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第5章 5.6 植物界-42页-3学时

合集下载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环境生态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它们所处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素。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能力。

-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的、互相依赖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 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 群落的功能包括资源利用、能量传递和生态位的占据等。

3. 生态因素与生活环境:- 生态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土壤等。

- 生物对生态因素有一定的适应性,不同物种对生态因素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通过生物的生产、消费和分解等过程进行循环。

- 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5. 生态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

- 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不断转化为热能并且逐渐散失。

6. 生态平衡与稳定:-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 外界的环境干扰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生态危机。

7.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生态保护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行动,包括国家级和全球级的生态保护措施。

新学期初二上册生物第五章必备知识点

新学期初二上册生物第五章必备知识点

新学期初二上册生物第五章必备知识点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样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运用。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4、自然保护区----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

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5、我国面临濒危的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红珊瑚鹦鹉螺; 鱼类:中华鲟白鲟陆生无脊椎动物:金斑缘凤蝶爬行类:鳄晰扬子颚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藏羚羊麋鹿亚洲象华南虎、白头叶猴等。

我国面临濒危的植物:人参珙桐水杉银杉桫椤、、、等。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生物第五章必备知识点,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知识点指导:真菌 15年初二生物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细菌。

普通生物学教案

普通生物学教案

“普通生物学”教案第一章生命科学本章是本课程的引论,略讲。

通过简要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让同学看到,生命科学研究一步步从描述性学科发展到实验性探究科学,进而深入到微观分子水平和宏观生态学。

最后归纳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本节将一般性介绍“前生物学时期”和“古典生物学时期”的内容,然后借助“实验生物学时期”的典型科学探究实例展示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重点说明“分子生物学时期”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展望归纳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三个特征:向微观方向深入是永恒的主题,宏观方向(特别是环境问题)是政府、科学家和民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各个学科日趋交叉和结合将促进生命科学进一步高歌猛进。

第三节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对生命体的特征进行归纳,特别强调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生存的核心要素,并比较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新陈代谢的本质区别。

第二章生命体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分类与物种命名法先介绍林奈的传统“二名法”的命名规则,然后适当引入生理生化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指出它们三者之间各有优缺点,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详讲。

第二节生物界别本节略讲。

主要阐明生物分界的主要界线,讨论魏泰克的五界分类系统和黎德勒的四界分类系统及其依据。

第三节病毒与类病毒着重讨论它们无细胞结构的特征以及胞内寄生对生物的危害。

第四节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藻和原绿藻,重点简介代表性细菌的细胞结构特征以及它们最为第一批在地球上出现的生物的重要意义。

第五节真菌界指出真菌的特征(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真菌在自然界中促进物质循环的意义,以及真菌侵害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性。

第六节植物界说明植物界的基本特征,指出划分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分界线是它们是否具有维管束的构造。

着重阐明种子植物的特点以及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第七节动物界本节是本章的重点。

一般性归纳介绍动物界主要门类的特征,尤其注意从进化的角度阐述前后动物门类之间器官、系统的演化关系。

(完整版)普通生物学课件

(完整版)普通生物学课件

德国M.Schleiden(1804~1881)和T.Shwann (1810~1882)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提出了细胞学 说。
细胞学说:
☆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所有的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生物体通过细胞的活动反映其功能; ☆新的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生物疾病是因为它的细胞机能失常。
植物的根能够向地生长,是植物对重力的刺激的 反应。如果把植物放到失重环境,根会怎样生长?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 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 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 时间内完成。(含羞草等)
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适应性 的一种表现形式 。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生活环境,它的 结构和功能总是适合于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的生存 和延续。
适应是生命特有的现象。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总是存在程 度上的差别,哪怕是很轻微的,自然选择就会发 生作用,推动群体向更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严整有 序的结构 群落 种群
沃森(Watson) 克里克(Crick) 威尔金斯(Wilkins) 富兰克林(Franklin)
生物学分科
1.按生物类群或研究对象划分
动物学、病毒学、鱼类学等
2.按结构、功能以及各种生命过程不同划分
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等 种群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3.按研究手段不同划分
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生物数学等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严整有序结构
三、分类的阶元和界的划分
❖ 分类阶元:界(kingdom)、门(phylum)、纲 (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 (genus)、种(Species )

七年级生物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生物是一门讲述生命起源、生命演化和生命发展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

生物学中的知识点很多,其中包括了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在七年级的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基础知识和生物学中的第五章知识点。

以下将详细介绍生物学上册第五章的知识点。

1.细胞的基础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生物学研究的核心。

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到细胞中的精细结构。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组成部分。

细胞内有许多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这些分子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细胞,并在细胞中进行代谢活动。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学中分支之一,它涵盖了生物界内所有有机生命的多样性。

不同种类的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通过对生物形态和生理特征的观察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生物,从而了解诸如植物、动物、真菌和微生物等生物的不同特征。

3.细胞分裂和生殖所有生命的过程都离不开生殖,生殖是保证生命持续的重要过程。

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细胞分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细胞分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通常发生在有细胞核的生物中,而减数分裂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4.生物和其环境的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相影响。

生物在环境中生存和繁殖,而环境中的因素又会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例如,在不同的环境中,生物会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和生理特征。

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都是相互依存的。

5.基因和遗传基因是指控制生物个体发育和功能的分子遗传信息。

遗传是指这种基因信息在生物种群中的传递。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基因在生物间的传递、分化和演化,为了研究这一问题,遗传学家们提出了自然选择和达尔文进化论等理论。

因此,通过对遗传变异和演化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起源和演化。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五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地球
生物圈2号
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爱护绿色
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和意识。



一、绿色植物为生物圈提供物质和能量
非再生的能源
再生的能源
绿色植物通过_光__合___作用影响氧循环。
燃烧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生物圈的大气中 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21%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约为0.03%
相对平衡
光合作用
氧气
氧气
二、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
呼 呼吸 吸作 作用 用
水蒸气
降雨等
蒸腾
陆地水
水蒸气
蒸发
降雨等
海洋
美化绿环色境植物还调有节其气他候什么作防用止吗水?土流失 防风固沙、消除噪声
消毒 杀菌
为生物提供生存 环境,为动物的 多样性发展提供 了物质保障。
森林是世界上大多数动物的家园
小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产生氧气,
维持碳氧平衡 促进和参与 水循环
爽宜人,原因是( C)。
A.光合作用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和空气的温度 B.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蒸腾作用降低了温度,提高了大气的湿度 D.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分,提高了空气的湿度, 降低了温度
3·12植树节 6·5世界环境日 ……
活地 的球 家, 园我 。们

生命科学概论第五章1植物世界详解

生命科学概论第五章1植物世界详解
大孢子(n)
茎顶芽
三 、 植 物 的 结节间 构茎
根系
主根

节 节
节 种皮
子叶
侧根
根尖及分生组织
茎 尖 分 生 组 织
茎横切面
韧皮部
表皮
皮层
木质 部
根 尖 横 切 根冠 面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与组织
藓类植物的叶细胞
被子植物的纤维细胞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组织
概念 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类型 分生组织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风 力 传 播
植物的类群
植物种类多样性
植物的类群 植物的各大类群
真菌与地衣
Fungi & Lichen
植物的类群 植物的各大类群
苔藓植物
Bryophytes
植物的类群
在 地 球 上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被 子 植 物
植物的类群
在 地 球 上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被 子 植 物

花粉 雄蕊花药 雌蕊胚珠
传粉 花粉萌发
受精

被子植物


胚发育
种子形

种子萌发
植物的生活史
植物生活史的起点—孢子和种子
胚芽 种皮
胚根
2片子叶
扫描电镜下的蕨类植物孢子 种子植物种子纵切结构
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生活史花药Fra bibliotek合子子房
双受精 精子
卵细胞
双倍体世代 单倍体世代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减数分裂 小孢子(n)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茎的变态类型
根状茎


匍匐茎(草莓) 根状茎(鸢尾) 土豆(块茎)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含答案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含答案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1、2 )。

(1)细胞生物学(2)分子生物学(3)生态学(4)解剖学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2、3、4 )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2)生态系统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4)遗传多样性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2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4、1838-1839年( 1)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3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6、(4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2)摩尔根(3)达尔文(4)孟德尔7、(2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2)沃森和克里克(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4)孟德尔和摩尔根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1 )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2)细胞工程(3)发酵工程(4)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错)。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对)。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对)。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错)。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错)。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对)。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错)。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错)。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错)。

三、名词解释: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学科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5.6.4.1 主要特征
2) 孢子叶聚集成球果状, 称 为孢子叶球, 并有大、小 孢子叶球的分化.
◎ 小孢子叶上生有产生小孢 子/花粉的小孢子囊
◎ 大孢子叶/心皮上生有胚 珠, 但胚珠裸露,不被心皮 包被, 不形成果实.
35
5.6.4.1 主要特征
3) 花粉萌发产生花粉管. 但精子 仍保留有鞭毛.
filicina C.Ag.)
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
海萝(Gloiopeltisfurcata J.Ag.)
14
5.6.1.3 褐藻门(Phaeophyta)
绝大部分海产, 附着生活. 1. 主要特征 1) 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褐藻胶. 2) 载色体:小颗粒状或盘状,数目多,无蛋
括裸厥纲(Psilotinae), 石松纲
木贼纲 (Lycopodinae),
(Eqisetinae),
真厥纲(Filicinae)等4纲.
7.6.3.1 主要特征
1. 孢子体, 可见植物体, 具根、 茎、叶的分化, 具有维管组织, 因此称为维管植物.
1) 根: 绝大多数为不定根, 原始 类群仍为假根.
(gametophyte)
4
石莼的生活史:
合子(2n)
孢子体(2n)
孢子体世代 二倍体世代 无性世代
孢子囊(孢子母细胞)(2n)
+配子(n) -配子(n)
配子体世代 单倍体世代 有性世代
R!
.
-配子囊(n) +配子囊(n)
-配子体 +配子体(n)
-游动孢子(n) +游动孢子(n)
由于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是相互交替出 现的,故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孢子体(2n)
孢子体世代 二倍体世代 无性世代
孢子囊(孢子母细胞)(2n)
配子体世代 单倍体世代 有性世代
雌性配子体(n)
雄性配子体(n)
R! . 雌性孢子(n) 雄性孢子(n)
17
孢子囊
胶质冠 隔丝/侧丝
雄性孢子
雄性配子体
雌性孢子
雌性配子体

形 世




合子
大型褐藻图片:
19
褐藻图片:
裙带菜
紫菜为单层或双层细胞组成的叶状体,基部具有盘状固着器.
中轴位的星芒状载色体.
任何细胞都可形成精子囊(spermatangium)或果胞(carporgonium)(红藻的雌性生殖器
官). 生活史:
春季
紫菜叶状体
精子囊
叶状体阶段 紫菜阶段
单孢子
小紫菜阶段
果胞
精子
秋型小紫菜

单倍体单世代生活史
秋季
如果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结构相同,则称为同形世代交替
(isomorphic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5
孢子体
配子体
石莼生活史
藻类的3种生活史:
2n
① 世代交替生活史: 减数分裂在孢子囊内形成 孢子时进行,单倍体与二倍 体的植物体交替出现.
② 二倍体单世代生活史: 减数分裂在配子囊形成配 子时发生,只有1种二倍体 植物体,配子是唯一的单倍 体.
瓶,上部细狭的部分称为颈部,中央 有一列颈沟细胞;下部膨大的部分称 为腹部,含有一卵,并且在卵细胞与颈
沟细胞之间有一个腹沟细胞)。 雄性生殖器官叫精子器。
21
5.6.2.1 主要特征
3) 生活史具有固定的世代交替. (a)配子体发达, 占优势, 为可见的植物体; 孢子体不发 达, 寄生于配子体上. (b)孢子萌发经过原丝体阶段. (c)受精作用需要水的参与.
③ 单倍体单世代生活史: 减数分裂在合子萌发时进
n
行,只有1种单倍体的植物 体,合子是唯一的二倍体. R!
孢子体 2n
世 代 交 替
配子体 n
R!
n
植物体2n 二倍体单世代
2n
R!
n
植物体n 单倍体单世代
2n
7
绿藻门常见植物:
羽藻属(Bryopsis Lamx)
刚毛藻属(Cladophora Kutz.)
珠领
40
红豆杉纲(紫杉纲)(Taxopsida)——竹柏属 (Nageia)
叶对生,革质,披针形或卵状 披针形;种子生于不肥厚的种 托上。
注:多数红豆杉纲植物的大孢子叶 成盘状或漏斗状,称为珠托.
长叶竹柏(Nageia fluryi)
竹柏 (Nageia nagi )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
叶针状, 2、3、5针1 束; 大孢子叶变态形成 珠鳞和苞鳞, 并呈螺旋 状排列构成大孢子叶
球—松塔; 珠鳞与苞鳞 离生.
➢ 珠鳞: 指松柏类植物具 有生殖能力的大孢子 叶.
➢ 苞鳞: 指松柏类植物不 具生殖能力的大孢子 叶.
小孢子叶球
大孢子叶球
37
生活史:
38
苏铁纲(Cycadopsida)——苏铁 (Cycas revoluta)
水网藻属(Hydrodictyon Roth )
浒苔属(Enteromorpha Link)
•毛枝藻属(Stigeoclonium Kuetzing)
8
水绵Spirogyra communis
9
5.6.1.2 红藻门(Rhodophyta)
绝大多数海产, 约4000种,10%产于淡水. 1、主要特征 1) 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 外层为红藻特有的果胶化合物—
白核; 色素成分: 叶绿素a,叶绿素c, β-胡萝卜素, 6种叶黄素(主要为墨角 藻黄素). 3) 光合产物: 褐藻淀粉(laminarin)和甘露醇
(mannitol).
4) 孢子和配子具有两条不等长的鞭毛, 前端的长鞭毛为茸鞭型, 后端的短鞭 毛为尾鞭型.
15
2. 代表类群——海带属(Laminaria)
属茎不分枝,羽状复叶,丛生茎 顶。
➢ 孢子叶球生于茎顶,大孢子叶羽状 分裂,密被淡黄色绒毛。
39
银杏纲(Gingkopsida)——银杏(Gingko biloba L.)
公孙树/白果. 属仅1种, 孑遗植物. 叶扇形,叶脉二叉分枝; 大孢子叶球简单,仅由2个环形的大孢
子叶构成,这样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
孢子体分为: 固着器, 柄和带片3部分. 内部组织分化为: 表皮、皮层和髓3层, 孢子体成熟后, 带
片两面均可产生丛生棒状的孢子囊, 中间夹杂的长细胞
为隔丝(paraphysis), 顶端为透明的胶质冠(gelatinous corona).
叶柄横切
16
海带生活史:
合子(2n) 精子(n) 卵(n) 精子囊(n) 卵囊(n)
(a)根、茎、叶, 根为不定根; 茎 为地下根状茎; 叶为大型叶, 宽大的羽状复叶, 幼叶拳卷
(cireinate).
30
1) 孢子体
(b)孢子囊, 聚集成孢子囊群(sori), 位于叶子背面, 具有囊群盖. 孢子囊壁细胞1层, 其中有一列细 胞的细胞壁呈马蹄形加厚, 称为环 带(annulus), 环带上有1~2个不加厚 的薄壁细胞, 称为唇细胞(lip cell)
23
5.2.1.2 代表类群——葫芦藓属(Funaria),属藓纲
2. 孢子体 寄生于配子体上, 由
蒴足, 蒴柄和苞蒴3 部分构成. 苞蒴的顶端有蒴帽 (calyptra)
24
葫芦藓的生活史:

原丝体 25
5.6.3 蕨类植物门(Pteridphyta)
是一类最高级的孢子植物, 多
为陆生, 但喜生于阴湿处. 包
羊栖菜 海蒿子
20
类小型的不具维管组织的陆 生高等植物. 包括苔纲 (Hepaticae)和藓纲(Musci).
5.6.2.1 主要特征 1) 植物体具假根, 有的类群无茎叶分
化, 有的类群有茎叶分化. 2) 具有多细胞的生殖器官。 雌性生殖器官叫做颈卵器(外形似烧
2
5.6.1 藻类植物(Algae)
特征: 1)能进行光合作用。 2)生殖器官为单细胞。 3)藻体无根、茎、叶分化。 4)终生生活在水中。
5.6.1 绿藻门(Chlorophyta)
海产10%,淡水种类90%。 1、主要特征
1)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 2)载色体形状各异,具光合片层,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α
3) 具花粉管, 但精子不具鞭毛. 4) 配子体极度简化. 雄配子体为成熟的花粉粒; 雌配子体为成熟的胚
囊, 不具颈卵器. 5) 具双受精现象.
42
5.6.5.3 被子植物的分类
II.被子植物的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iledoneae)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1) 2片子叶 2) 花4或5数 3) 网状叶脉 4) 叶有栅栏组织和海
单孢子
夏季
软体动物贝壳内
合子2n
R!
夏型小紫菜
丝状体阶段
果胞子
壳孢子
壳斑藻
红藻图片:
钩凝藻
13
红藻门常见植物:
滑枝藻(Tsengia K.C.Fan et Y.P.Fan)
石花菜(Gelidiumamansii Lamx.)
鹧鸪菜 (Caloglossa 蜈蚣藻 leprieurii J.Ag.)(Grateloupia
41
5.6.5 被子植物(Angispermae)
植物界最高级的一个类群, 约25万种, 中国约有2.5万种.
5.6.5.1 主要特征
1) 孢子体更加发达. 有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等多种 生活型; 木质部有导管, 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