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

合集下载

吸毒高危行为与HIV感染调查

吸毒高危行为与HIV感染调查

象也较严重 。女性吸毒者多具有多性伴的行为以维
持毒品的供给,而男性 吸毒者中具有多性伴行为 ,
表 4 06 20 20 - 0 7年哨点监测注射 吸毒人 群吸毒和性行为
行 为 20 07 20 06
这些因素必定促使 H V 由吸毒人群向性混乱人 群 I 扩散[ 。本文吸毒人群 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低 ,这
维普资讯
Ap l d P 日 M e pi r e d.J n 0 8. Vo 4 S u e2 0 l1 u
表 3 0 7年哨点监测吸毒者 注射 毒品与 2 0 比较 2 0 0 6年
HI V感染 者 ;梅 毒 抗 体 阳性 率 在 两个 检 测 人 群 分 别 为 5 1 %和 03 %。提示艾 滋病形 式依 然严 峻 。 .5 .3 灵 山县 吸毒者 中 ,共 用针 具 的情 况仍 存在 。吸毒 年 龄 以青 壮年居 多 ,这部 分人群性 活 动活跃 ,性乱 现
[ 摘要]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与 H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方法 对 16名 吸毒 人 员 进行 血 清 HI 抗 体检 I 3 V
测和进行 问卷 调查 。结果 5 H V阳性者 , I 2例 I H V抗体检出率 3 . 82 4%,吸毒人群中 1-3 岁占8 .2 H V感染 5 5 16%; I
由广西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艾 滋病 实验 室检 验 中心复
对本 地的 16名 吸毒人员 ,进行 问卷调 查并 开展 血 3 清 HI 抗体 检测 ,现将结 果报 告如 下 。 V
1 对 象与方 法
1 1 对象 2 0 年哨点吸毒者监测 中,戒毒所 内 . 07
新人 所的所有 吸毒者 ( 括 口吸 和注射 吸毒 ) 包 。
作 ,共 同开 展 预 防艾 滋病 ,减低 危害 的宣 传倡 导活 动 ,为减 低 艾 滋病 危害 的干 预措施 创造 良好 的社 会 环境 。 ( )在 流 动人 口中开 展 预 防 艾 滋 病 教 育 活 3 动 ,地点 可 选择 在 流动人 口相 对集 中 的场所 ,如 建

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调查

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调查

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调查了解在金牛区范围内活动的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感染现况,评价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3年的效果。

方法以哨点监测结合主动监测的方法,对辖区内吸毒人群进行综合监测和问卷调查,对抽样人群采取自愿采血检测HIV病毒。

结果共采样监测调查1 200人,总体HIV阳性率3.50%,梅毒阳性率0.58%, HCV阳性率23.50%。

其中2007年、2008年、2009年HIV阳性率分别为4.00%、4.75%和1.75%;2010年梅毒阳性率为1.75%, HCV阳性率为70.50%。

结论金牛区辖区范围内HIV感染控制措施整体效果较好,应在加强监测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好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AIDS的传播,确保医疗输血安全和社会稳定。

艾滋病在中国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空前快速增长期,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逐步扩散和发展[1],已经引起国家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2]。

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异常常并发其它病毒感染,而这些病毒通常与艾滋病病毒(HIV-1)有着相同的传播途径[3]。

目前全世界约有两亿HCV感染者,34OO万HIV感染者,HCV感染者中HIV感染率因传播途径、地区和人群的不同而变化较大,从0%~94%不等[4]。

静脉吸毒人群是我国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人群[5,6],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7]。

静脉毒瘾(IDHs)者中HIV合并HCV感染率要远远超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者的感染率。

为加强HIV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007-2009年成都市金牛区开展了中法降低危害项目,建立了吸毒者清洁针具交换健康咨询中心和美沙酮门诊,依托这2个机构,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降低毒品危害健康教育活动,为了评价这些防治措施的效果,金牛区疾控中心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接受调查人群来自各社区介绍的社区吸毒者(主要)、戒毒所内吸毒人员、安康医院美沙酮门诊就诊者、社区健康咨询中心来访者,基本覆盖全区。

BED方法监测吸毒人群HIV新发感染率

BED方法监测吸毒人群HIV新发感染率

LI ANG Sh u , W EI Do ng—b i ng , FENG Li a o , YE Li , YANG Ho ng ,
S U L i n g ,YU A N D a n ,L U O Y i n g- j u a n ,J I ANG Ya n
B E D方 法检测 , 进 而计 算各 地 区和全 省 新 发感 染 率 。结果
2 0 0 7—2 0 1 2年 四川 省 吸毒 哨 点 H I V新 发 感染 率 分别 为
7 . 6 2 %、 3 . 4 5 %、 2 . 9 2 %、 1 . 5 7 %、 1 . 5 2 %和 1 . 1 7 %, 其 中累计 存活 H I V / A I D S大于 2万 ( 人 群感染率 大于 5 % 0 ) 的高流行地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Me t h o d s P r e l i mi n a r y s c r e e n e d HI V p o s i t i v e s a mp l e s o f 1 3 I DU s e n t i n e l s d u r i n g 2 0 0 7 t o
me t h o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HI V i n I D U s e n t i n e l p o p u l a t i o n s we r e f u r t h e r e s t i ma t e d i n e a c h d i s t i r c t a n d a c r o s s t h e
3 . 4 5 % ,2 . 9 2 % ,1 . 5 7 % ,1 . 5 2 % a n d 1 . 1 7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s o f t h e s e v e r e l y e n d e mi c a r e a s

静脉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分析

静脉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分析
检 测。结果 静 脉吸毒人群 艾滋病 感染率为 3 4 % , .2 年龄主要 集中在 3 0~3 9岁组 , 染率为 5 6 % ; 感 .7 梅毒检 出率 为 5 . 0% 。 4 2 以 0岁以上年龄组 为高 , 6 7 % 。男、 为 .8 女性静脉 吸毒 者感 染 HI 梅 毒感 染率差异 无统计 意义 。结论 开展 高 V、 危人 群性病艾滋病血 清学检 测 , 于及 时发 现传染 源、 利 控制传 染源 , 以降低其传播 与流行 。
i f t n r t fI n e i a e o DU s 3 4 c o wa . 2% .Es e il n t e p o l bo t 0 ~3 e r l t e HI if c in r t s5. 7% .T e d t c in rt a . p c al i h e p e a u y 3 9 y a so d,h V n e t ae wa 6 o h e e to a e w s6
q et rvnina dcnr1Me o s D eo gc etfr o I dSp is E IA f V, P —t t r yhl ) R sl T eH V un eet n o t . t d osrl i s t H Va yhl ( LS r p o o h o t s bh o n i o HI R R e pis . eut sf S o i s h I
【 bt c】 O j t e os d e I n bi f tnsutnot j tgd g srp v eset cei ne f e os A s at r be i T uyh VadS hiie i iao eie i r e,r i c nf v ecso t ne cv t t H y l n co t i fh n cn u u s od i i i d rh c —

注射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检测分析

注射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检测分析

麴堕医堂焦拯丞蚕至QQ鱼至蔓丝鲞差!塑』旦!空丛鲤!垡:曼尘:至鲤鱼:坠丛:丝:垒b:!注射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检测分析奚弟荣,张宗辉,李天蓉,蒋新淑,赵朝珍85【调查研究】[关键词]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注射吸毒;血清学;检测。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4028(2006)01~085—02南充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增多,已发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中,注射吸毒者感染占51.06%。

而本辖区的吸毒人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

为进一步了解注射吸毒人群的HIV、HCV、梅毒的感染现状,于2005—0I/06对开展行为学调查的吸毒者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顺庆城区开展行为学调查的注射吸毒者。

1.2方法1.2.1血清标本采集对核实为注射吸毒者后,再分批集中登记,由检测技术人员采集全血3IIll,分离血清备检。

1.2.2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每份血清进行检测HIV与HCV抗体。

HIV抗体阳性反应的血清均经2种不同ELISA试剂联合检测,阳性者送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确认实验。

梅毒用PRP法。

1.2.3使用试剂上海科化珠海丽珠HIV抗体ELISA诊断试剂合。

HCV试剂:山东潍坊3VHCV抗体ELISA诊断试剂合;梅毒采用上海实业生产的TRUsr试剂。

2结果2.1基本情况本次检测224名注射吸毒者,HIV、HCV、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6%、80.80%、8。

48%(表1)。

2.2年龄分布HIV感染者集中在20~29岁组及30--39岁组,感染率为4.34%和6.5%。

HCV各年龄组感染率均较高。

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20--39岁组,感染率为10.87%和10.57%(表2)。

表1224名注射吸毒者HIV、HCV、梅毒检测结果表2注射吸毒人群感染HIV、HCV、梅毒年龄分布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南充637000)作者简介:奚弟荣,男,主管技师,微生物检验。

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监测结果分析

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监测结果分析
族 :共涉 及 1 4个 民族 ,以 汉 族 ( 5 37人 ) 为 主 , 占 8.5 。文 化 程 度 : 以初 中 ( 0 92 % 23人 ) 为 主 , 占 4.4 ;文盲 2 70 % 1人 ,占 52% ;小 学 12人 , .5 1
2 1 调 查方 法 .
采 用 “0 21 1年全 国艾滋 病 哨点 监
岁 ,中位 数为 3 2岁 。婚 姻 状 况 :未 婚 11人 , 占 9 4 .5 ;在 婚 18人 , 占 3.0 ;同居 2 77% 3 45 % 5人 , 占 62 % ;离 异 或 丧 偶 4 .5 6人 , 占 1. % 。户 籍 : 15 调查 对象 以外 地 户籍 为 主 ,占 7 .0 ,其 中贵州 75%
21 0 2年第 2 4卷第 6期
z i1 r et eMeii ,J旦 0 agPe ni dc e u .2 J v v n
丝 ! : 鱼

29 ・
吸毒 人 员 艾 滋病 、 梅毒 和丙 肝 监 测 结果 分 析
张涛 齐俊 锋 邱银 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0 3 (0 2 6— 0 9— 3 07- 9 1 2 1 )0 0 2 0
果 如下 。
结 果
1 人口学特征 2 1 年在金华市强制戒毒所调查 0 1
4 0名 吸毒 人 员 ,男 性 3 1人 ,女 性 6 0 3 9人 ,男 女
性别 比为 4 82 1 .0 : 。年 龄分 布 :4 0名 调查 对 象 平 0
均年 龄 ( 16 3 . 1士6 8 岁 ,最 小 1 .0) 5岁 ,最 大 5 4

炎病毒 ( C )和艾 滋病 病毒均通过血液和性接 HV 触传播 ,吸毒人 群尤其是静脉 吸毒人 群是 H V和 I HC 的高 发 人 群 … 。为 掌 握 金 华 市 吸 毒 人 群 的 V

400例在押吸毒者HIV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400例在押吸毒者HIV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男性 ( 00 ) P< . 。 5
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 H V抗体检测 ,初 筛用酶联免疫吸附 I
试 验 ( uS , E A)阳性 者 用免 疫 印迹 法 ( ) 认 【 WB 确 1 1 。 1 统 计 学 分析 . 5 结果 用 S S 5 件进 行统 计分 析 , 间 比较 采用 x: P S 1.软 1 组 检验 。
毒 原 因 :96 因为 好 奇 ,07 为朋 友 引 诱 。复 吸主 要 原 因为 不 5 .% 2 .%
1 调 查对 象和方 法
1 调 查 对 象 . 1
泸 州 市戒 毒 所 及 劳 教所 吸毒 人 员 。
12 调 查 方 法 .
能脱离不 良环境 , 其次为精神依 赖。
24 性 行 为 特征 .
HV检出情况 :9 I 3 6例吸毒人员血清经 E IA筛查和 WB法 LS 确认 , 检出 H V阳性 7例 , 出率 l %。其 中男 2例 , I 检 I 3 阳性检出 率 05 女 5例 , .%; 阳性检 出率 为 33 两性差 异有显著性 意义 .%,
( P<0 5 。 . ) 0
2 结果
21 调 查 问卷 .
2 吸 毒人 员艾 滋 病 知 晓情 况 调 查 . 5
本调查 中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掌握较好 ,对艾滋 病的传播途径整体 知晓率较高 ,而对治疗预后与预防措施的知 晓率相对较 差 , 如对 一些非传播途径 如接 吻 、 蚊虫 叮咬、 共用 毛 巾、 物等 日常接触能否传播 艾滋病存在错误认识 , 衣 绝大多数人 ( 1 % ) AD 9 . 对 IS无特效疗法一无所知 , 8 而在预防措施上仅对正 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认识 比较正确 。见表 2 。 率, 使术后死亡率 由原来的 2 %一 0 0 4 %下降到了 1%。 4

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分析

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分析

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分析兴文县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学特征,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监测2008-04-01/2008-7-31兴文县境内的吸毒人群,随机抽取283名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分析。

结果吸毒人群年龄以25~44岁的青壮年为主(占69.26%),男性人数高于女性人数分别为250人和33人;农村和城镇户籍人数分别占62.19%和37.81%;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52.3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占91.1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2.12%~87.81%,主要获取途径为免费宣传资料和咨询服务分别占81.56%和61.35%;静脉注射吸毒者占79.15%,静脉注射吸毒者中最近1年有27.23%曾共用注射器或针头;最近1年吸毒人员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11.38%,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偶尔和从未使用安全套人数占88.62%,发生商业性行为有1人从未使用安全套,仅1人每次都用安全套;发生性病相关症状时多数人选择到私人诊所就诊或自己买药治疗为44人占89.80%;没有发现艾滋病病毒(HIV)初筛阳性病例,监测出17例梅毒感染者,占监测人数的6.01%。

结论兴文县吸毒人群以文化程度偏低的25~44岁青壮年为主, 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较高,共用针具比例相对较低,但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应重点干预。

根据《国家HIV综合监测点监测方案》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兴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04-01/2008-07-31日在县城及周边乡镇的10个社区的吸毒人员中抽取283名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场问卷调查,并进行梅毒及艾滋病病毒血清学检测,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8-04-01/2008-7-31兴文县县城及其周边乡镇10个社区的吸毒人群中,抽样选取283名吸毒人员。

1.2 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调查员以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到目标场所,采用《吸毒人群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匿名一对一地问卷调查,当场收回问卷,283份问卷均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
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 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在涪城、游仙区社区内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吸毒人员363名,在绵阳市强制隔离戒毒中心随机抽取新入所吸毒人员37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

结果调查吸毒者400名,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96.63%;当前使用的主要毒品均为海洛因,静脉注射吸毒占76.75%,最近1个月(或入所前1个月)与他人共用过针具注射毒品的比例为0.33%;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8.76%;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54.54%;最近1年接受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为98.75%;HIV抗体阳性率为1.25%,HCV抗体阳性率为74.37%,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01%。

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HIV抗体阳性率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高危行为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注射吸毒是造成我国HIV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2007年估计,我国现存HIV感染者700000人,其中38.1%由注射吸毒感染,当年50000新发感染者中,注射吸毒感染占42.0%[1〕。

绵阳市自199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止2009-12-31,在全市已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注射吸毒感染占56.29%,经性传播占30.54%。

绵阳市2006年开始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以有效的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

为了解目前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现状,为评价各项干预措施效果提供依据,于2009-04/07对绵阳市的吸毒人群人群开展了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及生物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涪城、游仙区的社区内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吸毒人员共363名,在绵阳市强制隔离戒毒中心随机抽取37名吸毒人员。

1.2 方法问卷调查及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

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防治知识、毒品滥用情况、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接受有关艾滋病干预服务情况等,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由由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e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信息被调查的400名吸毒人员中,男性278人(69.5%),女性122人(30.5%)。

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4岁,其中20岁以下1人(0.25%),20~30岁43人(10.75%),31~40岁235人(58.75%),41~50岁113人(28.25%),50岁以上8人(2%)。

已婚224人(56%),未婚101人(25.25%),离异58人(14.5%),同居17人(4.25%)。

本省户籍397人(99.25%);外省户籍3人(0.75)%。

汉族397人(99.25%),其它民族3人(0.75%)。

小学及文盲93人(2
3.25%);初中205人(51.25%);高中及以上102人(25.5%)。

2.2 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本次调查涉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问题8个,总知晓率为96.63%,除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低于90%以外,其余问题回答正确率均超过90%(表1)。

表1 被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问题回答正确人数百分比/%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能否看出来373 93.25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351 87.75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吃饭不会传播艾滋病392 98.00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399 99.75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400 100.00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可能得艾滋病393 98.25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392 98.00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392 98.00
2.3 毒品滥用情况被调查对象当前使用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其中,静脉注射吸毒307人,占76.75%;口吸93人,占2
3.25%;最近1个月(或入所前1个月)注射过毒品134人,占33.50%;与他人共用过针具11人,占注射吸毒者的3.58%;最近1个月(或入所前1个月)与他人共用过针具1人,占最近1个月注射毒品的0.33%(表2)。

2.4 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最近1个月(或入所前1个月)有过性行为146人,占36.50%;最近1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47人,占28.76%;最近1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180人,占45.00%,坚持每次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27人,占6.75%,最近1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47人,占11.75%;最近1年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11人,占2.75%;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5人,占45.45%;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6人,占54.54%(表3)。

2.5 接受相关干预服务情况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376人,占94%,知晓检测结果370人,占检测人数的98.40%;接受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338人,占84.5%;接受过同伴教育334人,占8
3.5%;接受过宣传教育385人,占96.25%;接受过上述预防服务措施之一项395人,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为98.75%。

2.6 HIV抗体、梅毒抗体及HCV抗体检测情况被调查的400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5人,其中既往HIV抗体阳性3人,本次采血检测出HIV抗体阳性2人,HIV抗体阳性率为1.25%。

检测梅毒抗体398人,阳性8人,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01%.采血检测HCV抗体355人,阳性264人,HCV抗体阳性率为74.37%。

各年龄组HIV抗体、梅毒抗体及HCV 抗体检测情况如表4所示。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400名吸毒人员中,90.75%来自社区,9.25%来自强戒机构,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低,离异率高,80%无固定职业和收入。

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达到96.63%,明显高于当地的暗娼人群[2〕,可能与绵阳市近几年来在社区加强艾滋病防治大众宣传教育和在强戒机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定期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密切相关。

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认识有限,针对这类人群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应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吸毒人群在艾滋病病毒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注射吸毒者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3〕。

降低共用针具率、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及宣传干预已被证明是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的有效措施[4〕。

2006年绵阳市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基线调查显示,吸毒人群最近1个月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为6.35%、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3.81%[5〕,而本次调查吸毒人群最近1个月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为0.33%、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8.76%,表明绵阳市在吸毒人群中实施的清洁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已见明显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该类人群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仍然很低,特别是在与配偶的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商业性伴,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或性病很容易传染给配偶。

因此,在提高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的同时,如何降低共用针具比例、提高安全套正确使用率、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将是对该人群开展干预工作的核心内容。

被调查对象HIV抗体阳性率为1.25%,HCV抗体阳性率为74.37%,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01%,HIV抗体阳性率和HC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当地暗娼人群[2〕。

这次调查中在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未检出新的HIV抗体阳性者,表明开展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在预防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6〕
丙型肝炎主要经过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其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但较乙型肝炎传播途径局限〔7〕。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较高,由此造成的巨大经济和社会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是吸毒人群的感染状况不容忽视,直接或间接共用污染了的注射器具是吸毒人群感染HCV的重要危险因素[8]。

应继续在吸毒人群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综合干预,降低因注射吸毒引起的HIV、HCV感染等公共卫生问题[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