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 陶 课 程

合集下载

软陶在装饰雕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软陶在装饰雕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可 。 软 陶 的 洁 净 性 有 利 于 吸 引 学 生 对 材 料 本 身 产 生 好
感 , 增 强 学生对课 程学 习的兴趣 感 。 并
③ 作 品 保 养 简 单 。 雕 塑 泥 水 性 材 料 具 有 的 局 限 1 生
就 是 干 后 易 裂 。在 课 程 教 学 中 , 生 往 往 容 易 忽 视 下 课 学
后 作 品 的 喷 水 保 湿 和 保 养 , 终 造 成 作 品 干 裂 。而 软 陶 最 材 料膨 胀率 极 小 , 温 下 不 易干 裂 , 需要 喷 水 保养 , 常 不
它只 需要放在 阴凉 干净 的场所 即可。
④ 适 合 精 细 作 品 制 作 。 软 陶材 用传 统 的 雕 塑 教 学 模 式 已经 遇 到 了 多 方面 的难 题 。本 文 主 要 从 教 学 材 料 的 改 革 入 手 , 软 陶 在 装 饰 雕 以 塑 设 计 课 程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为研 究 对 象 , 试 图 解 决 该 课
程 教 学 面 临 的 具 体 问题 。
M o ak的 单 色 粘 土 产 品 。 产 品 当 初 被 用 来 制 作 玩 偶 和 si 该
模 型 产 品 , 来 推 向 了市 场 , 经 过 德 国 、 国 、 大利 等 后 并 美 意 国 公 司 的 开 发 , 终 形 成 了今 天 丰 富 多 彩 的 软 陶 材 料 。软 最
泥 ,软 陶 材 料 颜 色 从 以 前 的 几 种 颜 色 发 展 至 今 已 经 有
1 软 陶 材 料 的 基 本 特 性 .
软 陶 材 料 的 发 现 源 于 二 十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末 期 ,一 位
名 叫 Ff Re bn e i h id r的 女 士 开 发 的 一 种 称 之 为 Ff i i i

陶艺社团活动章程

陶艺社团活动章程

卫东区新华路小学“乐陶陶”陶艺社团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社团名称:“乐陶陶”陶艺社团。

活动地点:教学楼五楼陶艺工作室。

指导教师:娄晓平社团团长:李姝钰社团成员:三——六年级学生。

第二条:本社团性质:2013年底,新华路小学提出“以陶育德,以陶育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特色办学思路,将陶艺特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为加强学校特色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学校成立了“乐陶陶”陶艺社团。

让学生从小了解陶艺,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拓展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

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陶艺,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能很快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陶艺的创作过程中,学生能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同时,陶艺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陶艺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社团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本社团是由对陶艺爱好者自愿组织成的非营利性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条:“乐陶陶”陶艺社团的宗旨(一)加强学校特色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

(二)研究陶艺艺术和陶艺制作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把河南传统美术文化融入到陶艺教学中,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会员间的创造交流,把陶艺艺术发扬光大。

(三)通过动手制作陶艺作品,体会艺术创作的过程和乐趣,从而提高艺术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第四条:社团活动保障“乐陶陶”陶艺社团是新华路小学的特色教育,卫东区教育局和卫东区美术名师工作室都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学校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购置了齐全的专业设备,设立了两个陶艺制作室。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下,社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纸品乐陶陶》,湘美版(2014秋) 小学四年级湘美版美术上册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纸品乐陶陶》,湘美版(2014秋) 小学四年级湘美版美术上册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纸品乐陶陶》,湘美版(2014秋)小学四年级湘美版美术上册》摘要:、《纸品乐陶陶》店呈现纸团、纸绳品,陶陶姑娘既然是纸绳、纸团粘贴画怎么做纸绳、纸团呢,(3)涂胶(匀、细致)()粘贴(轻压粘牢)、师选择粗还是细纸绳粘贴边线呢《纸品乐陶陶》教材分析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有趣活动采用材是皱纹纸搓、捏成纸团、纸绳或较厚等宽纸条并根据材性能运用合适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效课设置了三学习活动材及其相关制作技术虽不看似有差异实质上却包含着相似画面构成般规律如将多靠近作线状排列会形成线感觉距、及色彩可产生各种变化;如将聚集又会形成面感觉与疏密配置可产生多种变化;线如量密集地使用可形成面感觉线还有曲直、长短、粗细、闭合变化课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可将以上基原理、知识浅显地渗透到学生游戏制作但更强调手工制作可操作性和创设计活动学习容是用纸团、纸绳粘贴出幅装饰画课作业可单独用纸绳或纸团表现或使用参见教材图例不作业方式其要也就不、采用纸团粘贴应让学生掌握纸团制作方法和巧妙组拼成形方法步骤纸团贮存达到定数量要把握提高工作效率设计制作装饰画利用“纸团排成线连成片”方法增强画面形式美感、采用纸绳粘贴应让学生掌握纸绳搓捏制作方法和粘贴设计成装饰画步骤、方法造型设计巧妙利用纸绳松紧使画面线条出现粗细变化3、综合采用纸团、纸绳粘贴成画应掌握纸团、纸绳制作方法并根据画面、线、面呈现方式巧妙利用材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单物体组拼成图案形式美法则及浅显艺术规律掌握纸绳、纸团画制作方法程与方法目标合作完成幅纸绳、纸团装饰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情感态与价值观开拓学生艺术视野丰富学生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习惯教学重难重如何做纸绳、纸团难如何做到完整和精美从构图简易到细节处理、装饰方法、填充适教学准备教具店装饰画、课件学具绘制工具、材教学方法讨论法、游戏法、实践法等教学程、情境创设引入课题、《纸品乐陶陶》店呈现纸团、纸绳品、师老师刚搞装修准备乐陶陶店淘些装饰画挂墙上起看看3、陶陶姑娘欢迎到乐陶陶店请问有什么要助吗?引导欣赏店装饰画及课件展示装饰画师咦这些漂亮画都不是画他们是用什么材做呢?又是用什么方法做呢?、导入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纸绳、纸团贴画(课件展示)二、质疑交流初步体验陶陶姑娘既然是纸绳、纸团粘贴画怎么做纸绳、纸团呢?我请参加闯关游戏只要闯我关卡就会做出美纸团纸绳了你们愿接收这挑战吗?()关做做(出示课件)分钟学生分组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到B请学说说你是怎么做绳?板拧成条请学说说你是怎么做团?板揉成团()二关想想(出示课件)、陶陶姑娘我刚发现这学做纸绳很松散怎样做纸绳不易松散?(顺着方向、条边拧)请学上台示什么有纸绳很粗有很细?展示宽纸条搓粗窄纸条搓得细我们画面粗细纸绳搭配让画面更丰富B怎样使纸团基致?请学上台尝试把纸团变或纸团变(总结出加或者减方法)怎么使纸团外表看?(包层外衣)三、主探究发展体验、师我们闯关成功了陶陶姑娘助下我们学会了怎么制作条和团那我们赶紧向制作工厂出发吧(课件出示) 、师请学们观察制作纸绳、纸团贴画有几步骤? 3、结制作方法步骤()构思画草图容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要简洁鲜明()做纸团、纸绳(合理安排)(3)涂胶(匀、细致)()粘贴(轻压粘牢)、师选择粗还是细纸绳粘贴边线呢?(粗)怎样做到精美?(衔接头和尾) 5、问题(课件出示)出示粘贴边线作品()师你觉得这幅作品做完了吗?怎样会让它变得更看?(填充)()既然要填充看看这幅作品怎样?(填充太满了还可以变换用纸绳填充)(3)这张作品怎么样?(颜色要有对比不要跟底色相似)四、创造表现评价展示、组合作用纸绳、纸团制作幅粘贴画把做作品贴展板上开属我们装饰画店、装饰画店开张了快欣赏我们喜欢画吧你喜欢哪?什么?五、总结全课亲爱学们只要我们多动脑勤动手创作品就会不断涌现生活将被装更加美丽板设计教学反思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有趣活动根据材性能运用合适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纸条具有定强、弹性、张力课学习让学生感知体验纸材独特艺术效学会用撕、揉、扭、卷、搓方法制作纸团纸绳粘贴画教学首先搓纸绳方法研究上虽然对学生说是次接触搓绳缺乏定生活验有定难但给他们以研究和动手尝试其实学生观察、研究、实践程已有所收获了学生己发现问题并能己问题我适暗示出课难办法学生思维提供能够深入和拓展空通亲实践学生发现做纸绳和纸团方法其次让他们根据己纸绳纸条进行胆想启发学生想象力;随再引导学生根据纸绳纸团组合零件形态变化采用组合作方式限定共创、构思件新作品学生这程即掌握了制作方法和技能也开拓了学生想象创造思维上课前我让学生准备这堂课所要材整堂课上学们热情很高创作欲望很强动非常热烈搓、卷、折、压、扭、揉等方法运用恰当都是能手学生创作也是各有千秋不拘教材有制作花瓶、有制作动物、还有制作卡通形象组能团结协作组合作作品基完成造型和色彩能胆表现令我折可惜是有限别作品粘贴还欠细致深入些会更我认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美育培养全方面发展素质人才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能力美育基特征是具有示以形形象性动以情情感性和寓教乐愉悦性它这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

陶瓷工艺学案例集

陶瓷工艺学案例集

《陶瓷工艺学》案例集由于陶瓷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特编写案例案,本案例主要针对工厂的实际情况,教师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还有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做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集结成30个案例,这些案例包括陶瓷生产的原料,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分析等七大模块的重要知识点:案例1.某生产仿石砖的工厂,对砂、石料要进行滴加盐酸检测实验,滴盐酸检测规范如下:取混均匀的砂、石料约50~100g于塑料容器中,倒入约100~200ml(1+1)盐酸,仔细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及作出产生的气泡是较少、较多、还是大量的判定。

请问这个滴盐酸是检测什么成分?原理是什么?答:主要检测是碳酸钙的含量,因为碳酸钙与盐酸起反应,会放出气泡,,如果起泡就不能用来做面釉的,一般控制氧化钙含量小于0.8%,最好小于0.5%。

案例2以下表格是某生产抛釉砖的工厂,对煅烧粘土和烧滑石的质量要求,请根表格分析为什么工厂中对粘度类原料控制其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为什么对其他成分不做要求。

工厂中为什么对滑石原料提出氧化镁做出要求,而与此则还对氧化钙和氧化铁做出要求,如果氧化钙和氧化铁量多一些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ISO体系文件)外购物资验收标准答:1、因为在我们传统陶瓷坯料配方中一般不加氧化铝这个原料,但是烧好的的瓷器又要求氧化铝的量在一定的比例,在陶瓷坯料三种主要原料中只有粘土提供氧化铝的量最多,因此要控制粘土中氧化铝的含量。

2、目前一般做仿古砖的工厂他们的烧成温度为1170~1180℃,这样配方中CaO 过多,会形成钙长石出现乳浊的效果,从而使釉面失透,所以一般控制CaO 的含量。

案例3以下表格是某生产抛釉砖的工厂,对长石原料的质量要求,请说明为什么对K 2O 、Na 2O 和Fe 2O 3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

(ISO 体系文件)外购物资验收标准答:因为陶瓷厂所有的长石原料有两种,一种是钾长石,另一种是钠长石,长石中的钾和钠如果过少的话,长石的助熔能力就会降低,从而导致样品的烧成温度及性能的变化。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校现代 陶艺课程教 学是最典 型 的代 表 , 中存在 着很多 不利 其
于我 国现 代 陶 艺 发 展 的 因 素 。


我 国 高 校 现代 陶艺 课 程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识为后盾与支撑 , 学生 如何创新 出好 的作品 呢?更何 从谈起
更 高 的 目标 呢 ?
这些年我国高校现代 陶艺课程 教学发 展迅速 、 得 了很 取 大的成果 , 但不足的地方也很多 , 虽然不是绝 对但 至少反应一
白雅 力克
( 西师 范大学 美术 学 院 , 西 桂 林 5 10 ) 广 广 4 0 1
摘 要 :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现 代 陶 艺教 学取 得 了很 大 的 成 就 , 而 在 国 际 上 还 是 一 个 改 中 然
比较 落伍 的 国 家 。 作 为 有 一 万 年 历 史 的 陶 瓷 大 国 , 艺 教 育 自然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学 科 之 一 。 陶 中 国 现 代 陶 艺 教 育 尽 管 经 历 了 3 余 年 , - 前 的 高 校 现 代 陶 艺 教 育 的 不 安 前 景 令 A- ̄ 。 0 4 目 9 k- -忧
起源于 7 0年代末 8 O年代初 。9 O年代 以来 , 现代 陶艺被 越来
越 多 的高 校 正 式 纳 入 教 学 大 纲 , 至 有 些 大 城 市 从 小 学 幼 儿 甚
园到高校都开设此课程 , 明我 国对现代 陶艺 教育十分重视 , 说
这些 年也 取 得 了不 小 的 成 就 。 然 而 所 面 临 的 问 题 还 很 多 , 高
BAI Ya L iKe
2 0世 纪 5 代 开 始 , 代 陶 艺 在 欧 美 等 发 达 国家 , 0年 现 以一 种 新 的姿 态 展 现 于 世 人 面 前 , 中 国 的现 代 陶 艺 则 晚 于 欧 美 , 而 从代 课 老 师 的 谈 话 和 其 他 少 量 资 料 中 获 得 。 陶 艺 家 陈 光 辉

陶艺课作文三年级

陶艺课作文三年级

陶艺课作文三年级《陶艺课作文三年级》篇一陶艺课作文三年级嘿,你们上过陶艺课吗?那可真是超级有趣又有点小麻烦的课呢!一走进陶艺教室,就像走进了一个泥巴的世界。

那一堆堆陶泥,就像一座座小山丘,静静地躺在桌子上,仿佛在等着我们去把它们变成超级厉害的艺术品。

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我心里就像有只小兔子在乱跳,满脑子都是我要做个啥呢?是做个超级酷的机器人,还是做个漂亮的小花瓶呢?我瞅瞅旁边的同学,有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两颗铜铃,估计也在绞尽脑汁想创意呢;还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动手捏起来了,那架势像是要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作。

我最后决定做个小花瓶。

我先把陶泥搓成一个圆球,这圆球啊,就像个大鸡蛋。

然后我想把它搓成条,可是这陶泥就像个调皮的小娃娃,根本不听我的话。

我想把它搓长,它就断成好几截,哎呀,我当时就想,这陶泥是不是故意跟我作对呀?也许它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被我搓成条呢。

不过我可不能轻易放弃呀。

我把断了的陶泥重新揉在一起,这次我小心翼翼的,就像对待一个脆弱的小宝贝。

慢慢地,我终于把陶泥搓成了条。

我一圈一圈地把陶泥条盘起来,就像给花瓶搭骨架一样。

这时候,我看到有个同学做了个特别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像个长了翅膀的马桶,我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还特别得意地说:“这是我的超级创意马桶飞船,能飞到外太空去拉粑粑呢!”哈哈,这想法可真是够奇特的。

正当我沉浸在我的花瓶制作中时,突然我的花瓶“哗啦”一声倒了。

我当时就傻眼了,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满心的欢喜。

我看着那堆烂泥,心里可难受了,就像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弄坏了一样。

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行,得重新来。

于是我又重新开始做,这次我更加小心了。

我一边做一边想,做陶艺可真像人生啊,总会遇到各种挫折,但只要不放弃就有可能成功。

最后,我终于做出了一个虽然不是特别完美,但在我心里却是独一无二的小花瓶。

陶艺课结束的时候,我看着自己的小花瓶,心里满是成就感。

我想,这陶艺课啊,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也有成功。

大学陶艺程课教案

大学陶艺程课教案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文化和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使学生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能够独立完成陶艺作品的创作。

课程内容:一、陶艺概述1. 陶艺的历史与发展2. 陶艺的种类与特点3. 陶艺在生活中的应用二、陶艺工具与材料1. 陶艺工具的种类与用途2. 陶艺材料的选择与特性三、陶艺制作基本技法1. 拉坯技法2. 滚圆技法3. 剪裁技法4. 刮刻技法5. 釉料的使用四、陶艺作品创作1. 设计构思2. 制作过程3. 作品完成与展示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陶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陶艺作品的精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陶艺概述1. 讲解陶艺的历史与发展,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起源、演变过程。

2. 介绍陶艺的种类与特点,如瓷器、陶器、彩陶等。

3. 分析陶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茶具、餐具、装饰品等。

三、陶艺工具与材料1. 讲解陶艺工具的种类与用途,如陶轮、泥板、剪刀、刻刀等。

2. 介绍陶艺材料的选择与特性,如高火泥、中火泥、低火泥等。

四、陶艺制作基本技法1. 讲解拉坯技法,让学生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

2. 介绍滚圆技法、剪裁技法、刮刻技法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陶艺技法。

3. 讲解釉料的使用,让学生了解釉料对陶艺作品的影响。

五、陶艺作品创作1. 让学生进行设计构思,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

2. 引导学生进行陶艺制作,关注制作过程中的细节。

3. 作品完成与展示,让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陶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陶艺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3. 学生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课后作业:1. 阅读有关陶艺的书籍,了解陶艺的更多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陶艺作品,分析其特点。

3. 尝试独立完成一件陶艺作品,并记录制作过程。

教学时间:共8课时教学地点:陶艺教室教学资源:陶艺工具、陶艺材料、图片、视频等。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8课 别致的小花瓶 ▏人美版 (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8课  别致的小花瓶 ▏人美版 (2)

教学过程化,《漩涡纹瓶》—马家窑文化,《绘鹤鱼石斧文采陶缸》—仰韶文化,《蛋壳陶杯》—龙山文化。

3.师:你们组是什么问题?谁知道?师总结:古代人也像你们一样,在玩泥和劳动过程中,创造出很多既有趣又实用的器皿来方便生活。

为了让他们看上去更漂亮,人们在器皿上添加了各种花纹,表现人物故事和动物等。

现在,他们都成为了珍贵的艺术品。

4.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造型别致,材质特别的花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任务二:在花瓶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揉捏压搓盘任务三:花瓶怎样才能制作的别致?5.出示教材第18页两只花瓶的图片。

6.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仔细观察,这两个花瓶是运用那些手法制成的?在玩泥巴的时候你也用到过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教师出示板书:泥条成型1.添加法分析学生作品和书中的作品2.删减法教师演示在瓶口,瓶肚等处删减。

3.组合法不同排列泥条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花纹。

生:在花瓶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回答:瓶口,平身,材质不同。

回顾旧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揉捏压搓小组观察讨论:1.相同点:都是泥条盘筑而成的。

2.不同点:泥条排列的方式不同。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体会创作过程。

学生讨论教材学生欣赏各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利用本环节,回忆,复习,之前学的泥塑的乐趣,为本节课铺垫。

通过对比观察,进行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解决教学重点。

直观了解泥条成型制作花瓶的过程,并通过教材中的图片了解不同泥条成型方法和泥条排列的变化。

引导学生打教师: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这么精美的泥条花瓶,其实你挑还可以做成各种有意思的造型。

课件出示欣赏图片。

把剩下的泥巴送给你们,用学到的方法,做一个你喜欢的作品。

学生认真欣赏各种用泥条成型的艺术作品。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突出美术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创造美好事物,表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作业设计两人合作构思,运用泥条成型的方法,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小花瓶完成一件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陶课程软陶背景知识: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

又叫“彩陶”,也称“烧烤粘土”。

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

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

中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

软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按烘烤方式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

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

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因此也称“印纹软陶”。

在使用上要注意三岁以下儿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识,并要注意制作要领。

软陶表面纹饰结构较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等。

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就是橡皮泥。

软陶的兴起缘于二战以后,从那个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玩这种低温聚合粘土。

尽管软陶的历史不算短了,但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只有大约10年。

最初流行是在台湾地区。

现在“软陶”这个称谓就是沿袭了台湾的叫法。

20世纪30年代,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图样像千万种花一样缤纷灿烂,可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洲地区。

后来传进美、日。

直到今天,[软陶]仍是手艺界DIY(自己动手)族的最爱。

软陶的英文名字最常见到的字是[POL YMER CLAY]。

它是一种[土],是一种[必须放进烤箱烘烤成形的土]。

不同颜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样和形状,难怪有人预测,[软陶]将是21世纪最迷人的工艺材料。

软陶常识:19世纪,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

它多变的特性,立刻又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

直到今天,"软陶"仍是手艺界DIY族的最爱。

软陶的英文名字也有很多,最常见到的字是"modeling clay"、"oven-bake clay"、"polymer clay"等,翻译过来,指的不外就是"雕塑土"、"烤箱烘烤土"、"高分子聚合土"。

基本上,它是一种"土";是一种"可以雕塑成形的土";是一种"必须放进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颜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样和形状,难怪有人预测,"软陶"将是21世纪最时尚产品。

软陶泥也想不到,它居然是源于古老的琉璃工艺,早在公元前3世纪,美索不达亚平原(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就有琉璃作品的出现,古埃及时代,琉璃工艺一度成为尼罗河岸亚历山大城中最迷人的艺术。

直到期15世纪意大利人发现美丽的琉璃工艺,才将这种工艺技巧传入欧洲。

16、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可说是琉璃工艺的巅峰期,当时,这种工艺品被称为“Millefiori”,意思是“图样象千万种花一样缤纷灿烂”。

如今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仍有“琉璃之乡”之称。

后来有人研究,琉璃工艺之所以历久不衰,主要还是玻璃在作祟。

原来玻璃受热后,即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再加入不同的矿物质,琉璃作品就会产生变化万千的光芒和色彩。

随着科技的进步,“软陶”延展性和可塑性却已非玻璃能及,它散发的魅力,甚至创造了“另类”的工艺文明。

软陶进入中国已有十多个年头,从起源来讲软陶源自欧洲,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

既然如此,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从它的源头来了解。

写到这里我(网子)突然想,如果老外写陶瓷文化方面的文章,是不是也要从中国的公元前写起,呵呵。

言归正传,从国外的资料来看,它第一次出现在1930年的德国,是由化学原料PVC聚氯乙烯所合成的,其中添加了一些可塑剂和颜色色素,从学术上来讲它的标准名称应该叫:聚合体粘土(Polymer clay)。

软陶的发明者应该是德国一名叫Fifi Rehbinder的妇女,初期也只是一些个人在使用,真正出现商业的品牌是在1964年,她将配方出售给就是现在知名的Eberhard Faber公司,从此FIMO这个世界最早的软陶品牌就诞生了。

同时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一家美国公司也在开发它们自己的粘土。

一种被称之为Polyform的产品开发出来用于商业用途,初期并不顺利,白色的Polyform/Sculpey从1967年被小批量的出售,直到1984年,当时的艺术家才将颜色增加到泥土里。

提到颜色,另一个重要的人物Marie Segal不得不提,因为她不经意地开发和促进了一个新的聚合体泥土产品商标Premo。

在1994 年,Marie Segal接触Polyform/Sculpey 后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高质量的美国人制作的泥土? Sculpey 需要有一些改变,它需要更多的颜色和类型。

Polyform/Sculpey喜欢这个主意,并进行了大量测试,从此Sculpey聚合体家庭里多出了多彩的Premo的系列。

Sculpey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国软陶品牌。

软陶(polymerclay)是一个新的专有名词(词典里查不到)。

但我们把它拆开:“软”、“陶”、“polymer(聚合物)” 、“clay(陶土,粘土)”,这都是我们熟悉的东西。

其实,软陶是聚合物(聚氯乙烯PVC)和无机填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物,因其性能(烘烤前柔软,烘烤后坚硬)和陶土相似,故命名为polymerclay(聚合物陶土),也有叫polymerclay soft (陶泥)的。

由于与陶土相比,烘烤后具有优良的韧性,不破碎,中国人叫它软陶。

可见我们汉语的丰富表现力。

软陶制作要领:1.在操作软陶制作前,要用肥皂洗净双手,并清净工作台面,以免尘土或污物粘附到软陶材料上。

2.如果软陶材料不佳,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粘手或粘台面现象。

此时可以使用日常的护肤乳清洗手和台面,达到防止粘连的目的。

3.制作中如使用模具,可以在模具中撒些爽身粉,以免材料与摩具粘连。

4.在操作不同色彩的软陶材料时,需要重新清洗双手及工作台面,以免不同色彩相混,影响美观。

5. 软陶材料在未经烤制前,无论是未揉制的或是以揉塑制好的,都要用保鲜膜包裹保存,以免粘上灰尘或干燥。

6.冬天天冷时,软陶材料会变硬,揉制时较费力,可以人为的对其加温,如用温水浸泡或用手心加热。

7.夏天温度太高时,软陶材料容易变软,捏制时不易成型。

此时可用冷水或冷毛巾降低手心温度,或将软陶材料放置一段时间,等其变硬再使用。

8.烘烤软陶时,烤箱温度切勿超过150摄氏度,以免发生烤焦现象。

炉温最好控制在100~120摄氏度为宜。

9.烤制时间设定要视其作品的大小、薄厚而定。

对于过大过厚的作品,一次烤制不满意,仍可以烤制两次、三次,直至满意为止。

但对于又薄又又小的作品,烤制焦煳后则可以挽回。

因此,针对不同的作品放置的位置要特别注意烤箱的温度与时间的设定。

10.烤制时作品放置的位置要四面无碍,切勿将作品碰触到烤箱的壁面,同时也要注意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11.不要在烤制刚刚完成后立即开箱取物,应有几分钟的散热时间,以防作品突然遇冷爆裂。

12.软陶工艺操作完成以后,要认真清洗双手,以免残留物留在手上。

以为软陶材料毕竟是化学物质,请您注意饮食安全。

中国结起源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文化知识;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也是数学奥秘的游戏呈现。

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

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年代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

中国结始于先民的结绳记事。

绳记事结绳记事人们常常讨论的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

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结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

如今,在笔记本电脑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可以尽在眼前。

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绳结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中国结就像中国的书画、雕刻、陶瓷、菜肴一样,容易被外国人辨认出来,可见中国结对中华民族的代表性。

中国结艺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中国人相当久以前便学会了打结。

而且“结”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结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重要性,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

这可以从许多史料和传统习俗中见出端倪:最早的纪录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周口店山顶洞人文化的遗迹中,便发现有“骨针”的存在。

既然有针,那时便也一定有了绳线,故由此推断,当时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应已具雏形。

各种结1。

方胜结——一路平安2。

双蝶结——比翼双飞3。

如意结——吉祥如意4。

团锦结——前程似锦5。

祥云结——祥云绵绵 6.双喜结——双喜临门7.桂花结——富贵无疆8.团圆结——团圆美满9.双全结——儿女双全10.双线结——财源亨通11.双鱼结——吉庆有余12.盘长结——长寿百岁13.平安结——如意平安14.同心结——永结同心15.双联结——双双成对16.鲤鱼结——吉庆有余17繁翼磐结——磐石如山基本结法:目前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有十多种,其名称是根据绳结的形状、用途、双钱结或者原始的出处和意义来命名的。

1.双钱结:形状像两个中国古铜钱半叠的式样,故名。

2.钮扣结:常用以扣紧衣服,因其功能而命名。

3.琵琶结:此结是以双线纽扣结演变而来,用以做唐装和旗袍的装饰纽扣。

4.团锦结:外型类似花形,故名。

团锦结结形圆满,变化多端,类似花形,结体虽小但美丽且不易松散,常镶嵌珠石,非常美丽。

5.十字结:结之两面,一为口字,一为十字,名为十字结。

6.吉祥结:吉祥结为十字结之延伸,亦是古老装饰结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

编法简易,结形美观,而且变化多端,应用很广,单独使用时,若悬挂重物,结形容易变形,可加定形胶固定。

7.万字结:其结体的线条走向像佛门的标志,故名。

8.盘长结:基本形状就如佛教八宝之一的盘长,盘长是象征回环贯彻,是万物的本源,是最重要的基本结之一,经常是许多变化结的主结,也因为中国结具有紧密对称的特性,所以在感观视觉上容易被一般人所喜爱。

9.藻井结:结构紧凑,华丽,形如古时的天井而得此名。

井与锦同音,亦称藻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