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补偿法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补偿法测电阻

实验项目名称:补偿法测电阻实验人员:姓名:高宁学号:65120511 实验时间:2013.11.24实验地点:李四光实验楼204一、实验项目简介:1.实验来源:在之前做过的物理实验中做过通过补偿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于是想再做利用补偿法的实验,从而加深对补偿法的理解。
2.实验目的1)了解补偿法的实验方法2).通过对比体会补偿法在测量中的优势二、实验原理: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U/R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根据电流表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两种:内接法和外接法(1)内接法:图一为内接法的原理图,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电流表自身所带内阻的分压,导致电压表所测得的电压值大于被测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值,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
图一图二(2)外接法:图二为外接法的原理图,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电压表自身所带内阻的分流,导致电流表所测得电流值大于流过被测电阻的实际电流值,有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将小于实际值。
3.通过补偿法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改装:(1)电压补偿法测电阻:图三为电流补偿法测电阻的原理图,当检流计示数为零时,电路达到补偿状态,电压表的示数即为Rx两端电压,此时电压表内阻相当于无穷大,从而使电流表的示数即为流过Rx的电流,最后由欧姆定律计算出Rx的电阻值。
图三(2)电流补偿法测电阻:图四为电流补偿法测电阻的原理图,R3进行粗调,R2进行细调,R1作用为保护电流计,当检流计的示数为零时,电路达到补偿状态,从而使电压表的示数即为Rx两端的电压值,而电流表的示数也为流过Rx的电流,最后由欧姆定律计算出Rx的电阻值。
图四三、实验仪器:电源、单刀单掷开关、变阻箱、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检流计等。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按图一连接电路,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150Ω,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测量8次,记录数据于表1-1中。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电压(V) 1.50 3.00 4.50 6.00 7.50 9.00 10.50 12.00 电流(mA)9.62 19.11 29.24 38.22 48.08 56.96 66.62 76.38R(Ω)155.92 156.98 153.90 156.98 155.99 158.00 157.61 157.11 x表1-1平均值:xR=1/8(155.92+156.98+153.90+156.98+155.99+158.00+157.61+157.11)=156.56百分误差:ε=ΔRx/Rx×100%=4.37%按图二连接电路,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150Ω,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测量8次,记录数据于表1-2中。
用补偿法测量电压

用补偿法测量电压补偿法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研究摘要:电压、电流的测量是工程实践中最基本的测量内容之一,由于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给测量带来误差。
为了减小甚至消除这种误差,可以改进测量方法,补偿测量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文中对有源二端网络中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测量的几种补偿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
0 引言对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测量,通常采用直接测量法,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存在,这种测量的误差是必然的,有时可能还是很大的。
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表的接入改变了原电路的工作状态。
那么,如何减小甚至消除电表内阻的存在给测量带来的误差?当然是改进测量方法。
文献提出了两次测量计算法,文献均提出了采用补偿测量法,文献进行了用补偿法补偿电表的讨论,文献讨论了应用万用表准确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其中也谈到了补偿测量法,可见,补偿测量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补偿测量的方法不止一种,在多种方法中,用哪种方法更好,以上文献均缺乏实验验证。
本文对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几种补偿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1 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补偿测量法1.1 短路电流补偿测量法对于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它的外部特性可以等效为理想电流源ISC和电阻RS的并联组合支路,其中,ISC为原网络的短路电流,RS为原网络内所有独立电源置零后端口处的入端电阻。
若电流表内阻为RA,则短路电流直接测量的相对误差。
可见,直接测量法只适用于RA< 1.1.1 电流源补偿法短路电流的电流源补偿测量法如图1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补偿电路。
方法是,先用电流表粗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再用一个可调直流稳流源按图1连接电路,调节稳流源输出电流,当检流计G的读数为零时,C,D两点等电位,CD两端相当于短路,即补偿电路的接入没有改变原电路的工作状态,因此,这种补偿测量法完全消除了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短路电流带来的误差,电流表的读数即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
补偿法测电动势实验报告

补偿法测电动势实验报告补偿法测电动势实验报告引言:电动势是电池或其他电源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电流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电动势的大小,以评估电源的性能。
本实验使用了一种常用的测量电动势的方法——补偿法。
实验目的:通过补偿法测量电动势,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测量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器材:1. 电池2. 电阻箱3. 电流表4. 电压表5. 导线6. 开关实验原理:补偿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动势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一个外部电源的电压,使其与被测电动势相等,从而实现电动势的测量。
实验步骤:1. 将电池连接到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将电阻箱连接到电路中,用来调节外部电源的电压。
3.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4. 打开开关,使电流通过电路。
5. 通过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外部电源的电压与被测电动势相等。
6. 记录电阻箱的电阻数值,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7. 关闭开关,停止电流流动。
8. 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计算得出电动势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动势的数值。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电动势数值,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
例如,当外部电源的电压与被测电动势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达到最大值。
这是因为电动势和电路中的电阻共同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实验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电阻箱的精度、电路连接的稳定性以及仪器读数的误差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精密的电阻箱、保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以及仔细读取仪器的数值等。
实验应用:补偿法广泛应用于电动势的测量和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补偿法来测量各种类型的电池或其他电源的电动势,以评估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补偿法测量电动势的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动势的概念和测量原理,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补偿法是一种可靠的测量电动势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用补偿法测电压电流和电阻

■ 用补偿法测电压、电流和电阻1.掌握补偿法原理,了解其优缺点。
2.掌握UJ—31型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3.学会用UJ—31型电位差汁来校准微安表及测量其内阻电压的测量,一般用伏特表。
由于电压表并联在测量电路中.电压表有分流作用,会对原电路两端的电压产生影响,测量到的电压并不是原电路的电压。
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动势时,由于电压表的引入,电源内部将有电流,电源一般有内阻,内阻上持有电压降,从而电压表读数是电源的端电压,它小于电源的电动势。
由此可知,要测量电动势,必须让它无电流输出。
补偿法是电磁测量中一种常用的精密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准确地测量电动势、电位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
UJ—31型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
UJ-31型电位差计的工作电路由E a 、R、R N 、R PN 、R P 组成。
调节R P ,可以控制工作电流I 的大小。
当转换开关合在“标准”位置时,调节R P (对应仪器面板上有粗、中、细三个可调电阻),可使检流计指示为零,这时有等式()PN N S R R I E +=PNN S R R E I += 若预先知道E S 的值,选择适当的电阻R N 和可调电阻R PN ,就可使工作电流I 成为一恒定值,我们称之为校标准。
标推电池E S 的电动势的范围一般为1.0178—1.0190V。
UJ-31型电位差的R N 为10178Ω,R P 为12个0.01Ω的电阻,调节R PN ,使检流计指示为零,R PN 与R N 上的电压降与E S 相等,那么其上的电流正好为10.0000mA。
测量时将转换开关K 合在未知1或未知2,调节测量电阻R(面板上I、Ⅱ、Ⅲ),使捡 流计指示为零,此时有IR E X =若I 为已校准的值,在U—31中I 为10.0000mA,则由R 的值可算出E X 的值,测量时 调节R,面板上标出的是IR 的值,即所测得的电位差的值。
滑线式电位差计一套、U—31型直流电位差计一台、捡流计一台、标准电池、电温、待测电池、微安表头、电阻箱。
补偿法测电阻

实验项目名称:补偿法测电阻实验人员:姓名:高宁学号:******** 实验时间:2013.11.24实验地点:李四光实验楼204一、实验项目简介:1.实验来源:在之前做过的物理实验中做过通过补偿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于是想再做利用补偿法的实验,从而加深对补偿法的理解。
2.实验目的1)了解补偿法的实验方法2).通过对比体会补偿法在测量中的优势二、实验原理: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U/R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根据电流表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两种:内接法和外接法(1)内接法:图一为内接法的原理图,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电流表自身所带内阻的分压,导致电压表所测得的电压值大于被测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值,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
图一图二(2)外接法:图二为外接法的原理图,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电压表自身所带内阻的分流,导致电流表所测得电流值大于流过被测电阻的实际电流值,有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将小于实际值。
3.通过补偿法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改装:(1)电压补偿法测电阻:图三为电流补偿法测电阻的原理图,当检流计示数为零时,电路达到补偿状态,电压表的示数即为Rx两端电压,此时电压表内阻相当于无穷大,从而使电流表的示数即为流过Rx的电流,最后由欧姆定律计算出Rx的电阻值。
图三(2)电流补偿法测电阻:图四为电流补偿法测电阻的原理图,R3进行粗调,R2进行细调,R1作用为保护电流计,当检流计的示数为零时,电路达到补偿状态,从而使电压表的示数即为Rx两端的电压值,而电流表的示数也为流过Rx的电流,最后由欧姆定律计算出Rx的电阻值。
图四三、实验仪器:电源、单刀单掷开关、变阻箱、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检流计等。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按图一连接电路,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150Ω,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测量8次,记录数据于表1-1中。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电压(V) 1.50 3.00 4.50 6.00 7.50 9.00 10.50 12.00 电流(mA)9.62 19.11 29.24 38.22 48.08 56.96 66.62 76.38R(Ω)155.92 156.98 153.90 156.98 155.99 158.00 157.61 157.11 x表1-1平均值:xR=1/8(155.92+156.98+153.90+156.98+155.99+158.00+157.61+157.11)=156.56百分误差:ε=ΔRx/Rx×100%=4.37%按图二连接电路,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150Ω,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测量8次,记录数据于表1-2中。
补偿法测电阻全套PPT

步 骤 一. 仪 器 的 摆 放
错误
步
骤
二.
接
正确
线
步 骤 二
a 接 线
正极
步 骤 二
b 接 线
负 极
步 骤 二 c 接 线
完 成
接线完成后报告老师
以要若 免立检 烧刻流 毁断计 检开指 流针 计偏
转 很 快
1.确认k2是断开的 1
2.调节滑线变阻器使电流大于量程的1/3
3.调节R3获得与电流匹配的电压
3
4. 接通检流计按下电计按钮,注意指针偏转速度与方向
5.调节R3,改变电压,使检流计指针偏转减小,并最终指零
步 骤 三
a 粗 调
以要若
免立检
烧刻流
毁检 断开 计指 “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3.
流 针 重复步骤5,获得5组数据
计 偏 用电位差计测温差电动势
(3.
转 调节滑线变阻器使电流大于量程的1/3
3.调节R3,改变电压,使检流计指针偏转减小,并最终指零
3
步 骤 三
b 细 调
步骤四 读数
• 读数注意事项:
• 1.视线要垂直
指针和像要重合
• 2.指针偏转要大于量程 1/3
• 3.有效数字要对
步骤五 重复
• 改变电流 • 重复步骤3-4
步骤六 重复
• 重复步骤5,获得5组数据
• 每组数据的电流应不同
补偿法测电阻
目录
原理图
公式
步骤一. 仪器的摆放
步骤二. 接线
步骤三. 调节
目
步骤四. 读数
步骤五. 重复
录
步骤七. 改变电阻
步骤八. 整理仪器
电压补偿_精品文档

实验16补偿原理的应用采用补偿测量法进行测量在工程参数测量和实验室测量中应用很广泛。
如用天平测质量、零位式活塞压力计测压、电位差计及平衡电桥测毫伏信号及电阻值等。
电位差计是电磁学测量中用来直接精密测量电位差的主要仪器之一。
它不但用来精确测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电阻等,还可用来校准精密电表和直流电桥等直读式仪表,在非电参量(如温度、压力、位移和速度等)的电测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实验目的]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
2.学会应用补偿原理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1.补偿原理补偿原理就是利用一个电压或电动势去抵消另一个电压或电动势,其原理可用图16-1来说明。
两个电源E和E x正极对正极、负极对负极,中间串联一个检流计G接成闭合回路。
如果要测电源E x的电动势,可通过调节电源E,使电路没有电流,表明E x=E这时电路处于补偿状态。
若已知补偿状态下E的大小,就可确定E x,这种利用补偿原理测电位差的方法叫补偿法。
2.电位差计原理根据补偿法测量电位差的实验装置称为电位差计,其原理图可用图16-2来说明。
图16-2电位差计原理图电源E、制流电阻R、毫安表、均匀电阻丝AB串联成一闭合回路,称为工作回路。
它相当于补偿电路16-1图中的E,提供了一个可变电源。
另外在AB上某两点,通过双刀开关K2将标准电池E s和待测电池E x交替并联成两个回路,一个是mnGEms ''',称定标回路,另一个是mE x Gnm,称待测回路。
要测准电动势E x,必须分两步进行:(1)定标图16-1利用标准电池E s 高精确度的特点,使得工作回路中的电流I 能准确地达到某一标定值I 0。
这一调整过程叫电位差计的定标。
本实验采用滑线式十一线电位差计,电阻R AB 是11m 长均匀电阻丝。
根据定标原则,接通K 1和K 2(K 2倒向E s ),移动滑动头m ,n ,将m ,n 之间的长度固定在n m L ''上,调节工作电路中的电阻R ,使补偿回路中的定标回路达到平衡,即流过检流计G 的电流为零,此时n m n m s L SI V E ''''==ρ因电阻R AB 是均匀电阻丝,令0I sV ρ=那么有n m s L V E ''=0(1)很明显V 0是电阻丝R AB 上单位长度的电压降。
补偿法测电阻

用补偿法改装电表测电阻摘要:因电表的内阻的影响,用电表测量时,常会给测量结果带来系统误差,我们将电位差计的补偿法原理应用于补偿电压表,电流表,从而达到消除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关键字:补偿法电压表电流表电流计介绍:测量电阻的方法很多,例如用伏安法、补偿法电表内接外接测电阻,但是伏安法测电阻只限于较大电阻的测量,在测量时造成很大的误差,特别相对于一些要求精度较高的实验,我们往往用补偿法改装电表来测量电阻。
补偿法电路不但简单,实用性强。
电路中的元件和仪表都是常用器件,并且个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是否准确均不会影响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对电阻器件的选择降低了要求。
实验:a)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检流计、电阻箱和变阻器等仪器;2.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几种不同接线方法并分析对系统误差的影响;3.学会用补偿法测电阻;b)试验基本原理与方法4.基本原理:在一定温度下,直流电通过待测电阻R时,用电x压表测出R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x R的电流I,x则电阻值可表示为:R=U/Ix5.试验方法:连接如下电路图,调节R使检流计G无电流通过3(指针指零),这时电压表指示的电压值U等于x R两端的电bd压U,即b,d之间的电压补偿了x R两端的电压。
清除了电压ac内阻对电路的影响。
c)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1.安培表C-A(量程7.5mA-30A,,共12档.)312.伏特表C-A(量程45mV-600V,共10档)313.检流计AC5/2型4.电阻:R(100Ω滑线变阻器);x R由电阻箱提供,3R:4.7kΩ(多圈电位器)5.电源:直流3V电源d)试验方法与技术路线1.按上述电路图布置并接好导线;2. 对试验室给定的待测电阻,按以下步骤选取电表量程 ① 将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到3V② 移动滑线变阻器0R 的滑动端,使1R 大于0R /3③ 由大到小试探着先取电流表量程,直到电流示值大于量程的1/33. 调节3R ,使bd U 达到补偿状态① 粗调:确认2K 断开,断续接通检流计的“电计”(若指针超出量程就立即松开),并试探着调节3R ,使检流计指针偏转逐渐减小,直至接近零② 细调:合上2K ,以提高检测灵敏度;仔细调节3R ,使检流计指针指零4. 记录下此时电压表的示值U ,电流表的示值I ,填表5. 重复测量:断开电计2K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补偿法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实验3-3 用补偿法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电位差计是精密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仪器之一,不但用来精确测量电动势、电压、电流和电阻等,还可用来校准精密电表和直流电桥等直读式仪表,在非电参量(如温度、压力、位移和速度等)的电测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实验目的】1.掌握补偿法原理,了解其优缺点。
2.掌握UJ-31型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3.学会用UJ-31型电位差计来校准微安表及测量其内阻。
【仪器用具】滑线式电位差计一套、UJ-31型直流电位差计一台、检流计一台、标准电池、工作电源、待测电池、微安表头、直流电阻箱。
【实验原理】电压的测量一般用伏特表来完成。
由于电压表并联在测量电路中,电压表有分流作用,会对原电路两端的电压产生影响,测量到的电压并不是原电路的电压。
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动势时,由于电压表的引入,电源内部将有电流,而电源一般有内阻,内阻将有电压降,从而电压表读数是电源的端电压,它小于电源的电动势。
由此可知,要测量电动势,必须让它无电流输出。
补偿法是电磁测量中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方法,它可以精确地测量电动势、电位差和低电阻,是学生会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
滑线式电位差计、UJ-31型电位差计或学生型电位差计UJ-36等都是根据补偿法原理而设计的仪器。
补偿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3-1所示。
R和R组成的回路称由Ea、K、限工作回路;由Es或Ex与检流计G组成测量支路,与R 仪器组成测量回路。
在Ea>Es, Ea>Ex 时,选择适当的限R ,调节R 的滑点,可使检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
此时有S AC E V =。
在限R 不变的情况下,降Es 换成Ex ,再调节R ,若调节到C `位置使检流计无电流流过,则x AC E V =。
因此,有即:S AC ACx E R R E '=(3-3-1) 测量支路中无电流流过,那么Es 或Ex 就是它们的电动势,由此可知电压补偿法测量电动势或电位差时比一般电表法更为准确。
由图3-3-1可知,用补偿法测电动势时,需一个标准电池(标准电动势)作为标准比较。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比较稳定,精度比较高。
图中限R 起调节工作电流的作用,工作电流越大,分压电阻R 上单位电阻上的电压降越大;工作电流越小,分压电阻上单位电阻上的电压降越小,表示测量精度越高。
检流计G 灵敏度越高,测量精度越高。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电位差计的基本原理。
一、线式电位差计基本原理如图3-3-2所示,按通K 1后,有电流I 通过电阻丝AB ,并在电阻丝上产生电压降R I 。
如果再接通K 2,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 当x CD E V >时,G 中有自右向左流动的电流(指针偏向右侧)。
2. 当x CD E V <时,G 中有自左向右流动的电流(指针偏向左侧)。
3. 当x CD E V =时,G 中无电流,指针不偏转。
将这种情形称为电位差计处于补偿状态,或者说待测电路得到了补偿。
在补偿状态时,x CD E IR =。
设每单位长度电阻丝的电阻为0r ,CD 段电阻丝的长度为x L ,于是x x L Ir E 0= (3-3-2)将保持可变电阻n R 及稳压电源E 输出电压不变,即保持工作电流I 不变,再用一个电动势为s E 的标准电池替换图中的x E ,适当地将C D 、的位置调至''C D 、,同样可使检流计G 的指针不偏转,达到补偿状态。
设这时''C D 段电阻丝的长度为s L ,则''0s C D s E IR Ir L == (3-3-3)将上两式比较得到sxsx L L E E = (3-3-4) (3-3-4)式表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x E 可用标准电池的电动势s E 和在同一工作电流下电位差计处于补偿状态时测得的x L 和s L 值来确定。
可见电位差计测量的结果仅仅依赖于准确度极高的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或均匀电阻丝)以及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测量准确度可达到%或更高。
二、UJ-31型电位差计基本原理上图3-3-3是UJ31 型电位差计的原理简图。
UJ-31型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直流低电位差的仪器,量程分为17mV (最小分度1μV ,倍率开关K 1旋至×1)和170mV (最小分度10μV ,倍率开关旋到×10)两档。
该电路共有3个回路组成:①工作回路②校准回路③测量回路。
(1)校准:为了得到一个已知的“标准”工作电流mA 10I 0=。
将开关S 合向“标准”处,S E 为标准电动势,取值范围为~,N R =Ω,pN R 为12个Ω的电阻,对应“粗”“中”“细”三个旋钮,调节这三个电阻旋钮使检流计G 指零,显然mA R R E I pNN S0000.100=+=(3-3-5)(2)测量:将开关S 合向“未知”测量处,x E 是未知待测电动势。
保持mA 10I 0=,调节x R 使检流计G 指零,则有x x R I E 0= (3-3-6)图3-3-2G粗中 细 I 0R NR xE SE XK G标 准 未 知 ①② ③图3-3-3S被测电压x E 与补偿电压极性相反、大小相等,因而相互补偿(平衡)。
这种测量未知电压的方式叫“补偿法”。
补偿法具有以下优点:①电位差计是一电阻分压装置,它将被测电压X U 和一标准电动势接近于直接加以并列比较。
X U 的值仅取决于电阻比及标准电动势,因而能够达到较高的测量准确度。
②上述“校准”和“测量”两步骤中,检流计两次均指零,表明测量时既不从标准回路内的标准电动势源(通常用标准电池)中也不从测量回路中吸取电流。
因此,不改变被测回路的原有状态及电压等参量,同时可避免测量回路导线电阻,标准电阻的内阻及被测回路等效内阻等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这是补偿法测量准确度较高的另一个原因。
【实验内容】一、用滑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1. 按图3-3-5接好线路,A 、B 两端为11线电阻丝的两端,即将11线电阻丝全部串联在工作回路中,将限流电阻Rn 调至40Ω左右。
2. 接通K 1,工作回路有电流流过,工作电路的电流大小由工作电源E 、11m 电阻丝的电阻以及Rn 决定。
E 及11m 电阻丝是选定了的,主要靠调节Rn 控制工作电流;工作电源E 的电动势要大于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3. 将K 2倒向标准电池Es 一侧,插头C 选在67m 段电阻丝插孔,D 在米尺电阻丝上滑动,有米尺读数,找出平衡点,读出平衡时S S C D 电阻丝的长度S L ,记录下来。
4. 将K 2倒向待测电池Ex 方向,选定插头C 的位置,调节滑动头D ,找出平衡点,读取平衡时电阻丝X X C D 的长度X L ,记录于表中。
5. 由公式(3-3-4)计算待测电池电动势。
6. 如果要测量甲电池的内阻,如何测量二、用UJ-31型电位差计校准微安表和测量其内阻图3-3-41. 按图3-3-4接好线路。
图中,N E 为标准电池,G 为检流计,E 为工作电源(要求其工作电压在~范围内),x E 为待测电路的电源;R 为降压电阻箱,S R 为标准电阻100Ω。
2. UJ-31的校准(1) 将UJ-31上的操作开关K 2置“断”位置。
先调好检流计光点为零,选择光电检流计为×档。
(2) 根据当时温度计算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将温度补偿盘R N 置于此值。
(3) 将K 2调至“标准”,量程变换开关K 1调至×10档。
(4) 跃接电键“粗”按钮,调节工作电流调节电阻1p R (粗)、2p R (中)、3p R (细),使检流计指示为零。
检流计如指示摆动太大太快,应立即松开按钮、并注意使用“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
(5) 逐步将检流计换为×档,×1档,重复(4)的步骤。
(6) 最好按“细”按钮,检流计放在×1档,调节粗、中、细电阻调节旋钮使检流计指示为零,表示已校准好UJ-31,即工作电流已校准为。
3.校准微安表并测表头内阻(1)温度补偿盘R N 不动,电流调节电阻1p R (粗)、2p R (中)、3p R (细)不动,将K 1调到×1档,K 2调到”未知1”,检流计调到×档,按“粗”按钮,调节电阻盘I 、II 、III ,使检流计指示为零。
(2 ) 逐步将检流计换成×、×1档,调节I 、II 、III 使检流计指示为零。
(3)按“细”按钮,在检流计×1档时,调节I 、II 、III 使检流计指示为零。
记下此时I 、II 、III 的读数。
从而得到:(4)将K 2拨到“未知2”,K 1拨到×10档,按测未知1的方法测出未知2。
然后根据公式ASR V R V μ21未知未知=得出微安表的内阻A R μ。
(5)依次将微安表电流调至100μA ,80μA ,60μA ,40μA ,20μA ,校准微安表,列表记录。
【数据处理】一、用滑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二、用UJ-31型电位差计校准微安表和测量其内阻【预习思考】1. 为什么用电位差计可直接测电源的电动势能否用伏特表测电动势若可测,写出测量方法。
2. 检流计始终无偏转可能是什么原因3. 滑线式电位差计对测量范围有何限制4.使用光电式检流计要注意什么事项5.标准电阻应如何接入到电路中【习题】1.如果电阻丝的电阻每米5Ω,E=3V,标准电池Es=1V,待测电池Ex=左右,限流电阻Rn如何取值2.无论如何滑动滑线电位差计上的滑动头C,检流计始终朝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何原因3.如果工作电源的电动势E比待测电池电动势Ex小,能否做实验为什么4.能否用UJ-31型电位差计来直接测量甲电池的电动势为什么R从最大值调到最小5.在校准UJ-31电位差计的过程中,尽管电流调节电阻pN值,却仍然找不到平衡状态。
试问:此故障有哪三种可能的原因【附录】1.十一线式电位差计十一线式电位差计具有结构简单、直观、便于分析讨论等优点,其结构如图3-3-2所示。
电阻丝AB长,往复绕在有机玻璃板的11个接线插柱上,每相邻两个接线柱间电阻丝有效长度为。
插头C可连接在0,1……10中任一个位置。
电阻丝BO旁边附有带毫米刻度的米尺,触头D在它上面滑动。
CD图3-3-5间的电阻丝长度可在0~间连续变化。
n R 为可变电阻箱,用来调节工作电流。
转换开关K 2用来选择接通标准电池s E 或待测电池x E 。
滑线变阻器滑R 是用来保护标准电池和检流计的,在电位差计未处于补偿状态时,必须调到最大,在电位差计处于补偿状态进行读数时,应调到最小,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