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的施工图设计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话题1:总体设计的概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话题1:总体设计的概念

话题1完整设计的概念面对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完整设计的概念。

这个完整设计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过程。

一、设计的过程1、建设葩中国基本建设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编制设计文件施工前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交付使用美国帯规建设程序:设计前期工作场地分析方案设计设计发展施工文件招标或谈判施工合同管理工程后期工作英国常规建设程序: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人纲或草图规划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或施工图生产信息工程总表指标合同:项目计划、施工、竣工验收及工程反馈2、建筑营造方式迄今为止,国外比较通行的仍是以业主、建筑师、承包商等三边关系为基础的常规建设程序;但在第二次世界人战后,也出现了一些非常规的建设程序,如“快轨建造法”及“设计一营造法”等。

常规的三边关系常规的建设M图1-1常规建造法“快轨建适法”的关系“快轨建适法”的程序图-2快轨建造法“设计一营追法°的关系“设计一普造法"的忌序图1-3设计一营造法3、设计前期工作设计前期工作阶段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

确定课题第一步就是确定课题。

弄清这个课题意味着作一整套决定:为谁造就场所?意象如何?谁来决定将是什么形式?什么物力、财力可供使用?期待什么形式的解决方法?建造在什么位置?一般情况下,开发的意图取决于开发商,但设计师如果有机会,就有资任阐明既定目标、提出潜在的目标供讨论,揭示新的可能性和开发商未预计到的情况,甚至还要为未来的使用者讲话。

然而,课题常常在设计师请来之前就由业主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至少要负责查看课题是否提得详尽、所提课题的各部分之间是否一致(充足的物力、财力、解决方法符合意向、足够大的基地等等)。

与确定课题相对应的建设程序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它是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中的最初阶段,提出一个轮廓设想,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其主要作用是国家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

公共建筑通用施工图说明

公共建筑通用施工图说明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住宅除外)一. 工程概况1. 建设单位-------------2. 建设地点---------省---------市--------路-------号3. 建筑工程等级-----------级4. 设计使用年限-----------年5. 建筑防火分类-----------类6.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级,地下---------级7. 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度8. 建筑结构类型-------(如框架、剪力墙、框筒、框剪、混合结构、钢结构等)9. 建筑功能性质-------(如办公楼、商业楼、综合楼、旅馆、医院、学校、会议中心,影剧院、体育建筑等)10. 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11. 建筑占地面积---------㎡12. 建筑基地面积---------㎡13. 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14. 建筑高度:主楼--------m;裙房--------m15. 设计标高:首层室内地面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m,室内外高差---------mm二. 设计范围1. 本工程施工图设计专业设计范围----------。

(如: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配套内容)2. 本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范围-----------。

(如:仅包括土建设计,不包括精装修、特殊装修、幕墙、金属装饰构件的深化设计等)3. 本工程建筑总体设计范围------------。

(如:仅包括室外道路、广场、踏步、花台及围墙设计,不包括景观设计等)三. 设计依据1. 扩初设计批文(文号、日期)及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审批意见(文号、日期)等2. 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图、地形图3. 相关的国家及地区的规范、规定、技术措施等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 J10264-2003(上海市规范)……..四. 标注说明除标高及总平面图中的尺寸以米(m)为单位外,其他图纸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设计讲义(PPT+10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设计讲义(PPT+1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成果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全面掌握了公共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案例中。未来我们将继续提高专业技能,为社会 提供优质的公共建筑设计服务。
展望未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建筑设计面临着更多挑战,如可持续发 展、智能化、无障碍等。我们将紧跟行业前沿,不断创新,为打造更 宜居的城市贡献力量。
绿色材料
选用环保、可再生、低碳排放的 建材, 减少建筑生命周期对环境的 影响。
室内环境设计
营造舒适氛围
室内环境设计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空间体验。通过合理的采光、色彩搭配和家具布置等,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满足人们的 感官需求。
提升使用体验
关注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出人性化的空间布局和动线流线。确保良好的通风、采光和隔音效果,增强使用者的舒适感和归属感。
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确保建筑物及其 使用者的安全。
节能环保
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用户服务
关注使用者需求,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 提升建筑物的公众价值。
成功案例分析一
以苏州园林为例,这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特色和传 统文化元素。通过精心的空间布局、精细的园景设计和恰当的材料选用,营造出 独特的中国园林风格,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该项目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 巧妙地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公共建筑的功能性和 舒适性。
应急消防设备
在关键区域配备消防栓、灭火器等应急消 防设备,为及时扑救提供保障。
节能环保设计
优化能耗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材料, 最大程 度降低建筑的用水、用电和用气 消耗。
可再生能源

建筑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析

建筑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析

建筑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析摘要:围绕着施工图设计与审查的要点,探究当前施工图设计与审查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针对施工图设计的一般流程与审查科学方法,形成完善的施工图审查与设计管理体系,解决施工图设计中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图,审查,设计,改善策略引言现代建筑工程质量与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图全面提高精细化水平,能够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基础上,保证建筑施工图的环保性、独特性、安全性和审美性,能够在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提高施工质量。

1 建筑施工图在设计中的问题1.1不合理环节较多建筑工程施工图在设计中多存在一些制图不合理的现象。

有些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上存在着粗心大意或者缺乏实地调研问题,往往没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或者存在着施工图的制图标准不符合规范的问题。

还有的施工图的细节与建筑工程文件有出入,图纸没能按照国家的有关建筑要求进行设计,建筑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导致建筑面积与实际面积存在的误差较大。

或者在平面图中没能给出合理的示意,以及存在着建筑剖面图剖切位置不合理的问题。

还有的缺少组合示意图,没能发挥施工图设计的实用价值。

1.2节能设计的问题节能设计应当从节能技术的角度出发,有些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关注不足,没能重视新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没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节能环节进行设计。

首先,节能设计内容与节能计算的内容要求不符。

有的施工图在节能门窗、外墙保温材料的造型与计算方面存在错误,往往施工图的计算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在计算的过程中存在着修正系数取值不当,没能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有效设计的问题。

其次,还有的设计规定不达标,施工图的设计与实际需要不统一。

例如,存在着建筑物的遮阳与热阻性系数超标,不满足屋面与墙体热阻需要问题。

第三,还有的建筑施工图的节能设计深度不够,在设计过程中没能考虑实际问题,例如存在着冷墙设计节点的现象。

1.3消防设计的问题消防是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设计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设计工作也较为繁琐,施工图设计人员往往没能抓住消防设计的细节,因此常存在低级错误现象。

关于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分析与探讨摘要建筑公共空间是供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公共使用的建筑空间,它在维系人类关系、加强人与人之间交流与互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也是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文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依次介绍和分析了建筑公共空间的相关问题,以此来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建筑工程公共空间的设计。

关键词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分析與探讨前言单个建筑物相互衔接组合形成建筑群体,而连接单个建筑所围合成的公共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公共空间。

建筑公共空间既相对独立于建筑群体,但又与单个建筑物的关系密不可分,建筑公共空间是衔接建筑单体的重要枢纽,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好的社交平台和活动场所,而且丰富并点缀了整个建筑群体,使建筑群中的单个建筑之间相互连接起来,赋予了整个建筑群生命力和感情色彩。

1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提升方案传统的建筑工程空间设计往往忽略公共空间给建筑及人类带来的感受,因此无法为人类提供一个很好的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的场所。

例如:传统的公寓设计中,所谓的“建筑空间设计”只不过是一条走廊,居住和生活在这类建筑中的人们根本没有建筑公共空间的概念。

因此,要想提升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实现建筑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就是要改革传统建筑设计和空间规划的思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就要勇于创新建筑空间设计和格局,要扩大化的发展建筑空间,不仅要从狭义上扩大实际建设工程的公共空间领域,更应从思想上重视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发展,在建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建筑空间给人类带来的真实感受,在空间设计时更多地融入人性化设计方案,从而增强建筑公共空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现代建筑更加重视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使建筑空间设计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其次,建筑公共空间是衔接建筑单体和增强居民凝聚力的核心要素。

因此,在进行建筑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扩大化的公共空间,还要考虑公共空间的交通问题,建筑公共空间只有在方便人流出入、接受信息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凝聚作用,才能更好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一、前言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建筑设计方案设计的图纸,为施工单位提供建筑物的具体施工细节和要求。

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和准确度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并且需要由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精心设计。

二、施工图设计内容1. 地基与基础设计: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地基与基础设计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承载力和变形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地基与基础结构。

2. 主体结构设计:主体结构设计是建筑物的骨架,承担着建筑物的荷载和承重功能。

在主体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材料、结构形式、设计荷载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3. 建筑功能分区设计:建筑功能分区设计是将建筑物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并确定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和尺寸。

在建筑功能分区设计中,需要考虑功能分区的联系与分离、通风与采光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功能布局合理。

4. 建筑设备与管路设计:建筑设备与管路设计是为建筑物提供供水、排水、通风、空调等基本设备和管路系统。

在建筑设备与管路设计中,需要考虑设备与管路的布局、连接方式、管路材料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设备运行正常。

5. 室内装修设计:室内装修设计是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和陈设,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在室内装修设计中,需要考虑装修材料、装修风格、灯光设计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装修效果满足要求。

6. 安全防护设计:安全防护设计是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安全保障。

在安全防护设计中,需要考虑防火、防盗、防水等安全因素,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施工图设计流程1. 确定设计任务:根据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了解设计目标和设计范围。

2. 收集资料信息:收集建筑工程的相关资料信息,包括设计方案、地质勘查报告、设计规范等,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3. 展开设计计划: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确定设计人员和工作内容,确保设计进度和质量。

某公司三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施工图

某公司三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施工图
BTc250\\320(0.12\0.15)20019025032028026011004000SPD1900600ML26501900PD2650700700MLS600PD40001100×800(0.84)1701404503652401904202708701465.5854爱奥尼柱基(无沟槽)彩钢压型板屋面安装甲方委托厂家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顶棚 LJ2001(P63-棚6)隔汽层: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水泥与2%专用胶粉粘接保温层:120厚挤塑聚苯板双层交错铺设双层交错铺设钢筋混凝土楼板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防水层: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水泥砂浆与2%专用防水分粘接轻钢檩条轻钢檩条防水层: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水泥砂浆与2%专用防水分粘接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楼板保温层:120厚挤塑聚泥与2%专用胶粉粘接水泥砂浆顶棚 LJ2001(P63-棚6)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彩钢压型板屋面安装甲方委托厂家4.厨房烟道为砖砌烟道,出屋面口参见03J930。GB/T8485-2008 )2.车库、厨房开口处上方设置不小于1米的防火挑檐.内墙采用240和120厚粘土砖墙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温防火隔离带。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3.外墙及屋面保温层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2级,墙体每层设置宽度为300mm燃烧性能等级A级的保口设箅子挡风.出屋面设自力式风帽井一侧水平延伸超过0.5m时,高度不小于1.05m.板(一)>>(06J403-1)中的A25型,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起不小于0.9m,靠梯部门的有关规定.分级不低于3级,隔声性能分级不低于3级.(注:分级标准采用GB/T7106-2008, 5.门窗选料、颜色、玻璃等见门窗表附注.5.穿女儿墙水落口做法参见06J204 20页(1)封

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及深度规定

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及深度规定

建筑施工图设计规及深度规定一版面1、以标准层图副大小为基准,一般情况下只一种高度大小图副。

长度加长增加一种。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2、图层,天正默认的图层及颜色好线性,以天正默认为准,不允修改家具图库以给定的家具图库图层为准。

3、打印线宽控制墙体为0.50,填充、家具为0.15(淡浅70),门窗为0.20,其他均为0.25.详图线宽控制?4、封闭阳台为三根线表示、不封闭阳台为两根线表示。

5、图纸加图纸会签栏,以后的图纸签名及会签全部手签,厉禁止使用电子签名。

二平面图1、大型或复杂的项目,特别是分段绘制者应增加防火分区示意图(比例缩小集中绘制)和轴线关系与分段示意图,分段轴线号前面应加注分段序号;各层平面的防火分区界限宜用粗点划线示出,并在分界线两侧框示出分区序号和建筑面积(这对设备专业十分有用)。

2、平面图中标注的尺寸,可分为总尺寸、定位尺寸和细部尺寸三种;总尺寸---建筑物外轮廓尺寸;若干定位尺寸之和。

定位尺寸——轴线尺寸;建筑物构配件如:墙体、门窗、洞口、洁具等,相应于轴线或其他构配件确定位置的尺寸。

细部尺寸——建筑物构配件的详细尺寸。

外墙三道:第一道外包(或轴线)总尺寸(错台或分段外包尺寸可在二、三道之间单注),第二道开间进深轴线尺寸,第三道门窗洞口和窗间墙、变形缝等尺寸及轴线关系;4、所有定位尺寸及细部尺寸都要以轴线为准,不以墙线为准。

即都与轴线发生关系。

5、钢筋混凝土墙应视情况确定是否标注,但应在图注中写详见结施图,且应在施工图中深入研究、配合、确保无误。

钢筋混凝土墙应表示为异形柱,不允粗单线绘制。

部门窗洞应注定位尺寸、高窗应注窗台距地高,门洞(指不装门的洞口)应注洞宽、洞高尺寸;6、所有平面节点放大或详图索引要注全(层层共用的详图索引号层层标注)7、门窗编号要注全。

“人防工程门窗表”一般都直接放在人防平面图中,便于主管部门审图;8、门的开启向和形式应在平面图上区别表示:1000以下门的开启式为单扇半开,1200及以上为双扇半开户门为甲级防火门(钢质)时应与其它甲级防火门(木)区别对待9、室外、各层楼地面均应标注标高;10、厨、洁具和家具——厨、洁具和家具自始(发作业图起)至终保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的施工图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21T14:14:18.7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作者:黎昌荣
[导读] 这就要求设计师要严格把握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440
摘要:公共建筑主要是指供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在现代公共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图是建筑设计过程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完成施工图设计,经过审查通过的图纸可以用于施工。

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依据,是工程施工的必备条件,庞大的建筑工程都是参照建筑施工图进行施工的,因此,建筑施工图的严密性和合理性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建筑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设计师要严格把握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关键词: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
1.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概述
公共建筑中,特别是商业建筑,往往由于使用功能、适用对象的不确定性,项目业主基于自身实际需求、营销需求、潜在客户需求等众多因素,会积极的参与到施工图的设计中,从而会使得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变化较大,经常会遇到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期,因不能满足业主实际使用要求,对功能和布局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修改。

一些业主为了缩短工期时间,不断压缩设计周期,甚至需要提前提交设计图纸,更加大了施工设计图的难度。

因此相关设计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施工图设计,还需避免错、漏、碰等一些弊病,因此,需要做到精心设计,力求完善与完美,顺利通过施工图的审查,使得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入施工阶段并最终通过竣工验收。

2.现代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建筑施工图设计要全面、细致
现如今建筑方案的设计,比较倾向于建造独特风格的建筑和极具视觉效果的立面设计。

但是过分追求立面效果的创新就会相对忽略掉建筑的实际功用。

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难题,而且施工图的设计也会遇到瓶颈。

例如一些商业住宅合用楼,普遍都是上面是住宅,而下面是商店,因此多选为南朝向,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楼内工作人员要进出方面,因此在建筑的北边设置出口,有利于安全疏散,还会防治使用的面积出现浪费情况。

如果建筑建筑结构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类型,要想维持框架的稳定结构,就要加大柱和梁的比例,但是尺寸的加大就会导致建筑物外形看起来过于笨重。

也就失去了原有立面设计的预期效果,所以施工图的设计一定到全面细致。

2.2施工图设计要注意各个专业间的协调配合
施工图设计不仅是设计能力强便可以胜任的工作,它需要各个专业之间密切配合,这也是决定一份施工设计图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了对建筑设计师的综合要求,需要设计师对相关专业均有所了解,并随时关注相关专业知识的发展更新,确保设计资料的准确及时,避免闭门造车和反复设计现象发生。

例如目前建筑行业对节能和防火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就需要设计师对当前节能和防火的具体要求和技术发展进行详细了解,并且在设计图上明确标注防火分区、消防电梯、疏散通道等的详细分布与数据,以保证居民的切实利益。

2.3遵循国家安全防火相关规定
公共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安全防火的相关规范,保证施工过程以及建筑的消防安全。

例如应遵循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单面布置房间的住宅,其走道出垛处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等相关规定。

建筑施工图纸应具有消防和人防的审批文号,在图纸中还需要列出相关的编号、名称、标准等,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获知消防等级、防水问题和无障碍等级等,不可漏项。

2.4建筑施工图设计要注重节能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方面也要进行有关于节能减排的设计,例如想减少来自太阳的辐射,这样就可以使室内的温度更加舒适,还可以减少噪音的危害,在过度季的通风效果要不断得到加强,在建筑施工图的外围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呼吸式的幕墙。

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将窗户打开,促进通风流动,那么夹层内部的空气温度也会得到有效的降低,在冬天的时候,可以利用夹层内部的空气,将光能进行充分的吸收,这样就会有效的减少室内的热量减少,将节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实例探析现代城市中某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
某市新图书馆地上10层(部分8层),设地下室2层(其中地下一层设1层夹层),建筑高度为50.0m,总用地面积21067m2,总建筑面积98000m2,地上建筑面积60000m2,地下建筑面积38000m2,建筑基底面积7818m2。

3.1首层设计
首层层高5.2m,建筑面积为7,818m2,首层中部为门厅区(动区),门厅区作为读者的出入口和馆内竖向交通的主要起点,具有借还书和图书检索等功能。

北区首层主要为读者借阅区(次静区),包括报刊阅览区和盲人阅览区、还设置了24小时还书区和保安及消防控制室。

南区首层主要为读者服务区(动区),包括休闲阅览区(书吧)、新书推介。

3.2二层~十层设计
二层~九层层高4.9m,建筑面积分别为二层5723 m2、三层6190m2、四层6276m2、五层6421m2、六层6500m2、七层6614m2、八层6873m2、九层4478m2。

其中,十层层高5.3m,建筑面积为3107m2,北区十层为行政办公用房(次静区),可利用北区中心部分的服务核心到达此区。

3.3地下一层设计
地下一层层高8.3m,建筑面积为16391m2,夹层建筑面积4156m2。

地下一层以中部的门厅区(动区)为中心,周边设置了学术交流区、读者自修区、食堂、书库区及电设备房,由地下一层西侧的出入口和首层的垂直交通设施可到达地下门厅区。

地下一层各区有专门出入口,可独立运营。

3.4地下二层设计
地下二层层高5.0m,建筑面积为17453m2,地下二层为复式汽车库(设复式停车位286个、普通车位66个、大巴车位4个,总数356
个)、非机动车库(非机动车位1184个)和设备区(水泵房、消防水池、空调机房等),地下二层还设置了大型车辆的专用回车区和移动图书馆大巴、普通大巴、大型货车的停车区。

地下二层人防面积7825m2,战时功能为物资库及二等人员掩蔽所。

3.5节能材料的应用
该墙板由聚苯乙烯颗粒,轻质水泥及增强纤维水泥面板组成,施工方式为装配式安装,板与板榫接成整体,可用钢结构锚固,可作楼层高,跨度大的间隔墙体,整体抗震性能高于普通砌块墙体数十倍,能满足抗震烈度8级以上建筑要求。

结束语:公共建筑的施工离不开施工图的指导,所以施工图的设计尤为重要。

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时,明确其基础要点是十分重要的,设计时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相关专业知识,设计出高水平的施工图,施工图的精细为施工过程打下良好基础。

施工图的设计也并不是一定完美的,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才能真正设计出质量较高的施工图。

参考文献
[1]蔡柳青.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2011.
[2]蔡晓岗.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3]李健华.简析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注意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