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方案
网站集群解决方案

(1)网络层防护:部署防火墙,防止非法访问与攻击。
(2)系统层防护:采用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降低系统漏洞风险。
(3)应用层防护:部署Web应用防火墙(WAF),防护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4)定期安全审计:开展安全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
五、实施步骤
1.服务器选型与采购: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硬件。
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站集群解决方案,满足不断增长的互联网需求。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同时,根据业务发展,不断调整优化方案,提升网站集群的性能与可用性。
(2)后端服务器:选用高计算能力的服务器,部署应用服务器软件,如Tomcat、JBoss等。
(3)数据库服务器:选用高存储容量、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器,部署MySQL、Oracle等数据库。
2.负载均衡策略
采用轮询、加权轮询、最小连接数等负载均衡算法,实现用户请求的合理分发。
3.数据同步机制
(1)数据库同步:采用主从复制技术,实现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
网站集群解决方案
第1篇
网站集群解决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一服务器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站访问需求。为提高网站访问速度、数据存储能力以及系统稳定性,本项目将采用网站集群解决方案,通过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处理。
二、方案概述
1.网站集群架构: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将网站前端、后端及数据库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与数据冗余。
7.系统测试:对整个网站集群进行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五、后期维护
1.监控系统:部署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服务器性能、网络状况、系统负载等。
专业集群建设目标方案

专业集群建设目标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专业集群建设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将相关专业整合成集群,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等效应,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科实力。
因此,本文拟提出一份专业集群建设目标方案,以促进专业集群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目标确定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专业集群建设,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2.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通过专业集群建设,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出更具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3. 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专业集群建设,实现高校、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4. 推动产学研结合:通过专业集群建设,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专业实践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实施措施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高校和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沟通交流,制定专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行动计划。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和机构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引进高水平的学者和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3.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通过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和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开展,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4. 创建共享平台:各高校和机构建立共享实验室、图书馆以及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便利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5. 加强产学研合作:各高校和机构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和行业实践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
6. 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各高校和机构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项目。
四、实施保障1. 拨款支持:相关部门加大对专业集群建设的经费支持,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 政策支持:建立相关政策法规,鼓励高校和机构积极参与专业集群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
什么是集群活动策划方案

什么是集群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标集群活动是指组织多个相关联的活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形式。
这种活动往往能够促进协同合作、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效能。
活动的背景是基于集群的理念与目标,通过组织集群活动,希望能够激发集群成员的创新潜能,推动集群的发展与壮大。
活动目标如下:1.促进集群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创新能力;2.加强集群成员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意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推动集群的发展;4.促进集群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理配置。
二、策划步骤与流程1.确定活动的主题与形式针对集群的特点与发展需求,确定一个适合的主题,可以是知识分享、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等。
同时,确定活动的形式,包括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等。
2.确定活动时间与地点根据集群成员的时间安排与地理位置,确定一个适合的活动时间与地点。
可以选择周末、节假日等大家都可以参与的时间,地点可以选择在园区、学校、会议中心等合适的场所。
3.制定活动日程与议程根据活动的主题与目标,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日程与议程。
包括开幕式、主题演讲、讨论与交流环节、研讨会等。
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吸引力度。
4.确定活动的参与人员确定邀请对象,包括集群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
确保参与人员的水平与质量,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
5.筹备活动所需资源与经费确定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材料等资源,确保正常进行。
同时,筹备经费,可以通过赞助、合作等方式筹集。
6.宣传与推广活动制定宣传计划,包括媒体报道、社交媒体宣传、海报、传单等方式,提升活动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7.组织活动并实时跟进根据活动日程与议程,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
并实时跟进活动的进展,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8.收尾总结与反馈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活动的情况,并收集参与人员的反馈意见。
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三、活动内容与具体安排1.开幕式活动开幕式是整个活动的引领者,可以邀请重要嘉宾发表开幕致辞,奏响活动的主旋律,激发参与者的热情与期待。
课程集群建设方案模板范文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集群建设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本课程集群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标1. 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3. 增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4. 推动学校课程集群建设,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示范。
三、建设内容1. 课程体系构建(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构建涵盖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领域的课程体系。
(2)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开发特色课程,发挥学校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2. 课程资源整合(1)整合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包括图书、网络、专家、实践基地等。
(2)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库。
3. 教学模式创新(1)实施“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开展“教师工作室”、“学生社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影响力的教师。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课程集群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2. 开展课程资源调研,了解学生需求,确定课程体系。
3. 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4. 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践基地等。
5. 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开展教学实践。
6. 定期评估课程集群建设效果,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程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课程集群建设顺利实施。
产业集群建设方案

产业集群建设方案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由于某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形成了一定规模、一定结构、一定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的集群。
产业集群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产业集群建设的方案,并对其进行拓展。
一、产业集群建设方案1.明确产业集群建设的目标产业集群建设的目标应该明确,即希望通过产业集群的建设,提高当地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确定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产业集群的发展。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该包括产业定位、产业规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需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生产线、物流设施、科技创新设施、人才培训设施等。
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产业集群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4.推动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应该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政府应该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鼓励产业集群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产业协作、产业互补等活动。
5.加强产业集群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管理,提高产业集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产业集群的管理和维护。
6.鼓励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产业集群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府应该鼓励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二、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的拓展1.产业集群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产业集群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环境、文化氛围等。
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产业集群建设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产业集群建设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集群的人才培养投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
服务集群方案

服务集群方案一、服务集群方案的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需求也变得日益复杂和庞大。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许多企业开始采用服务集群方案来提供高效、可靠的服务。
服务集群方案是一种将多个服务器组合成一个集群,通过共享、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服务架构。
本文将介绍服务集群方案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实现方式以及其优势。
二、服务集群方案的基本原理1. 负载均衡服务集群方案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使用硬件负载均衡器、软件负载均衡器或者DNS负载均衡等。
通过负载均衡,可以将用户请求分发到集群中的各个服务器,降低单个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
2. 故障转移服务集群方案中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故障转移。
当某个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可以接管其任务,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通过实时监测服务器状态,以及合理的故障转移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中断时间,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扩展性和可伸缩性服务集群方案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的扩展和伸缩。
通过增加或减少集群中的服务器数量,可以根据负载情况调整系统的容量。
这使得服务集群能够应对业务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保持系统性能的稳定和一致。
三、服务集群方案的实现方式1. 主从复制主从复制是一种常见的服务集群实现方式。
通过设置一个主服务器和多个从服务器,主服务器接收用户请求并将数据更新同步到从服务器,从服务器处理用户请求并返回结果。
主从复制可以提高服务的可用性和负载能力,但对于写操作一致性、数据同步延迟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
2.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将文件存储和访问分布在多个服务器上,提供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文件服务。
常见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包括Hadoop、GlusterFS等,它们通过分片、冗余备份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小型、独立部署的服务单元的架构模式。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相关产业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的一种产业聚集现象。
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二、目标设定1.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2.增强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优化产业链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建设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重点工作1.产业集群规划和布局:根据各产业的优势和特点,制定综合规划和产业布局,合理安排各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布,实现互补发展。
2.支持产业创新: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提高创新能力。
3.强化产业链条的协同效应:促进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间的合作与协调,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产业链条。
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和引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5.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企业的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工作措施1.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各项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措施和时间表。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兴业,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3.建立产业集群联盟:组织各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成立产业联盟,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4.建立产业创新基地: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场地和专业服务,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技术转化和项目孵化。
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

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类产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集约化、产业链化和产业化的区域性产业组织形式。
因此,建设产业集群已成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2. 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3. 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三、实施方案。
1. 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
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将同类产业企业集中布局在特定区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鼓励相关配套企业和服务机构进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体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
同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3. 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的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质量。
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产业集群的智力支持。
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鼓励引进国际国内高端人才,提升产业集群的智力支持能力。
四、保障措施。
1. 完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大对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税收、融资、用地等多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建立健全的产业集群监管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监督和管理,防范产业集群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确保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 加强宣传推广,树立产业集群品牌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ology系统HA集群方案及常见问题解决目录:一、常用的ecology 高可用环境部署架构 (2)二、常见的负载均衡器(硬件和软件) (2)三、常见的服务器类型 (3)四、服务器配置建议 (3)五、服务器操作系统分区建议 (3)六、ecology系统安装部署 (3)七、集群模式下https部署 (9)八、常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10)一、常用的ecology 高可用环境部署架构OA系统部署拓扑示意图二、常见的负载均衡器(硬件和软件)首先说一下什么是负载均衡:负载均衡说白了是一种代理,也就是说客户端访问应用服务器的统一入口点,客户端通过负载均衡(F5)来将请求转发到应用服务器,而不是客户端直接请求到应用服务器。
负载均衡(F5)可以建立一个应用服务器资源池,然后根据不同的策略将请求分发到应用服务器资源池中的其中一台服务器中,进而应用服务器完成相关的业务请求工作。
注:负载均衡和集群之间的理解:集群是指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应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业务交互,即ecology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负载均衡指负载均衡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业务关系,它是将客户端请求通过负载均衡设备转发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将结果返回到负载均衡,然后负载均衡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常见的负载均衡设备:硬件设备:F5、A10、ARRAY、深信服、梭子鱼等等软件设备:NGINX、HAPROXY、LVS等等(注:LVS用的不是太多)针对我们的ecology系统,以上负载均衡设备均可使用。
注:由于ecology系统session同步的局限性,负载均衡设备分发模式需要配置成:最小连接数模式。
(硬件负载均衡)针对于负载均衡的硬件设备可以咨询相应的硬件厂商,所以这里我们着重说一下软件设备,即:NGINX、HAPROXYNginx和HAPROXY是比较常用的两种负载均衡软件,配置相对来说也非常简单。
推荐使用nginx版本1.6 stable版三、常见的服务器类型对于硬件的配置,联系戴尔,ibm,惠普,华为,浪潮厂商询问具体细节。
价格、兼容性。
最好是品牌整机来购买,降低硬件之间的兼容性。
四、服务器配置建议五、服务器操作系统分区建议六、ecology系统安装部署6.1负载均衡安装6.1.1拷贝nginx配置将nginx程序安装包拷贝到服务器/opt/路径下(因为已经配置好了路径)并解压tar –xzfnginx.tar.gznginx.tar.gz6.1.2安装依赖程序包1、配置yum本地数据源:将操作系统安装盘挂载到服务器中本例以iso安装文件为例:mount -o loop rhel-server-6.4-x86_64-dvd.iso iso/修改/etc/yum.repos.d/rhel-source.repo将baseurl改成本地路径将enable改成1即可配置完成2、安装nginx相关依赖包:yum install -y zlib-devel-* pcre-devel-* e2fsprogs-devel-*keyutils-libs-devel-* libsepol-devel-* libselinux-devel-* krb5-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6.1.3、配置nginx1、修改nginx配置文件将标黄部分改成正确的ecology访问地址:如:192.168.52.10:8080, 192.168.52.11:8080nginx.conf……………http {upstreamecologycluster{ip_hash;server 192.168.52.10:8080; #ecology访问地址server 192.168.52.11:8080; #ecology访问地址}……………6.1.4管理nginx切换到nginx的sbin目录下cd /opt/nginx/sbin启动命令:[root@OA-Nginxsbin]# ./managenginx.sh start重启命令:[root@OA-Nginxsbin]# ./managenginx.sh restart停止命令:[root@OA-Nginxsbin]# ./managenginx.sh stop不停止命令并且修改生效:[root@OA-Nginxsbin]# ./managenginx.sh reload6.2、配置ecology集群前期的文件拷贝工作就不写了,直接配置resin6.2.1配置startresin.sh将启动脚本中添加以下标黄的文字,对于标绿的规则是如果有ABC三台应用,则A机器写BC的ecology访问地址,中间以逗号分隔,如192.168.52.10:8080,192.168.12:8080实例:配置192.168.52.10的/opt/Resin/bin/startresin.sh,内容如下:ulimit -n 65535export LANG=zh_CN.GBKnohup /opt/Resin/bin/httpd.sh -DsimpleMode=true -Dinitial_hosts=192.168.52.11:8080,192.168.52.12:8080 start配置192.168.52.11的/opt/Resin/bin/startresin.sh,内容如下:ulimit -n 65535export LANG=zh_CN.GBKnohup /opt/Resin/bin/httpd.sh -DsimpleMode=true -Dinitial_hosts=192.168.52.10:8080 start并且升级下面的补丁包:ecology_cluster_patch.zip6.2.2启动和关闭resinResin分别安装在192.168.52.10,192.168.52.11,分别以root身份登入系统。
进入/opt/Resin/bin。
启动:[root@OA-APP bin]# ./startresin.sh停止:[root@OA-APP bin]#./stopresin.sh6.2.3、ecology在resin集群上需要共享的资源文件配置文件服务器的对外共享:步骤1:vi /etc/exports(按i,才能输入)输入需要共享的文件夹(注意空隙使用tab),格式如下:/data 192.168.52.13(rw,sync,no_root_squash)/data 192.168.52.14(rw,sync,no_root_squash)注:这句话的意思是将/data文件夹共享给192.168.52.13和14服务器,也可以用*号代替,如:/data *(rw,sync,no_root_squash)意思是将/data文件夹共享到所有和这个服务器网络通的机器步骤2:重新exportexportfs –rv步骤3:重启nfs服务servicenfs restartservice portmap restart(针对rhel5)service rpcbind restart(针对rhel6以上版本)vi /etc/rc.local在文件末尾加上servicenfs startservice portmap start(针对rhel5)service rpcbind start(针对rhel6以上版本)将共享出来的文件夹挂载到应用服务器上:步骤4:在需要共享节点挂载共享文件到对于目录(除主控节点外)mount -t nfs 192.168.52.10:/data /data步骤5:挂载完成后,需要将资源文件链接到ecology目录下对应文件1、将ecology以下目录拷贝到/data目录下email filesystem images images_face images_frame LoginTemplateFile messager m_img others page wui2、将ecology\WEB-INF下的service目录/data目录下备份mv images images.bakmvimages_faceimages_face.bakmvimages_frameimages_frame.bakmvLoginTemplateFileLoginTemplateFile.bakmvm_imgm_img.bakmvfilesystemfilesystem.bakmv page page.bakmvmessagermessager.bakmv email email.bakmvwuiwui.bakmv others others.bakcd WEB-INFmv service service.bak链接ln -sf /data/filesystem /opt/ecologyln -sf /data/images /opt/ecologyln -sf /data/images_face /opt/ecologyln -sf /data/images_frame /opt/ecologyln -sf /data/LoginTemplateFile /opt/ecologyln -sf /data/messager /opt/ecologyln -sf /data/m_img /opt/ecologyln -sf /data/page /opt/ecologyln -sf /data/wui /opt/ecologyln -sf /data/email /opt/ecologyln -sf /data/others /opt/ecologyln -sf /data/service /opt/ecology/WEB-INF/如果是E8系统还需要做:将ecology/WEB-INF/hrmsettings.xml 做软连接mv hrmsettings.xml hrmsettings.xml.bakln -sf /data/hrmsettings.xml /opt/ecology/WEB-INF/hrmsettings.xml其他需要做软连接的访问域名/system/SystemSetEdit.jsp?_fromURL=52得到的结果类似这种,可以查看客户设置的附件目录然后针对这个目录做一下软连接步骤6:在需要共享节点随机启动时,挂载共享文件(除主控节点外)(注意空隙使用tab) vi /etc/fstab192.168.52.10:/data /data nfs defaults 0 0(中间都是tab,不是空格0tab0)如果要重启OA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