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ZDL3B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 估算 估算: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D估算:d=(0.8~1.2)D 最后由初选的联轴器孔径定d 最后由初选的联轴器孔径定 min
例:d
min
= C 3 p n = 1183 3.671
960
= 18.45mm
查得C=118) (由文献[1]表14-2查得 由文献 表 查得 )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D估算 估算: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 估算: d=(0.8~1.2)D=(0.8~1.2)×38=30.4~45.6mm × 由文献[2]表 由文献 表13-5,与联轴器的孔径综合考虑,取dmin=32mm ,与联轴器的孔径综合考虑, 由文献[2]表 故初选高速级联轴器型号为: 由文献 表13-1、表13-5故初选高速级联轴器型号为:TL6 、 故初选高速级联轴器型号为
斜齿轮设计步骤 (此处为软齿面齿轮,硬齿面齿轮参 见课本上的设计流程):
(1)选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1)选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σH],[σF] 选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及主要参数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及主要参数 1)求T1=9.55×106P1/n1 2)由设计公式:
四、初步结构设计
1、看图4-1、5-6、20-1,表5-1,图5-6 、看图 、 、 , , 2、首先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 、首先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 根据设计指导书P 页 当大齿轮的圆周速度v>2~3m/s 根据设计指导书P19页,当大齿轮的圆周速度 ~ 飞溅润滑。 润滑脂润滑。 轴承可采用飞溅润滑 否则采用润滑脂润滑 时,轴承可采用飞溅润滑。否则采用润滑脂润滑。 两种润滑方式不同,会导致后面的箱体结构不同。 两种润滑方式不同,会导致后面的箱体结构不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l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l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l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

–熟悉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能够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械设计的流程和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3.机械设计的流程和标准:包括设计文件的编制、设计检查、设计修改等流程,以及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该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机械零件的3D建模,第二部分是机械零件的装配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3D 建模和装配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一部分:机械零件的3D建模1.课程设计任务设计一种具有多重扭矩传递功能的联轴器,该联轴器支持高速和高扭矩传递,并且易于拆卸和维修,长度不得超过200mm,直径不得超过100mm。

2.课程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需求,制定设计目标。

2.通过研究联轴器的结构原理,确定联轴器的建模方案。

3.进行零件建模,制定3D建模方案。

4.利用建模软件完成联轴器零件的3D建模。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联轴器建模的准确性。

2.建模过程是否规范和顺畅。

3.是否考虑了联轴器的多重扭矩传递功能。

第二部分:机械零件的装配设计1.课程设计任务根据第一部分联轴器的3D建模,进行联轴器的装配设计,保证多个零件之间的精确配合,以及整个联轴器的安装和拆卸。

2.课程设计步骤1.制定联轴器装配方案,明确零件装配的顺序和具体要求。

2.通过装配软件,完成联轴器的装配设计,包括零件的精确配合。

3.对联轴器进行逐个零件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整个联轴器的安装和拆卸,以及扭矩的传递功能。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联轴器的装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装配过程是否规范和顺畅。

3.联轴器的扭矩传递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学内容的应用,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培养机械设计思维,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运用工程学、材料学、力学、数学等知识来设计和分析机械系统。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并提供参考。

2. 设计背景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机械装置,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背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设计一个自动化的咖啡机、设计一个智能门禁系统等等。

设计背景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并能对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提出一定的挑战。

3. 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背景,明确设计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要求应当包括机械装置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外观要求等。

功能需求指机械装置需要完成的具体功能,例如咖啡机需要实现自动冲泡、储存咖啡豆等功能;性能需求包括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稳定性等;外观要求涉及到机械装置的外形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

4. 设计过程4.1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机械设计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定义机械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明确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可维护性。

可以使用流程图、框图等方法进行系统设计。

4.2 零部件设计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设计。

零部件设计包括对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材料等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装配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

4.3 仿真与分析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对机械装置进行仿真与分析。

通过虚拟仿真,可以验证设计是否满足各项要求,并进行性能优化。

常用的仿真分析包括运动学分析、结构强度分析等。

4.4 制造与装配根据设计的零部件,进行制造与装配。

制造过程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

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零部件的配合精度、装配顺序等问题,确保装配质量。

5. 结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培养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zdl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zdl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zdl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zdl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中的相关计算方法和公式,如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等。

3. 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选择、传动方式及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动手实践等。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zdl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重点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求。

2. 机械零件设计:涵盖传动系统、连接件、轴、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3. 强度与刚度计算:介绍强度、刚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典型机械零件进行实例分析。

4. 材料选择与应用:讲解常用机械设计材料的特点、性能及应用,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5. 传动方式:分析各类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和选用。

6. CAD软件应用:结合教材内容,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的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6、齿轮传动设计
已知小齿轮轴的输入功率,小齿轮转速,传动比,设 计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轻载、工作平稳。 设计确定: 齿轮的精度、Z1 、 Z2 、 a 、m、 d1 、 d2 、 da1 、
da2 、 df 1 、 df 2 、 b1 、 b2 。

7、轴及轴类零件的设计与选择
要求设计第I 、II根轴,根据两轴的转矩初估 轴径。再根据减速器的结构要求设计轴的结构。 要注意: 第I 根轴是否设计成齿轮轴,作用到II轴上的 链轮压轴力按2000N计算。 轴承的选择:同一根轴上的两个轴承型号相同, 根据轴径选择合适的键,进行强度校核。
四、设计任务量
见传动系统示意图
1、画出装配图1张,1号图纸,零件图1-2张,3 号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20页。
五、时间分配:
基本计算 装配图草图 装配图绘制 绘制零件图 设计说明书编写 4天 3天 4天 1天 2天
六、所需工具(仪器)、设备、资料
计算机、图板、丁字尺、绘图仪器、设计指导书、机械 设计手册、减速器模型、绘图仪。
(3) 确定电动机转速 ——电机到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



带传动 电机4 n电 动机 总 传 动 比 i总 轴承 : 总 带 I 滚 筒 齿轮 n

链 联轴器 滚筒
n电动机 i0. n滚筒 0.96 i总 i带 i链 i齿轮 带 总 94 ~
根据课程设计指导书或 轴承 i带 ~ 0 4 单级齿轮减速器 普通V带 0.98 2 ~ .995 滚子链 i链 2 ~ 6 根据电动机的功率 设计手册选取,一般取 齿轮 0.96 i齿轮 99 单级齿轮减速器 ~ 0. 3 ~ 6中间值。 和转速范围选择合 链传动 0.4) 适的电动机。 ) 12 ~ 144 链 (2 ~ 95 (2 ~ .98(3 ~ 6 联轴器 ~ 06) i总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000字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主题为设计一个手摇搅拌器,要求能够快速搅拌面粉等食材,并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一、设计方案1、结构设计手摇搅拌器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底座、转轴、上盖、搅拌器和手柄等部分。

底座采用圆形设计,表面带有凹槽,搅拌器可以沿凹槽在底座上自由移动。

转轴采用不锈钢材料,固定在底座中心位置,上盖和手柄都与转轴相连。

2、搅拌器设计搅拌器由圆形框架和两条“L”形杆组成,圆形框架上有若干个小孔,可以将食材与搅拌器内部的钩子充分混合。

两条“L”形杆与圆形框架相连,搅拌器可以通过手柄上的机构使“L”形杆沿底座上的凹槽向前后移动,带动圆形框架旋转。

3、手柄设计手柄设计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整体呈弧形设计,手握感觉舒适、稳固。

手柄与搅拌器相连,通过上下移动带动搅拌器运动。

二、材料选择底座采用铝合金材料,轻盈、坚固、不易生锈。

搅拌器框架和“L”形杆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防腐性。

手柄采用PVC软胶材料,手感柔软舒适。

三、工程图底座工程图如下所示:(见附图1)搅拌器工程图如下所示:(见附图2)手柄工程图如下所示:(见附图3)四、制造工艺1、底座制造工艺首先将铝合金原材料加工成圆形底盘,然后将其表面上打凹槽的工艺进行切割、冲孔和弯曲。

最后在底座中央位置锁定不锈钢转轴。

2、搅拌器制造工艺首先将食品级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圆形框架和“L”形杆,然后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接着将搅拌器上方凸起的钩子进行剪切、磨光、冲孔,形成若干个小刀片,与搅拌器内部的孔对应组成钩刀共振结构。

3、手柄制造工艺首先将PVC软胶原材料加工成弧形手柄,再将一端连接一个机构装置,通过上下移动带动搅拌器运动。

五、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时请勿强行过度转动搅拌器,以免连接部分软件疲劳断裂。

2、使用前请确保所有螺钉紧固,避免因为零部件松动而引起故障。

3、清洁搅拌器时请确保底座内部已经停止旋转,并确保所有电源已经断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doc 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doc 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doc 8页)机械设计基础任务驱动[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任务驱动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现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和进机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专业平台课。

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脱离了整机器,忽略了机器是由机构组成、各机构的原理、运动特性都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机械设备中这一重要关系,导致教学内容零散,使学生不能从整体、全局的高度去分析解决问题,造成学生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吗,兴趣不高,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更深度的教学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与企业专家共同从分析本课程在专业岗位群中的培养目标要求出根据机械维修维护和产品开发工作岗位所具备的机械能力和知识为主线,选择合适的项目,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贯穿在一起,项目的设计要有典型性、完整性、覆盖性和可行性,要把单一的工作任务与整体的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并与最终产品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构建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项目既要贴近企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又要贴近学生与学校的实际,具有可行性。

另外,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涉及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困难。

为此,我们以一台工程实际中常见的机器——曲柄冲压机为载体,以对完整机器的认识、整机的分析和整机的构造作为三个典型的项目,三个典型项目相对独立,项目内容逐步递进,不断深入,每个项目都承载着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见表1。

经过三个层次上不断递进、内容不断深入的项目分解和情景设计,形成由浅入深的课程结构,使学生从认识到了解,从了解到分析,从分析到构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形成自己的立体知识和全面的能力结构。

表1:课程的整体结构(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为了便于教学活动的实施和组织管理,满足机械类专业岗位群对本课程能力的要求,我们把三个典型项目分为九个学习情境和21学习任务,各个学习任务可以是递进的,也可以是并列的,分别承载着一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如表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1.2 工作条件1.3 技术条件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2.1 电动机选择2.2 分配传动比2.3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3、传动零件设计计算以及校核3.1 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3.2 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设计计算4、轴的计算4.1 初步确定轴的直径4.2 轴的强度校核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验算5.1 初选滚动轴承的型号5.2 滚动轴承寿命的胶合计算6、键连接选择和验算7、连轴器的选择和验算8、减速器的润滑以及密封形式选择9、参考文献1.1设计题目设计胶带传输机的传动装置1.2工作条件1.3技术数据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2.1电动机的选择2.1.1选择电动机系列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伏,丫系列电动机2.1.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1) 卷筒所需有效功率0 .7901FVP w 1000 1600 1.610002 .56 kw P w 2.56kw(2) 传动总效率根据表4.2-9确定各部分的效率:弹性联轴器效率一对滚动轴承效率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开式滚子链传动效率一对滑动轴承的效传动滚筒的效率n 1=0.99n 2=0.98n 3=0.97 (8 级) n 4=0.92n 5=0.97n 6=0.960.99 0.99 20.97 0.90 0.97 0.96 0.7901(3) 所需的电动机的功率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 结构,电压380V, 丫系列。

查表2.9-1可选的丫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Y160M1-8型,额定F 0 4kw ,或选 Y132M2-6型,额定 P 0 4kw 。

满足P 。

P r2.1.3确定电动机转速 传动滚筒转速现以同步转速为 丫132S-4型(1500r/min ) 及丫132M2-6 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查得电动机数据万案 号 电动机型 号额定功 率(kW) 同步转 速(r/mi n) 满载转速 (r/mi n) 电动机质量/kg 总传动 比 1Y160M1-8 4 750720737.54 2 Y132M2-641.05比较两种方案,方案2选用的电动机使总传动比较大。

为使传 动装置结构紧凑,选用方案1。

电动机型号为丫160M1-&由表 2.9-2查得其主要性能数据列于下表电动机额定功率P o /kW 4 电动机满载转速n 0/(r/min) 720 电动机轴伸直径D/mm 42电动机轴伸长度E/mm 110 电动机中心高H/mm 160 堵转转矩/额定转矩2.0P rP w2.56 0.79013.24KwPr=3.24kw60vD60 1.695.5r / min2002.2分配传动比.(1) 总传动比 in7207.54n w 95.5查表2.2-1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12=3.6则取链传动比i 23 i 7.54 ccc,2.094i 12 3.60轴:即电动机的主动轴720r / min1轴:即减速器的高速轴轴:即减速器的低速轴2.3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2.3.1 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P 0P r3.24 kw9.55 匹 9.55n 。

3.24 103720__ 42.98N mP 1 P 0013 .240.99 3.21 kwn 0 i 01720mi nT i9.55P1 ni9.5533.21 103 96042.58N mP 2p1 123.24 0.99 0.98 0.973.05 kwn 2i12720200r/min3.69.55P9.55n 23.05 103145.64N mP3P2 233.05 0.98 0.922.75kw“3i 23 2.094 P 3 2.75 103T 3 9.55 - 9.55275N mn 3 95.52.3.2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列表示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3.1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设计链传动1)确定链轮齿数 由传动比取小链轮齿数 乙 29 2i 29 2 2.094 24.812所以取Z ! =25 大链轮齿数 Z 2 iZ i 2.09424.812 51.956 所以取 Z ?=52 实际传动比 i Z 2 52 2.08Z 125n 2 20095.5r / min100% 0.67%“32)确定链条节距25K A P K z K p查表得,工况系数K A 1.4 小链轮齿数系数K z (勺严1.3419取双排链,取K p =1.7因为 n 1 200 r/mi n查表得选链号 No10A 节距p=15.875 3)计算链长取L p =120节所以实际中心距a ~643 4)验算链速V V 15 m/s 适合 5) 选择润滑方式按v=1.32m/s,链号10A,查图选用滴油润滑。

6) 作用在轴上的力7)链轮尺寸及结构 分度圆直径PO1.4 3.05 1.34 1.71.87 kWP.180°sin 15.875 .180° sin126.662mm Z1由式初选a 。

=40p=40 15.875=635mm链长L p2虫Z 2 Z 1 p (Z2 Z1)22 40p2 a 0 215.875 (52 25)2635 ( 2118.96 节乙厲P60 100025 200 15.87560 10001.32有效圆周力1000P 1000 3.051.32 2319.6N 作用在轴上的力F Q1.2F e 1.2 2310.2 2772.7N52 25 2由式(5-39)计算中心距a15.875d 1T 262.925mm .180° sin523.2减速器以内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设计齿轮传动计算许用接触应力567.0N / mm 22)按齿面接触强度确定中心距小轮转矩T 1 4.26 104N mm 初取 K t z 21.1,取 a 0.4,由表 11-5 得 Z E 189.8 jMPaH 1,故取HH lim1 -ZN1ZX1SH min570 1.01.0 1.0 575.0MPaH lim2 z zZN2ZX2SH min5401.0 1.05 1.0567.0MPa1)材料的选择:小齿轮选用45#钢, 大齿轮选用45#钢,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调质处理,齿面硬度 正火处理,齿面硬度 217—255HBS 162—217HBS N 160m jL h 60 720 1 (10 300 82) 2.0736 109N 2N 1 2.0736 i3.61095.76 108查图 由式 11-14, 11-15, 取 Smir =1.0 由图11-13b ,得Z N 1=1.0 Z Z X 1=Z X 2=1.0 N2=1.05 (允许一定点蚀)H lim1575MPa ,H lim 2540MPa由图11-7得,Z H 2.45,减速传动,u i 3.6;由式(5-39)计算中心距aZ H Z E Z ZH22.45 1898 1567.0102.13由 4.2-10,取中心距 a=140mm a=140mm 估算模数 m=(0.007~0.02)a=0.98 — 2.8mm, 取标准模数 m=2.5mm m=2.5mm实际传动比i 实召883.67Z 1 24传动比误差i 理 i 实 |3.6 3.67 i -------- 100% ----------- [ 100% 1.94% 5%,i 理 3.6 在允许范围内。

齿轮分度圆直径 d 1 m Z | 2.5 24 60mm d 2 m Z 2 2.5 88 220mm 圆周速度V 加唱冬2^m/S由表11-6,取齿轮精度为8级.(3)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按电机驱动,载荷稍有波动,由表11-3,取K=1.25 由图 11-2(a ).按 8 级精度和 v 召 /100 2.26 24/1000.542m/s ,得 K/=1.03。

齿宽 b a a 0.4 140 56mm 。

由图 11-3(a),按 b/d 1=56/60=0.93,取 K B =1.08。

由表 11-4,得 K =1.2载荷系数 K K A K v K K 1.25 1.03 1.08 1.2 1.669(3.6 1)3 1.1 42600 2 0.4 3.6小齿轮齿数:乙2am u 1 2 140 2.5 3.6 1 24.35 大齿轮齿数: z取 Z 1=24, Z 2=98 2=uz 1=3.6 24.35 87.65 1=24,Z 2=88由图11-4,得i0.775 ,20.810, 所以121.585由图 11-6 得,Z 0.78 计算齿面接触应力H心需:2 3 4・45礙0.78由图 11-11 得,Y sa1 由图11-12得,Y 由图11-16 (b ),得 1.59,Y sa2 1.780.7 2Fim1210N/mm ,由图 11-17,得 Y N 1=1.0,Y N 2=1.0 由图 11-18 得,丫 X1=Y X2 =1.0 取 Y ST =2.0, S F min =1.4 计算齿根许用弯曲应力2 1.669 42600 3.6 13256 603.6故在安全范围内。

(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按 Z 1=27,乙=98,由图 11-10 得,Y Fa1=2.65,Y F 92=2.2134434MPa5670MPa2Fi m 2205N/mmF1F1F minY N 1Y X 1F lim 2YST Y Y丫N2 丫X2SF min2KT 1 bdE Y Fa 论丫210 2 1.4 205 2 1.41.0 1.0 1.0 1.02 1.669 4260050 60 25300MPa292.8N/mm 22.65 1.59 0.7 Flim152.01MPa F1 300MPa 故安全。

48.56MPa 292.8MPa 故安全。

(5)齿轮主要几何参数Z 1=24, z 2=88, u=3.6 ,m=2.5 mm,d 1 mz 2.5 24 60mm, d 2 mz 2 2.5 88 220 mmd a1 d 1 2h a m 60 2 1.0 2.5 65 mm, d a2d 2 2h a m 2202 1.0 2.5 225 mmd f1 d 1 2(1% c )m 60 2 (1.0 0.25) 2.5 53.75mmd f2 d 2 2(0 c )m 220 2 (1.0 0.25) 2.5 213.75mm1a(d 1 d 2) 140mm 2b 2 b 56mm , b 1=b s +(5~10)=64mm4.轴的设计计算 4.1初步确定轴的直径4.1.1高速轴及联轴器的设计1 •初步估定减速器高速轴外伸段轴径根据所选电机 d 电机42mm,轴伸长E 110mm则 d=(0.8 〜1.0)d 电机=(0.8 〜1.0) X 42=33.6 〜42mm 取 d=35mm d=35mm2 •选择联轴器根据传动装置的工作条件你选用弹性柱销联轴器 (GB5014-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