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

合集下载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作者xxxx------------------------------------------日期xxxx五运六气详解第一节基本知识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①天干地支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②注解:甲己化土,甲土太过己不及;乙庚化金,庚金太过乙不及;丁壬化木,壬太过丁不及;丙辛化水,丙太过辛不及;戊癸化火,戊太过癸不及。

子午:少阴君火。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戊: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③节气化分所主六气: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属厥阴风木为主气。

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属少阴君火为主气。

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属少阳相火为主气。

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属太阴湿土为主气。

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为主气。

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属太阳寒水为主气。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是五运的由来。

元气主天,五运为地,二者结合,恰好完整刻画了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第一节五运六气平面图帝曰:善。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如何?歧伯曰:明显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①纵向呈相克关系:五运、五行纵向相克。

②横向呈相生关系:六气、五行横向相生。

?《黄帝内经365》--052.天度气数

?《黄帝内经365》--052.天度气数

《黄帝内经365》--052.天度气数·黄帝内经365·第二章五运六气第二节运气学要义一、天度气数(052)天度气数的概念,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在《素问》中位列第九篇。

六节讲的是天道,藏象说的是人道。

“藏象”的全称是“内藏外象”,即藏之于内象之于外的意思。

藏象是《黄帝内经》关于人体生理的基本学说。

《六节藏象论》将“六节”与“藏象”放在一起进行阐释,重点也是在于说明天人合一的理念。

(一)六六之节,九九制会。

黄帝问焉: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六六之节”:第一个六指六十甲子,第二个六指六个六十甲子,合三百六十日,所以“六六之节”指的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节段(时间长度)。

“九九制会”:第一个九,是“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之“九”,古人将九视作数目之极。

第二个九表示“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

八十一之数,为各数之极,也是律吕黄钟之数,古人认为“律为万事之本”,人也不能例外。

后面的“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一指腧穴之数,一指人体骨节。

骨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有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

按今人体解剖学,人体共有大小骨206块,骨连结当多出此数,而《黄帝内经》所指三百六十五节,还包括骨连结之外的一些组织连结,因而此数并非凑合而来。

制会,就是与天度会同。

此处将“九九制会”与“正天之度”连系起来是有深义的。

太阳视运动一年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

《内经》认为人体三百六十五节与太阳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相应,天度与标志万物化生的“气数”相通!“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奇指余数,当这个余数累积到一月之数,就成为一个闰月,这叫“积余盈闰”。

黄帝内经有五运六气说,一,厥阴风木。主每...

黄帝内经有五运六气说,一,厥阴风木。主每...

黄帝内经有五运六气说,一,厥阴风木。

主每...
黄帝内经有五运六气说,
一,厥阴风木。

主每年一气。

二,少阴君火。

主每年二气。

三,少阳相火。

主每年三气。

四,太阴湿土。

主每年四气。

五,阳明燥金。

主每年五气。

六,太阳寒水。

主每年六气。

第一气从大寒开始60天有余,到春分交第二气。

以此类推。

24节气刚好4个合一个。

这是主气,就是基本规律之气。

又有随时变化的客气,也是这六个名字,只是排法不同。

凡事可以令人生病,则谓之淫邪。

一方面风木之气排在第一位,另外风最多,四季都有,所以说风为六淫之首。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之中的“主运”和“客运”是如何推理的?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之中的“主运”和“客运”是如何推理的?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之中的“主运”和“客运”是如何推理的?中国传统用天干地支所组成的六十甲子来代表年月日,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

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它们所组成的六十组干支反映了太阳、地球、月亮和太阳系五大行星运动的周期规律。

中国古人认为五大行星木、火、土、金、水影响了地球所有的自然现象,日月和行星五种元素也同时在人身上。

这就是常说的中医阴阳五行的由来。

五运是《黄帝内经》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五运又称中运,由土开始,依次相生,每年一运,轮流统发。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如今年是己亥年,天干为己,甲己化土,己为阴干,故为土运不及,配九宫则中宫有灾,木为害,木主风,则必有风害。

对于人体来说,就是脾胃衰弱,而肝木旺盛。

容易患皮肤病。

为了表示五运的太过和不及,古人又引用了五音,也就是角,徵,宫,商,羽,来配木,火,土,金,水。

五运有阴阳之分,五音虽然不称阴阳,但也有太和少的区别。

太表示太过,少表示不及。

如太角表示太过,太过之年,本气过盛;少角则表示不及,不及之年,克己之气反盛。

今年为己亥年,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为土运,己为阴干,为不及,对于五音来说少宫,角克宫,也就是角气过盛,角为木,木主风。

至于针对于气候或人体的影响,与上面相同。

五运又分为主运和客运。

主运是统季节的,在年上是不变的,但是一年分为无节,称为初运,二运,三运,四运,和终运,每步运各主一节的气候。

它们是变化的,当然也有不变化的,变化之中有反盛,还有复气。

大家都知道,大寒节气是冬去春要来的节气,也就是阴尽阳生的日子。

所以初运是由大寒日起木运,太过则主气候为风,不及则气候为燥。

二运是由春分后13日起火运,火运主夏,若为太过,气候为热,不及气候为寒。

三运是由芒种后10日起土运,土运为长夏,太过则气候为湿,不及则气候为风。

五运六气学说PPT课件

五运六气学说PPT课件
五运六气学说
1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干支甲子 五运 六气 运气同化 运气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2
第一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一.概念 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 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 四.运气学说的发展沿革
3
第一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一. 概念
运,即五运。气,即六气。 运气学说,是基于天人相应认识和阴阳五行理论,探 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 响的一门学问。是中医学在古代探讨气象运动与人 体健康关系的知识体系。
5
(二)天干地支的应用,使运气理论的确立成为事实 干支甲子纪年方法的使用,是运气理论发生的基础,也 是其形成的标志 。 (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及影响 1. 天文学:

东方
青龙星座
角 井 奎 斗
亢 鬼 娄 牛
氐 柳 胃 女
房 星 昴 虚
心 张 毕 危
尾 翼 觜 室
箕 轸 参 壁
6
南方
朱雀星座
已盛于巳,布于午,昧暧于未,申坚于申,留孰于酉,毕入
于戌,该阂于亥“《汉书》
(二)属性
18
1、阴阳属性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阴阳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属性
19
五行属性
正月建寅 寅、卯、辰——春三月(木) 巳、午、未——夏三月(火) 申、酉、戌——秋三月(金) 亥、子、丑——冬三月(水)
大量实践知识的积累,不仅是运气理论形成的发端, 也是架构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体现于该理论全程的 各个层面,同时也是该理论必然的旨归 。 “实践”是指: 1.天时气候变化的观察 2.物候现象的观察 3.疾病流行的观察 4.临床资料的积累

【五运六气】五运经天解

【五运六气】五运经天解

【五运六⽓】五运经天解我们上⼀节提出了天⼲地⽀,⽽证明⼗天⼲理论正确的依据就是五运经天图。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极,考建五常,请天师⽽问之⽈:论⾔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夫⼦之所⾔,正五⽓之各主岁尔,⾸甲定运,余因论之。

⿁臾区⽈:⼟主甲⼰,⾦主⼄庚,⽔主丙⾟,⽊主丁壬,⽕主戊癸。

⼦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之上,阳明主之;⾠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

不合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

夫数之可数者,⼈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

夫阴阳者,数之可⼗,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这⾥说了很重要的⼋个字,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古⼈观察事物规律有⼀套完整的体系,⽓象相合,⽓数相合,象数相合。

那么天⼲之定位也不例外。

当周天28星宿这个坐标建⽴起来之后,我们所有的问题都要围绕着这个坐标来寻找答案。

帝⽈:愿闻其所始也。

岐伯⽈:昭乎哉问也!⾂览《太始天元册》⽂,丹天之⽓,经于⽜⼥戊分;黅天之⽓,经于⼼尾已分;苍天之⽓,经于危室柳⿁;素天之⽓,经于亢氐昴毕;⽞天之⽓,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分者,奎璧⾓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不可不通也。

五⽓经天,就是古⼈在建⽴28星宿的坐标体系之后,通过观察天象,得出了这样⼀张图。

天之⽓在经过⼼尾⼰分(⾓軫)呈现出来的天象,这⼀块被称为黔天之⽓,对应的⽅位为甲⼰。

天⽓经过⽜⼥戊分(奎壁)呈现出现的天象被称为丹天之⽓,对应的⽅位为戊癸。

天⽓经过⿁柳危室呈现出的天象被称为苍天之⽓,对应的⽅位为丁壬。

天⽓经过房氐昂毕呈现出的天象被称为素天之⽓,对应的⽅位为⼄⾣。

天⽓经过张翼娄胃呈现出的天象被称为⽞天之⽓,对应的⽅位为丙⾟。

这是五运之⽓在天之象,通过以⼆⼗⼋星宿为坐标,将天之五⽓的起始点与下⽅的空间相对应,就形成了⼗天⼲的定位。

五运六气——揭秘古中医的时空观

五运六气——揭秘古中医的时空观

五运六气——揭秘古中医的时空观
运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为支架,用以说明气象、物候运动的基本规律——动态平衡,自然界客观呈现着大量的周期性循环现象,天象、气象、物候,无不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圆圈。

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在《黄帝内经》中早已被指明,《六节藏象论》中“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六元正纪大论篇》中“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

其中,金木水火土是五运,寒暑燥湿风火就是六气。

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首先应该遵从天地的运行规律,顺应天时,则治疗可以事半功倍。

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内经》中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指导思想。

人之有生,一禀于父母之精,二禀于天地之气。

受于父母之精为有形之阴,是遗传之因素,是身体的先天;受于天地之气为无形之阳,是孕育的条件,是身体的后天。

而这个天地之气,就是指怀胎时当时的星体运行和气候环境,它奠定了身体的根基。

出生时间,就是天地对生命最精准的记号,人体的健康密码就隐藏在这里。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资料整理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资料整理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资料整理这个内容有点枯燥,不过仔细体会里面讲的内容很有意思。

1、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来源于古人对于天文地理人事对应关系的长期观察,寻找其总根源,是以地球生物圈为基准宏观规律的总结,其中有其理,有其象,有其数。

数是指万事万物普遍联系普遍发展规律的数学模式,数是五运六气的核心,数学是科学之母。

以阴阳转换,五行印象,五行生克数理运算模式为核心,以太阳系五颗行星的运转和地球本身六种气候的变更为总动力根源。

在天人全息相应的整体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气化规律带动物化规律的地球物理运动规律。

古人认为天地是个大人体,人体是个大天地。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反应了古人朴素唯物自然简易的整体观,全息观,系统观。

在易学、天文学、气候学、农业生产方面均有运用。

不同的系统当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在中医学当中,其最完美的运用和描述保持在中医元典黄帝内经运气七篇里面。

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当中的运用,系统而成熟的内容记载在《黄帝内经》当中,理论详实。

后世医家攀附内容太多,理论繁杂而不知其对错,同名之词而意义完全不同,为溯本归源,本课题以《黄帝内经》文中所述为准。

2、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当中的运用,主要功用为推算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分析对人体的影响,预测疾病流行的一般规律,为预防疾病流行以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是在运气学说的基础之上,经消化吸收之后用于医学。

(1)五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内有详细论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记者,五岁为一周”。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五运是以年为观察单位的,统管一年,名称为“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

(2)六气《春秋·医和论疾》:“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而在《黄帝内经》则没有明确提出六气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运气的概念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禾、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

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

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

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

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

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

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

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

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

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1.天干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

“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

”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

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

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十干《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乙万物生轧轧奋轧于乙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戊丰懋于戊己理纪于己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王阳气任养于下也怀妊于壬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

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从阴阳属性上看,日为阳,月为阴,阳为天,阴为地,十二支以纪月成岁,故称十二地支。

十二支的次第先后,与十干具有同一意义,主要仍在说明事物的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反复变化的进展过程。

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十二支《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寅万物始生嫔然也引达于寅卯言万物茂也冒茆于卯辰万物之娠也振美于辰巳阳气之已尽已盛于巳午有阳交日午萼布于午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味薆于未申阴用事申贼万物申坚于申酉万物之老也留执于酉戌万物尽灭毕入于戌亥该也阳气藏于下也该阂于亥子万物滋—下孳萌于子丑纽也,阳气在上未降,纽牙于丑;万物厄纽未敢出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

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3.干支的阴阳属性天干、地支各有阴阳属性。

从干与支来看,则天干为阳,地支为阴。

但从干支本身来说,则天干和地支都可再分阴阳:一般说来,天干中的甲、丙、戊、庚、王为阳千.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其划分方法是按干支的排列顺序,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4.干支配五行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五对,然后分别配五行以测定每年的岁运;地支也可以分别配五行,用以纪月-天下地支各有两种五行配属方法:①干支配属五行和方位:天干相配的结果是甲乙属木,应东方;丙丁属火,应南方:戊己属土,应中央;庚辛属金,应西方;壬癸属水,应北方。

地支相配的结果是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未戌丑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②下支化运与化气配属:天干化五运的结果是:甲己化上,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乇化木,戈癸比火。

十二支化气的结果是:丑未主上,卯酉主金,辰戌宅水,巳亥主木,子午寅申主火。

5.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所谓三阴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所谓三阳是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所谓六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

六气之中火与暑基本属于一类,所以便不列火与暑,而只把火分为君火和相火两种。

支配三阴三阳六气的规律是: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明燥金,巳亥厥阴风木,辰戌太阳寒水。

(二)甲子天干和地支配合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

在医学上,主要是用干支来纪年。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谓之甲子:故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

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素问·六微旨大论》)'天干与地支的配合是天干在上,地支在卜,按干支的顺序向下排列。

天干的第一位是甲,地支的第一位是子,两者配合起来便是甲子。

从甲子始依次推算到癸亥,共得六十次,便称为一周或叫一个甲子:六十年后(癸亥止)又复从甲子纪年起,如此交替轮转:在六十年中,天干往复轮周六次(10干x6次=60年),地支往复轮周五次(12支X5次=60年):用以纪年,六十年就是一个周期:故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用以纪日,用纪天的十干反复六次,和纪月的十二支反复五次,排成甲子,再乘以六,便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大概日数。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五日法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天干地支,五六相合,构成六十年一个气候变化的大周期。

前三十年,包括七百二十节气(以一年二十四节气计算),是为一纪,后三十年,亦七百二十节气,凡一千四百四十节气,共计六十年(也称六十甲子):甲子中的天干,主要是主五运的盛衰,甲子中的地支主要是司六气的变化,所以讲述五运六气,不能离开干支甲子。

三、五运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

运者,轮转运动,循环不已之谓。

故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运又有大运(中运)、主运、客运之分,它们的变化都是以当年纪年的天干及其阴阳属性为准则的。

(一)大运大运又称“中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又称岁运。

大运可以用来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同时它又是推算客运的基础。

1.大运推算法天干化五运,每两干统一运。

“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素问·五运行大论》)。

凡逢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

故曰:“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这种推算方法是以五年为一循环的。

在五年中,每运值一年,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土一金—)水一木一火一土。

三十年为一纪,每纪每运共值六年。

六十年为一周,每运共值十二年。

前已述及,十干配五行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为什么十天干在化五运上和配五行上其属性上不同呢?这是因为天干配五行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而天干化五运则是根据天象变化来确定的。

对于十干所以化五运,历代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内经》提出“五气经天化五运”之说。

谓:“臣览太史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素问·五运行大论》)。

丹天之气就是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龄天之气就是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苍天之气就是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素天之气就是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玄天之气就是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

牛、女、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毕、张、翼、娄、胃、奎、壁、角、轸等,是天体上二十八宿的名称。

二十八宿在天体上分布的位置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十一度,计七十五度: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二十六度,牛八度,女十二度,虚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壁九度,计九十八度: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凡八十度。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井三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凡一百一十二度。

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所谓“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即五行火气在天体上经于牛、女、奎、壁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戊癸的方位,因而逢戊癸年,则是火气的运化主事,是为戊癸化火。

故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临戊、癸之位,立为火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即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于心、尾、角、轸四宿时,在十干适当甲己的方位,因而逢甲己年,便是土气的运化主事,是为甲已化土。

故曰:“龄天之气,经于心、尾、角、轸四宿之上,下临甲、己之位,立为土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即五行木气在天体上经于危、室、柳、鬼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丁壬的方位,因而逢丁壬年,便是木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丁壬化木。

故曰:“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临丁、壬之位,立为木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即五行金气在天体上经于亢、氐、昴、毕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乙庚的方位,因而逢乙庚年,便是金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乙庚化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