈!4. 砌体结构中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均有提高(4.5.1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由MU15提高至MU20,混凝土砌块由MU10提高至MU15。
5. 弱腐蚀环境下基础的表面防护由“可不做”变化为“应做防护”(4.8.5条)。
6. 强腐蚀环境下可选用预应力高强砼管桩、预应力砼管桩(4.9.2条)。
7. 砼抗渗的等级符号由“S”改为“P”,与《地下防水技术规范》保持一致。
8. 对预应力高强砼管桩、预应力砼管桩的桩身混凝土要求分别提出,抗渗等级提高至P12(4.9.4条)。
9. 砼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有C35降低至C30,水灰比有0.45提高至0.50(4.9.4条)。
非桩身强度控制的灌注桩可以采用C30了!!!10. 新增4.9.10条:“在腐蚀性环境下,砼灌注桩施工成孔不应出现负偏差。
灌注桩应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1)设计人员一定要将此条明确到施工图中。
(2)施工单位如何应对?工程中出现了负偏差、如何处理?。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查意见告知书 (2)

序号图号/页
号
初审意见问题类型
1 3、4 本工程拟建场地有高差,须先治坡,后建筑,并进行建筑
稳定性验算,请复核并修改。
回复:同意审图意见。
在基础说明第1条补充了要求,“场
地内存在的边坡、陡坎,应进行有效治理(由具有专业设
计、施工资质分别进行设计、施工),并应遵循“先治水、
后治坡、再治基”的原则,场地治理好场地的边坡及排水
系统后,并由专业的支护设计单位进行整个场地建筑稳定
性验算满足规范后,方可进行工程建设。
”
地基基础
2 计算本工程抗浮设计水位较高,提升泵房、综合泵房、1#提升
泵站地下室有抗浮要求,地下室应进行抗浮承载力验算,
抗浮工程设计等级为乙级进行计算,请复核并修改。
回复:同意审图意见。
设计时已考虑抗浮,基础计算结果
中抗浮稳定性满足不小于1.05。
提升泵房如下:
综合泵房如下:
1#提升泵站如下:
地基基础。
强腐蚀环境下能否采用管桩

强腐蚀环境下能否采用管桩、灌注桩《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以下简称防腐规范)实施至今,各单位反馈意见最多的是:在SO42-、Cl-、pH值、侵蚀性CO2的强腐蚀性环境下能够采用管桩、灌注桩?如若采用,应设哪些防腐措施?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解释,供参考。
一、防腐规范对管桩、灌注桩适用性的规定由于管桩存在预应力钢筋对腐蚀敏感和管壁较薄的问题,灌注桩存在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先与介质接触和混凝土在未硬化前先与介质接触的问题,所以防腐规范规定,管桩和灌注桩可用于中、弱腐蚀环境;当用于强腐蚀环境时作了“不应采用”和“不宜采用”的规定,见表1。
表1 强腐蚀环境下管桩、灌注桩的适用性强腐蚀介质名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灌注桩SO42- 不应采用不应采用Cl - 不宜采用不应采用pH值不应采用不应采用侵蚀性CO2 可用于中、弱腐蚀按规范用词说明,“不应”是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不宜”是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二、近几年来“正常情况”的变化防腐规范是在2008年发布和实施的。
管桩、灌注桩在当时的正常情况是:○1管桩在我国沿海地区推广使用已十年,但许多工程仅侧重于高强度、工期短、造价低等优势,而对管桩在腐蚀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较少研究,所以国家标准图管桩的保护层厚度仅为35mm,不能满足防腐蚀工程的要求。
○2在提高桩身混凝土耐蚀性能方面,许多单位已开展在混凝土中掺抗硫酸盐类防腐剂、耐蚀剂、钢筋阻锈剂和各种矿物掺合料的试验;但这些试验有待总结、鉴定、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近几年来,管桩、灌注桩的防腐蚀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已加大混凝土管桩的厚度,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原来的35mm提高到不少于40mm,已基本上满足了防腐蚀的要求;一些单位(如:广东三和管桩公司、建华管桩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院)还制定了耐腐蚀管桩的标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40mm的,有45mm的,也有50mm的,能满足强腐蚀环境的要求。
08建设部新标准目录整理

08建设部新标准目录整理一、08年出台09年实施的标准:1、《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绩效评价》CJ/T292-2008,自2009年1月l日起实施。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4、《转碟曝气机》CJ/T294-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5、《餐饮废水隔油器》CJ/T295-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6、《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293-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7、《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59-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CJ/T289-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9、《居住区控制网络通信协议》为CJ/T281-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10、《电采暖散热器》JG/T236-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11、《建筑反射隔热涂料》JG/T235-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12、《城市道路清扫面积测算方法》CJ/T277-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13、《IC卡膜式燃气表》CJ/T112-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14、《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15、《<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50452-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16、《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17、《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18、《烟囱工程施工</SPAN>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结 构 种 类 强 腐 蚀 中 腐 蚀 弱 腐 蚀 常规(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三级 0.15 ㎜ 三级 0.20 ㎜ 三级 0.20 ㎜ 三级 0.3mm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一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0.2mm
注: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
说明:对钢筋对腐蚀主要是纵向裂缝、非横向裂缝,不严控制
用量的 0.06%。
2 当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和料时,表中“水泥用量”为“胶凝材料用量”,“水灰比”为“水
胶比”(下同)。
说明:抗腐蚀—提高密实度—水灰比、水泥用量(与碳化系数线性)
弱=三类(滨海室外)
四、结 构
4.2 混凝土结构:材料、裂缝、保护层
裂缝:
表 4.2.4 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其中一种。
表3.1.4 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介质 介质 介质含量 环境相对 钢筋混凝土、 水 泥 砂 浆 、 普通 烧 结
类别 名称 (mg/m3) 湿度(%) 预应力混凝土 素混凝土
木铝 碳钢 砖砌体
>75
强
Q1
1.0~5.0 60~75
中
弱
强 弱 弱强
弱
中 弱 微中
<60
弱
氯
>75
中
仅主筋
0.45 —
S8
—
35(水上) 55 50(水下)
六、构 筑 物
1. 储槽、污水处理池(仅钢筋混凝土)
槽体不应设伸缩缝;污水池不宜设伸缩缝;架空—检查 大于100m3宜分隔(改善受力、分散风险); 抗渗≧S8;钢筋间距≦200mm;保护层≧ 35mm 内表面防护:块材、水玻璃砼、玻璃钢、
防腐蚀耐久性混凝土

给旭阳化工的建议防腐蚀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耐久性混凝土。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标准4.8.6规定“采用掺入抗硫酸盐的外加剂…,其性能满足防腐蚀要求时,可用于…基础…,并可不做表面防护”;针对工程腐蚀介质浓度,如强腐蚀介质,前提是“满足防腐蚀要求”,所以,不是所有的‘抗硫酸盐的外加剂’都能满足这一強腐蚀条件下防腐蚀要求的。
所以:1、CM型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CM型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在强或超腐蚀等级条件下,有近二十年的试验和工程使用成果;2、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国家标准主编专家的肯定:“掺入CM型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时,其表面可不再涂刷涂层防护”;3、设计采用了CM型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并要求了掺量的防腐措施。
CM型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CM型混凝土防腐剂)适应新拌混凝土与腐蚀性水土接触的混凝土结构抵抗硫酸盐、氯盐等强或超强腐蚀的工程,提高防腐蚀混凝土耐久性质量。
对于与水土接触的基础部位,CM型混凝土防腐剂的掺量按水泥质量分数计(替代水泥、密实剂、防水剂、膨胀剂)为10~12%(强腐蚀等级,约为胶凝材料的6.5%)。
对于超长结构的补尝收缩混凝土,与水土接触部位(标高地面以下部位),不太长结构CM型混凝土防腐剂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0~12%;超长结构混凝土后浇带或加强带CM型混凝土防腐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4%。
超长结构,标高地面以上部位可采用膨胀剂或抗裂剂;若出现地面上下交界部位,在采用10~12%CM型混凝土防腐剂时,同时还可采用膨胀剂或抗裂剂,其掺量应不超过3%(混凝土后浇带或加强带);因膨胀剂或抗裂剂的物质不利于抗硫酸盐等腐蚀,所以不应在强腐蚀等级条件下的基础混凝土中使用。
《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JC/T 1011-2006、《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 748-2005国家标准第一起草人:岳云德教授级高工2013年4月20日CM型混凝土防腐剂的防腐蚀混凝土的价格和性能比较1. 原材料和配合比为了保证防腐蚀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质量,工作性能,原材料要求: P·O 42.5 水泥(或42.5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钧牌CM型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CM型混凝土防腐剂)、I或Ⅱ级粉煤灰、S75或S95级矿粉、减水剂、中砂、碎石、自来水。
1.3.2防腐蚀基本构造设计

防腐蚀涂层最小厚度(μ m)
强腐蚀
中腐蚀
弱腐蚀
320
280
240
280
240
200
240
200
160
在气态和固态介质作用下,砌体的表面防护
防护层使用 年限(a)
强、中腐蚀
弱腐蚀
10~15 5~10
防腐蚀涂层,厚度≥160μm 防腐蚀涂层,厚度≥120μm
防腐蚀涂层,厚度≥120μm
1. 聚合物水泥浆两遍 2. 普通内外墙涂料两遍
在气态和固态粉尘介质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防护
防护层设计 使用年限 (a)
10~15
强腐蚀
防腐蚀涂层, 厚度≥240μ m
5~10
防腐蚀涂层, 厚度≥200μ m
2~5
防腐蚀涂层, 厚度≥160μ m
中腐蚀
弱腐蚀
防腐蚀涂层,厚度 ≥200μ m
防腐蚀涂层,厚度 ≥160μ m
1. 掺抗硫酸盐类防腐剂的混 凝土,厚度100㎜ 2. 沥青混凝土,厚度100㎜ 3. 碎石灌沥青,厚度150㎜
1. C20普通混凝土, 厚度100㎜ 2. 掺抗硫酸盐类防腐剂的混 凝土,厚度100㎜
普通水泥混凝土基础的表面防护
1. 环氧沥青或聚氨酯沥青涂层 厚度500μ m 2. 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10㎜ 3. 玻璃鳞片涂层,厚度300μ m 4. 环氧沥青贴玻璃布,厚度1㎜
2~5
1. 聚合物水泥浆两遍 2. 普通内外墙涂料两遍
不做表面防护
当地面需经常冲洗或堆放腐蚀固态介质时,墙、柱面 应设置墙裙,其面层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腐蚀性介质为酸性时,宜采用玻璃钢、玻璃鳞片涂层、 树脂砂浆或耐腐蚀块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混凝土结构
⑪ 保证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有诸多要求。与原规范相比 较,本规范在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小水泥用量、最大 水灰比等方面的要求均有所提高,并根据腐蚀性等级的不 同区别对待。这是由于国内对这些问题已有共识(海港、 铁路等行业标准都提高了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本规 范与国际标准不能差距过大,适当进行了调整。 本次修订还增加了对最大氯离子含量的规定,与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接轨。 ①某些试验表明,原200号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差,它的抗 碳化能力约为原300号混凝土的1/2、原400号混凝土的1/8。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 处于环境类别为三类的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所以本规范规定在弱腐蚀等级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1.1 防护层的使用年限
为了保证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建、构筑物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正 常使用,特制定《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规范》。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确定。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可分为承载力的使用年限和耐 久性的使用年限。建筑、结构的腐蚀措施主要采取:①提高结构自身 的耐久性;②增加某些附加措施。有些附加措施(如:钢结构的表面 涂层)需要根据其使用年限进行多次修复或更换才能满足结构的设计 使用年限的要求。 新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对地面面层、钢与混凝土结构表面 涂层等防护层提出使用年限的规定。 防护层使用年限是预估的使用年限,应在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等 各个环节上得以保证。 “合理设计”是指建筑防腐蚀设计应以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 计规范》为依据,正确分析设计条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如果设 计不合理,实际使用效果一定很差。例如:某肉类加工厂的地面为了 防止脂肪酸的腐蚀作用而采用了耐酸混凝土(即水玻璃耐酸混凝土); 这种地面是耐脂肪酸的。但设计人员忽略了清洗地面时需要用碱水去 掉油酯的要求,而水玻璃类材料是不耐碱性介质的,所以这块地面使 用不久就腐蚀破坏了。
2 结构设计
2.1 基本要求
“结构”章增加了“一般规定”。 提出了在腐蚀环境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材料的选择、结 构的布置、选型、构造及构件更换、计算分析方法等诸方面提出要求, 这种“概念性”设计对提高结构防腐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选材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如混凝土耐氯气的腐蚀比钢 强;密实性较高的材料抗结晶腐蚀比孔隙多的材料好,砌体结构属多 孔材料,不可用于受大量易溶固态介质作用且干湿交替处。 在腐蚀条件下,结构设计应从布置、截面形状、连接方式及构造上力 求简洁,尽量减少构件的外表面积、棱角和缝隙,以避免水和腐蚀性 介质在结构表面的积聚并利于其迅速排除。 例如:钢结构杆件放置方向不能积水;构件表面平整与否以及杆件节 点和布置,要利于腐蚀性介质、灰尘和积水的排除。 例如:设计时要考虑固定走道、升降平台等设施和照明,以便于防护 层的施工、检查和维修,不能出现无法施工和维修的区域。 彩涂压型钢板、柃条等次要构件,往往不能与主体结构的使用年限相 同,因此,当业主要求使用时,应采取便于更换的措施。
在化学腐蚀环境下(主要为工业介质),材料的劣化要比 自然环境中快速得多。碳素钢在CL- 作用下,每年的腐蚀 速度可达1~5㎜;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了钢筋的腐蚀外,还 存在保护层水泥材料的腐蚀。在酸性溶液和镁盐溶液作用 下,水泥类材料会发生“分解型腐蚀”,在硫酸盐等结晶 型盐类溶液作用下会发生“膨胀型腐蚀”,这些腐蚀导致 混凝土本身破坏,钢筋裸露;腐蚀地基发生膨胀,进而导 致整个结构的破坏。 因此,在化学介质腐蚀环境下,不仅钢材(包括钢筋)遭 受腐蚀,而且混凝土保护层也遭受腐蚀,只靠结构自身已 无法抵御介质的侵蚀。即按自然环境中提高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提高密实度及保护层厚度)以保护钢筋的一次防护 措施(积极防护)已达不到目的,还要采取各种防护层措 施(如:地面、涂层等),并定期维护或更换,避免腐蚀 性介质与结构接触,称为二次防护(消极防护)。结构设 计就是让结构自身的耐久性达到一定的要求。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
培训班讲义
目 录
1 概述 1.1 防护层的使用年限 1.2 新版规范修订的主要内 容 2 结构设计 2.1 基本要求 2.2 混凝土结构 2.3 钢结构 2.4 新增“钢和混凝土组合 结构” 2.5 基础
2.6 桩基 2.7 构筑物 3 地面的防护 3.1 面层 3.2 隔离层 3.3 垫层 4 钢结构的防护 4.1 钢铁基层的除锈等级 4.2 钢结构的表面防护
1 概述
在化工、冶金、石油、化纤、机械、医药、轻工等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 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各种酸、碱、盐类等腐蚀性介质;这些介质对建筑 物和构筑物的构配件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作用。一些厂房因腐蚀而报 废,甚至倒塌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某化工厂木屋架因受邻近氯化氢气体的腐蚀而突然倒塌。 1996年8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题目为“3000万元换危 房”,向全国人民报导了青海某铬盐厂投产三年因腐蚀而报废的消息。 1998年春节前某复合肥厂的钢屋架因腐蚀而突然倒塌,造成一死八伤的 事故。 这些事故均与防腐蚀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使用、管理等各方面有关。 所以常言道:防腐蚀工程的好坏是:三分设计、七分施工、十分生产管 理。
1.1 防护层的使用年限
“正确施工”是指建筑防腐蚀工程应以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为依据,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防腐蚀工程的施工与 一般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是有区别的;某防腐蚀工程在混凝土面上施工 防腐蚀涂层时采用普通装饰工程的油灰打底,虽然表面很平整,但使用 不到3年,就成片脱落。 “正常使用和维护”是指防腐蚀工程的使用单位应提倡文明生产,制定 相应的生产、管理制度。例如:某硝铵车间地面上的固态硝铵,应干扫 去除,但却采用自来水冲洗,造成液态介质干湿交替作用腐蚀,使厂房 破坏严重。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规定, “正常维护”应包括必要的检测、防护及维修。 防护层使用年限是预估的年限,不是防护层的实际使用年限。当使用年 限超过预估年限时,应对防护层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大修 或继续使用。
2.2 混凝土结构
⑫ 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除需要一定密实度的混凝土外,还需要有一定厚度 的保护层。根据调查,保护层厚度若减少1/4,则混凝土中性化层到达钢筋表 面的时间可缩短一倍。 本条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针对所有钢筋,即纵筋、钢箍、分布筋均要满足该 表的要求。因为从防腐蚀机理出发,钢箍锈蚀不仅会导致构件抗剪能力的下 降,而且钢箍的锈蚀会诱导纵向受力锈蚀,从而导致构件丧失承载能力。 国际上的观点都很明确,必须包括全部钢筋。 表4.2.5面形构件中只提板、墙,取消了壳。因壳体较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一般不能满足要求,且在腐蚀条件下应用很少。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对防腐蚀设计十分重要,目前国际上都有加厚保 护层的趋势。但厚度也不能增加过多,因为保护层太厚时,受弯构件横向裂 缝会加大,涂料防护层也易脱落。 本次规范修订取用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三类环境 取值为“弱”的要求,以利于与新的国标、标准图、计算软件接轨。 本规范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稍低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相 应限值。为此我们与“耐久规范”进行了多次协调并达成共识:耐久性是把 混凝土自身防护放在第一位,附加措施是第二位的,而工业建筑腐蚀环境要 严酷得多,在不加防护的情况下,材料自身无法抗拒化学腐蚀环境作用,大 多采用特殊防护措施,故耐久性基本要求确定在一个适当范围。
2.2 混凝土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腐蚀性介质对构件的腐蚀,一般是由外表向内部逐渐进行的。混凝 土的抗渗性能对腐蚀速度起重要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决定于 混凝土的密实度,而对混凝土密实度起控制作用的是水灰比和水泥用 量,其中水灰比起主要作用。水灰比与碳化系数之间有近似的线性关 系;水泥用量与碳化系数之间也近似呈线性关系,但水泥用量小于 300㎏/m3时,系数明显增加。国内外关于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规定 中都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有明确规定,结构混凝土水灰比一 般控制在0.55(抗渗等级相当于0.6MPa)以内,预应力混凝土为 0.45(抗渗等级相当于0.8MPa)以内。本条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处于环境类别为三类的结构混凝土最 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限值的规定作为弱腐蚀等级的取值。 在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中规定“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而非抗渗 标号),便于设计人员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且施工中利于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最大氯离子含量0.06%指水溶性试验方法,不能采 用酸溶性试验方法。 当混凝土中需要掺入矿物掺和料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表4.2.3注2中的“胶凝材料”是水泥和掺入的矿物掺和料的总 称;“水胶比”即为水与胶凝材料之比。
2.2 混凝土结构
在混凝土结构中,从腐蚀机理出发,结构布置、类型要力 求简洁,应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面积,包括外露的金属预 埋件(如:吊环、连接件等);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以保 证抗渗性能;加大保护层厚度以减缓腐蚀进程。因此,预 应力结构优于非预应力;预应力结构中先张、整体结构优 于后张、块材拼装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优于预制结构。 纵向受力筋和预应力筋不宜过细。 对于结构混凝土材料,提高密实度、增加保护层厚度是防 腐 设计的核心。目前工程设计中,采用C30~C40提高混 凝土强度等级已成共识,但还要明确控制最小水泥用量, 最大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抗渗性能所必要的。本次规范 将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和保护层厚度作为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