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清朝
中国家具收藏(二)

瞄准明清家具增值潜力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古典家具的较高成交价主要出现在国外大型拍卖会上,近两年国内拍卖市场也出现一些精品明清家具,从公开的成交价格来看,明清古典家具每年大约有20%的增幅,2004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的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成交价达到了1100万元,刷新了中国内地古典家具的最高成交价,此件作品在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曾以943.8万元成交。
专家分析,明清古典家具在实用、美观和增值潜力三方面都具有极佳的选择优势,是日益引起收藏和投资者关注的主要原因。
明清家具的材质,主要有黄花梨、紫檀、铁木、铁力、榉木五个品种。
年代愈久远,存世量愈少,价格也相对昂贵。
据专家称,最具升值潜力的家具,一类是明代和清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质一般都是黄花梨;另一类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由皇帝亲自监督、宫廷艺术家指导、最好的工匠在紫禁城里制作的清代宫廷家具,木质一般是紫檀。
从实用功能上可分为椅凳、桌案、床榻和柜架和其他五类,在具体的使用中分置于厅堂、书房、卧室等处,厅堂家具往往被视为古典家具的重器,其材质和价值也高于其他居室的家具,书房次之,卧室最次。
古典家具注重形体的收分起伏和线脚变化,不虚饰,不夸耀,方正规整,在结构上靠合理的榫卯结构连接,把优美的外观造型与传统木结构的力学平衡原理融合为一体。
明式家具的极简风格切合了“精美的简洁,追求精致,重视细部”的简约主义现代设计理念,在现代家居装饰中具有独特的韵味。
古典家具具有极大的增值潜力,明清两朝的精品家具目前的存世总量不会超过一万件。
虽然当今价格很高,这两类家具仍是最具有升值空间的,而且几乎没有风险。
一对黄花梨四出头椅,从几万元涨到了十几万元,而行家认为上升空间仍然很大。
1998年,一组明代黄花梨屏风,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11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这样的价格在十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像的。
2004-2005明清家具拍卖成交排行●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估价:RMB10,000,000--12,000,000;成交价11,000,00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成交时间2004-11-20●清乾隆雕漆嵌绿石御题挂屏估价:RMB1,500,000-2,000,000成交价6,820,00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成交时间:2004-11-20●清乾隆紫檀福庆有余四件柜(四件)估价:RMB3,000,000-5,000,000;成交价5,390,00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成交时间2004-11-6●明黄花梨方材大圆角柜(二件)估价:RMB2,600,000-3,000,000;成交价4,400,00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成交时间2004-11-20●明黄花梨雕双螭纹方台估价:RMB4,000,000-6,000,000;成交价4,290,00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成交时间2004-11-6●清乾隆紫檀镶百宝挂屏估价:RMB1,500,000-2,000,000;成交价4,191,00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成交时间2004-11-20●清中期红木嵌玉五扇屏风估价:RMB700,000-900,000;成交价2,090,00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成交时间2004-11-6●清紫檀雕云龙纹画案估价:RMB1,800,000-2,000,000;成交价1,980,000;拍卖公司:中鸿信;成交时间2005-5-18●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二件)估价:RMB500,000-700,000;成交价1,815,00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成交时间2004-11-20●明黄花梨三屏嵌绿云石芯罗汉床估价:RMB600,000-800,000;成交价1,760,00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成交时间2004-11-20中式古典家具三思而后买中式古典家具具有很高的保值和增值性,那么如何购买古典家具呢?要三思而后行。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装饰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 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 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 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 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 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 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经 过几百年的变迁,时至今日,家具仍然牢固如初, 可见明代家具传统的榫卯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利用楔、 钉、竹钉、销、碧等零件,将 各部分紧密结合到一起,又可 自由拆卸再组装,这种散件组 装的方式既便于运输 。
制作讲究一致性,多采用一木连作,上 下一脉贯通, 保证了椅具的稳固性与 耐久性。 而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种类样式上也 同样非常丰富。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各历史朝代家具风格讲解
目录
一.唐代家具风格介绍 二.宋代家具风格介绍 三.明代家具风格介绍 四.清代家具风格介绍 五.民国家具风格介绍 六.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七.新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家具文 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
明式家具讲究线条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功能合理。简洁朴素,刀法明快, 不事雕琢。其造型都是简练质朴、比例匀称、以线为主。
榫卯结构
结构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 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 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 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 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十六品包括: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 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我国是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国家,又是由多民族组成的。
因此,无论是文化积演还是物质文明都有着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其中的家具成就尤为显赫,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就是我们的祖先给人类艺术宝库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家具”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艺美术用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习俗,因而生产出不同风格的家具。
我国有史以来自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具同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变化着。
我国的起居方式,自古至今可分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大时期。
一、商周时代的家具商周家具的品种主要包括:席、俎、禁和扆。
1、席,床塌之始。
先民们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席。
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谓床塌之始祖。
2、俎,桌案之始。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之用具。
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从出土的商周时代的实物看,俎由最初的四条腿,发展成新的板式腿造型。
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
3、禁,箱柜之始。
它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通常为长方体,形似现在的箱子。
4、扆,屏风之始。
扆,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
它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
二、春秋战国、秦时期家具西周以后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是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奴隶的解放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著名匠师鲁班,相传他发明了钻刨、曲尺和墨斗等。
清代家具

清代家具清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在以上家具品种、造型、装饰等项里,大致都已讲到,现在只概括地作一小结。
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当然有它特殊的背景与经历,乃至独立存在的特色。
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
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家具,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
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
清中期以后,上述三种木料逐渐缺少,遂以红木代替。
装饰方面,为了追求富贵豪华的装饰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种装饰材料和使用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段,可谓集装饰技法之大成。
但有些清式家具为装饰而装饰,雕饰过繁过滥,也成了清式家具的一大缺点。
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
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以透雕最为常用,突出空灵剔透的效果,有时与浮雕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立体效果。
镶嵌在清式家具中更为普遍地运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钿嵌、百宝嵌、珐琅嵌乃至玛瑙嵌、琥珀嵌等,品种丰富,流光异彩,华美夺目。
其中珐琅技法由国外传入,用于家具装饰仅见于清代。
描金和彩绘也是清代家具的常用装饰手段,吉祥图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欢的装饰题材。
综观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总的特点是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装饰上富丽豪华,并能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
造型上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精粹明式家具部分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精粹明式家具部分上海博物馆家具馆是国内设立最早的明清家具专门陈列场馆,同时也是质量最精、精品最多的公立博物馆。
上博家具馆的收藏以香港庄氏捐赠王世襄先生旧藏为主体,同时征集陈梦家先生旧藏充实陈列,加之原有的丰富馆藏,已成为全国家具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我们将以两期的内容全面展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本期分享明式家具部分,下次推送清式家具部分。
上下两期共收录家具74例,基本涵盖了目前在陈家具。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精粹明式家具部分嵌云石紫檀木笔屏年代:明尺寸:长17.2厘米宽8.7厘米高19.7厘米上海市宝山区顾村明万历朱守城夫妇墓出土紫檀木质,屏心为一片云石。
笔屏,是笔插与砚屏组合而成的文具,非常少见。
笔插是一种竖向的置笔用具。
器身如口字形,下部的底坐上有数个孔洞,底坐上竖两根立柱,立柱之间有横梁,横梁上有若干圆孔,可供插笔。
砚屏则是置于砚边,用于遮风障尘的小屏风。
笔屏组合了两者的功用,插笔与遮风障尘两不误。
明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有文房器具篇,专条记录“笔屏”:“镶屏插笔”“大者长可四寸,高三寸者”,其惊艳之处在大理石质的屏心,高濂曰:“有大理旧石,俨状山高月小者,东山月上者,万山春霭者,皆余目见。
”此笔屏,虽无山高月小、东山月上之状,但言其有万山春霭之姿,还是可以想象的。
黄花梨木三层架格年代:明尺寸:长103.0厘米,宽43.6厘米,高188.0厘米架格又称“书架”或“书格”,可以陈设器物,亦可存放书籍,罗列卷轴。
此架格为三层全敞式,四面无任何棂格或围栏装置,是架格的最基本形式。
通体用方材,取料单细,抽屉扁薄,颇显轻盈疏朗。
铁力木板足开光条几年代:明尺寸:长191.5厘米宽50.0厘米高87.0厘米条几以三块厚约两寸的长方形铁力木整板制成,面板与板足直角相交处,以闷榫角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抹去棱角,呈现转折柔和的小圆角。
板足开椭圆形透光,这是使用厚重木材制作家具时常用的手法,可得轻巧、通透的外观而不显沉闷。
椅子发展史

我倒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不过没有图。
如果你想要,不妨去下一本PDF格式的电子书,找找应该有的。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
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
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
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特点。
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史前--家具滥觞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史前时期,原始的先民们就用劳动的双手创造了家具,创造了家具艺术。
当中,就有最古老的家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
当然用我们今天的目光看中华民族幼年时代的家具艺术创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却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童年。
因为有了它,才会有以后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家具,华丽润妍的渐高家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
它是我国古典家具的源头,将永远显示着不朽的魅力。
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
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
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
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质朴浑厚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

金银彩绘漆案·战国·(图)
河南信阳出土,长1500、宽720、高124mm, 此案为该战国墓出土的几件家具 之一。在漆底上绘有金、银漆,华美而简洁。
大木床·战国·(图) 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床形实物。该床长 2120mm,四周立有围栏,两侧留有上下口,床面为活动屉板。通体饰有髹漆彩 绘
八病:1、繁琐 2、赘复 3、臃肿 4、滞郁 5、纤巧 6、悖谬 7、失位 8、俚俗
清式家具
清式家具的从开始萌芽到形成独立的体系,大致是从清康熙早年到晚年的 四、五十年之间,它与满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以皇家为主导, 在宫廷和民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创作中发展起来的。
清代家具有其自身显著的风格特点:
漆俎 ·战国·(图)
湖北随县曾乙侯墓出土,前后腿下面有横木承托。整体髹黑漆,没有 饰纹,有商国遗风。
漆案 ·战国·(图)
湖北随县曾乙侯墓出土。案面较宽,下有六条腿,脚下有横木承托;漆面装饰华 丽而庄重,时代特色浓厚。
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 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 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明清时期,此两地成为家具的重要产地,其实是和这些地 区商品经济发达是有直接联系的。
彩绘猪形盒·战国·(图)
该盒子由盖与盒身合成,两头雕刻成猪头状,身下雕踞伏四足,神态憨厚 可掬,可以看出当时木器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和娴熟技术。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 家具的艺术成就。
漆衣箱·战国·(图)
1977年湖北随州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此箱为长方形,箱盖隆起,箱盖 箱底四周有把手,可合在一起。箱身黑漆红纹,非常精美。
其二,选材讲究,作工细致。在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 珍贵硬木,以紫檀木为首选。在结构制作上,为保证外观色泽纹理一致,也为了坚 固牢靠,往往采取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木拼接。
清宫旧藏明清家具经典图例桌案部分

清宫旧藏明清家具经典图例(桌案部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为丰富,总数量多达上万件,其中明代家具有三百余件。
清代家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柜、屏联、台座等一应俱全,还有东洋家具和西洋家具近五百件。
其质地有紫檀、黄花梨、花梨、铁梨、乌木、鸡翅木、酸枝木、榉木、楠木、桦木、榆木、瘿木、黄杨和漆等。
这些家具除部分由清宫造办处制作外,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作、京作、苏作、晋作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可以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风格特点,对研究明清家具的艺术成就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1、黄花梨卷草纹方桌,明,高86cm,边长94cm桌面下带束腰,直牙条上浮雕卷草纹,以回纹间隔。
四腿间安罗锅枨,上端与牙条相抵,两侧紧贴上拱处雕出回卷的云头。
牙条与桌腿内侧起混面单边线。
方腿直足,内翻马蹄。
此桌造型庄重大方,纹饰简练,色调自然,具有明代家具的特点。
2、黄花梨方桌,明,高70cm,边长82cm桌面边料甚宽,冰盘沿下起阳线。
桌腿间连接牙条,两端留牙头,下装高拱罗锅枨与牙条相抵。
桌面四角下方另装小牙头,形成一腿三牙,共同支撑桌面和固定四腿。
四腿圆柱形,侧角收分明显。
此桌此桌具有典型的明代家具特点,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方,无雕刻装饰。
3、铁梨螭纹翘头案,明,高90cm,长363cm,宽68cm案面两端翘头,面下直牙条,腿、牙头、案面间用夹头榫结合。
牙条两端雕相对的回纹,牙头作卷云形。
直腿外撇,两侧腿间安插挡板,透雕螭纹。
大型翘头案一般摆设在正厅正中或宫殿内两侧山墙下,为陈放大型陈设品而用,与平头案相比更具装饰性。
此案造型古朴,纹饰流畅,端庄稳重。
4、黄花梨束腰方桌,高83cm,边长100cm桌面攒框镶心,冰盘沿,直束腰,素牙条,四腿内安霸王枨。
方直腿带侧脚收分,足端削出内翻马蹄。
桌腿与牙条拐角处以软弯过渡,线条流畅,于硬朗中见柔和。
此桌造型简洁,朴素瘦劲,无刻意装饰,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清朝清代家具,从字面上讲,应包括制作于清代的各种不同质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家具。
清代家俱,又分清代制作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下面要介绍的是“清式家具”。
清式家具的从开始萌芽到形成独立的体系,大致是从清康熙早年到晚年的四、五十年之间,它与满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是以皇家为主导,在宫廷和民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创作中发展起来的。
清代家具有其自身显著的风格特点:其一,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
清式家具有很多前代们没有的品种和样式,造型更是变化无穷。
以常见的清式扶手椅为例,在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工匠们就造出了数不清的式样变体。
既便是每一单件家具的设计也十分注重造型的变化。
如故宫漱芳斋的五具成套多宝阁,其一字挑开,靠墙排放,与房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地分割成一百多个矩形隔层,每隔层虽是“拐子”图案却互不雷同,从侧面看,每个隔层的侧山上是不同图形的开光,如海棠形、扇面形、如意形、磬形、蕉叶形等等,不一而足。
清式家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甚至仿假山石的木制家具。
反过来,也有竹制、藤制、石制的仿木质家具。
结构上,清式家具也往往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如,有些小巧玲珑的百宝箱,箱中有盒,盒中有匣,匣中有屉,屉藏暗仓,隐约曲折。
抽屉和柜门的关闭亦有诀窍,非仔细观察而不得其解。
其二,选材讲究,作工细致。
在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以紫檀木为首选。
在结构制作上,为保证外观色泽纹理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取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木拼接。
其三,注重装饰,手法多样。
注重装饰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
清代工匠们几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虑。
清式家具最多采用的装饰手法是雕饰与镶嵌,刀工细致入微,手法上又借鉴了牙雕、竹雕、漆雕等技巧,磨工亦百般考究,将雕件打磨及线楞分明,光润似玉。
镶嵌是将不同材料按设计好图案嵌入器物表面,家具上嵌木、嵌竹、嵌石、嵌瓷、嵌螺钿、嵌珐琅等等,花样翻新,千变万化。
其四,西洋影响,良莠参差。
清式家具中,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手法者占有相当比重,尤以广式家具更为明显。
受西洋影响的清式家具大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西洋家具的样式和结构,早期此类家具虽有部份出口,但未能形成规模,清末此种“洋式”再度流行,大多不中不西,做工粗糙,难登大雅之堂;第二种则是采用传统家具造型、结构,部份采用西洋家具的式样或纹饰。
如,传统的有束腰椅,以西洋番莲图案为雕饰等等。
清式家具走的路子与明式家具截然相反,由重神态变为重形式,在追求新奇中走向繁琐,在追求华贵中而走向奢靡。
紫檀夔龙纹提箱·清朝·中期·(图)------------------------------------------------------------------用料厚实,铲地平整,通体装饰夔龙纹,转折有力,线条明朗,是一件难得的紫檀精品。
楠木嵌竹丝方几 ·清朝·(图)------------------------------------------------------------------外型方正简洁,但装饰非常复杂,在楠木主体上镶嵌竹丝构成的图案。
楠木价格昂贵,为软木之首,木质细腻,很少疤结,性情温和。
紫檀双螭杯·清朝·中期·(图)------------------------------------------------------------------此杯系一木雕成,杯形圆中略扁,内壁打磨光滑。
外壁镶嵌银丝铭文,是清代中早期的工艺特色,水平极高。
紫檀右琴盒·清朝·中期·(图)------------------------------------------------------------------古琴虽不是家具,但我们可以从其优秀的工艺,精美的材料、清秀的造型上看出当时木工工艺的水平之高。
紫檀八角龙纹花台(图)------------------------------------------------------------------束腰、牙条、腿足都刻有复杂的浮雕,采用的是竹雕陷地深刻法。
造型为腿足马蹄外翻,足下托泥。
紫檀雕龙炕桌·清朝·中期·(图)------------------------------------------------------------------此桌的牙、腿部均雕有精细图案,鼓腿彭牙马蹄内翻,结构严谨,与清初家具风格相异,是典型的清中期风格。
紫檀架几案·清朝·中期·(图)------------------------------------------------------------------案面长3300mm,尺寸罕见。
边抹铲地浮雕卷草纹,几子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亮格通透,中间有抽屉隔开。
制作相当精美,可谓紫檀中绝品。
紫檀寿山石面条桌·清朝·中期·(图)------------------------------------------------------------------结构为“四面平”式,桌面下案券曲状角牙,在视觉上起装饰效果,打破四平结构过于简单的感觉。
面心以寿山石拼镶而成,非常罕见。
紫檀弯角琴桌·清朝·晚期·(图)------------------------------------------------------------------这种供陈设用的琴桌在清代中晚期比较常见。
枨子上下起阳线,仿丝带形状,卡子花雕刻成双龙形,也有刻成玉壁形的。
紫檀圈椅(图)------------------------------------------------------------------此圈椅承袭了明代遗风,柔婉流畅的线条,显露出设计者巧思之美。
整体素雅无雕饰,不出头的扶手直接与鹅脖相卯合,给人以纤秀雅巧的感觉。
紫檀有束腰海棠形杌凳·清朝·中期·(图)------------------------------------------------------------------直径325mm,此凳鼓腿彭牙,四足马蹄内翻,安落于托泥之上,牙条表面浮雕卷草纹饰,刻工精细,生动活泼。
四刻成灵芝云纹,显得四平八稳。
紫檀珐琅面脚踏 ·清朝·中期·(图)------------------------------------------------------------------面心镶掐丝珐琅铜板,图案古朴优美,其变体如意纹样与“拐子”形腿足十分协调。
此柜高480mm,桂圆木制成,又称龙眼木,有漂亮的虎皮纹。
红木镶瓷片带座方笔筒 ·清朝·(图)------------------------------------------------------------------笔筒高270mm,筒身与底座可分体。
四壁每一侧面板均由两块挖有深槽的整底板拼接而成,内镶乾隆黑彩四体书法诗词瓷片,是极其精致的文具。
榆木座屏式桌灯·清朝·晚期·(图)------------------------------------------------------------------高580mm,从正面看,桌灯完全形式一个座屏,但其后部结构的变化形成相当厚度的箱体,箱体四面镶装玻璃,内装蜡烛。
此灯产自山西,属晋作。
乌木书柜式多宝格·清朝·中晚期·(图)------------------------------------------------------------------高1820mm,这种上格下门形式在清代中晚期很流行。
乌木的色泽极黑而不见纹理,性脆易裂。
乌木无大料,这种整个乌木制成的大型家具很少见。
鸡翅木夹头榫大画案 ·清朝·中期·(图)------------------------------------------------------------------案面长1920mm,为攒框打槽做,内装髹漆面板,腿足用料粗壮。
此案保存完美无缺,惜已流失海外。
花梨石面五足圆花几·清朝·晚期·(图)------------------------------------------------------------------高950mm,腿足和几面为双劈料仿竹制,几面下部由一变体“五合如意”透雕饰件与外撇的五足相连。
此为清晚期之精品。
紫檀折叠式两用炕桌·清朝·中期·(图)------------------------------------------------------------------此炕桌可称得上构思奇巧,合拢后成为可携带的长740mm、宽580mm、高350mm的文具箱,箱内容纳两个双层锦盒,盒内装六十件精美文具,可算得上紫檀绝品,藏故宫博物院。
紫檀包角镶铜炕几·清朝·中期·(图)------------------------------------------------------------------几长780mm,上好紫檀精制。
造型素雅明快,錾花铜包角,铜足套在色彩上与紫檀木形成冷、暖、明、暗的对比,相映生辉。
紫檀小宝座 ·清朝·中期·(图)------------------------------------------------------------------束腰、托腮一木连作,如意式腿足下有托泥承托。
宝座靠背、扶后内外均有铲地浮雕,饰螭纹玉壁,腿足上刻云纹,做工相当考究,制作手法比较早。
黄花梨轿椅·清朝·早期(图)------------------------------------------------------------------扶后延伸较长,尽头翘起,以利于坐轿者双手持握,符合人体功能。
脚踏板很宽厚,便于乘坐者在轿子行进过程中保持平衡。
此种造型是传世家具中极罕见的品种。
黄花梨四出头大官帽椅·清朝·早期·(图)------------------------------------------------------------------通高1170mm,与典型的苏作四出头官帽椅结构相同,但尺寸硕大且更具有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