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巴彦淖尔共50页
美丽的家乡----巴彦淖尔

美丽的家乡1.地理位置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
又称后套平原。
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
又称河套地区。
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
临河市位于其核心位置,特别是乌兰乡胜丰村就称为大后套。
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
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开。
河套平原以盛产粮食而著称,被誉为“塞上粮仓”或“塞北江南”,是膏腴殖壤的肥美之地。
河套还蕴藏着煤、铁、铜、金、石墨、石棉、盐、碱、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河套地区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纵横交织,适于种植春小麦、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向为内蒙古、宁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有塞外米粮川之称。
生活有蒙古、汉、满、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壮、藏、苗、维吾尔、锡伯、彝、土家等民族。
2.历史沿革.1)早在原始社会,巴彦淖尔市境内阴山以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使用的石器多为刮削器,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
2)夏商西周至春秋,鬼方、猃狁等民族游牧于此。
3)战国时,赵国云中郡管辖达到阴山南,林胡、楼烦等民族游牧于阴山北。
4)秦时,秦九原郡范围达到阴山南,匈奴民族活动在阴山以北地区。
5)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设五原、朔方二郡。
6)东汉初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东汉末年朔方郡、五原郡废。
7)唐,初属丰州辖境,后为中、西受降城境域。
8)元,阴山南属大同路云内州,阴山北属德宁路,统归中书省直辖。
9)清,后套地区属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五原厅。
10)中华民国元年五原厅改县。
民国3年(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
11)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
1950年3月成立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辖五原、临河、安北、狼山、米仓(1953年9月撤,改设杭锦后旗)、晏江县(1953年10月撤,改设为达拉特后旗)及陕坝镇。
我的故乡巴彦淖尔作文

我的故乡巴彦淖尔作文一提到巴彦淖尔,我这心里就像开了朵花似的,满是欢喜。
那可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有着数不清的美好回忆。
咱巴彦淖尔啊,地理位置那叫一个得天独厚。
在内蒙古的西部,黄河就像一条玉带,温柔地穿过这片土地。
这黄河水可不得了,它就像一位慷慨的母亲,滋养着巴彦淖尔的每一寸土地。
有了黄河水的浇灌,这片土地肥沃得很,是出了名的河套平原。
这里种啥长啥,那些小麦啊,长得是又高又壮,穗子沉甸甸的,仿佛在向人们炫耀着自己的饱满。
还有那大片大片的葵花地,一到夏天,葵花齐刷刷地面向太阳,金黄金黄的,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还会泛起层层“金浪”,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在巴彦淖尔,吃的东西可多着呢。
别的地方的人要是来了,保准会被这琳琅满目的美食迷得晕头转向。
先说这羊肉吧,巴彦淖尔的羊那可都是吃着草原上的草长大的,肉质鲜嫩得很,一点膻味都没有。
手把肉就是把羊肉简单地煮一煮,撒上点盐,就这么原汁原味地端上桌,吃的时候用手拿着,再蘸上点韭菜花酱,那滋味,就像把草原的鲜美直接送到了嘴里。
还有涮羊肉,铜锅里涮着薄薄的羊肉片,在滚烫的锅里那么一涮,瞬间就熟了,蘸上麻酱,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除了羊肉,还有酿皮。
那酿皮啊,滑溜溜的,筋道得很,再浇上辣椒油、醋、蒜汁等调料,酸辣可口,夏天的时候来上一碗,那叫一个爽口。
巴彦淖尔的人也特别实在。
在大街上,你要是问路,那路人能给你说得仔仔细细的,就怕你找不到地方。
邻里之间关系也特别好,今天这家做了好吃的,肯定会给邻居家送去一些;明天那家有个啥事,大家都争着去帮忙。
这种淳朴的民风,就像巴彦淖尔的阳光一样温暖人心。
这儿的景色也是一绝。
乌拉特草原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毯子,一直延伸到天边。
夏天的时候,草原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白的、黄的、紫的,就像给毯子绣上了五彩的图案。
在草原上,你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骏马在尽情地奔跑。
抬头看看天空,那蓝天就像被水洗过一样,蓝得纯净,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似的,低低地悬在空中。
我的家乡巴彦淖尔

我的家乡巴彦淖尔1我的家乡巴彦淖尔我的家乡在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的河套平原,南邻黄河东邻包头,西邻乌海,北邻蒙古国与银川等省会城市相临,是连接东西的咽喉之地.家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富饶的湖泊.巴彦淖尔市是一座年轻的小城市,建设时间虽然不长,但这里的街道宽敞,高楼淋漓.说起我的家乡,真是让我们每个巴彦淖尔市民感到自豪.这里的人情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由汉、蒙、回等多个民族聚居,大家彼此和睦相处,共同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着这个小城市.尤其是开放以来,巴彦淖尔市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一片生机昂然的景色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宽阔平整的板油马路上汽车南来北往,街道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和花草,经过多年的绿化,已经很好的抑制住了风沙,不在像以前一到春秋两季漫天黄沙大风.看,那风景如画的公园,有人造假山和一池碧绿的人造湖,每到节假日,人们便三三两两,扶老携幼来到这里散步,游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精神文化也得到了补充.月夜下的巴彦淖尔市更加迷人,霓虹闪烁,灯火通明,这里的街灯也别具一格,有的像圣诞树装点节日、有的像垂柳栩栩如生、有的像彩虹桥横跨大街南北、商场前的小动物霓虹灯更是神气活现,有奔驰的大马、有嬉水的鸳鸯、有展翅飞翔的鹰……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陶醉了,我爱这座美丽的不夜城/ 收起2美丽的巴彦淖尔巴彦淖尔市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有各种种类的博物馆,宏伟的金川大桥,漂亮可爱的湿地公园,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地方--公园的大型娱乐场。
我和众多孩子一样,最喜欢娱乐场。
娱乐场的娱乐项目有很多,而且十分有趣。
有激流勇进,飞天转椅,旋转木马,水上乐园,还有最让人喜爱的摩天轮......这里到处是孩子们游戏的身影,到处是孩子们的笑声。
我想这里便是孩子们的天堂吧! 公园的夜色格外美丽,当天色暗下来时,五光十色的彩灯便全部亮了起来,感到一种走入梦境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却是别的地方万万没有的。
内蒙古地理-家乡

土壤盐碱化
太阳能发电
巴彦淖尔市光能资源丰富。河套 灌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191.7小 时,后5年比前30年平均减少 67.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2.1%, 比前30年少1.7%。
沙尘暴
能见度小于1000米
春雪羊绒有限公司
该品种体格较大,无角,早熟
焖面
• 焖面是巴彦淖尔盟的百姓最喜欢 吃的面食之一,据说,这一面食 也是始自于此。顾名思义,焖面 的名字道出了它的做法,可一个 简单的“焖”字是无论如何也表 达不出它的特色的。焖面这种做 法其初衷是因为在这里居住的人 们生活的艰苦,焖面充当了主食 和菜肴“合二为一”的角色,这 样,既省去了做饭的时间,又节 省了菜肴的用料
土壤、植被和动物
• 河套灌区主要土壤有灌淤土和盐土,占巴市总土地面积的7.6%, 是河套灌区的主要耕作土壤。盐碱土占巴市黄灌区总耕地面积的 60%以上。灰褐土集中分布在乌拉山,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1.0%。 粗骨棕钙土占市总土地面积的12,2%(包括磴口、杭后狼山山区、 中旗色尔腾山、前旗白云常合山、查斯太山)。东部低山丘陵主要 是栗钙土,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6%。棕钙土占市总土地面积 的38%。主要分布在乌拉特中旗中、西部,乌拉特后旗东北部。 灰棕漠土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0.6%。灰棕漠土主要分布在乌拉 特后旗。
返回
乌拉特后旗
返回
风能资源
• 巴彦淖尔市风能资源丰富。北部牧区年平均风速超过启动风速 (≥3.0 米/秒),乌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启动风速年平均日数100 天左右,套区为80-100天。年平均风速牧区最大为4.6米/秒,乌 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为2.6-2.8米/秒,河套灌区最小为2.6米/秒。
磴口县
下辖区域
• 巴彦淖尔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4个旗。即临河区、五原县、 磴口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
家乡的味道作文巴盟

家乡的味道作文巴盟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它背靠阴山,南邻黄河,是“八百里米粮川”——河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巴彦淖尔物产丰富,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我们这里的大西瓜。
巴彦淖尔的大西瓜,俗称巴盟大西瓜。
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丰富,配比合理,巴彦淖尔产出的西瓜香甜多汁,味道独特,倍受人们的喜爱。
每年7月份西瓜上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西瓜的小商贩,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西瓜香甜的味道。
西瓜对于勤劳的巴彦淖尔人民来说,不单单是水果,还是生活必需品。
夏天的时候,家里可以没水喝,但是绝对不能没有西瓜吃。
所以每家每户都是用蛇皮袋整袋整袋地买,由卖瓜人扛着送到家。
我们吃西瓜,从来都是一切两半,拿一把勺子,大口大口地挖着吃。
吃相虽然不太雅观,但是吃得满足,吃得豪放,吃得过瘾。
这个季节,除了巴盟当地人之外,无论你走到哪个城市,都能看见有巴盟大西瓜出售。
不管是出门在外的巴盟人,还是久居外地的巴盟人,看到巴盟大西瓜,不仅会产生浓浓的思乡情,还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
巴盟大西瓜早已凭着它独特的口味成为巴彦淖尔的名片,从而名满中华了。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到我的家乡巴彦淖尔来做客,我会用巴盟大西瓜热情款待你哦!
我爱巴盟大西瓜,这是家乡的味道!我更爱我的家乡——巴彦淖尔!。
2019年500字作文我的家乡巴彦淖尔

月夜下的巴彦淖尔市更加迷人,霓虹闪烁,灯火通明,这里的街灯也别具一格,有的像圣诞树装点节日、有的像垂柳栩栩如生、有的像彩虹桥横跨大街南北、商场前的小动物霓虹灯更是神气活现,有奔驰的大马、有嬉水的鸳鸯、有展翅飞翔的鹰……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陶醉了,我爱这座美丽的不夜城西部的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的河套平原,南邻黄河东邻包头,西邻乌海,北邻蒙古国与银川等省会城市相临,是连接东西的咽喉之地.家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富饶的湖泊.
巴彦淖尔市是一座年轻的小城市,建设时间虽然不长,但这里的街道宽敞,高楼淋漓.说起我的家乡,真是让我们每个巴彦淖尔市民感到自豪.这里的人情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由汉、蒙、回等多个民族聚居,大家彼此和睦相处,共同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着这个小城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巴彦淖尔市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一片生机昂然的景色
我的家乡-巴彦淖尔PPT课件

--
28
磴口阿贵庙
阿贵庙位于蹬口县的 狼山山脉中,座落在汉代 古城鸡鹿塞西边的沟内, 是内蒙古地区红教喇嘛的 唯一寺庙。阿贵庙建于清 德宗光绪三年(1877 年),清朝改为“宗乘 寺”,并于民国元年 (19l2年)悬刻有满、蒙、 藏、汉四种文字的大匾一 块。
--
29
常素庙
甘露寺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净土宗道场。初名观音茅蓬,俗称常素庙,坐落在临河 区新华镇哈达村,始建于民国十八年,由当地寂成和尚创建。1934年,据说此地旱灾严 重,村民久仰寂成法师法力高超,恳求为之祈雨。法师端坐法台诵经三日,菩萨显灵, 普降甘霖,百姓感恩戴德,盛赞常素庙为“甘露寺”,甘露寺之名从此叫响。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12
--
13
二狼山白绒山羊
白绒山羊主要产地为阴山山脉一带,体格大,全身毛洁白光亮,柔软整齐。 毛长平均在15公分以上。所产羊绒具有轻、暖、软等特点,是毛纺工业的上等 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也是巴彦淖尔市打入国内外市场的拳头产 品。二狼山白绒山羊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无臊味,品质良好。
--
14
二人台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因为其剧目太多 采用一丑二旦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 术风格,一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成东西两路。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我的家乡巴彦淖尔作文记叙文

我的家乡巴彦淖尔作文记叙文“哎呀,咱巴彦淖尔可真美呀!”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记得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黄河边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天空湛蓝湛蓝的,就像被水洗过一样。
我们沿着小路走呀走,路边的小草绿油油的,还夹杂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微风吹来,它们就像是在跳舞一样。
“哇,这里的风景真好呀!”我兴奋地叫着。
“是呀,咱巴彦淖尔就是美呢。
”爸爸笑着说。
到了黄河边,那波澜壮阔的景象一下子就把我震撼住了。
黄河水奔腾着,翻滚着,发出巨大的声响,就好像是一群骏马在奔腾。
我站在岸边,呆呆地看着,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宝贝,你看那黄河水多壮观呀!”妈妈摸着我的头说。
“嗯,太壮观了!黄河真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呀!”我感慨地说。
我们在黄河边待了好久,我一会儿捡捡石头,一会儿又去追蝴蝶,开心极了。
后来,我们还遇到了一群也来游玩的小朋友,我们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你们也是巴彦淖尔的呀?”我问。
“对呀,我们也特别喜欢这里呢!”一个小朋友笑着回答。
“哈哈,那我们以后可以经常一起来玩呀!”我高兴地说。
太阳慢慢落山了,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把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红色、橙色、紫色,那画面美极了。
我们也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看着黄河,心里默默地说:巴彦淖尔,我好爱你呀!
巴彦淖尔,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里有我太多的回忆和快乐。
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片田野,都像是我的朋友一样。
我真希望能永远生活在这里,感受它的美好和温暖。
巴彦淖尔,你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