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要领

合集下载

『8分钟创伤』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加压钢板和螺钉

『8分钟创伤』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加压钢板和螺钉

『8分钟创伤』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加压钢板和螺钉目前对于锁骨中段骨折公认的两种常规手术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加钢板和螺钉,以及髓内针固定。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锁骨骨折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加压钢板和螺钉的手术技巧。

术前准备•骨折后局部软组织可出现肿胀,一般要等软组织肿胀减退后再行手术治疗,伤后2周内进行手术一般不会增加手术时复位固定的难度。

•完善术前X线检查,以评估骨折类型和短缩长度,并估计术中使用内固定的长度,是否需要其他器械如小螺钉和锁骨钩钢板等。

前后位ⅹ线片(包括双侧锁骨全长)是评估锁骨短缩长度最准确的方法。

将伤侧与健侧对比,测量出短缩长度。

单凭影像学测量容易导致测量错误,因为骨折可出现前后方向移位。

那么此时最好对患者进行详细查体,测量肩锁关节与胸锁关节之间的距离,然后对伤侧与健侧进行对比。

这有助于评估骨折的短缩长度。

▲ 术前测量双侧锁骨(从肩锁关节至胸骨上切迹),显示在骨折侧有3cm的短缩•必须预计到并准备好术中所有可能用到的内固定器械配备:•对于小块骨折的固定,可选择加压钢板或锁骨解剖钢板。

•骨盆重建钢板及1/3管形钢板对体型比较小的患者较为适用,但是对体型较大的患者,如北美人群,术后容易出现畸形、钢板断裂和手术失败。

▲ 应避免采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因其不足以满足对活动要求较高的人的要求•对于众多的小型蝶形骨折块,建议采用2.7mm拉力螺钉固定。

▲ 一位健康男性18岁患者,锁骨干中段骨折伴有蝶形骨片,其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照片和Ⅹ线片。

A:术前的临床照片显示骨折端短缩畸形。

B: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移位以及前方的蝶形骨块。

C:术后的临床照片显示通过一个较短的前上方切口矫正了畸形。

D:术后的X线片。

注意在前方采用3.5mm的拉力钉把蝶形骨折块固定到远端骨折块,并且把钢板放置在锁骨上方•如果合并有锁骨远端骨折或肩锁关节分离,可考虑使用锁骨钩钢板。

•对于其他类型的锁骨骨折,现在趋向于固定时使用锁定钢板。

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

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18期应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手术的跟骨骨折患者存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以及相关应激反应[1],十分容易产生相关消极情绪,对手术治疗和患者的痊愈产生影响。

2016年12月-2017年12收治跟骨骨折患者80例,旨在调查和分析对跟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和相关护理体会进行报告。

资料与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

康复护理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2~73岁,平均40.2岁。

常规护理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74岁,平均41.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常规护理组施行普通的护理手段。

⑵康复护理组应用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①手术前的护理干预:术前,相关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设安静的手术氛围,对病房的湿度、温度以及光线进行调控,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心理压力;在手术之前,相关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手术的过程和效果,对患者施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度;准备手术需要用到的工具和药品,施行皮肤护理,防止组织液对手术产生影响。

抬高患者的患肢,降低肿胀程度,应用冰袋进行冷敷,促进血液循环。

利用手法复位严重位移的骨折块,对于患有张力性水疱的患者,采用烤灯烘烤来吸收组织液。

②手术中的护理干预:在手术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配合主治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注重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监测。

③手术后的护理干预:术后,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及时替换敷料,确保敷料无菌干燥;在手术结束之后,相关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并告知有可能发生的相关并发症以及应对措施,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感觉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存在患肢疼痛等情况,需要查清原因,对于持续疼痛的患者,可以适当应用镇静剂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在手术之后,相关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进食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尽早下床活动,缓解腹胀的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相关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施行初期的痊愈练习,包含患者踝关节活动以及负重,不负重功能的锻炼等。

手术讲解模板: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节 切开筋膜和锁骨骨膜, 将三角肌和斜方肌在该处的附着部向前后 方向分别做骨膜下剥离,同时显露肩锁关 节。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3.复位和固定肩锁关节 将肩锁关节复位 后,交叉贯穿两根克氏针固定,将针尾剪 短折弯留于皮下。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将喙突自其基底部切断,连同附着其上 的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和胸小肌向上内 方移位至已修凿的毛糙面锁骨上,用螺钉 将其固定(图3.6.1.3-1)。若行锁骨喙 突固定术时,则不切断喙突,锁骨亦不必 搔刮毛糙面,直接用螺钉固定锁骨于喙突 上(图3.6.1.3-2)。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科室:骨科 部位:肩部 麻醉: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概述: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突锁骨融合 或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突锁骨融合 或内固定术适用于肩锁关节脱位3周以上 未能得到复位,且有局部疼痛,并影响肩 部上举及外展者。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处理: 术后外固定方法同肩锁关节切开复位术, 固定时间6周,6周后开始肩部主动活动练 习,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并发症: 穿针太深或偏斜刺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
手术资料: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术后外固定方法同肩锁关节切开复位术, 固定时间6周,6周后开始肩部主动活动练 习,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骨科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骨科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骨科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进口钢丝钳、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
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阑尾针、刀口敷贴
二、麻醉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最
三、手术体位:
仰卧位,患侧肩下垫软枕,略抬高,双上肢固定于身体两侧,双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四、手术配合:
1.手术视野常规消毒铺巾。

2.显露锁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剥离锁骨骨膜,(若需要行钢丝张力带固定则需要显露肩锁关节)
3.复位并固定
(1)克氏针固定:复位钳对合骨折两端并复位,持骨器固定,骨膜玻璃器保护锁骨下组织,选择直径、长度合适的克氏针用电钻进行固定,大钢丝剪剪断克氏针尾端。

(2)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法固定锁骨,将骨折线对齐,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带钻套钻孔,测量钻孔深度,攻丝,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4.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逐层缝合切口,放置橡皮引流条,服帖包扎
五、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电钻的拆装,提前安装备用
2、做好体位摆放,充分暴漏手术视野。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讲解模板
手术步骤:
1.于锁骨中外1/3的前下方, 做一横切口。切开皮肤及颈 阔肌后,电凝止血,保护皮 肤。顺锁骨长轴切开骨膜, 做骨膜下剥离,显露骨折两 断端(图3.4.1-8)。
2.助手将肩部后伸,术者用 骨钩将骨折复位。如系横形 骨折,则从骨折远端的前面
手术资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4.某些特殊职业的病人,其功能外形均要 求较高者。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一般不用于骨折对位良好者。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按X线摄片准备适当的内固定器,例如螺 纹针或短的加压螺丝钉。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5~3.0mm的螺纹针,将骨 折固定,针尾折弯置于皮外 (图3.4.1-9)。如系短斜 形骨折,可于复位后,用一 枚短的加压螺丝钉固定(图 3.4.1-10)。
3.逐层缝合切口,颈阔肌下 放置橡皮片引流,敷料包扎。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显露骨折断端时范围不宜太长,并应紧 贴骨膜下进行,注意勿损伤锁骨下血管。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并发症: 2.损伤锁骨下血管。手术操作应仔细,向 下剥离骨膜时不可失手。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用其他内固定术,术后应用髋人字石膏固 定,直至骨折愈合。
谢谢!
概述: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适用于: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1.锁骨骨折骨不愈合。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适应证: 2.骨折伴神经血管损伤。
手术资料: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术中配合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术中配合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术
中配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术中配合
(一)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
1.麻醉方式臂丛麻醉或全麻。

2.手术体位仰卧位。

(二)手术物品准备
1.常规用物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进口钢丝钳、敷
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
阑尾针、刀口敷贴
(三)巡回护士配合
患侧肩下垫软枕,略抬高,双上肢固定于身体两侧,双下肢

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四)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手术步骤护理配合
1.消毒碘酒酒精纱布消毒
2.切开 23号大刀,以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做横切
口,两块干纱布拭血
3.显露骨折端电刀沿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纱布
拭血拉钩拉开,1号线结扎血管,平行于
锁骨切开骨膜,将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及
斜方肌由锁骨上缘做骨膜下剥离,再沿其
下缘剥离胸大肌及三角肌,即可显露骨折

4.复位骨折端持骨器拉开手法复位
5.钢板螺钉内固定将骨折线对齐,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带钻
套钻孔,测量钻孔深度,攻丝,植入螺
钉,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6.冲洗递生理盐水冲洗,弯盘接流下的水,以免弄湿无菌
敷料
7.逐层缝合 1号可吸收线逐层缝合至皮下,0号可吸收线缝合
皮下,酒纱消毒皮缘,1号线缝合皮肤
8.消毒包扎酒纱消毒创面,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绷带包扎。

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及手术技巧骨科基础

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及手术技巧骨科基础

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及手术技巧骨科基础病因1、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以间接暴力较多见。

2、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因肩后外侧着地,多发生于锁骨中外1/3处,骨折呈斜形或横断形,近端向后上方移位,远端向下移位,两骨折端重迭。

3、幼儿骨质柔韧,多为青枝骨折,骨膜仍保持联系。

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骨折端往往向上成角,状如弩弓。

4、骨折片向下向后移位时,可压迫或刺伤锁骨下的重要组织,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血、气胸。

5、锁骨内1/3骨折少见,多为直接暴力造成。

诊断1、有肩部外伤史。

2、主要症状:伤后患肩内收下垂,头部偏向患侧、下颌偏向健侧,多见用健侧肢体托扶患侧肢体。

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并发症1、锁骨下动脉损伤----上肢血循障碍,桡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

2、臂丛神经损伤----(1)外侧索损伤:胸大肌、上肢前面肌肉麻痹、萎缩,前臂桡侧皮肤感觉障碍,屈肘、屈腕和前臂旋前肌力减弱。

–(2)内侧索损伤:前臂屈肌和手内在肌萎缩,上肢内侧、手部尺侧皮肤感觉障碍,手指不能屈伸、拇指不能对掌、对指。

–(3)后侧索损伤:三角肌、上肢伸肌萎缩,肩部外侧、前臂和手部背侧皮肤感觉障碍,肩关节不能外展,肘、腕关节背伸无力。

治疗方法1、治疗思路:锁骨骨折的复位不必强求解剖复位。

大多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很少需要手术治疗。

2、治疗方法:无移位或小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1~3周。

有移位骨折应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法复位1、体位: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

2、扳提术者以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可改善,如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突锁骨融合术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突锁骨融合术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突锁骨融合术
一概述
肩锁关节系由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与锁骨肩峰关节面所构成的。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突锁骨融合术适用于肩锁关节脱位3周以上未能得到复位者,且有局部疼痛,并影响肩部上举及外展者。

二麻醉方式
全麻。

三适应证
适用于肩锁关节脱位3周以上未能得到复位者,且有局部疼痛,影响肩部上举及外展者。

四手术步骤
手术大体步骤:
①自肩峰外端,沿肩锁关节及锁骨前方至锁骨中外1/3交界处,做肩部弧形切口。

②切开筋膜和锁骨骨膜,显露肩锁关节。

③将肩锁关节复位后,交叉贯穿两根克氏针固定,将针尾剪短折弯留于皮下。

将喙突自其基底部切断,连同附着其上的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和胸小肌向上内方移位至已修凿的毛糙面锁骨上,用螺钉将其固定。

④依层次缝合。

五术后并发症
穿针太深或偏斜刺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

六术后护理
用绷带将患肩、上臂与胸廓作缠绕固定6周。

6周后练习上肢各关节的活动。

七注意事项
切忌于锁骨开槽,因为喙突移位附着于锁骨部。

八术后饮食
多饮水,新鲜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含钙质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触及若干游离碎骨片,以骨膜剥离子自 断端沿骨干向两侧行钝性分离,并剥除部 分骨膜,刮匙刮除断端内嵌顿之软组织: 递甲状腺拉钩、骨膜剥离子、刮匙、冲洗 水
• 牵开骨折端,探查锁骨下血管、神经压迫 及损伤情况,如有压迫给予解除,如有血 管、神经损伤作修补缝合,游离外侧骨折 端后,选择合适的钛板:递血管钳止血, 干纱布拭血, 协助选择钛板
• (2)锁骨骨折的典型体征是头偏向伤侧以 缓解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作用,同时用健侧 手托住伤侧前臂及肘部,以减少伤肢重量 牵拉引起骨折端移位的疼痛
非手术方法
• (1)牵引:幼儿青枝骨折仅用三角巾悬吊 • (2) 复位:青壮年或成人发生锁骨骨折且
伴有重叠移位或成角畸形者,可以用手法 整复后以8字绷带固定或两肩部双圈固定法 来治疗 • (3)外固定:锁骨带
类型
• (一)锁骨中l/3骨折 • 为锁骨骨折中很多见的一种,占锁骨骨折的75
%~80%,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图8-2)。骨折常为 横断或短斜形,成人多为粉碎性。骨折移位较大, 内侧端向后上方移位,外侧端向前下方移位,并 向内侧端重叠移位。儿童多为青枝骨折,向前上 方成角。粉碎性骨折由于骨折端的相对移位,常 使粉碎的骨折片旋转、倒立,桥架于两骨折端之 间,复位不当,极易刺破胸膜、血管及神经,造 成复合伤,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把组织钳连接上下中、方单之间,最后大 敷单覆盖整个床面,将手臂从洞中掏出
手术 步骤
• 沿锁骨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作横行
切口,长约5—10㎝左右,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颈阔肌:递皮镊、23号刀、止血钳 两枚、干纱布两块
• 平行于锁骨切开骨膜,将胸锁乳突肌的锁 骨头及斜方肌由锁骨上缘作骨膜下剥离, 再沿其下缘剥离胸大肌及三角肌,即可显 露骨折端 ,断裂处可见软组织嵌顿,周围
• 用钛板固定时,在骨折复位后,依锁骨的 外形将选择好的钛板折弯,使其跨越骨折 线并置于锁骨的前侧。用挡板或骨膜剥离 器保护好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膜顶,使 钛板与断裂之锁骨严密贴合:递折弯器、 钛板、骨膜剥离器
• 用持骨器固定后,于钢板两端各取两孔行 定位,电钻于定位处钻通双侧皮质。测深 后,取皮质骨螺钉,长约16mm,分别固定。 于两侧固定端内侧,螺钉长度以穿过骨皮 质为易,不可过长:递电钻、测深器、攻 丝、改锥、螺钉
• 等。
• 4.血管损伤锁骨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者较为 少见。可见于较大暴力骨折明显移位时偶 也见于锁骨成角畸形或青枝骨折时常易受 累的血管有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 静脉腋动脉及肩胛上动脉损伤也有时发生。 血管损伤的病理改变可为撕裂伤、血管栓 塞、血管外压迫或血管痉挛
• 5.骨折不愈合锁骨骨折不愈合较为少见锁骨 骨折不愈合多见于成年人中1/3约占75%, 外1/3火罐网不愈合者约占25%般认为伤后 4-6个月临床及X线像未能达到正常的骨折 愈合进程,即诊断为骨折不愈合。
骨折的部位及移位
• 锁骨骨折以中1/3及中1/3与外1/3连接处为 最多见,完全性骨折的进侧骨折端因受胸 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上后方移位,远侧骨 折端因肢体重量作用于胸大肌、胸小肌及 肩胛下肌的牵拉作用,向内侧造成重叠移 位。锁骨外1/3 骨折较次之,常为直接暴力 引起
临床表现与诊断
• (1)有外伤病史,局部肌肉痉挛肿胀、畸 形,骨擦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可于皮下 摸到骨折端为依据
• 2、剥离及内固定时,注意血管、神经的保 护
• 3、铺单时,先覆盖相对污染处,再铺相对 清洁处
• 4、如臂丛麻醉的同时给予镇静药,应提前 固定好患者下肢,防止坠床
伤因
• 锁骨细长,部位表浅,易受暴力而发生骨 折,又由于其解剖上的特点,以及不同横 切面的不同形态,因此间接与直接暴力均 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如跌 倒时,手掌、肘部或肩部着地,传到暴力 冲击锁骨发生骨折,故在临床上常多见该 类型的骨折,而幼年患者尤为多见,多为 在两个弯曲处的中1/3极易发生横断形或 短斜形骨折
• (二)锁骨外1/3骨折
• 多由肩部着地或直接暴力损伤所致,较少 见,约占锁骨骨折的12%~15%(图8-3)。 骨折常为斜形、横断形,粉碎性较少。据 喙锁韧带与骨折的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
• (三)锁骨内1/3骨折
• 锁骨内1/3骨折临床很少见。其骨折移
位多与中外1/3骨折相同,但外侧端由于 受三角肌和胸大肌的影响,常有旋转发生。 在正位X线片上呈钩形弯曲,两断端不对应。
合并症
• 1.邻近的骨与关节损伤可合并肩锁、胸锁关 节分离、肩胛骨骨折当锁骨骨折合并肩胛 颈移位骨折时由于上肢带失去骨性的支撑 连接作用,骨折端明显不稳。
• 2.胸膜及肺损伤由于锁骨邻近胸膜的顶部和 上肺叶,移位的锁骨骨折可造成气胸及血 胸合并气胸的发生率可高达30%。
• 3.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移位时可造成臂丛 神经根的牵拉损伤。损伤部位常在锁骨上 颈椎横突水平或神经根自脊髓分支处。骨 折块的移位也可在局部造成臂丛神经的直 接损伤构成尺神经的分支常易受累。
专用器械、无菌绷带、20ml注射器(必要 时备负压引流球)
手术步骤
• (1)消毒:上至颈部上缘及斜方肌,下至 上臂及肘部和乳头处,患侧至腋后线,健 侧至于腋前线
• (2)铺单:小方单1块置于患侧身下及颈、 肩部,纱垫球置于颈部,3块治疗巾铺于切 口周围,中单2块覆盖头架及面部,大方单 2块沿身体纵轴覆盖腹部及下肢,治疗巾2 块包裹患侧前臂及肘部,无菌绷带缠绕,2
• 大量生理盐水,庆大盐水冲洗伤口,充分 止血。清点敷料器械无误后,逐层关闭伤 口:递盐水冲洗,干纱布 拭血,皮镊、缝 针
术后处理
• 内固定术后用三角巾悬吊前臂4—6周,外 端切除者悬吊2周即可练习活动。
术中护理要点
• 1、电钻、器械的使用:电钻使用前检查电 池电量充足,选择钻头要小于螺丝钉的直 径,以免螺丝钉松动和脱出
适应症
• (1)开放性锁骨骨折 • (2)手法复位失败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的骨折 • (然复位外固定但骨折移位明 显
基础操作
• (1)麻醉方式:静吸复合或颈丛神经阻滞 • (2)体位:仰卧位,患侧肩部垫一薄软垫,
一手放于身体一侧 • (3)特殊用物:电钻、上肢动骨、内固定
•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

2012.03.09

主持人:平付敏

主讲人:王冉
概述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 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 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 骨折,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生 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各种年龄均可 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