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1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划分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的净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

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的相关信息见图1-1-1。

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500㎡的独立办公、休息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间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50㎡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楼板与车间分隔,储存油漆、稀释剂(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积150㎡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内走道分隔,疏散走道隔墙的耐火极限均为0.50h;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

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图1-1-1 建筑总平面图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防火内容:(一)厂房和仓库分类。

(二)厂房耐火等级和层数。

(三)防火间距。

(四)消防车道。

(五)丙类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及中间仓库布置。

(六)构造防火。

(七)防火分区。

(八)安全疏散。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厂房和仓库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要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其中最危险的物质确定,通常可根据以下因素分析确定:1.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质;2.生产中操作条件的变化是否会改变物质的性质;3.生产中产生的全部中间产物的性质;4.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性质;5.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许多产品可能有若干种不同工艺的生产方法,其中使用的原材料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具有的火灾危险性也可能各异,分类时应注意区别对待。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丙类厂房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

丙类厂房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

丙类厂房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单层制衣厂房,建筑面积为5040﹦2000 (㎡),框架构造,建筑高度为6m。

在距该厂房两侧山墙50m处各设有室外地上消火栓一个;在厂房内长边外墙各设两个DN65消火栓,采纳25m水带,19mm水枪。

消火栓间距25m,距山墙12.50m,消火栓与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相连;该建筑内还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标准喷头,喷头间距不大于3.40m,距墙不大于 1.70m。

室内、外消防给水均由消防泵房供应,泵房内设消火栓两台、喷洒泵两台均一用一备(Q﹦40 L/s,H﹦0.30MP),并设500m消防水池一座。

该厂房四周外墙共设3m2m外窗50樘,具备自然排烟条件。

划分防烟分区4个;在厂房疏散门上方设有“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灯;在每个消火栓处设置4㎏ABC干粉灭火器两具。

二、案例说明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以下内容(一)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配置。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置。

(三)防排烟系统的配置。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置。

(五)安全疏散设施的配置。

(六)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三、关键学问点和依据(一)室外消火栓该建筑体积为50606﹦18000 (m),依据《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规定,丙类厂房体积在5000 m~20000 m时,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5 L/s。

每个室外消火栓流量在10 L/s~15 L/s,因此,在该厂房四周120m内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外消火栓。

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 L/s时应将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且向环状管网供水的输水管不应少于两条。

当室外消火栓采纳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

(二)室内消火栓依据《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的规定,占地面积大于300㎡厂房应设DN65的室内消火栓,其消防水量应依据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和同时使用水枪数量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0 L/s,同时使用水枪不少于2只。

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储存毛皮制品仓库,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9600㎡,总建筑面积30000㎡;地上建筑每层均划分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2400㎡;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600㎡;首层西北侧设有独立的办公、休息区,建筑面积300㎡,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库房隔开,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见图1-2-1)。

该仓库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图1-2-1 建筑总平面图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内容:(一)仓库和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二)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三)防火间距。

(四)消防车道。

(五)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

(六)安全疏散。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仓库和厂房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各仓库和厂房的分类见表1-2-1。

仓库和厂房分类表1-2-1仓库(厂房)名称建筑概况储存物品或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储存物品或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按建筑层数和高度分类毛皮制品仓库3/1层18m储存可燃固体丙类2项多层仓库甲醇合成厂房1层3.90m 生产中产生闪点小于28℃的液体甲类单层厂房玻璃制品仓库7层28m储存不燃烧物品戊类高层仓库润滑油仓库5层20m储存闪点大于60℃的液体丙类1项多层仓库水泥刨花板仓库3层12m储存难燃烧烧物品丁类多层仓库(二)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该毛皮制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4800㎡,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上述规定增加 1.0倍。

(三)防火间距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毛皮制品仓库与甲醇合成厂房、玻璃制品仓库、润滑油仓库和水泥刨花板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12m、13m、10m及12m。

多层丙类仓库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

多层丙类仓库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

多层丙类仓库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多层丙类仓库地上3层,建筑高度18m,建筑面积12000㎡,占地面积4000㎡,建筑体积72000m³,耐火等级二级。

储存棉、麻、服装衣物等物品,堆垛储存,堆垛高度不大于6m。

属多层丙类2项堆垛储物仓库。

该仓库设消防泵房和两个500m³的消防水池,消防设施有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建筑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二、案例说明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内容(一)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配置。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置。

(三)防排烟系统的配置。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置。

(五)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三、关键知识点和依据(一)室外消火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该仓库应设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水量确定,仓库体积为75000m³大于50000m³其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45L/s,每个室外消火栓10 L/s~15 L/s,应设5个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管网应为环状管网。

(二)室内消火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占地面积大于300㎡的仓库需设计DN65的室内消火栓系统。

该仓库占地面积为4000 ㎡,设计有环状管网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2条。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用阀门分为若干独立段,检修时关闭的消火栓给水管道不应超过一条。

该仓库高度小于24m,体积大于5000m³,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0 L/s,同时使用水枪数量不应少于2支。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棉、毛、丝、麻、化纤、毛皮及其制品的仓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仓库设计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该堆垛储物仓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为湿式系统,火灾危险等级为仓库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不小于16L/min·㎡,作用面积200㎡。

丙类厂房设计规范

丙类厂房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丙类厂房设计规范篇一:2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案例2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储存毛皮制品仓库,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9600㎡,总建筑面积30000㎡;地上建筑每层均划分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2400㎡;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600㎡;首层西北侧设有独立的办公、休息区,建筑面积300㎡,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库房隔开,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见图1-2-1)。

该仓库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图1-2-1建筑总平面图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内容:(一)分析毛皮制品仓库和周边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二)根据建筑高度对,对毛皮制品仓库和周边厂房仓库进行高度分类。

(三)防火间距、消防车道、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平面布置、构造防火、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等。

(四)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仓库和厂房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各仓库和厂房的分类见表1-2-1。

仓库和厂房分类表1-2-1(二)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防火构造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丙类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仓库中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一、二级耐火等级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顶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本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三)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该毛皮制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4800㎡,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上述规定增加1.0倍。

案例分析知识点——丙类厂房(三)

案例分析知识点——丙类厂房(三)

案例分析知识点——丙类厂房(三)新共享xiaofanggongxiang丙类厂房建筑防火(三)(六)构造防火6.2.7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防火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2.3 建筑内的下列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但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1甲、乙类生产部位和建筑内使用丙类液体的部位;2 厂房内有明火和高温的部位;3 甲、乙、丙类厂房(仓库)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4 民用建筑内的附属库房,剧场后台的辅助用房;5 除居住建筑中套内的厨房外,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厨房和其他建筑内的厨房;6 附设在住宅建筑内的机动车库。

(七)防火分区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厂房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甲一级二级宜采用单层4000300030002000————乙一级二级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丙一级二级三级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第一篇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解析

第一篇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解析

第一篇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消防车通道:1、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按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5%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消防车道宜设置成环形,其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坡度不宜大于3%。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12m,重大型消防车不小于18×18m。

高层建筑不小于15m×15m.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米的单层或多层公共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却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3、高层厂房、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的甲乙丙类厂房和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米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却有困难时,可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联通。

规模较大的封闭式商业街、购物中心、游乐场等,进入院内的消防车道不应少于2个,且院内道路宽度不应小于6m。

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4、消防车道最小转弯半径:轻系列消防车转弯半径大于或等于7m,中系列大于或等于9m,重系列大于或等于12m。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在150m左右,按规定设在城市道路两旁,故消防车道的间距应为160m.5、消防车通道的形式:环形、尽头式、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通道和与环形消防车通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通道等形式6、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置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两个长边设置,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 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沿街高层建筑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其距离不宜超过80m.消防车道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2m×12m.轻、中型消防车最大总重量不超过11t,重系列消防车最大总重量15-50t.二、火灾危险性分类: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木器厂房+丙类仓库考点及案例分析题答案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木器厂房+丙类仓库考点及案例分析题答案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木器厂房+丙类仓库考点及案例分析习题答案一、木器厂房防火案例相关考点1.厂房和仓库分类1)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2)同一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产生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按实际情况确定。

3)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时,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厂房耐火等级和层数1)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时,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2)高层、甲、乙类厂房,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以及有火花、明火、赤热表面的丁类厂房,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锅炉房,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粮食筒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3)单、多层丙类厂房,多层丁、戊类厂房,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粮食平仓房,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单层丁类厂房,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

5)最多允许层数与耐火等级的适应性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最多允许层数有所不同。

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6层。

(二乙6)三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层数最多为2层(三,丙,2)三级耐火等级丁、戊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3层四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厂房只能为单层3.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指防止起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该木器厂房与面粉碾磨厂房、食用油仓库、电子厂房及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13m、10m、10m及12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 )与厂房隔开,设置 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与耐火极限不低于 2.50h的不燃烧体 隔墙和1.00h的楼板厂房隔开。 A.防火墙 B.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 C.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 D.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 E.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四)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三级的 丙类厂房最多允许层数不应超过2层。 (五)中间仓库是指为满足日常生产需要,需要在厂房内存 放从仓库或上道工序的厂房(或车间)所取得一定数量的原 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的场所。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五、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 )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 A.油浸变压器室 B.氧气站 C.锅炉房 D. 石棉加工车间
本课程要求
1.掌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防火分区和层数、平面布 置、安全疏散和避难、建筑构造、灭火救援设施等建筑防火技术规定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用情况。 2.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掌握在建(构)筑物中 合理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电梯及建筑灭火器 等防火和灭火设施。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一)1.(A),2.(A),3.(A) (二)1.( AE ),2.(DE) (三)答题要点: 通常情况下,该木器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4m ,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 1.降低拟建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将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降至戊类 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8m。 2.提高拟建厂房的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木器厂 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m。 3.对已建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 于二级后,该木器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 12m。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 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二、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防火内容: (一)厂房和仓库分类。 (二)厂房耐火等级。 (三)防火间距。 (四)消防车道。 (五)丙类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及中间仓库布置。 (六)构造防火。 (七)防火分区。 (八)安全疏散。
2层 2层 6层
3层 5层
丁类 丙类1项
多层厂房 多层仓库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二)厂房耐火等级 该木器厂房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根据《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的规定,其耐火等级应为三级。 (三)防火间距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木器厂房与面粉碾磨厂房、食 用油仓库、电子厂房及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 应小于15m、12m、12m及14m。
防火门;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中间仓库储量不宜超过 1昼
夜的需要量并应靠外墙布置,还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六)构造防火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附设在该木器厂房内的消防水泵 房、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 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除 消防水泵房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外,其他隔墙上的门均应采 用乙级防火门。 (七)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木器厂房地上每个防火分区的 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2000㎡;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 1倍;厂房内局 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1倍 计算。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2.以下哪些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属于丙类( )。 A.甲醇合成厂房 B.乙炔站 C.煤油灌装间 D.沥青加工厂房 E.印刷厂房 (三)分析题 如果该木器厂房受选址条件所限,与该厂的一栋已建耐火 等级三级的多层办公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仅为13m,问:通常 情况下,两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多少米?如防火间 距不足,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并说明原因?
本课程要求
7.根据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及扑救处置过程,了解火灾成因和应吸取 的主要教训,能够分析并查找出违反消防法规和标准的情况。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一、情景描述 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 划分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的净 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的相关信 息见图1-1-1。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500㎡的独立办公、休息 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 间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 50㎡ 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楼板与车间分隔,储存 油漆、稀释剂(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 积150㎡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 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内走道分隔,疏散走道隔墙的耐火极限均 为0.50h;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2.下列二级耐火等级( )建筑的梁、柱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 金属结构,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影响 的部位,应采取外包敷不燃材料或其他防火隔热保护措施 A.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 B.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多层丙类厂房 C.单层丙类厂房 D. 多层丙类厂房 3.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 应大于( )。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其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 不应低于二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 火门。 A.1m³ B.0.50m³ C.2m³ D.3m³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八)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木器厂房每个防火分区、一 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应分散布置,相邻 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该厂房内疏散楼 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0.90m;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 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 于1.20m。该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但因其封闭楼梯间 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故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该厂房内 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40m;厂房的疏散门应向疏散 方向开启,并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 门。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4.在对已建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同 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改造为不开设门窗洞口 的防火墙,或将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 墙改造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后,其防火间距均可不限。 5.在对已建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同 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低一面外墙改造为防火墙,且较低 建筑屋顶不设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将相邻较高一 面外墙改造为防火墙,且其墙上开口部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后, 该木器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4m。 6.拆除防火间距内的原建筑。
建筑概况
生产或储存物品的火 灾危险性特征
生产中使用可燃固体 生产中使用可燃固体 生产中产生能与空气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 浮游状态的粉尘 常温下使用和加工难 燃烧物质的热压成型 生产 储存闪点大于的液体
生产或储 存物品的 火灾危险 性类别 丙类 丙类 乙类
按建筑层 数和高度 分类 多层厂房 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
本课程要求
3.学会辨识和分析区域和建筑中的火灾风险;确定建筑消防安 全目标;确认性能化防火设计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程序步骤,设 定消防安全目标,确定火灾荷载,设计火灾场景,合理选用计 算模拟软件分析火灾烟气流动和人员疏散特性以及建筑结构耐 火性能分析计算手段的合理性。 4.掌握确认火灾风险等级,判断预防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制定火灾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案和管控措施,确定建筑性能化防 火设计的安全性。
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主讲老师:吕淑然
课程特点
1 .以背景资料为基拓展知识点,达到础,通过分析背景资料回答 客观题及主观题。 2 .根据题目全面掌握技术实务和技术综合能力教材中内容。 3 .掌握如何分析题目的能力,把记忆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结合。 4 .巩固知识、突出考试中的考点、重点、难点、疑点。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五)丙类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及中间仓库布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木器厂房内设置办公室、休 息室时,其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 体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 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一)厂房和仓库分类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各厂房和 仓库的分类见表1-1-1。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厂房和仓库分类
厂房(仓库)名 称
木器厂房 电子厂房 面粉碾磨厂房 酚醛泡沫塑料加 工厂房 食用油仓库
表1-1-1
案例1 丙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四、注意事项 (一)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要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 个环节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其 中最危险的物质确定,通常可根据以下因素分析确定: 1.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质; 2.生产中操作条件的变化是否会改变物质的性质; 3.生产中产生的全部中间产物的性质; 4.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性质; 5.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许多产品可能有若干种不同工艺的生产方法,其中使用的原材 料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具有的火灾危险性也可能各异,分类 时应注意区别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