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绿色的城市—生态时代的城市绿色规划与绿色设计_....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题库(考生整理)2023年修改整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题库(考生整理)2023年修改整理

必备知识点:●都市集中主义的提出者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园路线形设计分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雅典宪章》中提出都市的四大功能分别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国家级园林都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都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国家级园林都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都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绿化:指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称●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广义的绿地是指所有生长着绿色植物的地域,狭义的绿地则指都市规划用地范围内被植被覆盖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形成的绿化用地)●都市绿地包括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等●都市绿地系统是由都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城”:有防备功能的居民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交易的场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都市”:具有防备功能和交易场所的居民点●古代都市●年代划分的区别:●中国:殷商开始——清末(古代)●西方:公元5世纪往常(古代Ancient)公元5世纪—14世纪(中世纪Middle Ages)公元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公元16世纪往后(近现代Modern)●都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都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都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都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都市广场为中心●田园都市:种兼有都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都市●道路(Paths):观看都市的渠道,其他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

●边沿(Edges):是两个面的界线,非道路的线性要素。

●区域(Districts):具有某些特征的都市里中等或较大的部分,是两度范围的。

●结点(Node):是一些节点、集中点,如道路交叉口,结构的变换处、广场等。

浅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浅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浅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摘要:近年来,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城市规划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模式。

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不仅是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融合目前,很多城市已将城建规划看做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数年来的发展,城市建设已渐入佳境,然而却对城市生态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这同时也不符合城建规划中的生态理念,所以,生态规划也应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近几年来,变化多端的全球气候说明城市规划已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

为使逆转这一现状,城市规划应将生态规划视为重中之重,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进行合理融合。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目前,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当建立在我国基本国情之上,以科学的角度和态度去看待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目标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要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基本准则。

在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当地的各项因素,如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实际,符合生态学相关要求与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作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方向,也是城市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

这是由于,城市发展一旦到达一定高度,城市建设则必须从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设计,这样的城市才是能满足人类居住需求的有机生态体系,也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2.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这种经济社会发展观念是非常合适的。

根据城市发展的长期过程来看,维持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是十分艰难的,所以,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灵活运用于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之中。

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目标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资源和效益的均衡,使得城市自然环境干净整齐的同时社会经济也繁荣昌盛。

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寿新篇章

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寿新篇章

18Theoretical Chapter理论篇业发展规划。

对标一流发展系统工程编制做好空间规划,科学实施空间管控,坚决禁止沿江1公里范围内新建化工项目,划定经开区建设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

紧紧围绕产业链高端化与循环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做好产业规划,细分产业图谱,大力引进和培育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项目,守好产业准入“绿色门槛”。

二是坚持以智转数改办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主导产业+核心创新平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长江上游新材料产业联盟、中国(重庆)先进弹性体材料技术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势,推广普及工业降碳新工艺、节能环保新技术,一体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建设,统筹抓好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创建,有效重塑能源利用形式、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服务模式。

三是坚持以一流园区创建增强绿色产业集聚效应。

立足五年内再造一个长寿经开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世界一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形态。

发挥新材料产业优势,着力建好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打造全球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先者、国际知名硅基新材料供应商、世界级川渝合作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既是我们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的生动实践。

长寿区作为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城市、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化工基地,始终坚定不移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中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共建绿色产业、共通绿色廊道、共筑绿色屏障中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在合作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中展现区域担当、贡献长寿力量,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共同奏响“东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的时代强音。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为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是促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践措施。

首先,新能源是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措施之一。

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不仅源源不断地供应能量,而且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城市规划中应该将新能源作为优先考虑的能源来源,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新能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来采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城市的用电需求。

此外,可以在城市的屋顶和立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家庭和商业建筑的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另一方面,风能可以通过在城市周边建设风电场来收集和利用。

城市规划中可以合理设计城市的风场,使其能够更好地捕捉风能。

水能也是一种易于利用的新能源,可以通过建设水电站来收集和利用水能。

此外,还可以将水能与城市的供水系统相结合,通过水力发电提供城市的电力需求。

此外,在城市规划中加强新能源的研发与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例如,可以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底部安装利用踩踏能和震动能的发电装置,将人们的步行和交通造成的震动能够变为电能供给城市用电。

综上所述,新能源发展与应用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采集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也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景观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案例分析作者:朱昊睿415225713086(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 330031)中文摘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景观设计也便随之而兴起,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逐渐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

在中国的景观设计中,城市的开放空间以及绿色空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快速的量变,膨胀性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没有积累和沉淀。

期望通过对收集的绿色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景观设计师们能够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给我国景观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英文摘要: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by people, therefore landscape design also subsequently rise up,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attention, this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also it is caused by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direct embodiment. In China,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open Spaces and green Spaces in the past time realized the fast expansion of quantitative change to the posture permeated our life, without accum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Expect to analyses the current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s, China’s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designers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 e themselves,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our country landscape design.关键词:绿色设计景观设计分析现状自然引言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

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5R原则-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5R原则-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5R原则-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所谓可持续指的是能够将事物的某种状态或模式在时间中得以延续,是人类对认识发展深化的重要标志。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研讨会中,人们最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保护策略》中再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号召人们必须研究自然的、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3年, 正式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发展经济过程的同时,又不损害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海洋、大气、森林和土地,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1.2 绿色设计的含义绿色设计也可称为环境设计、生态设计,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着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就在他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指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它的商业价值,而是寻求到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元素。

他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提出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到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

但他的有限资源论并未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直至70年代爆发了能源危机后,使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更是出现了一股新的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及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反映的是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所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的反思。

重视再生资源的使用,尽量的减少无谓的资源消耗,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设计所强调的根本原则。

绿色设计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是一种整体系统的设计观。

2 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结合现今世界人口有接近一半都居住在城市,据统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很可能达到世界人口总数的80%,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也必须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设计,它不能仅仅是一个提议和倡导,它应成为现今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方向,有力的推进当代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

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

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罗海明李婷(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南京新城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南京210019)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各地低碳生态城工作普遍面临的四方面核心制约问题“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立足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实践,探索性的建立了一套集“指标、规划、技术、管理、市场、政策、行动”等七位一体的新模式,试图为我国低碳生态城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河西;绿色生态城区;低碳生态城1面临问题和挑战据《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统计‘11,截止2012年3月,我国提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地级以上的城市约280个,但至今仍未形成公认的成功案例。

总的说来,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1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全过程管理机制没建立。

国省市层面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要求,各生态城市也建立了一套低碳生态指标体系,但是与之配套的基本建设管理流程没建立,导致低碳生态和绿色建筑要求难以落地。

1.2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政府市场共建生态城格局未形成。

生态城工作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推进,市场活动不足;市场化发育不足。

节能服务公司、新型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队伍,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有待继续培育完善。

1.3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国内已有近300城市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但截至当前尚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绿色建筑推广机制与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核心在于大家都没有建立一个能够体现低碳生态城建成之后、运营期间的减碳、节能、节水等检测数据,以体现低碳生态城的实效。

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没建立。

如绿色建筑项目只重视设计和建设,但对于后期的运营维护却有所缺失,而运营管理恰恰是发挥绿色建筑实际绿色效果的关键所在。

1.4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中观规划超前,但实施设计滞后。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以“绿色”为出发点,利用系统的方法,统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低碳、生态”为目标,多种策略协同为手段,全面加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1、前言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遵循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降低对能源物质的消耗。

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城市生态能源遭到严重破坏,这对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角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时,采取适当原则能够实现城市建设力度提升的目的,确保城市向着经济、环保方向转变。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1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多项干扰因素,对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生态状况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对城市城镇开发项目、人文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措施,有效缓解城市生态保护压力。

一般来说,城市在实施绿色基础建设时,可以将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并按照市民日常生活要求进行室外景观设计,将城市绿色基础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出来。

2.2依靠生态保护基础开发生态绿地大多数城市绿化能够在侧面反映出城市现代特色,这表示在进行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建设主要表现形式,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景观布置要求,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

当然,在开展生态绿地建设时,还应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将城市历史文化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城市绿化建设成本,还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美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