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调速系统系统课程设计》
交直流调速-谭唯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双闭环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设计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谭唯指导教师:李建军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304班完成时间:2016年4月30日《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摘要本文实现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可以准确直观的观察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启动过程,可方便的设计各种不同的调节器参数及控制策略并分析其多系统性能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怎样处理好转速控制和电流控制之间的关系呢?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终于发现,电流调节器可以起到限制电流作用,转速调节器可以稳定转速作用,如果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两者之间实行串联连接,即以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作为晶闸管触发装置的控制电压,那么这两种调节作用就能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了。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组件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应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具有方便,高效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ASR,晶闸管,直流电动机,MATLABABSTRACTThis thesis accomplishes the design of revved circle system about the direct current. According to the outcome of this experiment, we get a direct and accurate observation of the process of revving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current system, therefore we can easily obtain the convenience to design out a variety of regulating parameters, monitoring strategies, and we indeed acquire efficient results after careful analyses about the multi-systematic function of the regulator. However, how should we tackle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of revving and current controlling? That remains a problem.After repeated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 it’s discovered that current regulator is able to refrain current running, rev up and stabilizethe speeding. If we inset two regulators in the system, in which one is set for the speed and the other for the current, and then link them in series to establish the output of ASR revving regulator as the input of ACR current regulator. Next, if making the output of current regulator as a trigger device of the thyristor, we could coordinate, mutualize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 function.This thesis makes use of the simulink component to emulate the running mode of direct current system,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MATLAB software. As is shown in the result, it is fairy convenient, highl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to apply MATLAB system to emulate the real situation.Key words:revved circle system about the direct current;ACR;ASR;thyristor;direct current electromotor;MATLAB目录1 绪论 (3)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4)2.1 系统的组成 (4)2.1.1 系统组成框图 (4)2.2 系统的原理 (5)2.3 系统稳态结构框图 (5)2.4 系统动态结构框图 (6)3 电动机供电方案的选择 (6)3.1 整流器主电路结构形式的选择方案 (7)4 相关装置选择与参数计算 (7)4.1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相关参数 (7)4.2 整流变压器二次相电压的计算 (8)4.2.1 整流变压器的选择 (8)4.2.2 整流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应考虑因素 (8)的计算 (8)4.2.3 二次相电压U24.3 整流变压器二次相电流的计算 (8)4.3.1 二次相电流I2的计算 (8)4.4 变压器的容量计算 (9)4.5 整流器的计算 (9)4.5.1 晶闸管选择 (9)4.6 平波和均衡电抗器 (9)4.6.1 平博和均衡电抗器在主回路中的作用和布置 (9)4.6.2 平波和均衡电抗器选择 (10)4.7 晶闸管保护 (11)4.7.1 提出问题 (11)4.7.2 解决措施 (11)4.8 触发装置的选择 (12)5 调节器的设计 (12)5.1 设计调节器的原则 (12)5.2 电流调节器ACR的设计 (14)5.2.1 确定时间常数 (14)5.2.2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14)5.2.3 计算选择电流调节器的参数 (14)5.2.4 校验近似条件 (15)5.2.5 计算电流调节器的电阻与电容参数 (15)5.3 转速调节器ASR的设计 (16)5.3.1 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 (16)5.3.2 确定时间常数 (16)5.3.3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17)5.3.4 计算转速调节器的参数 (17)5.3.5 校验近似条件 (17)5.3.6 计算转速调节器的电路参数 (18)6 电气原理总图及MATLAB仿真图 (18)7 工程上应注意的问题 (21)7.1 转速的退出饱和超调量和稳态转速有关 (21)7.2 反电动势对转速和转速退出饱和超调量的影响 (21)7.3 磁通对转速的影响 (21)心得体会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大纲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总学时:2周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室本课程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不但起着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和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作用,而且还将起到从理论过度到实践的桥梁作用。
因此,必须认真组织,周密布置,积极实施,以期达到下述教学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充在交直流调速及相关课程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直流或交流调速系统课题的基本设计工作,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实际查阅相关设计资料能力的目的。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设计过程,了解设计步骤,掌握设计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工程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能力的目的,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设计的要求(1)根据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和给定条件,在教师指导下,能够独立而正确地进行方案论证和设计计算,要求概念清楚、方案合理、方法正确、步骤完整。
(2)要求掌握交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内容、方法和步骤。
(3)要求会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和手册等。
(4)要求学会选择有关元件和参数。
(5)要求学会绘制有关电气系统图和编制元件明细表。
(6)要求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
3.课程设计的程序和内容(1)学生分组、布置题目。
首先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和平时表现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按优、中、差合理搭配,然后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原则上每小组一个题目。
(2)熟悉题目、收集资料。
设计开始,每个学生应按教师下达的具体题目,充分了解技术要求,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参考书、手册和图表等,为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3)总体设计。
正确选定系统方案,认真画出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4)主电路设计。
按选定的系统方案,确定系统主电路形式,画出主电路及相关保护、操作电路原理图,并完成主电路的元件计算和选择任务。
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

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交直流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调速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各种调速方法的优缺点。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交直流调速的基本概念、掌握调速系统的运行原理、了解各种调速方法的特点。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调速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法、能够进行调速系统的参数设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调速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调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直流调速的基本原理、调速系统的组成部分、各种调速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首先,介绍交直流调速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
其次,讲解调速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电动机、控制器、传动装置等,使学生了解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然后,介绍各种调速方法,包括电压调速、电流调速、频率调速等,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调速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采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交直流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各种调速方法的特点。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各种调速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调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最后,采用实验法,学生进行调速系统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调速技术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我国权威出版的《交直流调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调速技术及其应用》等书籍,以拓宽知识面。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详细的PPT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料。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调速系统实验装置,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根据给定的交直流调速器的接线图,设计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
该系统需要能够实现交、直流电机的自动切换,并且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实现交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
二、设计要求1.设计的系统需要能够实现交、直流电机的自动切换;2.设计的系统需要能够通过手动控制实现交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3.设计的系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应该有完备的保护措施;4.设计的系统需要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计方案1. 系统框图设计的系统框图如下:graph TD;A[电源] --> B[交直流电机];C[自动切换] --> B;D[手动控制] --> B;E[保护措施] --> B;F[传感器] --> B;2. 自动切换电路自动切换电路自动切换电路自动切换电路根据接线图可以发现,通电后,AC电源会接通K2的线圈,使得K2闭合,从而使得交流电机M1启动。
同时,交流电机M1的运动状态会给F1传感器反馈,F1的反馈信号传输到自动切换电路,再反馈给K1,使得K1断开。
当交流电路断开后,直流电机M2接通。
3. 手动控制电路手动控制电路手动控制电路手动控制电路根据接线图可以得到,当S1接通后,交流电机M1会启动。
当S1断开后,直流电机M2接通。
同时,当S2接通时,控制电压施加到M1的SCR,从而实现调速控制。
4. 保护措施电路保护措施电路保护措施电路保护措施电路当交、直流电机出现异常时,继电器K3会自动断开,使得电源断开,并且会给出警示信号。
四、设计实现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可以实现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具体实现方案如下:1.按照系统框图连接好各个电路;2.安装交、直流电机和传感器,并调试好传感器的灵敏度;3.通电后,观察各个电路的运行状态,确保各个部分电路都正常工作;4.进行手动控制和自动切换测试,并观察各个部分的运行状态;5.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6.完成保护措施电路的安装和调试;7.对整个系统进行运行测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
交直流调速 课程设计

2011年度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课程论文(设计)题目(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PWM调速系统)院-系:工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及职称:段志梅2011年6月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直流调速系统的方案设计……………………………………………2.1设计技术指标要求……………………………………………………………………2.2现行方案的讨论与比较………………………………………………………………2.3选择PWM控制调速系统的理由………………………………………………………2.4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的理由…………………………………………………………第三章 PWM控制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3.1主电路结构设计……………………………………………………………………3.1.1设计分析…………………………………………………………………………3.1.2 H桥式可逆PWM变换器工作原理……………………………………………………3.2主电路设计……………………………………………………………………………3.2.1信号产生电路………………………………………………………………………3.2.2 GTR驱动电路………………………………………………………………………3.2.3辅助回路设计………………………………………………………………………第四章 PWM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控制电路设计………………………………4.1检测环节………………………………………………………………………………4.1.1电流检测环节………………………………………………………………………4.1.2电压检测环节………………………………………………………………………第五章课程设计原始数据………………………………………………………第六章参数计算………………………………………………………………6.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6.2速度调节器设计………………………………………………………………………课程设计总结(心得体会)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在电气时代的今天,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交直流调速系统系统课程设计》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一、性质和目的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在学完本课程理论部分之后,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工程设计技能的能力;综合计算及编写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根据指导教师所下达的《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
2.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任务书要求确定总体设计方案(2)主电路设计:主电路结构设计(结构选择、器件选型、考虑器件的保护)、变压器的选型设计;(3)控制回路设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器设计(4)保护电路的选择和设计(5)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图,调速性能分析、调速特点3.编写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熟练掌握主电路结构选择方法、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保护方式的配置及其整定计算。
3.掌握触发控制电路的设计选型方法。
4.掌握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的典型设计方法。
5.掌握绘制系统电路图绘制方法。
6.掌握说明书的书写方法。
四、对设计成品的要求1.图纸的要求:1)图纸要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制图标准;2)图纸大小规格化(例如:1#图,2#图);3)布局合理、美观。
2.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说明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①目录②课题设计任务书;③调速方案的论证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从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和选择;④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⑤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确定和选型;⑥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过程及结果;⑦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选型和设计;⑧调速系统的总结线图系统电路设计及结果。
2)说明书的书写要求①文字简明扼要,理论正确,程序功能完备,框图清楚明了。
②字迹工整;书写整齐,使用统一规定的说明书用纸。
③图和表格不能徒手绘制。
④附参考资料说明。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一)系统各环节选型 1、主回路方案确定。
2、控制回路选择:变频器、给定器、调节放大器、触发器、稳压电源、电流截止环节,调节器的限幅值路、电流、电压检测环节(须对以上环节画出线路图,说明其原理)。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任务书 (2)前言 (4)关键词 (4)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说明书 (5)一、总体方案确实定 (5)1.1 现行方案的讨论与比拟 (5)1.2 选择PWM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6)1.3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的理由 (6)1.4起动过程电流和转速波形 (9)1.5 H桥双极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9)1.6 PWM调速系统静特性 (11)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硬件结构 (12)2.1主电路 (13)2.2 电流调节器 (14)2.3转速调节器 (14)2.4控制电路设计 (15)2.5、控制环节电源设计 (16)2.6、限幅电路 (16)2.7转速检测电路 (17)2.8、电流检测电路 (17)2.9、泵升电压限制 (18)三、电机参数及设计要求 (19)3.1电路根本信息如下: (19)3.2计算反响关键参数 (19)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3)五、系统主要硬件结构图 (24)参考文献: (25)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二、设计目的1、对先修课程〔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等〕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2、运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理论知识设计出可行的直流调速系统,通过建模、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也可以制作硬件电路。
3、同时能够加强同学们对一些常用单元电路的设计、常用集成芯片的使用以及对电阻、电容等元件的选择等的工程训练。
到达综合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动手能力的目的。
三、系统方案确实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要经历从“机械负载的调速性能〔动、静〕→电机参数→主电路→控制方案〞〔系统方案确实定〕→“系统设计→仿真研究→参数整定→直至理论实现要求→硬件设计→制板、焊接、调试〞等过程,其中系统方案确实定至关重要。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且防止方案及结果雷同,在选定系统方案时,规定外的其他参数由同学自已选定。
1、主电路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逆变器采用带续流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IGBT构成H型双极式控制可逆PWM变换器;2、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U*nm=U*i m =U cm=10V3、机械负载为对抗性恒转矩负载,系统飞轮矩〔含电机及传动机构〕GD2 =1.5Nm2;4、主电源:可以选择三相交流380V供电,变压器二次相电压为52V;5、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参数:见习题集【4-19】〔p96〕n N=1000r/min,电枢回路总电阻R=2Ω,电流过载倍数λ=2;6、PWM装置的放大系数K s=11;PWM装置的延迟时间T s=0.4ms。
《交直流调速系统实验》实验指导书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5月目录实验概述 (1)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的调试 (4)实验二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 (7)实验三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14)实验四电压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18)实验五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21)实验六三相正弦波脉宽度调制(SPWM)变频原理实验(带有PLC接口) (24)实验概述《交直流调速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交直流调速系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交直流调速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获得广泛应用,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包括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等,而实验环节是这些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1. 实验的特点和要求交直流调速系统实验的内容较多、较新,实验系统也比较复杂系统性较强。
该实验是上述理论教学的重要的补充和继续,而理论教学则是实验教学的基础。
学生在实验中应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促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认识不断提高、深化。
具体地说,学生在完成指定的实验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主电路、触发或驱动电路的构成及调试方法,能初步设计和应用这些电路。
(2)熟悉并掌握基本实验设备、测试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掌握交、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调试方法,系统参数的测量和整定方法。
(4)能设计交、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具体实验线路,列出实验步骤。
(5)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6)能够综合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编写实验报告。
2. 实验准备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
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损坏实验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一、性质和目的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在学完本课程理论部分之后,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工程设计技能的能力;综合计算及编写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根据指导教师所下达的《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
2.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任务书要求确定总体设计方案(2)主电路设计:主电路结构设计(结构选择、器件选型、考虑器件的保护)、变压器的选型设计;(3)控制回路设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器设计(4)保护电路的选择和设计(5)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图,调速性能分析、调速特点3.编写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熟练掌握主电路结构选择方法、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保护方式的配置及其整定计算。
3.掌握触发控制电路的设计选型方法。
4.掌握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的典型设计方法。
5.掌握绘制系统电路图绘制方法。
6.掌握说明书的书写方法。
四、对设计成品的要求1.图纸的要求:1)图纸要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制图标准;2)图纸大小规格化(例如:1#图,2#图);3)布局合理、美观。
2.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说明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①目录②课题设计任务书;③调速方案的论证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从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和选择;④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⑤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确定和选型;⑥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过程及结果;⑦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选型和设计;⑧调速系统的总结线图系统电路设计及结果。
2)说明书的书写要求①文字简明扼要,理论正确,程序功能完备,框图清楚明了。
②字迹工整;书写整齐,使用统一规定的说明书用纸。
③图和表格不能徒手绘制。
④附参考资料说明。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一)系统各环节选型 1、主回路方案确定。
2、控制回路选择:变频器、给定器、调节放大器、触发器、稳压电源、电流截止环节,调节器的限幅值路、电流、电压检测环节(须对以上环节画出线路图,说明其原理)。
(二)主要电气设备的计算和选择1、变压器计算: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电流、容量以及联接组别选择。
2、电力电子器件:电压定额、电流定额计算及定额选择。
3、系统各主要保护环节的设计:快速熔断器计算选择、阻容保护计算选择计算。
4、平波电抗器选择计算或滤波电路的选择。
(三)系统参数计算1、电流调节器ACR 中i i R C 、 计算。
2、转速调节器ASR 中n n R C 、计算。
输入电阻均为40K Ω。
3、动态性能指标计算(包括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超调量的计算和过渡过程的时间的计算以及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所需时间的计算)。
(四)画出调速系统电气原理图。
1组:直流他励电动机:功率P N =1.1KW ,额定电流I N =6.7A ,磁极对数P=1,n N =1500r/min,励磁电压220V,电枢绕组电阻R a =2.34Ω,主电路总电阻R =7Ω,L ∑=246.25Mh(电枢电感、平波电感和变压器电感之和),K s =58.4,机电时间常数T m =116.2ms ,滤波时间常数T on =T oi =0.00235s ,过载倍数λ=1.5,电流给定最大值 10V U im=*,速度给定最大值 10V U n =*2组:直流他励电动机:功率P N =22KW ,额定电压U N =220V ,额定电流I N =116A,磁极对数P=2,n N =1500r/min,励磁电压220V,电枢绕组电阻R a =0.112Ω,主电路总电阻R =0.32Ω,L ∑=37.22mH(电枢电感、平波电感和变压器电感之和),电磁系数C e =0.138 Vmin /r ,K s =22,电磁时间常数T L =0.116ms ,机电时间常数T m =0.157ms ,滤波时间常数T on =T oi =0.00235s ,过载倍数λ=1.5,电流给定最大值 10V U im=*,速度给定最大值 10V U n =*3组:直流他励电动机:功率P N =145KW ,额定电压U N =220V ,额定电流I N =733A,磁极对数P=2,n N =430r/min,励磁电压220V,电枢绕组电阻Ra=0.0015Ω,主电路总电阻R =0.036Ω,Ks=41.5,电磁时间常数TL=0.0734ms ,机电时间常数Tm=0.0926ms ,滤波时间常数Ton=Toi=0.01s ,过载倍数λ=1.2,电流给定最大值8V U im =*,速度给定最大值10V U n =*4组:直流他励电动机:功率P N =145KW ,额定电压U N =220V ,额定电流I N =6.5A,磁极对数P=1,n N =1500r/min,励磁电压220V,电枢绕组电阻Ra=3.7Ω,主电路总电阻R =7.4Ω,Ks=27,电磁时间常数T L =0.033ms ,机电时间常数Tm=0.26ms ,滤波时间常数Toi=0.0031s ,Ton=0.01s ,过载倍数λ=1.5,电流给定最大值8V U im =*,速度给定最大值10V U n =*,β=0.77V/A ,α=0.007 Vmin /r5组:直流他励电动机:功率P N =60KW ,额定电压U N =220V ,额定电流I N =308A,磁极对数P=2,n N =1000r/min,励磁电压220V,电枢绕组电阻Ra=0.09Ω,主电路总电阻R =0.18Ω,Ks=35,电磁时间常数T L =0.012ms ,机电时间常数Tm=0.12ms ,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5s ,Ton=0.015s ,过载倍数λ=1.1,电流给定最大值8V U im =*,速度给定最大值10V U n =*。
6组:直流电动机:功率P N =555KW ,额定电压U N =750V ,额定电流I N =760A, n N =375r/min,电枢绕组电阻Ra=0.09Ω,主电路总电阻R =0.14Ω,Ks=75,电磁时间常数T L =0.031ms ,机电时间常数Tm=0.112ms ,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s ,Ton=0.02s ,过载倍数λ=1.5,电流给定最大值V Uim10*=,速度给定最大值10V U n =*。
7组:直流电动机:功率P N =200W ,额定电压U N =48V ,额定电流I N =3.7A, n N =200r/min,电枢绕组电阻Ra=6.5Ω,主电路总电阻R =8Ω,Ks=4.8,电磁时间常数T L =0.015ms ,机电时间常数Tm=0. 2ms ,滤波时间常数Toi=0.001s ,Ton=0.005s ,过载倍数λ=2,电流给定最大值V Uim10*=,速度给定最大值10V U n =*。
8组:直流他励电动机:功率P N =1.5KW ,额定电压U N =110V ,额定电流I N =7A ,磁极对数P=1,n N =1500r/min,励磁电压110V, 励磁电流0.8A ,电枢绕组电阻R a =1Ω,要求调速范围D=10,静差率s ≤10%,制动迅速平稳。
,9组:直流他励电动机:功率P N =11KW ,额定电压U N =220V ,额定电流I N =55A ,磁极对数P=2,n N =1000r/min,励磁电压220V, 励磁电流1.6A ,电枢绕组电阻R a =0.8Ω,电枢电感L D =7mH 要求调速范围D=10,静差率s ≤5%,电流脉动系数S i ≤10%。
,以上是直流调速1组:绕线式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P N =42kW , n N =1400r/min ,U 1N =380V ,I 1N =80A ,f N =50Hz ,η=90%,cos φ=0.85,E 2N =345V ,I 2N =80A ,Δ/Υ联结,λm =3,J=2.465kg.m 2。
给定电压*n U 、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均为10V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 on =0.01s 。
要求:最大负载功率为30kW ,电机不可逆转,传动系统能实现无级平滑调速,调速范围D=3,生产过程中有较高的调速精度,低速时静差率S ≤0.01,系统动态指标要求电流超调量小,转速抗干扰性能及跟随性能好。
2组:电机额定数据:P N =630kW,N N =370r/min ,定子额定电压U 1N =6000V ,定子额定电流I 1N =84A ,转子开路线电压V E 943320=,转子额定电流I 2N =413A ,允许电流过载倍数λ=1.5,系统运动部分的总飞轮惯量GD2=7848N.m2,转子回路整流器和逆变器均采用三相桥式电路。
给定电压*nU、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均为8V,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 on=0.01s。
要求:电机不可逆转,传动系统能实现无级平滑调速,调速范围D=2,生产过程中有较高的调速精度,低速时静差率S≤0.05,系统动态指标要求电流超调量小,转速抗干扰性能及跟随性能好。
3组:绕线式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PN =125kW, nN=525r/min,U1N=380V,I1N=266A,fN=50Hz,E 2N =445V,I2N=180A,Δ/Υ联结,λ=2,GD2=2325N.m2。
给定电压*nU、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均为分别为10V和8V,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2s。
要求:电机不可逆转,传动系统能实现无级平滑调速,调速范围D=4,生产过程中有较高的调速精度,低速时静差率S≤0.01,系统动态指标要求电流超调量小,转速抗干扰性能及跟随性能好。
4组:绕线式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PN =120kW, nN=525r/min,U1N=380V,I1N=266A,fN=50Hz,E 2N =445V,I2N=180A,Δ/Υ联结,λ=1.5,GD2=2536N.m2。
给定电压*nU、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均为分别为12V,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2s。
要求:电机不可逆转,传动系统能实现无级平滑调速,调速范围D=2,生产过程中有较高的调速精度,低速时静差率S≤0.01,系统动态指标要求电流超调量小,转速抗干扰性能及跟随性能好。
5组:绕线式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PN =480kW, nN=592r/min,U1N=6000V,I1N=60A,fN=50Hz,E 2N =754V,I2N=397A,λ=2,GD2=4875N.m2。
给定电压*nU、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均为分别为10V,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1s。
要求:电机不可逆转,传动系统能实现无级平滑调速,调速范围D=3,生产过程中有较高的调速精度,低速时静差率S≤0.05,系统动态指标要求电流超调量小,转速抗干扰性能及跟随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