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对体质判断的研究(中研会)

合集下载

我的上医梦五运六气判断先天体质三例

我的上医梦五运六气判断先天体质三例

我的上医梦五运六气判断先天体质三例作者简介王相钧,男,45岁。

执业医师,中国道医协会会员。

笔者自幼习医,宿尚方术。

为提高治病救人的本领,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医易同源的研究,对于传统术数与疾病占诊及治疗的关系做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尤专伤寒钤法(按日时受病施治),淡于诤论,崇尚实践。

其占诊疾病,多依古圣遗法:推步五运六气之标本,察阴阳升降之左右,上下临御,生克顺逆,以定五脏六腑之虚实,以合经络气血之流注;而知疾病之候,汗瘥之日,死生之期。

其处方剂,多依医圣张仲景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经方,不尚加减。

与时医异。

故能屡起沉疴于指掌之间。

2020年7月27日,应朋友邀请,参观了筹建中的泰安岱岳区云X寺。

宗教是生活的必需品,总有很多话题。

其实中医最应该成为是最大的宗教。

中医有深厚而广大的群众基础。

符合世界人民追求健康的美好愿望。

在这一点上:人,生而平等。

不管贵贱高低,人人都希望健康而长寿。

为了让自己身体健康,他会服从医生的医嘱。

包括饮食宜忌以及恰当的心理干预。

中医的哲学理念,在为广大的宗教界人士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各宗教界的团结,从而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五运六气判断先天体质例一朋友一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在我们当地的佛教界算得上居士里面的首领,热心公益,乐善好施。

中午席间,大家话题慢慢转到养生保健上面。

朋友提到他的孙女数月前患上了:抽动症。

主要表现为频繁的挤眼睛,脖子也会不由自主的抽动。

家人问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她回答:眼睛,脖子觉得不舒服,才会这样。

在我们当地的儿童医院确诊为:抽动症。

给予西药(具体不详)治疗数月,效差。

病情没有明显的缓解。

据说该药倒是价格不很高,可能副作用挺大的。

因为吃药一段时间,就要患儿复查肝功能,怕该药会引起肝功能损害。

朋友一家人都不乐意继续服用可能有毒副作用的西药,问我中医对治疗该病有没有好办法?了解到患儿14岁,属猪的。

问了孩子的生辰八字,根据孩子的属相,大运,流年,流月,流日。

五运六气在临床的应用

五运六气在临床的应用

五运六气在临床的应用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和六气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代表了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和运动关系;六气则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代表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这些理论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一、五运六气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五行辩证: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脉象,结合五行理论,来判断患者身体的失衡情况。

例如,患者面色苍白、神情萎靡、容易感到寒冷,可能是肾虚属水;而面色红润、容易激动、口干舌燥,可能是心火过旺。

2. 六气辩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感觉变化,结合六气理论来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性质。

比如,患者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可能是暑热盛;而患者情绪低落、容易疲劳、喜欢睡觉,可能是湿邪困中。

二、五运六气在治疗方案中的应用1. 药物搭配:根据患者的五行六气辨证,选用针对性强的中草药来治疗疾病。

比如,治疗肾虚属水的患者可以选用温阳补肾的药物;而治疗心火过旺的患者可以选用清热泻火的药物。

2. 食疗调理:根据患者所属的五行属性和受到的六气侵袭,来调整饮食结构,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比如,属木的人在春季多食酸味食物来调节肝脏功能;而湿邪困中的人可以少吃湿性食物,多食辛辣食物来祛湿化痰。

三、五运六气在预防保健中的应用1. 调节作息: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比如,在夏季多运动,注意防暑降温;在秋季多食收敛食物,注意防止湿邪侵袭。

2. 穴位保健:根据五行六气的理论,在自己身体对应五行的穴位进行按摩保健。

比如,经常按摩太冲穴可以帮助调整水液代谢,增强肾脏功能;而按摩太冲穴可以舒筋活络,增强体内阳气。

总之,五运六气作为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五行和六气的理论,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通过调理饮食和作息,预防疾病的发生。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应用五运六气理论,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及临床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及临床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及临床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天地阴阳五行变换的规律。

在五运六气的影响下,人体先天体质也会产生不同的特征和表现,这对中医诊断、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通过临床调查研究,探讨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和调节策略,旨在深入探讨中医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价值。

【正文】一、研究背景和目的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中,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天地阴阳五行变换的规律和过程。

五运指的是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的变化,而六气则是指五种运动状态(风、寒、暑、湿、燥)和一种静态状态(藏)。

五运六气的变化不仅影响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运动,也影响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人体先天体质是人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的,是由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不同的人体体质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和特征,比如,有些人容易患感冒、过敏等疾病,而有些人则相对健康。

五运六气的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改变人的体质特征和表现,从而影响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拟通过临床调查研究,探讨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和调节策略。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研究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探讨不同体质特征和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探讨不同气候环境和季节变化对人体先天体质和五脏的影响,分析气候适应性差异和疾病易感性差异。

3. 研究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在不同气候、季节和体质特征下的应用效果和调节策略。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取门诊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选取不同性别、年龄、地域和职业的被试对象,使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等工具对其体质特征进行评估和分类。

2. 根据天气变化和季节变化采取定期随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被试对象进行体质特征和健康状态的评估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

用五运六气测不同出生时间人的体质

用五运六气测不同出生时间人的体质

用五运六气测不同出生时间人的体质“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层含义;“治未病”则对应三层含义:概括为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

“治未病”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将能否防患于未然作为检验医生水平的试金石,并将其作为区分医生等级的标志。

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谓:“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灵柩·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

”《淮南子》对此做了进一步说明:“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到了后世,唐代孙思邈,形象地描述到:“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中也说:“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

”而《医宗金鉴》,则明确解释说:“上工,良医也;中工,常医也。

”以上说明,自古以来,中医就把“治未病”当作一项高超的医疗保健行为,非高明的医生而不能为。

那我们作为医生如何能作到这一点?根据作者目前的临床体会,认为五运六气是其捷径。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说。

它是以自然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体(包括人体)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为基础,把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命现象、发病乃至预防、治疗、用药规律统一起来,从天体运动角度来探讨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的密切关系。

这种自然与人相统一,气候变化与疾病相统一的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

六淫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四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五运六气是用五行与三阴三阳来标记的,而五脏六腑亦用五行与三阴三阳来标记的,因此,运用运气理论在测知气候变化的同时,亦可以推测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甚至精确到某一经某一腑的病变均可预知。

中医五运六气如何疾病变化

中医五运六气如何疾病变化

中医五运六气如何疾病变化中医五运六气如何预测疾病变化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学问,它试图通过对天地自然变化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来预测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这似乎是一种神秘而难以理解的学说,但其实,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实用的价值。

五运六气中的“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变化。

而“六气”则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

五运六气理论认为,天地之间的气候变化和五行的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气候变化又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说,在某一年,如果五运中的木运过盛,可能会导致风气大行。

风气偏盛的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肝风内动、眩晕、肢体震颤等病症。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肝属木,风气通于肝,当外界风气过盛时,容易影响肝脏的功能,从而引发相关的疾病。

再看六气中的暑气。

在暑气特别旺盛的年份或者季节,人体容易感受暑邪,出现发热、多汗、口渴、心烦等症状。

尤其是体质虚弱的人,可能会因为暑热之邪侵袭而发生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五运六气是如何具体预测疾病变化的呢?首先,要观察当年的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不仅仅是一种纪年的方式,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中,它们有着特定的五行和六气属性。

通过分析天干地支的组合,可以初步判断当年的运气特点。

然后,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因为即使是同一年份,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也可能有所差异。

比如,南方地区相对潮湿,在湿气偏重的年份,南方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肢体沉重、关节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在燥气盛行的时候,北方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问题。

除了观察外部环境,还要考虑人体自身的体质因素。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同一种运气变化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平素体质阳虚的人,在寒气偏重的年份就更容易出现寒证,如畏寒肢冷、腹痛腹泻等;而体质阴虚的人,则在火气偏盛的时候容易出现燥热、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内
部的五种气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在医学上,五运六气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诊断: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根据气
候的寒热、干湿、早晚等变化,结合患者的体温、汗液、尿液等指标,可
以判断疾病的属性、轻重和病程。

例如,夏季患者出汗多、皮肤湿滑、舌
苔黄腻,可以判断为暑湿之邪。

2.治疗: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选择对应的疗法。

根据五行学说,用相
生相克的方法调节五脏的功能。

例如,在冬季患者出现畏寒、肢冷等寒症时,可以使用温阳之法,采用温热的方法来调节体温。

3.预防: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气候的变化选
择合适的保健方法,如春季多风,容易上火,可以适当补充清凉食物,调
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4.中药治疗:五运六气与中药学有密切关系。

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
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在夏季的湿热环境中,患者容易出现湿
热症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气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5.饮食调理: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调节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阴阳
平衡。

例如,在春季的木气旺盛时,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蔬菜等,以保持身体的生机勃发。

需要注意的是,五运六气是一种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时
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此外,每个人的体质和环境都有所不同,需要个体化的调整和治疗方案。

学会五运六气,让你的诊断准确率迅速提高95%!

学会五运六气,让你的诊断准确率迅速提高95%!

学会五运六气,让你的诊断准确率迅速提高95%!人都有生老病死,可你知道人为什么都有这样一个过程,而不能长生不老吗?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体质偏性的相对稳定。

自然是在不断变化中存在的,当这种体质顺应自然变化的时候,人体就会保持健康状态,当这种体质难以顺应自然变化的时候,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状态,当两者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小病就会成为大病,最终不治。

显然,中医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外因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内因则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

中医本质上就是一门恢复整体管理的学问。

因为中医学认为,所有组织细胞的力量与整体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在这里,或许你体会不到五运六气学说的威力,因为你不懂疾病的内因和外因都有运气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看疾病的外因,它其实就是自然的不对称变化。

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在中医学中就是用五运六气来描述的。

懂得了五运六气,就知道了疾病的外因。

比如,经常春天发病,它必然和肝亢有关系,经常子夜发病必然和阴寒有关系,总之,一切疾病,都是因为外因加剧了某一组织的不平衡,使它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过度,知道了外因和内因的对应,就知道了疾病的原因了。

其次看疾病的内因,每一个人一出生都有某种体质上的偏性,它就体现在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之上,血液总是优先供应某一组织,它就会功能亢进,某一组织总是得不到血液的充足供应,它就会功能低下。

这本来并不致病,但如果受到了外在环境的激励,加剧了某一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组织细胞就会产生病变,产生西医学上的疾病。

那么疾病的内因和五运六气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系统学告诉我们,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中心,系统的性质就是由中心要素决定的,中心在,系统在,中心亡,系统亡。

而中心要素的产生就和最初的产生环境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原因很简单,所有要素其实都是一样的,它所以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来主导整个系统的性质,就是因为它顺应了最初的产生环境,使它得到了大环境力量的优先支持,这才使它脱颖而出成为统治者。

五运六气预测人的体质

五运六气预测人的体质

五运六气预测人的体质《内经》运气七篇,用许多篇幅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对动,植物的发展发育存在着影响。

人体生长于天地气交之中,人的胚胎发育时期同样秉天德而生,因此运气对人的体质秉赋和疾病的发生,不但有影响,甚至是极为深刻的影响……运气可以预测人的体质,根据五运六气甲子六十周期表,由于五运六气的运转而有不同的气候,因此存在着相应的物候(包括植物、动物和人)。

《内经》运气七篇对不同的气候影响着动植物形成的特性方面,作了充分的描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司岁备物”及“食岁谷”(《六元正纪大论》),即言药物的采集和栽种应根据和运气相应的原则进行。

气候不同对人体质的形成也必然存在着影响,分析如下:一、五运预测人的体质五运对人的体质形成有一定影响。

如甲己土运之年,气化湿,则动植物相应的秉湿气较重。

逢丙辛水运之年,戊癸火运之年,乙庚金运之年及丁壬木运之年的动植物,则分别秉寒气、火气、燥气及风气较重,并内应五脏。

其中,逢正宫五运平气之年的生物,则秉相应的运气较平和,而逢太宫则秉运气太过,逢少宫秉运气不及。

所谓正宫、太宫、少宫,是指五宫建运,太少相生,即以角、徵、宫、商、羽五宫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运,平气为正宫,太过为太宫,不及为少宫是也。

以木运为例,如逢正角年(木运平气),则秉风气较平和,逢太角年(木运太过),则秉风气太过,逢少角年(木运不及),秉风气不足,余运以此类推。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提出的“三气之纪”(平气、太过、不及)对动、植物及疾病均有影响,便可说明之。

以木运而言,木运平气为敷和,敷和之年则“其化生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藏肝……其应春,其虫毛……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

”木运太过为发生,“发生之纪,……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动掉眩、巅疾,……其病怒……邪乃伤肝”。

木运不及为委和,“委和之纪……生气不正,化气乃扬(木气不及,土气来侮),草木晚荣,苍干雕落,……其发惊骇……其病摇动注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气 阴阳 太极图 阴气
3、天干
(1)天干含义:即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
(2)天干阴阳: 甲、丙、戊、庚、壬——阳干 乙、丁、己、辛、癸——阴干
(3)天干的表示方法: 《素问· 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甲,地气 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气, 气可与期。 甲、乙 —— 木 丙、丁 —— 火 戊、己 —— 土 庚、辛 —— 金 壬、癸 —— 水
(二)《<内经>五运六气在临证中运用的 研究》病例资料(附表略)。 (三)研究结果:
1、一般数据:共纳入病例26例,其中男16例, 女10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 28.8岁。 2、统计结果:符合的有13例(50%),大致符 合的有9例(34.6%),总有效率(符合+大致 符合)有22例(84.6%),不符合的有4例 (15.4%)。
(四)典型病例分析
1、病例 陈某某,男,1978年9月21日20:00出生 于恩平。患者2000年夏体检首次发现“小 三阳”,2009年6月10日在北街医院体检发 现肝癌指标升高,住院治疗,考虑①乙肝 (早期肝硬化),②肝Ca待排。自觉无明 显不适,自动出院。于2009年6月24日到我 院,要求中医治疗,并拒绝继续进一步做 肿瘤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舌质淡红舌尖稍红,脉缓
(2)治疗 因为患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根据患者的 临证资料和五运六气推出的体质结论,认 为患者系少阴人(虚实相因,肝郁脾虚) 的体质,并据此进行中药治疗,以柴胡桂 枝汤随证加减。 (3)疗效:治疗三个月后患者复查以上检查 指标,全部恢复至正常范围之内,追踪观 察半年上述指标未见异常。
3、根据五运六气推论,结果如下: 经查年历,该患者的年月日时用天 干地支纪年法表示为: 戊 午 ( 年 ) 辛 酉 ( 月 ) 丙 戍 ( 日 ) 戊 戍 ( 时 )
欢迎进入《伤寒论》 医学殿堂!
五运六气对体质判断的研究
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长
张横柳教授
目录
一、五运六气学说 二、五运六气对体质判断的研究
一、五运六气学说
(一)五运六气学说的源流 (二)五运六气学说的概念 (三)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运六气学说的源流
五运六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 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 《素问》七篇:《六节藏象论》和《天元 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 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 《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
9
壬申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戌
10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2)五行生克规律: 相生:木 相克:木 火
生 克 克
火 土 金

土 土 金


金 水 木






(3)天干化五运: 甲己——土运 丙辛——水运 戊癸——火运
乙庚——金运 丁壬——木运
(4)主运的含义:指每年气候的一般 常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年年如此, 固定不变。 (5)客运的含义:指每年五个运季中 的特殊变化。
②六气对体质的影响
六气对体质的影响,以太阴湿土司天的 年支丑为例,分析如下:
该年月日时出生的人,属土,土性湿,湿性 黏滞而重浊,所以该类人气血运行较为缓慢 而易积湿生痰,多有痰饮、积聚、水肿等病 的素质,并易患内脏下垂等症。
又因为湿气通于脾,故该类人常有脾系疾患 的潜在预感倾向,如腹痛泄泻、水肿等病。
运气学说在医学中主要是用以推测每年 的气候变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指导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① 推测每年的气候变化 ② 预测疾病的发生及流行 ③ 指导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如:春之时,其气温,通于肝。若其气温 太过,则应注意随木气之胜而以清制温, 健脾益肺以抑肝之太过;若阴雨太过,则 应注意土气之胜而以辛燥制湿,健脾扶肝; 若当温不温,凉燥大行,则应注意随木气 不及,金气之胜而治以温润,补肝疏肝抑 肺以扶肝之不及。
二十四节气歌
春 夏 秋 冬 雨 满 处 雪 惊 芒 露 雪 春 夏 秋 冬 清 署 寒 小 谷 相 霜 大 天 连 降 寒
(一)研究方法:
二、五运六气对体质判断的研究 ——附26例临床观察病例
1、研究人员分为A组和B组。
A组:收集临床上效果满意的病例,收集信息包括准确 的出生年月日时、出生地点、病史等一般数据。研究 人员对病史和四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据此以判断病 例患者的体质。
五运六气怎么指导疾病的治疗?
(2)临床研究不够深入,目前探讨五运六气与
体质相关性及运用的研究较少,体质的研究 和临床应用还需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3)目前,对于体质的分型各医家由于依据 不同,分型也不同,给体质的临床研究参 考标准带来了选择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4)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如何区别体质与证 缺乏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或许需参照西 医对疾病的诊断对体质和证设定一个量化 标准 。
(6)地支化六气: 子午——少阴君火 卯酉——阳明燥金 巳亥——厥阴风木
寅申——少阳相火 辰戌 ——太阳寒水 丑未——太阴湿土
寅卯辰——东方 申酉戌——西方
(7)地支配方位: 亥子丑——北方 巳午未——南方
(8)主气和客气的含义: ①主气的含义:主气又称地气,指每年各 个季节气候的常规变化,分主于春夏秋冬二 十四节气(见附表)。 ②客气的含义:相对于地气而言为天气, 指每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 (9)司天和在泉之气的含义: ①司天之气的含义:一年六气中的三之气 即为司天之气; ②在泉之气:一年中的终之气为在泉之气。
2、处理: (1)实验室检查 09年6月24日查:甲胎蛋白:43.24 ug/L(0~9);癌胚抗原:1.52 ug/L(0~5)。 生化全套:谷草转氨酶:100 U/L(5~40); 谷丙转氨酶:74U/L(5~40);直接胆红素: 9.8 umol/L(0~6);总胆汁酸:50.4 umol/L(0~10);余未见明显异常。血分析 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拒绝做腹部B超、CT 检查等。
1、五运 2、六气 3、天干 4、地支 5、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相配Fra bibliotek1、五运
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 的相互推移。 木:指自然界升发之气; 火:指自然界生长之气; 土:指自然界化熟之气; 金:指自然界收敛之气; 水:指自然界臧伏之气;
2、六气
六气的含义: 从阴阳属性而言,可分为三阳(少阳、阳 明、太阳),三阴(厥阴、少阴、太阴)。 从气候变化而言,指风、寒、署、湿、燥、 火(又称风、寒、湿、燥、君火、相火) 的气候变化。
(1)理论依据 (2)临床研究 (3)结论
(1)理论依据: ①五运对体质的影响
五运,即金运、木运、水运、火运、 土运,其对体质的影响,以火运太过的年 干戊为例,分析如下:
该年月日时出生之人,秉天之火气,得天 阳之光热,所以阳气旺盛,火气充足。 火为阳邪,火性炎上、外越。火气通于心, 心为火藏,火热犯心,心火上炎,心主血 脉,故该类人易患心血管疾病。 火盛刑金,肺失宣降,故又易患肺系疾病。 此外,阳气旺盛,阳盛则热,除患热证、 实证之外,热灼阴津,故又易阳亢阴虚。
六十甲子表
1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2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3
丙寅 丙子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4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5
戊辰 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6
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7
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8
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2)临床研究:
综上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五运六气对体 质推论的准确性较高,总有效率达84.6%。 本研究属验证五运六气在临床上运用的研 究。研究结果显示,五运六气在临床上对 体质的判断有很大的价值,尤其当临床上 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体征而求诊时,即可 根据其体质作为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往 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3)结论
五运六气与体质存在密切联系, 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在判定人的体质 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2、五运六气与体质学说研究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条件、科学水平的限制,运气学说对 自然界复杂的气候变化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推断也 并非尽善尽美和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因而要求在运 用时要灵活掌握,因时识宜,做到顺天以察运,因 变以求气,特别在临床上切不可胶柱鼓瑟,刻板应 用。
(2)地支与方位的对应: 寅、卯——东方 巳、午——南方 申、酉——西方 亥、子——北方 丑、辰、未、戌——中央
(3)地支与五行的对应: 亥、子——水 寅、卯——木 巳、午——火 申、酉——金 丑、辰、未、戌——土
(4)地支的阴阳属性: 子、寅、辰、午、申、戌——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阴支
地支特性 地支 五行(物质) 木 土 时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四季

空间(方位)
阴阳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东 阳

土 金 土 水 土




8月
9月

西 阴

子 丑
10月
11月 12月 冬 北
5、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相配
(1)天干地支相配的原则与方法: ① 天干与地支配合起来纪日纪月时纪年的一种方 法称为甲子。 ② 原则: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 ③ 天干与地支相配的方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 配合六十干支,又称六十甲子。 如:甲丙(阳干) 辛己(阴干) 子申(阳支) 巳未(阴支)
天干特性
天干 甲乙 时间 (四季) 春 空间 (方位) 东 五行 (物质) 木 生旺衰 五脏 死 肝 生 阴阳
阳 丙丁 戊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