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肥胖的关系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研究结论:1、营养素过剩,导致脂肪过多,造成肥胖。
2、存在挑食的不良习惯,导致肥胖。
3、吃“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形成肥胖。
4、运动时间短、运动量小,使脂肪堆积,引起肥胖。
5、肥胖基因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最终肥胖。
调研项目:1、营养素过剩与肥胖的关系营养素指食物中被人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我们的身体是由约30-4 0%的固形成份,60-70%左右的水份所构成的。
固形成份中有一半是体脂肪,约占人体体重的15-20%。
人体所需能量的大半都由脂肪供给,积蓄脂肪是人体本能的功能,但如果摄入食物不当,脂肪就会在体内过剩,便会沉淀下来。
对中学生而言,正值花季的他们是爱美的一代,岂能让别人说肥胖呢?肥胖的原因在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含脂肪的食物也是数不胜数,孩子们在不经意的食物之中给自己摄入了大量高能量物质。
加上学习负担繁重,得不到及时的运动,使脂肪堆积起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胖了起来。
我们课题全体成员对500名学生进行《青少年肥胖现象》问卷调查,第一款中发现体重肥胖的学生占比率4.8%。
从这些学生中各挑20名体重肥胖的学生和体重正常的学生调查,发现调查问卷第二款中体重肥胖和体重正常的学生平时的膳食结构有所不同,结果如图所示:体重肥胖从图中可知,在体重肥胖学生人数中爱吃肉类和淀粉类的学生占33%,接近三分之一人数,而体重正常学生人数食中爱吃肉类和淀粉类的学生占28%。
造成肥胖原因之一是肥胖体重的学生平时膳食了高糖份,高热量的食品后,不采取消耗措施,致使脂肪保存在体内当中,引起肥胖。
第三款发现体重肥胖和体重正常的学生每天摄入各种食物的量是不同。
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体重肥胖学生人数中吃肉类和淀粉类的量比体重正常学生人数中吃肉类和淀粉类的量多了9%,而体重正常学生人数吃豆制品类和水果类的量比体肥胖学生人数吃豆制品类和水果类的量多了8%。
可见造成肥胖原因是肥胖的学生平时膳食了高糖份,高热量的食品,而且膳食摄入的量比体重正常的学生摄入的量要多,即摄入的能量多,致使过多能量转变为脂肪,保存在体内引起肥胖。
体育运动与身体形态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身体形态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它对于身体形态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提高身体形态,增强体质。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与身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塑造理想的身体形态。
首先,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形态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体育运动,人们可以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例如,举重运动可以让人们练就结实的手臂和胸肌,游泳可以锻炼人们的全身肌肉,篮球可以增强人们的腿部力量。
这些运动都可以使人们的身体更加结实,形成健美的肌肉线条,改善身体形态。
其次,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减肥和塑造身材。
肥胖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而体育运动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
通过运动,人们可以燃烧多余的脂肪,减少体重。
同时,体育运动可以塑造身材,使身体线条更加优美。
例如,瑜伽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拉伸肌肉,使身体更加柔美;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加苗条。
通过坚持体育运动,人们可以塑造出理想的身材,提高自信心。
此外,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维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趋向于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骨骼变脆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慢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可以锻炼反应能力和协调性,预防老年人跌倒。
通过体育运动,人们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延缓衰老。
最后,体育运动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常常感到焦虑和压抑。
而体育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增加社交活动,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例如,参加团队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人际关系。
通过体育运动,人们可以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机理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机理肥胖作为“四大文明病之一”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效应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有关肥胖、减肥的各种理论和具体方法也大量出现. 运动减肥虽已被许多人采用,但对其作用机理和科学性却知之甚少. 为了指导人们科学地实施运动减肥,本文分析了脂肪代谢与运动的关系,提出了作者的观点.1 肥胖概述肥胖是指身体内脂肪过多积累,超过个体体重的20 %. 它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而且. 肥胖可引起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神经体液调节的一系列变化,使人体的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显著缩短寿命.对于成年人,肥胖是损害健康的先兆,肥胖时由于过量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增加了身体负担,过多的脂肪需大量的血液来供应,加重了身体心血管系统负担,胸腹部大量脂肪堆积,横膈膜被迫抬高,胸部和横膈的运动受到限制,妨碍心脏舒张,加之心脏本身的脂肪沉积,心脏营养障碍等,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以致于肥胖者常感到气促、疲乏和不能耐较重体力活动. 肥胖者在同等情况下,氧消耗较正常人高34 %~40 % ,严重肥胖者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产生并发症,直至影响寿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肥胖儿童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这不仅给儿童造成某些心理压力,也影响到其某些生理机能的发展. 如肥胖儿童可出现早熟、脂肪肝、运动能力下降等. 这些均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肥胖者的增多同时使国民体质下降. 鉴于肥胖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预防肥胖,控制身体成分在适宜水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 脂肪代谢与运动2.1 运动时脂肪的生物学功能(1) 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是人体正常安静状态、禁食、饥锇或中低强度运动时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动用时,特别是在耐力性运动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糖和蛋白质的作用,有助于延长运动时间和提高运动能力.(2) 防震保护和隔热保温. 脂肪对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形成包裹,起着防震保护作用. 脂肪不易导热,皮下脂肪层有隔热保温作用.(3) 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和必须脂肪酸的来源.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系A、D、E、K及胡萝卜素的最好溶剂. 减少食物脂肪的摄取量会降低体内这些维生素的含量,有可能导致这些维生素的缺乏症. 必须脂肪酸是人体需要而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因此,运动员摄取适量的脂肪是必不可少的.2. 2 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作用(1) 脂肪供能的意义和形式.人体内贮存的脂肪主要功能就是氧化供能. 贮存的脂肪可以随时经过水解和动员释出甘油和脂肪酸,并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加以利用. 血浆游离脂肪酸是人体内静息状态的主要能源之一. 静息状的骨骼肌也主要利用脂肪酸氧化代谢获得能量. 所以,在静息状态,低强度和中强度运动时,人体都是主要利用氧化佛脂酸来维持体内的能量代谢.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长链脂肪酸的形式供给体大多数组织,如骨骼肌、心肌等氧化利用. 这是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 二是生成酮体供给骨骼肌、神经系统氧化利用. 三是以甘油作为糖异生作用的重要底物,在肝脏中异生成糖原或葡萄糖,对维持血糖稳定起重要作用. (2) 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的利用.人体内脂肪组织中贮存的甘油三酯水解后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再进一步参加能量代谢,是运动时利用脂类物质供能的主要方式. 运动时体内脂肪组织中贮存的甘油三酯的利用,受脂肪的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脂肪酸的运输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的影响.a) 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 在运动时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同时加强,生成大量的脂肪酸并经血液循环参与氧化代谢.如果人体有脂肪16kg ,可供步行1-12 天及马拉松跑1-9 小时的供能需要. 因此,一次急性运动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脂肪的供能是取之不尽的.b) 血浆游离脂肪酸. 脂肪动员入血的脂肪酸在血浆中以清蛋白为载体进行运输. 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使工作肌的摄取利用量也相应增多. 在进行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中脂肪组织血流量增加,但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血流量增加不同,一般大约增大3 倍左右,从而有助于运动时的脂肪动员. 血液运输游离脂肪酸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过多的脂肪动员也会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甚至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c) 骨骼肌摄取血浆游离脂肪酸. 骨骼肌细胞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与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呈正比,即脂肪动员率的大小直接影响骨骼肌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利用;此外,运动时骨骼肌供血量增加也对摄取利用脂肪酸起积极作用.2. 3 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各种类型的运动中,耐力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为明显. 可以直接影响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体积和代谢特点,也可以影响血浆脂肪代谢降低血浆甘油酯的浓度,还可以影响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耐力训练可提高脂肪酸的活性,促进脂肪水解,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加速磷酸甘油的氧化,妨碍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达到体脂减少,控制肥胖的目的. 因此,控制体脂可以通过运动对脂肪代谢调节来实现.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中,只有有氧代谢供能系统在机体进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能大量消耗脂肪, 满足机体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而且脂肪水解酶只有超过20 分钟的低强度运动才能激活,这些都是单纯性肥胖运动减肥的基本生化机理.3 实施运动减肥运动减肥是通过增加体内能耗而达到减肥目的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控体脂方法,其操作性较强,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了解掌握.3. 1 树立科学的控体脂观从理论上讲,运动能影响脂肪代谢,控制体脂. 但由于肥胖是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症,某些由遗传因素或内泌失调造成的肥胖者可能收效甚微. 不论何种情况,都要树立科学的控体脂观,通过运动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以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而不能单纯为了减肥而运动.3. 2 运动减肥的实施方法(1) 选择适宜运动项目. 由于脂肪氧化供能是氧耐力运动项目典型的供能主式,运动控体脂时,就必须采用有氧耐力运动项目进行运动,达到控体脂的目的. 建议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适宜的有氧代谢运动项目,人们通常采用的慢跑、快步走等都属于此类运动.(2) 合理的运动强度、时间及密度. 在运动强度低于50~60 %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时候,血浆游离脂肪酸是重要的化学能源.一般说来,运动强度越小,持续时间越长,依靠脂肪氧化供能占人体总能量代谢的百分率越高.脂肪氧化供能在运动开始几分钟后即逐渐增加,对竞技运动来说,只有在进行持续一小时以上的大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才显得重要.根据以上分析,建议运动时强度不超过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自身最高心率的70 %~80 %;运动时间20 分钟或更长,最好能超过一小时;一般保证每周运动3~4次.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进食前运动与进食后在控体脂方面相比能取得更佳的效果.3. 3 运动减肥的注意事项(1) 不同年龄、性别运动者的生理差异. 由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在生理生化代谢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实施运动减肥时,应充分考虑运动者的个体生理生化代谢特点、肥胖程度和个体体质,选择较适宜的运动项目、强度、密度等.(2) 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 运动降体脂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机体机能,增进健康. 运动中任何不适的感觉都可能诱发更多的不利因素,尤其是老年人和各种病患者. 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能对运动者的健康和身体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3) 应用运动处方. 有心脏疾患、高血压症、高血脂症的肥胖者,在运动减肥中应特别慎重,应考虑应用运动处方,保证机体的健康水平,防止诱发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不良因素.运动不仅增加机体能量消耗,还可增强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代谢功能,对保持瘦体重、促进健康有利,是一种有效的控体脂手段.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运动结合限制饮食能取得更加完美的减肥效果.运动营养补充品发展现状与一般人相比, 运动员因肩负着不断提高体能、增强体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挑战人类自身极限的重任, 所以在保证了提供与健康人类似的平衡膳食外, 还需增加特殊的“食谱”——运动营养补品(Spo rtssupp lement) 来平衡运动过程中迅速的物质能量代谢。
肥胖与运动PPT课件

肥胖可能导致个体在运动中表现出较低的耐力和 体力水平,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影响运动表现 和健康状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深入研究肥胖与运动的相互作用机制
进一步探讨肥胖与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 因素对肥胖和运动的影响。
开发针对肥胖人群的运动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肥胖人群,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干预 方案,以提高运动效果和减重效果。
01
02
03
04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 车等,有助于燃烧脂肪,提高
心肺功能。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
础代谢率。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有助于提 高身体柔韧性,减轻关节压力
。
集体运动
如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有 助于提高肥胖人群的社交能力
和自信心。
运动强度的选择与控制
媒体宣传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和科学减肥的方法,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肥胖与运动的关联与影响
1 2 3
肥胖与运动的关系
肥胖与运动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运动对于控制体 重、减少脂肪含量、改善身体成分具有显著效果。
运动对肥胖的影响
运动能够提高代谢率,促进能量消耗,减少脂肪 的积累,同时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肌肉力量和 耐力。
肥胖的分类
根据肥胖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肥胖;根据病因,可以分为 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肥胖流行趋势
近年来,全球肥胖率呈逐年上升 趋势,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 共卫生问题。
中国肥胖流行现状
肥胖与运动减肥

肥胖症及运动减肥一、肥胖症概述肥胖症是一种与环境(社会和文化)、基因、生理、新陈代谢、行为心理等相关的、复杂的、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当人体摄取食物过多、消耗能量减少,使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蓄积起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就将发展成为肥胖。
医学专家将肥胖定义为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目前,肥胖的全球化和低龄化趋势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寿命缩短。
相关资料显示,40~45岁以后,体重每增加0.5kg,死亡率增加1%;肥胖者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体重者减少10~12年。
当男性体重达到标准体重的140%及以上时,死亡率为标准男性体重的5.2倍,女性肥胖者可达到7.9倍。
(一)肥胖症的分类1.按病因分类医学上一般根据病因将肥胖症分为原发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症(症状性肥胖)两类。
原发性肥胖症是指无内分泌代谢疾病或找不到可能引起肥胖特殊病因的肥胖症,约占肥胖症总人数的95%,与过度营养、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存在偏差等有密切关系,属于生活方式性疾病。
继发性肥胖症是继发于与物质代谢有关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可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内分泌肥胖、遗传性疾病引起肥胖、药物性肥胖等。
此种肥胖的减重效果必须建立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基础上,再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科学运动才能达到明显效果。
2.按肥胖体型分类根据肥胖者的外形可分为向心性肥胖症(苹果型)和离心性肥胖症(梨型)两种。
如果脂肪主要蓄积在腹部皮下和腹腔内,则称为“向心性”或“中心性”肥胖症。
此种类型的肥胖由于腹部脂肪过量堆积,可使腹压第四节运动与肥胖症增高,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对机体代谢影响很大,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压委危险因素之一、男性肥胖多为此种类型。
肥胖产生的六大原因

肥胖产生的六大原因肥胖是现代人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人不再为吃喝发愁,而是为了肥胖儿发愁,肥胖造成人体态不美,造成人很多疾病的出现,所以肥胖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疾病。
那么,肥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
肥胖产生的原因一、遗传因素遗传不仅仅与肥胖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与消瘦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身体胖瘦的遗传更加密切,一般来说母亲肥胖那么子女的肥胖的可能性是75%,同样母亲消瘦,子女消瘦的可能性也是75%。
由于中国长期的贫穷状态下导致了代谢比较慢的人更加容易生存下来,于是导致了节俭基因的出现,导致更多有着这种节俭基因的人占多数,于是在食物丰足年代出现了很多的肥胖者。
肥胖产生的原因二、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是造成人体肥胖的直接原因,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摄入的热量比消耗掉的热量多,从而导致了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人体内,但是有的人吃得并不多也出现了肥胖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吃的东西不多不代表吃进去的热量不多,由于饮食结构的问题,这些人可能摄入的热量并不少,所以导致了肥胖。
肥胖产生的原因三、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会出现下降,所以这就造成了人在20岁的时候吃进去同样的东西不会胖,但是40岁的时候吃进去同样的东西就会发胖。
肥胖产生的原因四、性别因素男性的基础代谢率要明显高于女性,绝经后的女性更加容易出现肥胖,这是因为代谢率的不同,绝经后的女性更加容易出现肥胖,同时由于性别的原因,男人与女人的饮食习惯、饮食量和运动量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性别往往也决定肥胖。
肥胖产生的原因五、运动量运动量比较大的人就不容易肥胖,这是因为运动消耗掉了很多的热量,运动量比较小的人就比较容易出现肥胖。
所以想要减肥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肥胖产生的原因六、环境因素人们生活的环境、生活习惯和时尚趋势都是影响人体胖瘦的重要因素,生活环境的变化可能会意味着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比如美式生活方式就比较容易造成肥胖,比如人的压力比较大,社会竞争比较激烈等都会造成肥胖的发生。
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

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然而,要理解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需要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因素,包括遗传、代谢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史是肥胖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与肥胖有显著关联,如FTO基因、MC4R基因等。
这些基因可能会影响能量代谢、食欲调控和脂肪细胞的分化,导致肥胖的发生。
二、代谢因素1.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是控制体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进食的热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体重的变化。
当热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2. 脂肪细胞的影响脂肪细胞是体内脂肪储存的地方,它们的数量和大小会影响体重的变化。
对于肥胖个体而言,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较大,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增加。
而正常个体的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相对较小。
3. 激素调控多个激素参与了体重的调控过程。
其中,胰岛素、瘦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调节异常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血糖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脂肪的合成和储存增加。
三、环境因素1. 饮食结构现代社会中,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成为了肥胖流行的重要诱因。
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和饮料,导致能量摄入增加,超过身体所需,进而促进脂肪的沉积。
2. 运动状况久坐不动是现代人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缺乏运动会降低能量消耗,使体内脂肪积累增加。
此外,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也减少了徒步、自行车等有氧运动的机会。
3. 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的不良与肥胖存在着密切关系。
睡眠不足会导致食欲调控激素失调,增加对高糖、高脂食物的偏好。
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新陈代谢的调节,进一步加重肥胖风险。
总结: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遗传、代谢和环境等多个层面。
遗传因素、代谢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从综合多方面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肥胖,比如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运动等。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与健康的关系密切相连。
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还能够预防疾病,改善心理健康。
在本文中,将探讨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介绍运动对人体各方面的益处。
一、身体健康1. 强健肌肉和骨骼: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和发展。
通过运动锻炼,肌肉得到了充分的拉伸和收缩,骨骼也会因为运动而得到充分的负荷。
这不仅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骨骼的密度,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2. 提高心肺功能: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促进心脏和肺部的健康。
通过有氧运动,心肺系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心脏可以更加高效地泵送血液,肺部可以更加有效地吸氧。
这不仅可以预防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还能使人体更有活力和耐力。
3. 控制体重: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消耗额外的热量,控制体重。
运动能够增加身体的代谢率,加速脂肪燃烧,从而防止肥胖的发生。
此外,运动还可以塑造身体线条,使身材更加匀称。
二、心理健康1. 缓解压力:运动对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具有显著的效果。
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
同时,运动还能使人专注于运动过程,忘记日常烦恼,从而帮助人们放松身心。
2. 提升心情:运动有助于改善心情和增强积极情绪。
运动能够促进多巴胺的释放,改善心境,减少抑郁的发生。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社交机会,增强社交能力,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增强自信:通过运动,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增强自信心。
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运动都会给人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自尊心。
三、预防疾病1.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通过运动,可以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此外,运动还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血管的弹性。
2. 预防糖尿病: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与肥胖的关系第一节肥胖与体重控制1. 肥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将足迹留在了月球,先进的外科技术延长了人的寿命并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发现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许多秘密。
可不幸的是,人们却对一个“人们为什么变胖了,该怎样预防肥胖?”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无法做出准确的解释。
大约有年龄介于18至79岁的5千万男性和6千万女性“过胖”并需要减少多余的体重。
80年代美国成人中,男性多余的脂肪共计大约3.77亿公斤,而女性的大约为6.67亿公斤,或者说共有10.44亿公斤(22.97亿磅)。
如果肥胖人士每天饮食少消耗600卡路里热量以将身体脂肪减少至“正常”值(男性需68天,女性需101天),减少的热量总和将达到5.7兆卡路里。
将其转化为矿物燃料并当成种植、培育、收获、食用、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获得、储存和烹饪所需要的能量,则每年节约的能量相当于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和华盛顿住宅区的供电需求,或者相当于每年可供900,000辆汽车消耗的1.3百万加仑汽油。
直到最近,人们才相信过度饮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然而,如果暴饮暴食和过分放纵是身体脂肪增加的唯一因素,那么持久减少脂肪的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就是控制进食量了。
当然,如果真的如此简单,肥胖这一重要的健康问题就会很快被消除了。
很明显,还有其他的因素起作用,比如:遗传、环境和社会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相互重叠,很难将肥胖的原因划分成不同种类。
可是迄今为止,可以相当肯定的说,不论是节食、手术、药物、心理疗法还是运动,是单独还是综合的治疗方法,都没有在长期基础上特别成功的解决这一问题。
尽管如此,乐观的是目前研究者仍继续研究着肥胖的各方面因素,同时检验并量化治疗形式,很快就会有能攻克这一重要健康难题的有效方法。
本节涉及肥胖的不同方面包括:(1)测量和危险因素,(2)比较正常人和肥胖者体重增加和减少前后脂肪细胞大小和数量,(3)动物和人类脂肪细胞结构的发育,(4)通过节食和运动改变脂肪细胞结构。
2.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尽管肥胖的确切原因还没有统一认识,但是有相当多的信息表明肥胖与许多健康危害因素相关。
到底是肥胖本身导致危害还是仅是特定医疗条件的附带产物还不清楚。
以下是与肥胖相关的疾病:(1)由于心脏机械做功增加和左心室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功能损害,(2)高血压,(3)糖尿病,(4)肾病,(5)胆囊疾病,(6)肺呼吸性疾病,()手术中麻醉药物应用的问题,(8)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和痛风,(9)子宫内膜癌(10)异常血浆脂类和脂蛋白浓度。
3. 肥胖的判断标准人体脂肪含量通常以脂肪占身体重量的百分比(身体脂肪百分比)或个体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来估计。
3.1 身体脂肪百分比肥胖可定义为机体全部脂肪数量的过度增加。
可是,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正常和肥胖的分界线呢?我们推荐了一个成年男性和女性“正常”身体脂肪的波动范围(一个身体脂肪加或减一个单位变化的平均值)。
对于年龄在17到50岁间的男性和女性,这一变化单位近似于身体脂肪的5%。
用这种统计范围,“过度肥胖”就应与超出平均值5%的身体脂肪相关。
比如,对于平均身体脂肪为15%的青年男性,肥胖的界限应为身体脂肪的20%。
对于平均体脂肪为25%的老年男性,肥胖的界限应为身体脂肪的30%。
对于年龄在17到27岁间的女性,肥胖的界限应为身体脂肪的30%;年龄在27到50岁间的女性肥胖的界限应为身体脂肪的37%。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身体脂肪百分比的平均值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但不代表人们越老就越胖。
我们相信所谓的“肥胖”的标准应为青年男性超过20%,青年女性超过30%。
3.2 脂肪细胞的大小与数量:肥大与增生肥胖的定义和分类的另一种方法是测量脂肪细胞的大小与数量。
脂肪组织以两种方式增加:现存的脂肪细胞增大或被更多的脂肪充盈,此过程称为脂肪细胞肥大;或者脂肪细胞总数增加,此过程称为脂肪细胞增生。
各种各样的技术已应用于关于人类和动物脂肪细胞构成的研究中。
其中一种涉及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小片皮下组织直接植入一脂肪库,这些组织片段通常取样于臂部背面的三头肌、肩胛下区、臀部和下腹部。
通过对这些组织进行化学处理使脂肪细胞分离出来并可记数。
一旦确定了已知重量的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数量,每个脂肪细胞的质量就通过分离于脂肪细胞总数的单个脂肪细胞的质量确定了。
如果已知机体脂肪总数,那么脂肪细胞总数就能被准确的估计。
比如:体重为88kg的个体,通过水下测重法测得身体脂肪含量为13%(其全部脂肪重量就等于11.4kg(0.13×88kg)。
每个脂肪细胞的平均容量除11.4kg就可确定机体脂肪细胞的总数。
比如:平均每个脂肪细胞含0.6微克脂肪,那么其脂肪细胞数就为190亿。
脂肪细胞总数=体脂肪重量/每个脂肪细胞脂肪含量在美国的一个实验室,应用针刺组织活检和显微照相技术对机体指定部位的脂肪细胞的平均大小进行提取和测量。
取得脂肪样本后,准备通过适当的生化手段和随后以幻灯片形式投影在配备可测量细胞直径的光电笔的计算机的大屏幕上的照片进行测量。
每一部位至少要测量200个细胞。
细胞的平均直径确定后,每个细胞的脂肪含量就取决于恰当的数值转换,π×细胞直径。
对于全部脂肪含量为17.02kg(196磅和19.1%体脂肪含量),每个细胞含0.73微克脂肪的中年实验对象,细胞总数估计为233亿(17.02k g÷0.73ug)。
3.3 脂肪细胞构成对比正常人和肥胖个体的脂肪细胞构成在若干肥胖与非肥胖人群的脂肪细胞构成的对比性研究最后表明:肥胖者的脂肪积累由现存脂肪细胞脂肪储存的数量增加(肥大),新脂肪细胞生成(增生),或者二者同时存在而产生。
有研究者对比了25位受试者的体重、全部脂肪含量和细胞构成,其中20位被临床确定为肥胖。
肥胖受试者的体重平均超过非肥胖者的两倍,其总脂肪含量几乎是对照组的三倍。
就细胞结构来说,肥胖者的单个细胞脂肪含量超过平均值35%,而其脂肪细胞总数却几乎超过非肥胖者的三倍(750亿对270亿)。
这些结果显著表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脂肪组织细胞构成上的主要结构差异是细胞数量。
脂肪细胞数量对肥胖的重要性可通过总脂肪含量与细胞大小和数量的关系进一步表明。
大多数可行性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大小可能有某种生物学上限,一旦达到这一极限,细胞数量就变成了决定肥胖进一步扩展的主要因素。
即使脂肪细胞增大两倍,与正常人比较,肥胖者的总脂肪含量仍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肥胖的脂肪组织超量必须通过脂肪细胞的增生过程产生。
非肥胖者的脂肪细胞大约为250到300亿个,而相比之下,“过度肥胖者”则可能高达2600亿个。
4. 肥胖对体重的影响4.1 减重当肥胖的成人减小体积时,减少的是脂肪细胞的大小,而细胞数量不变。
如果达到正常体重和体脂肪,那么个体脂肪细胞就会皱缩并且事实上是在细胞大小上比正常个体变小了。
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19位肥胖成人在第一阶段实验结束后体重由328磅减至227磅。
脂肪细胞平均数量在减体重前大约为750亿并且甚至在减少101磅时仍然保持基本不变。
另一方面,每个细胞大小由0.9ug减少到0.6ug,减少了33%。
当受试者减少62磅而达到正常体重时,细胞数量仍保持不变,而细胞大小却继续缩减至正常的非肥胖受试者脂肪细胞大小的大约1/3。
成人减少体重后,脂肪细胞结构的主要构成变化是细胞大小的皱缩而细胞数量不变。
这些发现表明从前肥胖者并没有真正治愈他们的肥胖症,至少从脂肪细胞数量上来说没有。
毫无疑问,以往肥胖的病人很难保持他们的新体形。
4.2 增重一系列有趣的研究用于增加脂肪。
初始平均脂肪含量为15%的成人男性志愿者故意将其热量摄入增加到正常三倍的每天7000kcal,并持续40周。
对于一有代表性的受试者,其体重增加了25%,体脂肪由体重的14.6%到28.2%增加了两倍。
结果,过度饮食期间,体重增加了28磅,其中23磅是由于体脂肪的沉积。
在对没有肥胖个人史或家族史的非肥胖受试者进行的相同实验中,自愿的过度饮食导致体重平均增加36磅。
比较四个月的实验前后的细胞大小和数量,脂肪细胞的平均大小显著增加而数量不变。
减少热量摄入后受试者又获得其正常体重,总体脂肪下降并且恢复其初始脂肪细胞大小。
这些结果表明当成人因过度饮食变胖时,是他们的脂肪细胞充盈或增大了,而不是增加了新的个体。
某种迹象表明,成人脂肪过度增加可能改变脂肪细胞结构。
这是因为脂肪细胞大小有一上限,超出此限就不能再增大;当每个细胞脂肪含量达到1.0ug(正常为0.5-0.6ug)就到了此限度。
在过度肥胖者(体脂肪60%;超出正常体重170%)中,几乎所有脂肪细胞都达到了肥大的极限,同时从前脂肪细胞池中募集更多的细胞以增加细胞数量。
这样,在肥胖病人变的更胖的严重肥胖的成熟发作期,现存脂肪细胞的细胞数量异常增生就伴随细胞大小显著增加出现了。
5. 脂肪细胞的发育脂肪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的研究已经在动物和人体上展开。
5.1 动物研究最广泛的对脂肪细胞结构的研究是在大鼠上展开的,因为这些哺乳动物的寿命相对短暂,易于对其生命周期中的各种饮食和系统化训练进行研究。
一项研究显示了大鼠的体重、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大小与数量在其生命头5个月中普遍上升趋势的曲线,应当注意到在第6到16周期间,其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均是增加的。
作为动物,体重和总体脂肪的增加只是由于脂肪细胞大小的增加。
体脂肪的额外增加是因为活体细胞被脂肪充盈,而不是因为新生细胞的产生。
和脂肪细胞发育的传统观点相反,有些研究表明在某种情况下成熟脂肪细胞的数量不是持久不变的。
当给予成熟大鼠非常美味的食品,使其体重与脂肪都明显增加时,其细胞大小增加到最大水平;进一步的脂肪组织质量的增加通过甚至在体重减少时仍存在的脂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产生。
研究者假定细胞大小一旦达到最大就不能再无限增大,而继续进行喂食,就可触发新脂肪细胞的增生。
此时细胞数量的增加就会产生脂细胞调节的紊乱而导致肥胖。
5.2 人体研究在一项研究中,为年龄在几天到13岁的婴儿和儿童确立了脂肪细胞构成。
新生儿和不到一岁儿童的脂肪细胞大小大约是成人的1/4,头6年中增加3倍,而之后到13岁脂肪细胞数量就很少进一步增加了。
尽管不少研究已经确立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脂肪细胞构成,仍然缺乏关于此发育过程中脂肪细胞大小变化的数据。
因此,我们有理由假设此时细胞大小增加是因为成人细胞大小增加明显大于13岁及以后的青少年。
一岁以内的细胞数量增加速度相当快,比出生时约快3倍。
现在公认大多数出生前就存在的脂肪细胞是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产生的。
过了1岁,脂肪细胞逐渐增加到大约10岁。
就象细胞大小一样,在青少年至成人期有明显的细胞增生,此后细胞数量一般就很少进一步增加了。
脂肪组织质量已经明显增加的肥胖成人似乎是这一普遍规律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