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的轻松掌握
风水一起学77-五运六气

风水一起学77-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建造新宅需要考虑的,我们之前总讲盖房子需要注意和避开各种凶煞,今天就讲一个对盖房子有帮助的六气,如果能纳到这六气,对房子整体宅体将有有很大提升。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医的都得懂这个,有句话说得好:不通五运六气,遍读书方无济。
是通过主气和客气在不同年份五行生克来判断什么季节呀容易引发哪方面的疾病,来预防和治疗。
五运六气的五运就是天干合化,如甲己之年合化土,甲己都是土年,五运说的也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再通过六气的主气和客气来考虑哪个年份哪个五行太过和不及,六气为: 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为了表示太过和不及的程度呀,把古代五音阶纳入进来,角、徵、宫、商、羽,所以也叫“五音六气”。
中医不说了,主要说我们阳宅风水的六气怎么找。
我们阳宅风水用到是六气,六气分为主气与客气,主气是固定的,客气是轮换的。
纳六气要用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山,主气与客气的生克关系来判断哪个座山在哪个节气盖房子是否纳到六气,纳到最好,不纳到只是不得其吉而已,也不用太过于强求纳六气而轻凶煞,反而是得不偿失。
先说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对应的节气是大寒-惊蛰,对应的二十四山是:甲乙寅卯巽。
二之气少阴君火对应的节气是春分-立夏,对应的二十四山为:丙巳三之气少阳相火对应的节气是小满-小暑,对应的二十四山是:丁午四之气太阴湿土对应的节气为大暑-白露,对应的二十四山为:辰戌丑未艮坤五之气阳明燥金对应的节气是秋分-立冬,对应的二十四山为:申庚酉辛乾终之气太阳寒水对应的节气为小雪-小寒,对应的二十四山为:亥壬子癸也就是每个气对应两个月。
下面说客气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把年份对应的司天放到三之气,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和太阳顺时针对应初之气至终之气便可以。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故曰:“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运气论奥谚解》)。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万物厄纽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5分钟掌握五运六气简明推演歌诀收好!

5分钟掌握五运六气简明推演歌诀收好!根据干支纪年,推演六十甲子中每年各个时节的运气变化。
年干用以推演岁运,岁支用以推演司天。
1.明岁运,知太少甲己岁一一土运乙庚岁一一一金运丙辛岁一一水运丁壬岁一一木运戊癸岁一一一火运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水丙辛,戊癸化火明五运,五运阴阳仔细分。
说明:阳干之年为太过,阴干之年为不及。
2.推小运,用五音主运每年始于木、角音,终于水、羽音,固定不变,周而复始。
客运以当年之岁运为初运,按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规律推演。
3.以岁支确定司天已亥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
子午年:少阴司天,阳明在泉。
寅申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
丑未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
卯酉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
辰戌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
司天歌诀:子午少阴化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分,寅申少阳化相火,卯酉阳明化燥金,辰戌太阳化寒水,巳亥风木为厥阴。
说明:司天主管上半年气化,位客气三之气;在泉主管下半年气化,位客气终之气。
4.推六气,主客临主气:六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排列。
客气:把司天之气放在三之气位置,按照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少阳,二阳明,三太阳之序顺推。
讨论客主加临的关系,分析六步时节气化特征。
5.辨关系,运气合分析中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间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际,明辨每年各个时节的运气特点。
必须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根据地域特点及实际的气候、气象与发病的关系灵活运用,以客观实际为主,随机达变,不可拘泥。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今天我们回顾下这几天讲的内容,首先我们知道,五运六气是22个天干地支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这二十二个天干地支,很好记,多读几遍就能记住了。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的是戊戌,有朋友这俩字老搞混了。
我们这这里在讲一遍,戊没丶,所以就读无,wu;自然另一个就读戌xu了。
当我们知道了干支这几个字的具体念什么,就在把他们分阴阳、分五行,具体看下图在天干上面分别写上数字,单数是阳,双数是阴,在把他们按照一阴一阳归属一个五行、就是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成5对。
具体如下下面讲地支,地支讲起来有点绕口,烧脑;地支分法,打开我们“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文章。
点击看这里: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
认真看看就会了,看完回过头来,能把这个图看明白了,就算彻底掌握了。
上面那些内容,干支分属的叫五行。
但是五运六气,为什么没叫五行六行啊?说明掌握了前面的内容就想推导五运六气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干支再次排列一下,这次的排列叫合化。
具体如下。
第二次这22个干支,从新排列,堪称经典,小医给大家打字的这个过程,都是存满着激动的心情,由衷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真有一种感觉“我们古人是不是抓了个外星人,或者我们是从星际移民到的地球”。
不臆想了,在扯多了,就该被黑中医的喷子们骂了。
继续我们的话题,木火土金水这回从新站队;为了区别,我们这会不能叫五行归类了。
记住:天干叫五运合化,地支叫六气合化。
具体都是怎么合化的呢,看下面能看懂吗?估计百分之八十的朋友是看不懂的:看不懂就对了,真能看懂,其实就该取消关注小医了;我后面的文章就都不用看了,因为这份底蕴已经很深了。
这个图小医今天就不讲给大家听了,为什么不讲呢?不是藏私,很多基础性东西没讲,这个现在我讲了,您也不一定明白,很烧脑的。
记得关注本公众号,慢慢咱们底蕴都扎实了,哪天我一讲,您就秒会了。
那会儿再取关拉黑我,现在可别这么干,公众号置顶,更新了及时看。
我们今天讲了天干合化,地支合化。
中医~什么是五运六气

中医~什么是五运六气什么是“五运六气”呢?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素问》天元纪大论六气为病,其化寒化热,总由邪气与人身两者之阴阳而定。
若阳邪感阳胜之体,则化热速;阴邪感阴胜之体则化寒速。
若阳胜之体而感阴邪,阴胜之体感阳邪,邪虽重而证轻缓,此阴阳和合,自能缓解,《伤寒论》谓:“阳得阴则解,阴得阳则解”。
虽其所论之阴阳不同,其理则一,此亦阴阳相得之理。
六气之邪感人,感之重者而即病,为伤寒、温热、暑湿、燥症等。
感之轻者不会立即发病,其邪漫延,或乘人身内在之素因,或乘饮食劳作之失宜,因隙入内而潜伏,潜伏于可容邪之处。
《内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今独解六气病之“伤燥病”,燥者,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诸涩枯涸,干劲揭皴,皆属于燥。
燥病,是秋天的主气,故燥病多见于秋天。
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或热性病后期,或汗、吐、下,下后所致。
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① 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
发热,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是我国古代细分气象学规律,是中医治病诊断分析所必需的基本原则。
从历史上看,五运六气的探讨自《素问》以来,一直是中医发起的核心理论,并被称为中医学的创始者宋朝张仲景所称赞。
五运六气包含着大量的五行和六气,在中医学中更是被称为“千古绝学”,具有天地时空三界、五行各自相互克制的宇宙规律,将宇宙大自然的规律与人体机能和脏腑运行的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运六气就是中国古代关于气象学规律的细分,它把天地中间渗入人体,将人体健康状况表现出来,以合理的原则来支撑正常生理功能,以此关键字来调节人体健康状态。
五运六气是关于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客观诊断,它需要从治病和防病的角度综合考虑多种气血体质、脏腑津液运行等,一个个的脏腑分类来综合的判断,确定脏腑的气血形成机制,气血的形成之外,还包括气运、循经、表里气血等要素,以此判定医者的治病策略,调节五行元气,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五运六气实际上是把宇宙大自然的路径,以及宇宙本身的律以及生物本质的秩序,糅合到单一的气象和人体之中,以此去预知准确的生物應有的秩序,并此去持续的调和,达到完整的自身机能体系,从而启动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

五运六⽓·基础知识详解(1)中医经典系列:五运六⽓,运是运转,天上星体的运转,对于地球有照射的作⽤,其年规律⽤天⼲表⽰,天⼲即是天的主⼲带动作⽤。
⽓是地球本⾝的吸收辐射能源的作⽤,六种⽓候的推移;⽓的年规律⽤地⽀表⽰,地球物理本⾝的⽀撑作⽤。
1(⼀)⼗⼆⽀化⽓寒、暑、燥、湿、风、⽕,临御之化也。
”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素问·六元正纪⼤论》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变由⽣也。
——《天元纪⼤论》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即是说:寒⽔、君⽕、相⽕、湿⼟、燥⾦、风⽊六⽓,总是由于阴阳两个⽅⾯⼀主⼀从,两相激动⽽发⽣的。
王冰在《素问六⽓⽞珠密语》中,把临御主从解释为“正对之化”,他说:“正化者,即天令正化其令,正⽆邪化,—天⽓实故也。
对化者,即对位冲化也。
对化即天令虚,易其正数,乃从成也。
”逢⼦、午年,则为少阴君⽕之⽓所主;逢丑、未年,则为太阴湿⼟之⽓所主;逢寅、申年,则为少阳相⽕之⽓所主;逢卯、⾣年,则为阳明燥⾦之⽓所主;逢⾠、戌年,则为太阳寒⽔之⽓所主;逢巳、亥年,则为厥阴风⽊之⽓所主。
刘温舒在《素问⼊式运⽓论奥·论客⽓》⾥,有明⽩的解释,他说:六⽓分上下左右⽽⾏天令,⼗⼆⽀分节令时⽇⽽司地化。
上下相召,⽽寒、暑(热)、燥、湿、风、⽕与四时之⽓不同者,盖相临不⼀⽽使然也。
六⽓司于⼗⼆⽀者,有正对之化也。
如⼦与午均为君⽕,但午之⽅位在南,在⽉建为五⽉,南⽅与五⽉仲夏均属⽕,所以午为正化;⼦为⼗⼀⽉⽉建,居正北⽅,与正南⽅的午遥遥相对,故⼦为对化。
未与丑均为湿⼟,未为六⽉⽉建,六⽉为长夏,正当湿⼟旺季,所以未为正化;丑为⼗⼆⽉⽉建,未在西南⽅,丑在东北⽅,东北⽅⼗⼆⽉的丑,与在西南⽅六⽉的未遥遥相对,故丑为对化。
寅与申均为相⽕,正⽉建寅,在时令为孟春,正当⽊⽓旺时,⽊能⽣⽕,为⽕之母,所以寅为正化;申为七⽉⽉建,七⽉初秋属燥⾦,是下半年的第⼀⽉,与上半年的第⼀⽉正⽉遥遥相对,故申为对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六元正纪大论》里,论五运六气的运转,都是先立了年气运行,知道了六化六变,才来论述的。
黄帝和岐伯在对话中,说“子午少阴之政”,一开始并没说何运年,只纪了司天的气。
尽管初气都为太阳开始,终气为阳明燥金结束,能否是这样的运气,还要看是何岁运年,不要一见是少阴司天就照搬千年前人的话,因为还有丙子丙午,戊子戊午,庚子庚午,壬子壬午年的不同年运。
内经中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少阴太宫阳明甲子甲午”。
故而知道岐伯是拿甲己年太宫土运来谈的。
因为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甲子甲午对应也,让我们看下图来理解:
“上应荧惑、太白,其谷丹白”少阴配火星,阳明配金星。
“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洪范五行数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这里就是接下来说的上半年火化,中土化,下半年金化。
“甲午岁半之后,阳明主之。
阳明之气燥,若燥淫于内,即雾霿清瞑。
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乾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其法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结合图诀可知卦爻以下卦为足,故而诊在足也。
现在中医还有人会足诊吗?失传的东西太多了。
“气交之中,土运主之。
敦阜之纪,是谓广化。
厚德清静,顺长以盈。
至阴内实,物化充成。
烟埃蒙郁,见于厚土。
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
其化圆,其气丰,其政静,其令周备,其动濡积并稸,其德柔润重淖,其变震惊飘骤,其化兼其所胜。
故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民病腹满,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寃,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
变生得位,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溃鳞见于陆。
病腹满溏泄,肠鸣漏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冶。
”
接下来谈年中每步六气的变化。
年之六气变化所谓主是气行地道(要知道宇宙万物都是天气所化,所谓地道亦是天行地道罢了),阴乃逆,分六步。
客气行天道,乃为阳顺,也分六步。
历法中是用一个“岁阴”“岁星”的概念来指代,从艮宫丑(大寒)出发逆时针运行360度,而“岁阳”“太岁”是从艮中寅宫(立春)顺时针运行360度。
两者都是太岁或者称太乙,太一等等,它们在坤未之处相汇,于禄命术中称为天乙贵人也最吉之神逢凶化吉也。
甲午岁初之气(例如2014年1月20日至3月21日),自癸巳年大寒日申初,至是岁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
主位太角木,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
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
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
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
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稷(土克水)。
虽有寒邪,不能为害。
见上图诀清晰明了无需多言。
甲午岁二之气(2014年3月21日至5月21日),自春分日午正,至小满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徵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
木胜土,阳气布,风乃行。
春气以至,万物应荣,炎气时至。
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宜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稻(金克木)。
虽有风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三之气(2014年5月21日至7月23日),白小满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徵火,客气少阴火,中见土运。
徵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
二火相加,天政布,大火行。
庶类蕃鲜,寒气时至。
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豆(水克火)。
虽有热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四之气(2014年7月23日至9月23日),自大暑日卯正,至秋分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太宫土,客气太阴土,中见土运。
气奥运同,又当其位,是谓司气。
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宜调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麻(木克土)。
虽有湿化,不能为邪。
是气也,无犯司气。
甲午岁五之气(2014年9月23日至11月22日),自秋分日寅初,至小雪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商金,客气少阳火,中见土运。
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
万物乃生,乃长,乃荣。
民乃康,其病温。
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耎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豆(水克火)。
虽有火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终之气(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1月20日),自小雪日于正,至大寒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太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土运。
土生金,燥令行,余火内格。
肿於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霿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宜治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黍(火克金)。
虽有燥邪,不能为害。
是岁火胜则水复(火有余用水来克),金胜则火复(金有余用火来克)。
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
气之复也,稍者平之,暴者夺之。
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间其数,以平为期。
相信大家如果拿着此图对照学习五运六气将会轻松简单很多,也很容易理解内经立的描述。
这个模型比园图要好用多,也是内经本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