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特征讲解
我国的气候特点

我国的气候特点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由于海洋和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以及太阳辐射随季节的变化,导致冬夏间海洋与陆地上气压的季节变化。
夏季大陆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冬季则相反,大陆气压高,海洋气压低,于是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冬季风来自高纬度的内陆,因而寒冷干燥;夏季风来自南方海洋,给大陆带来温暖潮湿的空气,并形成降水。
因此形成了我国冬冷夏热、冬干夏雨的季风性气候特征。
另外,我国西北部,远离海洋,为欧亚大陆的腹地,因此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
所以,我国气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又在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其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
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
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
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及特征

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及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
高原高山气候:冬季严寒夏日清凉降水分布不均。
国国土辽阔,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几种不同的气候带。
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约占70.5%,并拥有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高寒区。
南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和云南南部各地,全年无冬,四季高温多雨。
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
北部的黑龙江等地区,冬季严寒多雪。
广大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东冷夏热,气温变化显著。
西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依海拔高度的上升,呈现出从湿热到高寒的多种不同气候。
此外,中国还有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具体气候。
中国气候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点。
主要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
二、降水分布很不均匀。
主要表现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比差为40:1。
在季节分配上,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且年际变化很大。
三、冬夏风向更替十分明显。
冬季的冷空气来自高纬度大陆区,多为偏北风,寒冷干燥。
夏季的风主要来自海洋,多为偏南风,湿润温暖。
中国的气候特征

2、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 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2、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
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
温作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
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我国降 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 时易发生水旱灾害。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年降水量
1610毫米 636毫米
东京 (37°N)
北京 (39°N)
3.7℃ ﹣4.7℃
思考:东京和北京受到海洋影响较大的是哪个城市?
60°N 40°N
60°N 40°N
一、中国的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
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温偏低,夏温 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都较大。
源地:
中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中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中国的气候特征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
高原以及新疆北部和西藏南部地区,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雨量较少,山地较多,日照时间短。
这里年均气温较低,一般在0~10℃之间,
夏季的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5℃,冬季的最低气温到-40℃甚至更低。
雨量
较少,尤其是夏季雨量非常稀少。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征是夏季
温暖多雨,冬季温和,大多数地区没有严寒或酷暑。
这里年均气温大多在15℃~20℃之间,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5℃,冬季最低气温只有
5℃~10℃,雨量较多,一般每年1000~1500毫米,其中以秋季多雨,夏季
雨量较少。
三、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特征是炎热潮湿,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湿度大。
一般来说,温度
在南方的年均温度都很高,一般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40℃,冬季最低
气温可以低至10℃,而雨量较多,夏季平均雨量达到500~1000毫米,冬
季仅300~500毫米。
总之,中国的气候特征多元多样,从温带大陆性气候到热带季风气候,各有特点,表现出多样的气候特征。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上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态,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气候知识点。
一、我国气候带及特点1. 热带气候我国南海诸岛及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温多雨,夏天多热带季风影响,气温高,降雨充沛。
而冬季则多受到冬季季风影响,气温适中,降水较少。
2. 亚热带气候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温带气候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风沙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中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4. 寒带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严寒,降雪丰富,冰雪天气较为明显。
5. 藏区高原气候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平均气温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
二、我国气候的季风特点季风是指一定季节内,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
1.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大陆季风。
夏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则受到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没有降水。
2.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为南亚季风,冬季为逆季风。
夏季受孟加拉湾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而冬季则由于印度次大陆的高压势力带来了干燥的天气。
3. 西风季风中国西北地区受西风季风的影响,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高,降水充沛。
而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三、我国气候变化及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剧了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独具特征:①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着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风向改变明显)②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性气候强,温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我国纵跨纬度近50°,接着温度的不同,从北到南,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等6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接着水分条件(干湿状况)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湿润、亚湿润、亚干旱和干旱四种不同的干湿地区。
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相互交织。
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如距海远近、地形高低、山脉屏障及走向等,又可分为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我国山多而高,气候的垂直分异,更增加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④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1)季风特征①世界上着名的季风气候区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
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合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着名的季风气候区。
②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比较,季风区内冬季气候干冷,夏季气候湿热。
• 2、气候的大陆性强
• 大陆性:相对于海洋性而言。受大陆热力 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 具体表现: • (1)气温年较差大,最热与最冷的月份在 夏至和冬至之后出现; • (2)气温日较差大。 • (3)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大陆度:我国大部分在50以上,越向大陆深 入越大(80以上),越靠近沿海越小(20 以下)。基本以秦淮-川西-喜山为界。
年降水 量少于 海洋性 气候, 来自一年 中降水 分布不 均,集 中于夏 季。
季风影响下南京的年降水分配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和温带为
主
• 按照气温不同:热带、温带、高原气候区 • 按照降水不同: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 按照海拔不同:气候垂直带 • • • • 但以亚热带和温带为主。 雷州半岛-秦淮之间,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区 秦淮以北是温带地区 南海诸岛、台湾南部、琼雷、滇南等是热带气候 地区。
海陆风
•我国的季风区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
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 南
季风气候特点: 冬季陆上近地层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系统控制,具有大陆气团性质,陆地气温 比海洋低,盛行偏北风(冬季风),气候 寒冷干燥. 夏季陆上近地层受(印度)低压控制,具 有海洋气团性质,陆地气温比海洋高,盛 行偏南风(夏季风),气候湿热。
气温年较差大 全国气温年 较差都在10℃ 以上,绝大多 数地区在22℃ 以上,比同纬 地区大。如 47030'N的齐齐 哈尔年较差为 42.2℃,而 48058'N的巴黎 仅为15.9℃。
中国的气候带

中国的气候带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横跨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10'到53°33'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中国地域广阔,拥有多样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气候带分布,并探讨各气候带的特点和影响。
一、北温带气候北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
这一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为充沛。
由于北温带气候地处较高纬度,所以阳光照射时间较短,导致冬季寒冷。
该气候带有利于发展农业,尤其适宜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
二、较寒带气候较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这一地区冬季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降水量相对较少。
青藏高原上的较寒带气候受到高原海拔的影响,气温低于西北地区。
这一气候带适宜发展畜牧业,例如牦牛、绵羊等牲畜在这里生长良好。
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这一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雨。
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该气候带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与香港、上海等地相似。
温带季风气候带适合发展稻米、茶叶等农作物,也有良好的渔业发展条件。
四、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台湾地区和福建沿海地区。
这一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受到台风的影响,该气候带的降水量非常丰富,适宜发展水稻、香蕉、荔枝等农作物,也有利于渔业和航运业的发展。
五、西北干旱气候西北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和内蒙古西部。
这一地区年降水量非常少,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
由于地处内陆,受到阻隔的影响,西北干旱气候也非常寒冷。
这一气候带的地貌多为沙漠和戈壁,适宜发展沙漠旅游和奶制品生产。
六、西南季风气候西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地区和四川盆地。
这一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
由于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适合发展水稻、茶叶、水果等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热月 均温 25.1℃
26.1℃
年降水量 1610毫米 636毫米
思考:东京和北京受到海洋影响较大的是哪个城市?
60°N 40°N
60°N 40°N
一、中国的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
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温偏低,夏温 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都较大。
资料一:
资料一: 思考:试分析我国沿海和内陆的气候差异?
资料二:
东京与北京气候资料比较
东京 (37°N)
北京 (39°N)
最冷月 均温 3.7℃
﹣4.7℃
最热月 均温 25.1℃
26.1℃
年降水量 1610毫米 636毫米
资料二:
东京与北京气候资料比较
东京 (37°N)
北京 (39°N)
最冷月 均温 3.7℃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雨热 同期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雨热 同期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造成春旱、夏 涝现象严重;降水 的年际变化大,水 旱灾害多;寒潮带 来严寒、大风、霜 冻等恶劣天气,台 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气候复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高原、干旱气候区
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不利于农业发展
8、中国气候特点评价
(1)有利(优点):
①热量条件较为优越。 夏季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上同纬 度地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方,使 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能够种植棉花、水稻、 玉米等喜温作物,尤其是水稻种到东北是世 界水稻种植纬度最高。
②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雨热同期有利于有利于作物、牧草、森森的生长, 在同纬度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例如北纬15º-30º的 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而我国这一纬 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是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雨热 同期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造成春旱、夏 涝现象严重;降水 的年际变化大,水 旱灾害多;寒潮带 来严寒、大风、霜 冻等恶劣天气,台 风造成水灾、风灾
气候复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2、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 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2、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 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 温作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 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 风造成水灾、风灾。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我国降 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 时易发生水旱灾害。
想一想:我国气候为什么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 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地形雨
地形雨
地形雨
地形雨
地形雨
地形雨
地形雨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
本节高考考点
考点解读
一、中国的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 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 都受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 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 都受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 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 动异常时,带来严寒、大风、 霜冻等恶劣天气。
雨热 同期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气候复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3、气候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
西北: 青藏高原: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高原高山气候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高原高山气候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