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案例分析】利乐公司案
法律案例分析反垄断法(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一些大型企业为了保持其市场地位,采取垄断行为,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
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反垄断法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反垄断法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
二、案例简介2016年,我国一家知名家电企业A公司,通过大量收购竞争对手的股份,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
然而,A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垄断行为,如限制竞争对手产品销售、提高产品价格、强制捆绑销售等,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2017年,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对A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A公司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A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巨额罚款。
三、案例分析1. 案例定性本案中,A公司通过收购竞争对手股份,扩大市场份额,具备了市场支配地位。
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A公司限制竞争对手产品销售、提高产品价格等行为,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
2. 案例审理本案中,反垄断执法机构对A公司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大量证据,证实了A公司存在垄断行为。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A公司的市场支配地位、垄断行为对市场竞争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利益等方面,依法作出了判决。
3. 案例启示(1)反垄断法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表明,反垄断法可以有效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
(2)企业应自觉遵守反垄断法,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本案警示企业,垄断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加强执法力度,对垄断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本案反映了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法律案例分析反垄断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垄断行为对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反垄断法作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法律武器,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反垄断法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反垄断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2018年,我国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收购了一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以下简称“B公司”)。
此次收购引起了我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关注。
经调查,A公司在收购B公司后,在相关市场(搜索引擎服务)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5%,涉嫌构成垄断。
反垄断监管部门依法对A公司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事实(1)A公司收购B公司前,在搜索引擎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0%,B公司市场份额为25%。
(2)A公司收购B公司后,在搜索引擎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5%。
(3)A公司收购B公司后,在搜索引擎服务市场形成了寡头垄断格局。
2. 反垄断法适用(1)市场份额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条,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相关市场中的销售总额、营业收入或者生产总量占市场总量的比例。
在本案中,A公司收购B公司后,在搜索引擎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5%,超过了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50%的市场份额认定标准。
(2)垄断行为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垄断行为包括以下几种:①垄断协议;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③经营者集中。
在本案中,A公司通过收购B公司,在搜索引擎服务市场形成了寡头垄断格局,涉嫌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 案例启示(1)反垄断法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反垄断法作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法律武器,在以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维护市场公平竞争;②保护消费者权益;③促进企业创新;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反垄断法实施中的问题①反垄断法执法力度不足;②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程序问题;③反垄断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
包装巨头利乐领6.68亿元罚单

PRINTING FIELD 2016.12包装巨头利乐领6.68亿元罚单11月16日,国家工商总局官网正式公布了对利乐的反垄断处罚结果,认定利乐旗下6家企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构成了没有正当理由搭售、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和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对其开出高达6.68亿元的罚单。
根据调查,工商总局认为,UPM中文网站改版升级芬欧汇川U P M对其中文网站进行升级改版,改版后的网站于11月1日起正式上线。
UPM新版中文网站推出更多元的平台符合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以更直观的网站导览架构与更加高效透明的内容呈现方式,让用户在浏览网站时能更快速地获取相关信息。
UPM新版的中文网站通过优化网站导航栏结构,提高信息相关性和沟通效率。
通过对中文网站结构和内容的调整,UPM可以为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消费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信息,从而与不同业务领域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更直接的沟通。
新版中文网站可根据不同设备的屏幕尺寸进行调整,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
(UPM)在2009至2013年期间,利乐在中国大陆液体食品纸基无菌包装设备、纸基无菌包装设备的技术服务、纸基无菌包装材料三个市场,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并凭借其在三个市场的支配地位,实施了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妨碍了公平竞争。
工商总局认定,利乐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构成了该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和第(七)项规定。
工商总局责令利乐停止违法行为,包括不得在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时无正当理由搭售包材,不得无正当理由限制包材原纸供应商向第三方供应牛底涂布液包白卡纸,不得制订和实施排除、限制包材市场竞争的忠诚折扣。
利乐大中华区总裁殷长勋表示,利乐一贯重视合规经营,严格遵守经营所在地的法律法规。
利乐方面强调,公司接受国家工商总局的处罚决定,并决定不提起上诉。
(摘自国家工商总局官网)艾利丹尼森推出安全型儿童贴纸产品系列艾利丹尼森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上展示新型儿童贴纸产品系列。
利乐和纷美:中国以外的市场争夺战

利乐和纷美:中国以外的市场争夺战利乐是世界顶尖的食品加工和包装制造公司,它的无菌包装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垄断地位1,其他多种业务在其国内处于统治水平。
通过捆绑搭售的策略2、创新并取得专利的方式,利乐为整个行业建立了标准。
在1979年,利乐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一个中国本土的竞争者,纷美包装有限公司成立。
利用反垄断法,纷美给利乐已有的客户提供了另一个选择,挑战了利乐的市场垄断地位,即便利乐试图通过诉讼证明这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结果是,利乐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以销售数量来衡量,从2002年纷美还没进入市场时的95%跌至09年的70.2%3。
在同一时期,纷美取得了中国市场份额的9.6%4。
在2009年,纷美宣布在瑞士温特图尔成立它第一个国外销售处,从此渗入利乐的大本营:欧洲。
在2011年,纷美投资5亿欧元(人民币40.8亿)5建立了它在德国哈雷的第一个海外工厂。
在2013年五月,纷美又进一步投资了3.8亿欧元(人民币30.3亿)6把它在哈雷的工厂产出能力扩大到每年80亿的产出量。
同时,德国的法庭否决了利乐对纷美侵犯无菌包装知识产权的诉讼。
此外,欧洲的产权办公室完全撤回了纷美的专利权。
尽管利乐向两家机构都提交了上诉,截至2013年七月为止,这些诉讼还都在处理过程之中7。
更糟糕的是,在2013年七月,中国的市场监管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起了针对利乐的调查,指控其利用垄断地位限制正常竞争,致使利乐背负了大量罚款和其他损失8。
纷美不仅对利乐的中国市场构成了威胁,相较之下,纷美在越来越要求低成本、1Dominance was a position of economic strength enjoyed by an enterprise, which enabled it to prevent effective competition from being maintained in the relevant market by affording it the power to behave to an appreciable extent independently of its competitors, its customers and ultimately the consumers. European Commission (December 2005) “DG 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2 of the Treaty to Exclusionary Abuses – Public Consultation.”2Tying occurred when a supplier made the sale of one product (the tying product) conditional upon the purchase of another distinct product (the tied product) from the supplier or someone designated by the latter. Bundling referred to situations where a package of two or more goods was offered. Tying and bundling might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competi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December 2005) “DG 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2 of the Treaty to Exclusionary Abuses –Public Consultation.”3Tying occurred when a supplier made the sale of one product (the tying product) conditional upon the purchase of another distinct product (the tied product) from the supplier or someone designated by the latter. Bundling referred to situations where a package of two or more goods was offered. Tying and bundling might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competi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December 2005) “DG 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2 of the Treaty to Exclusionary Abuses –Public Consultation.”4Ibid.5€1 = Rmb 8.16 on 31 December 2011; also equivalent to US$65 million6€1 = Rmb 7.97 on 31 May 2013; also equivalent to US$49 million7Greatview (2013) “Interim Report.”8Caijing (17 July 2013) “Tetra Pak China Denies Bundling Accusations amid Anti-Trust Pr obes,”/2013-07-17/113050655.html (accessed 26 October 2013).高价值的欧洲市场还更具价格优势。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600字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600字反垄断法是针对垄断行为的一种法律措施,旨在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垄断是指市场上某一家企业或少数几家企业控制了整个市场,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受到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
反垄断法旨在打破垄断,维护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一些科技巨头因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备受争议。
其中最为瞩目的案例之一就是美国司法部对谷歌提起的反垄断诉讼。
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拥有绝对的市场统治地位,根据数据显示,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
该诉讼指控谷歌通过垄断行为削弱了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损害了公平竞争。
在此案例中,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打破谷歌在搜索引擎市场的垄断地位,恢复市场竞争。
在对此案例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谷歌之所以能够在搜索引擎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一部分原因是其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
其次,谷歌通过与其它公司签订排他性协议,限制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使得消费者很难有其他选择。
最后,谷歌通过操纵搜索结果,将自家产品优先展示给消费者,导致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公平机会。
在应对这种垄断行为时,反垄断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首先,反垄断法可以确保市场公平竞争,防止某一家企业通过垄断行为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利益。
其次,反垄断法通过打破垄断地位,刺激创新和竞争,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反垄断法可以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管,防止市场经济出现扭曲现象,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
总的来说,反垄断法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可以有效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经济的发展。
对于像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来说,遵守反垄断法规定,遵循市场规则,才能够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反垄断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一些互联网巨头凭借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逐渐形成了垄断地位,对市场公平竞争造成了严重破坏。
阿里巴巴集团作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也被指涉嫌垄断。
本文将以阿里巴巴垄断案为例,分析我国反垄断法律的相关规定,探讨垄断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二、案件事实2019年,我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展开反垄断调查。
调查发现,阿里巴巴在电商、支付、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具有垄断地位,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具体表现在:1.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通过“二选一”等手段,要求商家只能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禁止商家在其他平台销售,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
2. 在支付领域,阿里巴巴通过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强制要求商家使用其支付服务,排除了其他支付服务商的竞争。
3. 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巴巴通过云栖大会等活动,推广自家的云计算服务,排挤其他云计算服务商。
三、法律分析1. 反垄断法相关规定我国《反垄断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垄断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根据该规定,认定垄断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排除、限制竞争。
2. 阿里巴巴垄断行为的认定(1)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三条的规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②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③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的依赖程度;④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阿里巴巴在电商、支付、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且具有较强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对其依赖程度较高,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较大。
因此,可以认定阿里巴巴在这些领域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①拒绝交易;②限定交易;③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④掠夺性定价;⑤差别待遇;⑥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包装巨头利乐被罚6.6亿元 中国反垄断调查必然步入常态化

提示板包装巨头利乐被罚6.6亿元中国反垄断调查必然步入常态化文/ 本刊记者 张莉11月16日,国家工商总局开出罚单,认定利乐旗下的6家公司于2009年至2013年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市场行为构成了反垄断法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对此罚款6.677亿元人民币。
至此,长达4年之久的“利乐垄断案”终于落下帷幕。
值得关注的是,此案号称“中国自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最大规模、最密集的调查行为”。
针对国家工商总局官网公布的利乐案处罚决定书,利乐公司在第一时间通过其中文网站进行了回应,称利乐公司接受国家工商总局的处罚决定,不上诉。
起因:利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妨碍有效竞争利乐发源于瑞典,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液体食品包装设备、技术服务、包装材料,以及为液体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生产线设计方案的大型跨国集团。
据了解,利乐在中国无菌纸包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早期,在乳业包装市场上的占比可能达到九成以上。
早自2003年起,就有一些包装企业吐槽,利乐利用市场强势地位,把“捆绑销售”写进合同,与客户约定,若干年中客户使用约定数量的包装耗材来抵扣包装设备余款,客户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无权选择其他包装材料公司,从而达到排斥竞争对手的目的。
工商总局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后,在处罚决定书中披露:在4年多的全面深入调查期间,工商总局通过现场检查、市场问卷调查、询问调查等调查措施,调取了当事人及相关企业的书证和电子数据资料,就案件涉及的专业技术、经济学、法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和专家咨询,并多次与当事人当面沟通,当事人也进行了充分的陈述说明。
国家工商总局认为,在2009-2013年期间,利乐滥用其在纸基无菌包装设备、服务技术和包装材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包装材料、限制上游供货商与其竞争对手交易、实施忠诚折扣,排挤竞争对手,妨碍有效竞争。
利乐大中华区总裁殷长勋在回应中表示,自2008年中国实施《反垄断法》起,为确保合规,利乐对自身的经营行为做出了必要的调整,并相信已达成了合规目标。
利乐和纷美:中国以外的市场争夺战

利乐和纷美:中国以外的市场争夺战利乐是世界顶尖的食品加工和包装制造公司,它的无菌包装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垄断地位1,其他多种业务在其国内处于统治水平。
通过捆绑搭售的策略2、创新并取得专利的方式,利乐为整个行业建立了标准。
在1979年,利乐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一个中国本土的竞争者,纷美包装有限公司成立。
利用反垄断法,纷美给利乐已有的客户提供了另一个选择,挑战了利乐的市场垄断地位,即便利乐试图通过诉讼证明这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结果是,利乐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以销售数量来衡量,从2002年纷美还没进入市场时的95%跌至09年的70.2%3。
在同一时期,纷美取得了中国市场份额的9.6%4。
在2009年,纷美宣布在瑞士温特图尔成立它第一个国外销售处,从此渗入利乐的大本营:欧洲。
在2011年,纷美投资5亿欧元(人民币40.8亿)5建立了它在德国哈雷的第一个海外工厂。
在2013年五月,纷美又进一步投资了3.8亿欧元(人民币30.3亿)6把它在哈雷的工厂产出能力扩大到每年80亿的产出量。
同时,德国的法庭否决了利乐对纷美侵犯无菌包装知识产权的诉讼。
此外,欧洲的产权办公室完全撤回了纷美的专利权。
尽管利乐向两家机构都提交了上诉,截至2013年七月为止,这些诉讼还都在处理过程之中7。
更糟糕的是,在2013年七月,中国的市场监管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起了针对利乐的调查,指控其利用垄断地位限制正常竞争,致使利乐背负了大量罚款和其他损失8。
纷美不仅对利乐的中国市场构成了威胁,相较之下,纷美在越来越要求低成本、1Dominance was a position of economic strength enjoyed by an enterprise, which enabled it to prevent effective competition from being maintained in the relevant market by affording it the power to behave to an appreciable extent independently of its competitors, its customers and ultimately the consumers. European Commission (December 2005) “DG 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2 of the Treaty to Exclusionary Abuses – Public Consultation.”2Tying occurred when a supplier made the sale of one product (the tying product) conditional upon the purchase of another distinct product (the tied product) from the supplier or someone designated by the latter. Bundling referred to situations where a package of two or more goods was offered. Tying and bundling might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competi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December 2005) “DG 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2 of the Treaty to Exclusionary Abuses –Public Consultation.”3Tying occurred when a supplier made the sale of one product (the tying product) conditional upon the purchase of another distinct product (the tied product) from the supplier or someone designated by the latter. Bundling referred to situations where a package of two or more goods was offered. Tying and bundling might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competi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December 2005) “DG 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2 of the Treaty to Exclusionary Abuses –Public Consultation.”4Ibid.5€1 = Rmb 8.16 on 31 December 2011; also equivalent to US$65 million6€1 = Rmb 7.97 on 31 May 2013; also equivalent to US$49 million7Greatview (2013) “Interim Report.”8Caijing (17 July 2013) “Tetra Pak China Denies Bundling Accusations amid Anti-Trust Pr obes,”/2013-07-17/113050655.html (accessed 26 October 2013).高价值的欧洲市场还更具价格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利乐公司案
案情背景:
国家工商总局在2012年对利乐公司立案,2013年7月,对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予以立案,并组织20个省市工商机关进行调查。
到了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方面表示调查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并于当年9月透露,对利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已到最后认定阶段。
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利乐涉嫌反垄断的调查结果迟迟未下,关于此事的争论也逐渐平息。
利乐公司是否涉嫌垄断包装市场?当时所指的“捆绑销售”违法经营行为是否延续至今?这成为业界未解的“谜团”。
利乐曾被描述为“乳业战场背后的军火商”,作为最早逐鹿中国包装市场的外企,其切入时间点与经营模式“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发展初期中国乳企的急迫需求,将伊利、蒙牛、光明等众多乳企成功地推向全国市场,这与其经营的液态食品加工及包装相关业务不可分割,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利乐生产的无菌包装为常温奶、复原乳、调制奶品类的出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我国《反垄断法》中提到,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其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等行为。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利乐的经营模式对于当时资金匮乏的众多发展中的乳企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其通常以低价或者免费把生产线设备送给乳企,同时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维修,但是其通常要求对方使用利乐的包装材料及耗材,一开始会签署相关合同条款,而在后来,使用利乐的设备必须用利乐的包材,在业内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在2014年,工商总局刚刚公布利乐反垄断调查进入认定阶段之时,有媒体对其未来的处罚做出过预算。
根据《反垄断法》第47条,如果利乐被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处罚为“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在当时,利乐可能面临将近1.8亿元的罚款。
对于利乐的反垄断为何起起落落,悬而未决,此前有资深人士分析,这与我国长期存在多头执法,职责不明的情况有关,徐新明表示,我国《反垄断法》颁布较晚,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2000年为常温乳发展的分水岭来算,利乐早于《反垄断法》的颁布完成了对无菌包装市场上的扩张。
近年来,中国政府虽提高了对外企垄断行为的警惕性,但执法能力不足,相关经验匮乏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导致反垄断调查进展缓慢,甚至无疾而终的原因。
法律分析:
关于利乐的调查则把重心应放在了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个问题上。
我国反垄断法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时会遵循相对固定的四步分析框架,即在界定相关市场的基础上分析第一,利乐公司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可资证明的证据有哪些;第二,在能够认定第一点的情况下,利乐公司有没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属于那种形式的滥用?第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危害有哪些,这是进一步要思考的.
一、法律依据。
关于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否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在我国《反垄断法》中有规定:
1、关于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反垄断法》第十八条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
(一)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二)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三)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四)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五)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六)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反垄断法》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一)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