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分专题训练试题 8、化学动力学

合集下载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1.写出制备金属硫化物的方法,包括铜、铁等金属和硫反
应的方法。

2.写出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包括铜、锌等金属和浓硫酸
反应的方法。

3.介绍磁性材料FeO3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方程式,以及在
醋酸溶液中K4Fe(CN)6和NaNO2反应得到纯NO的反应式,
以及在酸性溶液中NaNO2和KI反应得到纯NO的应式。

实验结果表明先加NaNO2再加KI制得的NO更纯。

4.硫和石灰乳反应得到五硫化钙(CaS5)和硫代硫酸钙(CaS2O3)。

5.描述了一个实验装置,通过加热硫和O2的反应来得出
结论。

如果内盛空气或N2O,则U形管两侧液汞面不持平。

6.介绍了Fe(Ⅲ)和I在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有足量F时Fe(Ⅲ)不和I反应的原因,以及往该溶液
中加足量F的现象和原因。

在足量2mol/dm3HCl溶液中加Fe (Ⅲ)、I、F会产生不同于实验2的反应现象。

7.写出了硫铁矿被氧化的反应方程式,讨论了水淋洗硫铁矿的趋势和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以及硫铁矿水的酸碱性。

如果反应③中途停止,则FeS仍会继续被氧化。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写出制备金属硫化物的几类方法(按:铜、铁……等分别和硫作用均归属金属和硫反应类)。

二、写出制备二氧化硫的几类方法(按:铜、锌……等分别和浓硫酸作用归为同一类反应)。

三、1.磁性材料Fe2O3可由FeSO4热分解反应制得。

写出反应方程式。

2.在醋酸溶液中K4Fe(CN)6和NaNO2反应可得纯NO。

写出反应式。

3.在酸性溶液中NaNO2和KI反应可得纯NO。

写出仅应式。

按下列两种步骤进行实验(1)先把NaNO2加入酸性溶液后再加KI,(2)先混合KI和酸性溶液后再加NaNO2。

问何者制得的NO纯?4.硫和石灰乳反应得五硫化钙(CaS5)和硫代硫酸钙(CaS2O3),写出反应式。

四、如图装置。

钥匙中盛硫,金属丝为加热用,容器内盛O,U型管内盛汞,反应前两侧液汞面持平。

给金属丝通电加热使硫起反应。

反应完成后使容器内温度恢复到反应前温度,U型管两侧液汞面仍持平。

1.由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2.若反应前容器内盛空气或N2O。

分别如上实验并恢复到原温度时(已知主要反应产物相同),U形管两侧液汞面是否持平。

说明原因。

五、某温、某压下取三份等体积无色气体A,于25、80及90℃测得其摩尔质量分别为58.0、20.6、20.0克/摩尔。

于25、80、90℃下各取l1dm3(气体压力相同)上述无色气体分别溶于10dm3水中,形成的溶液均显酸性。

1.无色气体为;2.各温度下摩尔质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3.若三份溶液的体积相同(设:溶解后溶液温度也相同),其摩尔浓度的比值是多少?六、1.写出Fe(Ⅲ)和I-在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2.有足量F-时,Fe(Ⅲ)不和I-反应。

请说出原因。

3.往1.的溶液中加足量F-,有什么现象?原因何在。

4.在足量2mol/dm3HCl溶液中加Fe(Ⅲ)、I-、F-。

请说出反应现象,它可能和实验2的现象有何不同?七、在开采硫铁矿(FeS2)地区,开采出的矿石暴露在空气和水中,逐渐被氧化。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初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初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2012年9月2日9︰00-12︰00 共计3小时)●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第1题(7分)1-1 向硫酸锌水溶液中滴加适当浓度的氨水至过量,发生两步主要反应。

简述实验现象并写出两步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无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1分,如只写白色沉淀溶解不扣分,未表明白色,扣0.5分)(1)Zn2++2NH3+2H2O=Zn(OH)2↓+2NH4+(1分)写成如下形式均给分:Zn2++2NH3·H2O=Zn(OH)2↓+2NH4+[Zn(H2O)6]2++2NH3·H2O=Zn(OH)2↓+2NH4+ +6H2O[Zn(H2O)6]2++2NH3=Zn(OH)2↓+2NH4+ +2H2O(2)Zn(OH)2 + 2NH4+ +2NH3 = [Zn(NH3)4]2+ +2H2O如写成Zn(OH)2 +4NH3 = [Zn(NH3)4]2+ +2OH—也对,如产物写成[Zn(NH3)6]2+扣0.5分,因主要产物是[Zn(NH3)4]2+1-2 化合物[Cu(Pydc)(amp)] ·3H2O]的组成为C11H14CuN4O7,热重分析曲线表明,该化合物受热分解发生两步失重,第一个失重峰在200~250℃,失重的质量分数为15.2%。

第二个失重峰在400~500℃,失重后的固态残渣质量为原化合物质量的20.0%。

Pydc和amp是含有芳环的有机配体。

通过计算回答:(1)第一步失重失去的组分。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酸性氧化物中,对健康最无害的是: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氮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2. 以下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周期数代表元素的电子层数B.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质量进行排列C. 元素周期表对应的周期数即为元素的原子序数D.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化学性质进行分组3.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Fe + S → FeSC. NaCl + H2O → NaOH + HClD. 2H2O → 2H2 + O24. 下列金属中,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是:A. 铁B. 铜C. 铝D. 银5. 某金属氧化物加热分解,生成该金属和氧气。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 MO2B. MOC. M2O3D. M2O……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称为________,氧化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称为________。

2. 溶液的pH值为3,该溶液具有________性。

3. 将硝酸铁(III)溶液与硫酸铵混合,会生成______色的沉淀。

4.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

5. 在电化学纯度测定方法中,可以通过比较待测金属与________在同样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差,来确定其纯度。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溶液中酸和碱的电离过程及其性质。

2. 电极电势有哪些影响因素?请分别说明。

3. 简述燃烧与腐蚀的区别和联系。

4. 请解释化学式中的下标数字代表的含义。

5. 请分析金属的导电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并列举一个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四、计算题(共5题,每题15分,共75分)1. 如图所示,一个不太规则形状的镁块质量为12.4g,完全反应后得到镁离子的质量为19.2g。

请计算镁的氧化态及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对原子质量比。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教练员习题答案 八 化学动力学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教练员习题答案 八 化学动力学

八、化学动力学1. (1) 首先根据题给r 和c (O 2-)的数据,确定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k ,由 得知:(2) 由 得知:(3) 假设第一个基元反应是速控步骤,总反应的速率将由第一个基元反应的速率决定,则 假设SOD 的负离子E -的浓度几乎不变(稳态近似),则[E] = [E]0 - [E -]在反应过程中是一个常数,故 ,其中k = k 1 [E],与实验结果一致。

第二个反应在形式上与第一个反应相同,因此若设第二个反应为速控步骤,得到相同结果,{显然, },或从第(4)小问中给出的k 2 = 2k 1,可知第一个反应速率很慢,是控速步骤。

(4) 即[E -]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故有将k 2 = 2k 1代入(2)式,得 而[E] = [E]0 - [E -], 即[E -] = [E]0/3。

代入(1)式,得r 1 = k 1 [E]0 ×2/3 又知r = ,∴k = k 1 [E]0×2/3= 1.88⨯109 (mol·L -1·s -1)36121252222522243232[O ] 3.85107.6910=1[O ] 1.6710 3.3310[O ] 1.6710 3.3310=1[O ]0.100 2.0010[O ]x x xx r x r r x r r k ------------⎧⎫⎛⎫⨯⨯==⎨⎬ ⎪⨯⨯⎝⎭⎩⎭⎧⎫⎛⎫⨯⨯==⎨⎬ ⎪⨯⎝⎭⎩⎭=∴即,解得即,解得361112125122224133231123[O ](3.8510)(7.6910)501(s )[O ](1.6710)10)502(s )[O ](0.10010)500(s )()501(s )k r k r k r k k k k ------------==⨯⨯===⨯⨯===⨯=∴=++=12 [E][O ]r k -=1222222E + O E + O E + O E + O k k -----−−→−−→122[ E][ O] [O ]r k k --==2222[E ][O ][O ]r k k ---=={}12102[E][O ][ E][E ] [O ](1)r k k ---==-1222[E][O ][E ][O ]0(2)k k ----=1212[E][O ]2[E ][O ]0k k ----=1021212[E][O ][E ][O ]2[E ][O ]0k k k -------=∴2[O ]-2[O ]k -_61033/[E]501/(0.40010)22k k ==⨯⨯∴2[O ]xi r k -=2[O ]r k -=k 2 = 2k 1 = = (mol·L -1·s -1) 2. (1) 设反应的实验速率方程为 ,在缓冲溶液中,H +离子浓度视为常数,上式可化简为 ,其中 。

第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含参考答案

第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含参考答案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第1题(8分)根据所给的条件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求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1-1氮化硅可用作LED的基质材料,它可通过等离子体法由SiH4与氨气反应制得。

1-2将擦亮的铜片投入装有足量的浓硫酸的大试管中,微热片刻,有固体析出但无气体产生,固体为Cu2S 和另一种白色物质的混合物。

1-3在50℃水溶液中,单质碲与过量NaBH4反应制备碲氢化钠,反应过程中析出硼砂[Na2B4O5(OH)4.8H2O]。

1-4天然气的无机成因说十分诱人。

据称,地幔主成分之一的橄榄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甲烷。

橄榄石以Mg2SiO4和Fe2SiO4表示,反应后变为蛇纹石[Mg3Si2O5(OH)4]和磁铁矿。

第2题(8分)2-1195K,三氧化二磷在二氯甲烷中与臭氧反应得到P4O18。

画出P4O18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2-2CH2SF4是一种极性溶剂,其分子几何构型符合阶点子对互斥(VSEPR)模型。

画出CH2SF4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体现合理的成键及角度关系)。

2-32018年足球世界杯比赛用球使用了生物基三元乙丙橡胶(EPDM)产品Keltan Eco。

EPDM属三元共聚物,由乙烯、丙烯及第三单体经溶液共聚而成2-3-1EPDM具有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耐腐蚀等性能。

写出下列分子中不可用于制备EPDM的第三单体(可能多选,答案中含错误选项不得分)。

2-3-2合成高分子主要分为塑料、纤维和橡胶三大类,下列高分子中与EPDM同为橡胶的是:F 聚乙烯G聚丙烯腈H 反式聚异戊二烯I 聚异丁烯第3题(12分)为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将2019年设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门捷列夫预言了多种当时未知的元素,A即为其中之一。

将含元素A的硫化物矿在N2气氛中800℃处理,分解产物中右A的硫化物B;随后升温至825℃并向体系中通入氨气,得到红色化合物C,C溶于发烟硝酸得到白色沉淀D。

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答案第1题(4分)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 和Y 。

X 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靶得到的。

经过100微秒,X 发生α-衰变,得到Y 。

然后Y 连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 的同位素。

以X 和Y 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 和Y 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案: Am 24395+ 4820Ca =288115+3n (2分)不写3n 不得分。

答291115不得分。

288115 = 284113 +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

(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 = 268105或268105Db )(蓝色为答案,红色为注释,注释语不计分,下同)第2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 这种高聚氮的N-N 键的键能为160 kJ/mol (N 2的键能为942 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

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答案: 3 原子晶体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 2释放大量能量。

(各1分)第3题(6分)某实验测出人类呼吸中各种气体的分压/Pa 如下表所示:气体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79274 7584821328 1546340 3732 667 62653-1 请将各种气体的分子式填入上表。

3-2 指出表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呼出气体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体分压的主要原因。

答案: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N279274 75848O221328 15463CO240 3732H2O 667 6265(每空1分,共4分)呼出气中的N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呼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有较大分压,总压不变,因而N2的摩尔分数下降(1分);呼出气中的O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吸入的O2被人体消耗了。

2023年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8(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满分 6 12 9 6 7 8 10 106 9 512H 1.008 相对原子质量He4.003Li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 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 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 [223] Ra[226]Ac-LaRf Db Sg Bh HsMt DsLa系La138.9Ce140.1Pr140.9Nd144.2Pm144.9Sm150.4Eu152.0Gd157.3Tb158.9Dy162.5Ho164.9Er167.3Tm168.9Tb173.0Lu175.0第一题(6分)锦上添花:(根据已经有内容旳规律进行增补)1.填分子式:(1)①C2H6②C8H18③________④C80H162(2)①________②MgO③SO3④CuSO4(3)①Fe2O3②③Na2O2④FeSO4·7H2O⑤CuSO4·5H2O ⑥2.填化学方程式:①2Na +2H2O=2Na OH+H 2↑ ②2C +SiO 2=Si+C O↑ ③2H 2S +O2=2S +2H2O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化学动力学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本题用E为代号)是生命体中的“清道夫”,在它的催化作用下生命体代谢过程产生的超氧离子才致过多积存而毒害细胞:2O2-+ 2H+ −→−E O2+ H2O2今在SOD的浓度为c0(E) = 0.400⨯10-6mol·L-1, pH = 9.1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动力学研究,在常温下测得不同超氧离子的浓度c (O2-)下的超氧化物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r如下:c (O2-)/ mol·L-1 7.69⨯10-6 3.33⨯10-5 2.00⨯10-4r / mol·L-1·s-1 3.85⨯10-3 1.67⨯10-20.100(1) 依据测定数据,确定歧化反应在常温下的速率方程r = k n)O(2-c的反应级数(2) 计算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 要求计算过程(3) 在确定了上述反应的基础上,有人提出了歧化反应的机理如下:E + O2-−→−1k E- + O2E-+ O2-−→−2k E + O22-其中E-为中间物,可视为自由基,过氧离子的质子化是速率极快的反应,可以不予讨论。

试由上述反应机理,推导出实验得到的速率方程,请明确指出推导过程所作的假设。

1.在含有缓冲介质的水溶液中,300K时,研究某无机物A的分解反应:A (l) → B (g) + H2O (l),假定气态产物B在水中不溶,有以下实验事实:a.固定A溶液上部的体积,在不同时间t下,测定产物B气体的分压p, p与t数据满足ln[p∞/(p∞-p)] = k’t方程,式中p∞为时间足够长时,A(l)完全分解所产生的B(g)的分压,k’为一常数。

b.改变缓冲介质,在不同的pH下进行实验,作lg(t1/2) ~ pH图,可得到一条斜率为-1, 截距为lg (0.693/ k)的直线。

k为实验速率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从上述实验结果出发,试求该反应的实验速率方程。

(2) 有人提出如下机理: A +O -k1kI + H2O k2 B + OH-式中k1、k-1分别为响应纪元反应的速率常数,你认为上述反应机理与实验事实是否相符,为什么?3.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发热,导致所用漆包线表面漆膜发生热降解作用,绝缘性逐渐降低,并最终失效。

实验表明:异氰酸酯树脂改性缩醛漆包线在恒温箱中热老化,温度分别为393.0K、111.0K和453.0K,寿命分别为20000h、5000h和307h,此时漆膜重量均减少39.0%;假定热降解机理不变且服从一级反应规律,试推算它在348.0K的正常使用温度下漆包线的寿命有多长?热降解的活化能为多少?4.五氧化二氮是晶体,具有很高的蒸汽压,在气相或在惰性溶剂中都能全部分解,产物为氧、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

其分解反应为:24(g)N 2O 5(g) 2NO 2(g) + 1/2O 2(g)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由于分解产物NO 2和N 2O 4均溶于CCl 4中,只能有O 2逸出,故N 2O 5在CCl 4中的分解可用气量管测定分解产物逸出的O 2的体积来测定。

下表是0.7372 g 固体N 2O 5在30 0C 和p 0压力下的实验数据:时间t (秒) 0 2400 9600 16800 体积V 2O (ml) 0 15.65 45.85 63.00 (1) 求算此反应的速率常数k 及半衰期t 1/2; (2) 30℃,分解90.0%时所需时间为多少秒?(3) 已知该反应活化能为1.03⨯105 J·mol -1,若要求2400秒内收集60.00ml O 2 (30 0C 时的体积),问需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实验?(气体按理想气体处理,气体常数R =8.314 J·K -1·mol -1) 5.298.2K ,反应:A + 2B = 2C + 2D 的速率方程为 v = k [A]x [B]y(1) 当A 、B 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010、0.020mol·L -1时,测得反应物B 在不同时刻的浓度数据如下:t / h 0 90 217 [B] / mol·L -1 0.020 0.010 0.0050 求该反应的总反应级数(2) 当A 、B 的初始浓度均为0.020 mol ⋅L -1时,测得初始反应速率为实验(1)的1.4倍,求A和B 的反应级数x 和y 。

提示:111()1n bn n adx b a x n--=--⎰(3) 求算反应速率常数k 。

6.正、逆反应均为一级的对峙反应 AB 1,A 、B 分别表示反式或顺式-[Cr(en)2(OH)2]+。

k 1、k 2分别为正、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反应温度 T / K 反应时间 t / min 反应体系中 c A / (mmol·dm -3)A 、B 的浓度 c B / (mmol·dm -3)2981.2298 298 308 308 3082.2 足够长 0 0.7 足够长1.20.05 0.15 0 0.05 0.15该体系的速率方程为d c B /d t = k 1c A -k -1c B ,经推导得公式t k k c k k c k c k )()(ln1-1B1-10A 10A1+=+-,c A 0为t=0时,体系中A 的浓度,c A 、c B 分别为反应时间t 时,体系中A 、B 的浓度。

试解答下列问题:(1) 当t =0时,体系中仅有A ,c A 0 = 2.1 mmol·dm -3,实验在某一恒定温度下进行,要求当体系中B 的浓度达到 0.10 mmol·dm -3时的反应速率为0.13 mmol·dm -3·min -1,请通过计算(要写出计算过程)确定合适的反应温度是否可在298K -308K 范围内选择?(2) 已知[Cr(en)2{OH}2]+的S m (顺式,298K)、S m (反式,298K),也请(通过计算)确定A 、B 中哪个是顺式?哪个是反式?7.Co-60广泛用于癌症治疗,其半衰期为5.26年,则其衰变速率常数为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mg ,10年后剩余 mg 。

8.在300K ,鲜牛奶5小时后即变酸,但在275K 的冰箱里可保存50小时,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是 。

9.过二硫酸根离子是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虽然其氧化反应相对较慢。

过二硫酸根离子能氧化除氟离子外的所有卤素离子。

按S 2O 82- + 2I ―2SO 42- + I 2式生成碘的起始速率为r 0。

在25℃下,测定了以反应(1) 画出过二硫酸根离子的以短线表达化学键的结构,并给出所有原子的氧化态。

(2) 写出上述反应的速率方程。

(3) 写出上述反应的总级数和各反应物的级数。

(4) 推导出该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11 L· mol -1·s -1。

(5) 已知上述反应的活化能为42kJ· mol -1,在什么温度(°C)下速率常数将增加10倍? (6) 碘与硫代硫酸根离子(S 2O 32-)反应生成碘离子是快速的,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

(7) 设溶液中相对于过二硫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存在过量的硫代硫酸根离子,写出反应S2O82-+ 2I―2SO42- + I2 的速率方程。

10.在上世纪初,无色气体乙烯还是一种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稀罕的化学物质,现如今,乙烯的产量极大,2001年在德国乙烯的人均占有量已达60kg。

用催化剂,乙烯能转化为乙烷。

以氧化锌为催化剂的该反应慢得足以分析其反应历程。

下图给出了乙烯氢化的反应历程(忽略了电荷和反应的计量系数)。

(1) 给出各步反应的顺序号,确定其正确的级数。

(2) 用θ(H)表示氢原子在表面位点上占有的分数;θ(C2H2)表示乙烯分子在表面位点上占有的分数;θ(C2H5)表示被吸附的中间物在表面点位上占有的分数。

设被吸附的中间物的氢化是最慢的反应,以下哪一速率方程是正确的?①r = k ·θ(H) ②r = k ·θ(C2H4)③r = k ·θ(H)·θ(C2H4) ④r = k ·c(H)·θ(C2H5)(3) 水会阻断氧化锌催化的乙烯氢化反应。

仿照(1)问给出的图式写出水和催化剂相互作用的反应历程,解释这种阻断作用。

(4) 用金属催化烯烃氢化时,会发生烯烃异构化的副反应。

当D2与1-丁烯反应时,将生成1和2两种副产物。

完成下列反应图式,写出中间物的结构。

H 3C CH CH CH 2DH 3C CH 2CH CHDcatalystH 3C CH 2CH CH 2H 3C CH 2CH CH 2D DDD 12(5) 气体分子在表面点位吸附的分数(θ)可简单地用朗格缪尔等温方程描述:1K pK pθ⋅+⋅=式中 p 为气体的压力,K 为吸附-脱附平衡常数。

设有2种或更多种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写出气体i 在表面点位上占有分数θ(i )的相应方程。

11.酶促反应的历程可描述为:S + E ES P + E k 1k2k-1式中S 为底物,E 为酶,ES 为S 和E 形成的复合物,P 为产物;k 1,k -1和k 2为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

酶促反应的速率r 可用底物浓度c (S)的函数表示:2()()()()dc P c S r k c E dt K c S M T ==+ 式中t 为时间,c (P)为产物的浓度,c T (E)为酶的总浓度,而K M = (k -1 + k 2)/k 1。

(1) 确定下列速率方程中的变量x ,y 和z :()()()()x y dc S k c S c E k c ES dt =-+12()()()()()z x dc ES k c S c E k k c ES dt-=+-+(2) 完成下列速率方程:dc E()=dt(3) 用β-内酰胺酶水解底物青霉素(底物)。

当酶的总浓度为10-9 mol·L-1时,记录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图中x轴为:c-1(S) / (106 L·mol-1);y轴为:r-1/ (106 L·min·mol-1) 确定常数k2和K M。

设c(S) = 0.01·K M,复合物ES的浓度多大?(4) 竞争抑制剂I可与底物竞争而阻断酶的活性点位:I + E EI设EI的解离常数为9.5×10-4mol·L-1,酶的总浓度为8×10-4mol·L-1,为在无底物时,阻断50%的酶,抑制剂的浓度需多大?(5) 以下表述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①酶促反应的速率r 会因竞争抑制剂的存在而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