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久文化产品B.文化内涵C.文化现象D.文化事象2.在1972年《考古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学者是( ) A.竺可桢B.李四光C.夏鼐D.冯友兰3."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 )A.文明时代B.传说时代C.夏商周三代D.先秦时代4.在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作是( )A.中国文化的发生时代B.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时代C.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D.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5.标志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业的萌芽的文化遗址是( )A.仰韶文化遗址B.龙山文化遗址C.河姆渡文化遗址D.屈家岭文化遗址6.在中国传统的工商贸易之中,西式广告出现于( )A.晚清时期的北京B.晚清时期的上海C.民国时期的北京D.民国时期的上海7.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B.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C.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8.据《周礼扎己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职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 )A.宗法制度B.察举制度C.什伍里甲制度D.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9.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0.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 )A。
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11.下列文献记载,最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 )A."上下与天地同流。
"B."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2、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B统一)4、新石器时代结束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A五六千年之久)6、周人极端重视的是(B农业)7、建国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 C明)8、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D墟)9、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
10、“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 C西周)11、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D董仲舒)12、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在20世纪的( B五六十年代)13、中国古代丛书林林总总,最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而成的大型丛书(C《二十四史》)14、至今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 D 《四库全书》)15、《周礼》又名周官,是一部(D谈论政治制度的书)16、汉代六经中的《乐经》不存在,增加了(B《孝经》《论语》)合为七经17、《春秋文公四十年》中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一次对(C哈雷慧星)的记载。
18、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整体观的是(C中医学)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自(《论语》)20、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D 语系)21、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冬祭叫( D烝)22、从殷墟卜辞来看,殷商时期己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的创造,这种神叫( c上帝)23、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C周公 )24、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C大业三年 )25、秦朝的中央“三公”是(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6、下列关于“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始皇帝是秦政 )27、中国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上与几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是(D大有关系)28、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2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法经》)30、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A 什伍里甲制度)31、佛教的创造人是( C释迦牟尼)32、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是( C仓颉)33、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B“书同文”)34、“以物比德”属于( D类比思维)35、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 般若学)36.首次阐述“新儒家”概念的是(D梁漱溟)3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格是(D重叠)38、语言文字之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像,又是文化的( A载体)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以下文化定义中有误的是A.文化指文明,既包括精神文明又包括物质文明,其对应物是自然。
B.文化指文化知识、文化教育,其对应物是文盲。
C.文化指精神文明,其对应物是物质文明。
D.文化指文学艺术,其对应物是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C2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曾说:“表达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请问鲁迅先生在评论哪种古代小说?A.话本小说B.唐传奇C.志怪小说D.章回小说正确答案:B解析:B、唐传奇和前面的志怪虽然都是记述奇闻异事,可是两种还是不太一样。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曾经对唐传奇有过这样一种评价,他说它们“表达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他这里面比较了六朝志怪和唐传奇之间的一个区别。
一方面,唐传奇是表达婉转,文辞华艳,而六朝的志怪是粗陈梗概,非常简单。
另外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鲁迅先生认为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
“有意为小说”也就是说它是主动地在创造小说,而创造小说有一个非常主要的特征就是虚构。
就知道这是虚构的,这叫“有意为小说”。
3单项选择(2分)在佛教史上,一般认为佛教大约何时传入中国A.春秋战国B.唐朝C.两汉D.先秦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解析:C、关于佛教的传入,一说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一说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
综合两说,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两汉之际。
约公元1世纪时。
4单项选择(2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李白号“青莲居士”,这个号是因为他曾居住在青莲乡而得的。
B.中国历史上最先使用年号的是秦始皇。
C.“陶”这个姓氏是来源于职业的。
D.林黛玉在写到她母亲名字里的敏字时少写一两个笔划是为了避讳。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解析:B、中国历史上最先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他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5单项选择(2分)曹丕雅好诗文,文友王粲过世,曹丕为他送葬,“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童试答案:C5.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是:A. 藏医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6.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是:A. 四合院B. 土楼C. 吊脚楼D. 窑洞答案:B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9.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10.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E. 《易经》答案:ABCDE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包括: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府书院E. 石鼓书院答案:ABCD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B. 商C. 角D. 徵E. 羽答案:ABCDE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E. 鹳雀楼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202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202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及答案试题1一、单选题(共30 题,共30 分)1、提出“知先行后”观点的是( )(1 分)A:程颐B:王阳明C:王夫之D:陶渊明2、《太平广记》成书于( )(1 分)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3、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 )(1 分)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4、《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 分)A:刘勰B:王阳明C:许慎5、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它就是( )(1 分)A:程朱理学B:玄学C:禅学D:宋明理学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1 分)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7、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问世于( )(1 分)A:唐初B:北宋C:南宋D:明初8、《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 )(1 分)A:徐光启B:徐世昌C:徐弘租9、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 )(1 分)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10、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 ) (1 分)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11、《步辇图》的作者是( )(1 分)A:曹不兴B:阎立本C:吴道子D:张萱12、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1 分)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13、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1 分)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14、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1 分)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15、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1 分)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16、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1 分)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17、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1 分)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18、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的医学专著《脉经》成书于( )(1 分)A:汉代B:西晋时期C:唐代D:北宋时期19、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1 分)A:张衡B:毕昇C:祖冲之D:蔡伦20、1907 年,发文主张中国废弃汉字,改用“万国新语”(世界语)的是( )(1 分)A:黄遵宪B:梁启超C:胡适D:吴稚晖21、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1 分)A:“世界高原”B:“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22、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在( )(1 分)A:隋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3、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1 分)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24、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1 分)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5、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1 分)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26、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1 分)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27、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1 分)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8、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1 分)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29、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1 分)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30、《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1 分)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二、多选题(共5 题,共10 分)31、古代晋商曾有四大商帮,分别是( )(2 分)A:船帮B:驼帮C:车帮D:马帮E:黑帮3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2 分)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E:长江三角洲平原33、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 )(2 分)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34、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 )(2 分)A:孝廉B:征辟C:考试D:举人E:察举35、道教信仰老子的“道”,把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衍生为三个世纪。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B. 中国文化起源于封建社会C. 中国文化起源于奴隶社会D. 中国文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3. 下列哪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B4.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文、数D. 礼、乐、射、御、文、画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6.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重要的节日,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A. 清明节B. 重阳节C. 母亲节D. 腊八节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三大类别:主流文化、_____文化和民间文化。
答案:精英2.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_____》。
答案:孟子3. 中国古代的“三大战役”是:_____、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答案:赤壁之战4. 中国古代的“六艺”中,_____是指书法艺术。
答案:书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岳阳楼、_____、鹳雀楼、滕王阁。
答案:黄鹤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答案: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义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强调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智是指知识和智慧,强调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信是指诚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实。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选题5、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答案:B6、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答案:C7、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生产生活文化答案:C8、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孙子》B、《尚书》C、《春秋》D、《诗经》答案:A9、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孝B、仁C、义D、礼答案:B10、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A、《论语》B、《孟于》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答案:CC12,“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书》B.《乐》C.《礼》D.《易》B11、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答案:B12、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答案:A13、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杂家思想答案:B二、多选题16、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A、孝廉B、征辟C、考试D、举人E、察举答案:BCE17、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环境标志B、等级标志C、性别标志D、年龄标志E、体型标志答案:ACDE18、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艺术B、政治C、道德D、风俗习惯E、宗教答案:ABCDE三、名词解释20、九流十家答案:其为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是由汉代人总结出来的。
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和刑名家等派别。
21、血缘九族制答案: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庭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国文化概论是试题五帝时期相当于什么时期?新时期晚期大溪文化在哪里?长江流域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王国维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湖北汉民族的最终形成是在:汉代“统一化文明”是谁提出来的?李山我国古代文化划分比较简单×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形式。
√河姆渡文化位于今天河南境内×影响文化的长期因素是自然环境。
√良渚文化在江浙一带。
√《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者是谁竺可桢“从岁差的观点到四方”是谁文章的内容?竺可桢中国古代,春天是生产的季节√中国古代测量时间的原理与美洲的玛雅文化测时间的原理是相同的。
√“东作”一词在中国的意思是:农耕《诗经》中自由相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春敬授民时是农耕文化的需求√《玄功五历》出现于哪里?《管子》《东君》的作者是谁?屈原甲骨文中四方的概念已经形成√在《尧典》中就出现中国历法的影子√闰月是几年一闰4古史辩派的思想是要反封建的。
√2003年考古发现的遗址是:陶寺遗址玉猪龙在谁的墓里发现过颛顼上古时期族群的凝聚依靠的是:C、自身文明的吸附玉猪龙属于哪一种文化?红山文化弗雷泽是哪个国家的英国哪个民族的历法和《管子》中的历法相像?彝族鸡骨战鼓是哪个民族的?彝族中原文明在形成的过程中凝聚了很多种文化。
√民族文化的形成可能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民族的形成必须要有相同的语言√《说文解字》中颛顼的意思是头颅。
√彝族有十二生肖。
√上古时期族群的凝聚是非常稳固的。
×四1 谁是周的始祖A、尧B、契C、后稷D、颛顼我的答案:C2 帝喾有几个儿子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3 族群代兴的时间段是什么?A、夏代西周之前B、夏代到商代C、夏代到西周D、夏代到春秋我的答案:A4 谁是殷商的始祖A、尧B、契C、后稷D、颛顼我的答案:B5 传说中出生就知道自己名字的远古帝王是:A、黄帝B、颛顼C、帝喾D、尧帝我的答案:C6 传说中“绝地天通”的远古帝王石:A、黄帝B、颛顼C、帝喾D、尧帝我的答案:B7 踩大脚印而生的是谁?A、姜嫄B、简狄C、尉氏D、褒姒我的答案:A8 “家天下”的开启者是谁?A、启B、禹C、桀D、商纣我的答案:A9 踩大脚印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1)伦理中心(2)中庸务实(3)人文传统(4)尊君重民(5)延绵韧性2.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2)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3)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4)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5)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3.春秋时期私学兴起的意义和影响:(1)“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表明文化教育不再为少数所垄断;(2)使学术下移,促使政与教的分离,官与师的离,从而使教育成为一门专业;(3)为教育的发展、教育对象的扩大,社会进步创造了条件。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选举和“禅让”(2)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3)春秋战国时期的“选贤任能”(4)两汉时期的察举和征辟5.农业自然经济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强化了人们重土、思乡的情感,培养了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文化心态。
(2)培养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精神。
(3)造就了中国人的务实精神和民本主义传统。
(4)形成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6.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首先,中国史学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容之一。
其次,我国古代史著数量相当可观,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系统而完整的记载。
最后,中国古代史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历史著作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7.简述唐代文化的特征?第一,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
它不断地吸纳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毫无保留地输出去,对周边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唐代文化具有兼容性。
在唐代文化的各个层面,深深打上了外来文化的烙印:舞蹈、审美观、思想文化方面等第三,唐代文化具有典范性。
1、对当时周边地区而言,唐代文化成为别国竟相效仿的样本2、唐代文化对后世的垂范作用。
制度文化:三省六部制、史官制度、科举制度思想文化:宗教、书画、哲学思潮8.简述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3、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永久魅力一是爱国忧民的情怀;二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象;三是脍炙人口的语言——音韵之美与强烈的表现力。
二.例举题1.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1)甲骨文、(2)金文(3)篆文:篆文起源于周代末年,流行于秦国,到秦始皇时达到鼎盛,习惯上,人们把篆文分为大篆和小篆。
(4)隶书:隶书在秦代是民间创造的一种篆书的简化体。
秦代篆隶并用。
隶书有分为古隶和今隶,古隶指秦隶,今隶指汉隶,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书写体。
汉隶是由秦隶改造而成的。
(5)楷书:楷书、草书、行书属于楷书系统。
2.中国文化典籍(1)儒家“十三经”:《诗经》《尚书》《周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2)《大学》《中庸》3.请列举几种史学体裁及其代表作(1)纪传体:《史记》《汉书》(2)编年体:《春秋》《左传》《资治通鉴》(3)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4)政书:《通典》《文献通考》(5)史评:史学评论代表作——《史通》史事评论代表作——《读通鉴论》4.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1)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2)陶渊明的田园诗(3)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4)文学评论——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5.列举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6.列举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注: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7.列举明清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及其代表作《三国演义》,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所作;《水浒传》,长篇英雄小说,施耐庵所作;《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吴承恩所作;《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所作;《儒林外史》,讽刺小说,吴敬梓所作。
《红楼梦》,曹雪芹所作;三.论述题1.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但当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技开始生机勃勃迅速发展之际,它却反而进展迟缓,越来越落到了西方的后头.认真总结中国科技近几百年发展迟缓的原因,对于发展中国现代科技文明可以有许多启示。
(1)封建制度的扼制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
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2)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其一是重实用,轻理论。
其二,重印象,轻分析。
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3)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政轻技就是重视政治轻视科技。
中国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
可以说,从古至今,推崇政治。
重视作官,鄙视技艺,轻视学问,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
重道轻器,就是重视宏观之道的探索,重视事物总体特质、事物与环境关系的探求,而轻视一事一物具体形质的研究。
轻视社会生产领域具体器物、具体技能的研究。
(4)科举制的教育制度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科举制虽然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过直接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科举制度对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起着阻碍作用, 其诸多弊病也日益显现。
统治者出于巩固江山、理维护统治的功利性目的, 其注意力主要放在' 文武之道'上, 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将社会上的" 优秀人才"笼络在自己身边, 这就造成科技人才难以成长。
由于封建统治者维护传统的理学和皇权统治, 无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因此, 虽然在17 世纪初至20 世纪初的400 年间, 受西方科学技术影响,中国发生多次关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法、教育制度以至官僚制度的变革,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变革始终摆脱不了皇权统治至上观念的束缚, 最终科技还是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5)社会动荡影响科技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清朝晚期虽然有大批的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试图挽救民族危亡。
但是政局不稳,吏治腐败报国无门。
尤其是清朝结束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之中,中国的科技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科技的发展。
以史为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如何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缩小同西方国家的距离2.说说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成就(一)天文学天象记录天体测量:测天仪器、《甘石星经》、“敦煌星图”、子午线长度的确定历法、地动仪、浑仪、简仪(二)数学十进位制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计算与《九章算术》祖冲之与圆周率宋元算学与开方术和方程论(三)医学1、中医学理论概况:《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传统医学著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五大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均起始于《皇帝内经》。
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
隋唐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由国家颁行的最早一部药典苏敬的《新修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迄今世界上最完备的中医药典。
2、临床治疗技术人工呼吸的最早应用: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人工呼吸法的应用。
而国外的人工呼吸术的应用,比我国至少晚一千六百年。
全身麻醉外科手术: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在医学史上最早应用了全身麻醉法实施外科手术。
免疫法的先驱:晋代道士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一书,书中记载了“疗狂犬咬人方。
这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免疫法。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早在16世纪,我国就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
1688年,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此法,此法后从俄国传统至法国和欧洲各地。
独具一格的针灸疗法3.谈谈对唐诗的认识1)社会因素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
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
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
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
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
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
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
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
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
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
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4.传统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
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