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介绍
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海底两万里》是由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的长篇科幻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19世纪末,法国科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参加海上追捕,登上了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艇,开始了一段奇妙而惊险的海底探险之旅。
在这段旅程中,阿罗纳克斯教授与潜水艇艇长尼摩船长结识,并跟随他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多个海域,见证了丰富多彩的海底生物和奇异景象。
在探险过程中,阿罗纳克斯教授也逐渐发现了尼摩船长的神秘背景和复仇心理。
《海底两万里》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一部关于海洋生物学和海底探险的科普作品。
凡尔纳在该书中描绘了许多当时尚未被发现的海底现象和生物,如珊瑚礁、深海鱼类、海洋植物等,同时也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进行了预测和探讨。
该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叙事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并被认为是科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海底两万里简介

海底两万里简介(一)《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沉船中的金条生活。
潜艇艇长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
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终于,十个月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诺第留斯号”潜艇。
这时,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海底两万里简介(二)文/爱宇疯狂《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是凡尔纳着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介绍(通用10篇)

《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介绍(通用10篇)《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是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深海旅行的故事。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介绍(通用10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介绍1故事的起因是1866年所发生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
当时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袭击。
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
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
阿龙纳斯和他的两位同伴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历尽艰辛和风险。
最后,大家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设法逃走,重回陆地。
《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介绍2故事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林肯号,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康赛尔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尼德兰,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鹦鹉螺)号。
这艘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这艘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大家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介绍3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
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这艘潜艇。
《海底两万里》介绍

《海底两万里》介绍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名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的海洋奇遇。
故事起源于一件发生在海上的撞击事件,人们断定是独角鲸这个怪物在作怪,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身上,而这个所谓的怪物其实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的船长叫尼摩。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了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小说幻想大胆新奇,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令人读起来趣味盎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阅读书评或相关文献以深入了解这部作品。
《海底两万里》概述

《海底两万里》概述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主要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追捕活动。
在追捕过程中,他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才发现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
这艘潜水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教授进行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教授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并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这部作品叙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充满了惊险和奇遇,展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勇气。
同时,作品也表达了作者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的赞美,以及对海洋生物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总之,《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经典的科幻小说,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激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和海洋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海底两万里简介

《海底两万里》简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
小说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随着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海底两万里的内容介绍

海底两万里的内容介绍【作者及内容梗概】《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全书共2卷47章。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内容简介】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
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
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
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们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
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
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最后,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
不久,他们在潜艇陷入大漩涡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被渔民救上岸。
简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

简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美国海军部的邀请,参加追捕活动。
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
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海底两万里》各章内容概括一、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
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
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二、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
我应邀随行。
三、随先生尊便: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
”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
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四、内德·兰德: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
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五、向冒险迎去: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
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
三个月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
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法语: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使市民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没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海底两万里》于1869年11月28日出版,初版就卖了五万册,可以说《海底两万里》从一开始就得到读者的欢迎。
1997年美国导演罗德·哈瑞德拍摄了同名电影,此外还有相同译名的动画片。
作者介绍基本信息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曾写过《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从月球到地球》等著名书籍。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海底两万里》是他的幻想小说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名篇佳作之首。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
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于1870年问世,暨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大。
主张书不及百岁不看的读者,是大可放心一阅的。
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内景只是一艘潜水艇。
但就是这么四个半人,这么一艘潜水艇,一个神秘的船长尼摩,一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在各种探险历程中,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面,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鱼……描述了他们周游各大洋的冒险经历,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
这样一部小说,读来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令人惊心动魄。
令人永生难忘,不愧为一部世界名著。
令人百看不厌。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又译:鹦鹉螺号)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又译:阿罗纳克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
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
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又译:孔塞伊或龚赛伊),以及一个捕鲸手尼德兰(又译:内德·兰德)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又译:内莫)船长囚禁在这艘潜艇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
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设法逃走,重回陆地。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
潜艇艇长对战俘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例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开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终于,十个月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这三个人终于在潜艇误入迈尔海峡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鹦鹉螺”号潜艇。
这时,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航行线路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北两极海洋具体内容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只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怪物,它身长数百米,偶尔浮出水面。
在不少船只受到这怪物攻击而沉没之后,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这个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曾经撰文探讨过这海洋怪物,认为是一头巨大的独角鲸。
“林肯号”在大海里游弋了三个月,但一无所获。
一天晚上,阿龙纳斯正在甲板上欣赏夜景,猛然发现漆黑的水面突然闪现红光,接着冒出一个庞然大物。
阿龙纳斯奔回船舱报告了舰长,护卫舰随即向怪物驶去。
临近时加拿大捕鲸叉手尼德·兰猛力投出锋利的鲸叉,只听得“当”的一声,仿佛撞击在钢板上,毫无作用。
护卫舰便开炮射击,可是炸弹均被怪物的尾部弹出,溅起一片浪花。
怪物似乎被激怒了,从头上喷出两股水柱,向护卫舰右舷猛力袭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鲸叉手三人被抛入水中,最后来到怪物——潜水艇上,被水手架进铁屋子。
他们累了睡了一觉醒来后见两位陌生人进来向他们致意,可是他们试用了几种语言,他们都听不懂。
正在为难之时,他们的船长出现了。
他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用法语作了自我介绍。
他叫尼摩,自称与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
他说虽然他们已成了他的俘虏,但仍享有自由。
只是为了保密,他不会释放他们,而且要求他们唯命是从。
教授虽然对失去自由感到难过,但是他还是被神秘的潜艇和海底的奥秘所吸引。
在尼摩船长的邀请下,他们三人参观了他亲自设计建造的“鹦鹉螺号”。
尽管它的部件是拼凑起来的,可船体坚固,结构合理,承受得起海水的冲击和高压。
艇内有漂亮的客厅,舒适的卧舱,图书阅览室和娱乐场。
潜艇的电力和氧气都是从海水里提取,能在海底停留很长时间。
食物也是取自海洋,有些美味的鱼教授从未品尝过。
布是由海洋纤维织成,烟叶来自海草。
船长还让他们参观了猎取海洋动物的枪支和便于在海底行走的装备。
“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
阿龙纳斯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
途经克利斯波岛时,船长派人送来纸条,邀请他们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猎。
于是他们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特别猎枪,穿过换压舱,走在海底平原上。
船长举枪射中一只大海獭,然后又杀了两条海豚似的动物,满载而归。
潜艇到达加里曼丹附近时,食品告缺。
阿龙纳斯他们三人决定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
起初,他们运气不错,打死了几头野猪,采摘了不少水果。
正当他们在沙滩上架起篝火准备烤肉时,突然受到土著人的袭击。
他们慌忙逃进小艇,驶向停泊在海中的潜艇。
可是土著人乘上木筏,紧追不舍。
即使阿龙纳斯他们爬上潜艇,下了底舱,土著人仍然围着潜艇,不肯散去,再加上之后康塞尔又激怒了他们。
第二天一早,潜艇开舱换气时,土著人纷纷爬上船来进攻。
可是他们的手一碰到栏杆,就惊叫着退缩了回去,原来金属栏杆全部通了电。
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他们到海底参观采珠场。
这里盛产珍珠,最大的价值可达二百万美元。
阿龙纳斯兴趣盎然地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
突然,一条巨鲨张着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袭去,船长当即手执短刀,挺身上前与鲨鱼展开搏斗,尼德·兰举叉相助,正中鲨鱼心脏。
船长随即把采珠人托出水面,还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他。
阿龙纳斯从心底敬佩尼摩舍己救人的精神,并由此知道船长事实上没有断绝与人类的交往。
“鹦鹉螺号”从红海进入地中海花了不足20分钟。
它是通过船长发现的海底通道潜行的,那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
一路上,阿龙纳斯发现了不少惊人的事情。
船至康地岛时,船长从柜子里取出许多黄金,派人乘小艇送出去。
后来当潜艇驶入大西洋,停泊在维多湾海底时,船长又派他的船员潜水从海底沉船里搬上来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
原来船长是利用打捞沉船里的财宝救济穷人和从事科学探险的。
在大西洋海底,船长陪着阿龙纳斯参观沉没已久的大陆——大西洲亚特兰蒂斯。
他们观赏了海底火山喷口吐出硫磺火浆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废墟的庞贝城。
潜艇又向南极进发,它在成群结队的鲸鱼中间穿行。
当向长须鲸进攻时,船长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尖头鲸。
在此后的航行中,他们历尽艰险,一会儿是冰山封路,一会儿是章鱼围攻,一会儿又是敌舰偷袭。
船长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一切。
但在最后船长指挥潜艇击沉一艘不明船只使阿龙纳斯无法忍受。
历经海底两万里环球航行之后,潜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涡,阿龙纳斯等人最终逃跑。
阿龙纳斯无法知道潜艇卷入大漩涡之后的遭遇,因为他和他的同伴被漩涡抛入水里后,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侥幸脱险,而潜艇已毫无踪影了。
人物评析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随和、任性……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
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
只看《海底两万里》并不能真正了解尼摩船长,或许如他所说只能看到一个有时发作的精神病患者。
一直到《神秘岛》的完结,才终于完善了这个人物,横跨两部小说,凡尔纳成功的塑造了这个酷得无与伦比的达卡王子。
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谴责了殖民主义者在印度次大陆的野蛮的扩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