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绪论
(园林工程)景观生态学课堂笔记(园林专业)

第一章绪论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在19世纪中期由Haeckel提出生态学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学已成为一个既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生物或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而通常我们又将它分为几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而景观是比生态系统更高一层次的生物层次。
景观生态学自1939年由特罗尔提出后,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生态学一重要分支,并且已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1、景观(landscape)“景观”的三种理解:1.视觉美学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来源于《圣经》中,用来描述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画。
与“风景”同意。
例“黄山”、“泰山”、“苏州园林”。
2.地理学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类似于生物群落。
3.景观生态学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
2 、景观的定义和特征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1986,Forman & Godron) 例:“秦岭”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其他定义:(1)Troll(1983) 德国景观是控制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自然与生物的关系。
(2 )Zonneveld 荷兰景观是地球表面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水、空气、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系统的复合体,并通过其外貌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实体。
(3 )Vink 荷兰景观是连同其所有现象(地形、土壤、植被、人为影响)的陆地表面;是具有特有的地形、土壤、植被的陆地表面的一个区域;是相互有关的几片土地的天然配置。
特征:1 生态系统的聚合。
2 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
3 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 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3、景观要素定义: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按自然条件或立地条件划分的景观单元—景观成分。
景观生态学绪论

3
引言
3.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景观生态学研究大尺度地域内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类、评价、规划、管理。 其原理方法对促进景观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指导作用, 是人们从宏观方面认识自然并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 应用领域: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自然保护、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利用等。
狭义景观:以Forman 为代表的将空间范围限定在几公 里到几百公里的景观。(暗含着人类视角的观点)
广义景观:以Wiens和Risser为代表的,没有空间范围 限制的,只强调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暗含动物视 角的观点)
从近几年的文献看,景观生态学突破了空间范 围的限制,广义景观为多数生态学家所接受。
贝尔格(1931):一定区域上物体和现象的组合,是地形、 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人类活动的统一的、协调 的整体,典型地重复在一定地域内。
Zonneveld(1979): 地球表面的一部分,由空气 、水、植物、动物和人组成的系统的复合体, 并可通过外貌特征进行辨识。
Naveh(1984): 自然、生态、地理之综合体。
微米 毫米 米
公里
千公里
空间尺度
万公里
不 十万年
同
万年
时 间
千年
尺
世纪
度
的
十年
生
物
年
和
物
月
理
现
日
象
园林生态学 绪论

城市的发展
自然条件:大河冲积平原区;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冲破自然束缚向外扩张拓展
2014年11月29日
《园林生态学》
绪-21
城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
城市人口的过程。其表现为: – 空间上城市规模的扩大 – 数量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 – 质量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 表示。
2014年11月29日
《园林生态学》
绪-22
城市化
2014年11月29日
《园林生态学》
绪-23
城市化
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
城市人口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环境问题、资 源问题、社会问题等。 以城市环境问题的影响最为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自 身的生存
2014年11月29日
《园林生态学》习题

《园林生态学》习题第1单元绪论1、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生态因子?根据其性质可将生态因子分哪几类?3、生态因子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4、简述园林生态的内容和任务。
第2单元园林植物与光1、简述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植物分为哪几类?3、何谓植物的耐阴性?喜光植物与耐阴植物有何不同?4、列举当地栽植的园林植物中,哪些属阳性植物,哪些属阴性植物?5、什么是光周期现象?在园林花卉生产中有什么意义?6、为什么高山地区植物茎干低矮、花色鲜艳?第3单元园林植物与温度1、温周期现象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2、举例说明园林植物的物候现象。
3、非节律性变温对园林植物有哪些影响?4、温度调控在园林中有哪些应用?5、什么是积温,积温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哪些?6、园林植物对温度有哪些适应性?举例说明。
第4单元园林植物与水1、简述水对园林植物的重要性。
2、水分对园林植物有哪些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水分适应有哪些生态类型?3、园林植物群落对城市水分是如何调节的?4、水污染物质有哪些种类?园林植物对水污染有哪些净化作用?5、简述水分调控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5单元园林植物与大气1、简述大气主要成分的生态作用。
2、什么是大气污染?说出10种抗大气污染的园林植物。
3、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有哪些净化作用?4、简述风的生态作用及不同结构林带的防风效果。
第6单元园林植物与土壤1、土壤有哪些组成成分?2、简述土壤理化性质的生态作用。
3、如何利用土壤特点,提高园林植物的适应性?4、城市土壤有什么特点?如何对城市土壤进行改良,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第7单元园林植物与生物1、植物间的相互关系有哪些?什么是他感作用?2、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合理配置和管理园林植物。
3、什么是生物入侵?请举例说明。
第8单元植物群落1、植物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影响种群数量特征的指标有哪些?3、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植物群落是如何形成的?4、什么是群落的边缘效应?5、如何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举例说明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原因是什么?6、简述我国植被分布的特点。
园林生态学学习要点

〇、绪论:1、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指动物与其他动、植物之间互惠或敌对的关系。
2、重要理论:海克尔(Haeckel E.):德国动物学家,1866年提出ecology;李比希(Liebig R. J.):1840年提出“最小因子定律”;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 (1809-1882):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C.Elton:20世纪初,提出食物链、动物数量金字塔、生态位等概念。
3、生态学的经典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本身;环境:1)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无机环境: 气、水、光、热、养分等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生态学分支:生态学主要研究从生物个体到生物圈各个层次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形成了相应的分支学科,如:个体生态学(生物个体);种群生态学(生物种群);群落生态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系统);全球生态学(生物圈)。
5、生态学的研究手段:生态学研究的方法、手段以及服务的对象也十分丰富,如数学、计算机技术、遥感、化学分析、生物实验等常用于生态学研究。
6、生态学发展的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7、全球五大问题挑战: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
8、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9、城市生态系统等的特点:1)人工生态系统;2)消费者占优势;3)分解功能不充分;4)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薄弱;5)受社会多因素的制约10、绿色城市的基本含义:绿色城市的基本含义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因此,又将其称为生态城市(ecocity)。
11、园林的发展历史(P8、9):1)造园阶段(又称传统园林阶段)2)城市绿化阶段;3)大地景观规划阶段。
园林生态学第一章绪论

• 2. 园林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园林发展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18-19世纪进入园林的 发展期,20世纪走向繁荣鼎盛期;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史上享有盛明,明清时进入古典园林 的鼎盛时期,但随着王朝的瓦解,中国的园林发展便一蹶不振。
Company Confidential
(1)西方园林史
a. 14、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法国等发展了古典文化艺术。 b. 18世纪中叶,欧洲的大城市出现公园 c.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园林之父、造园大师欧纪下半叶欧姆斯特德规划设计
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和华盛顿的公园绿地系统。 d. 1900年哈佛大学首开园林学课程 f. 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引起园林学者的重视。
4. 园林生态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1)园林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 (2)园林生态学与园林学 (3)园林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 (4)园林生态学与城市生态学 (5)园林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
Company Confidential
5. 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1)造园(传统园林和古典园林),它属于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与 城市生态系统。它提供人们休憩和营造景观美的场所。 (2)园林绿化,它隶属城市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中普遍存 在林木稀少、楼房和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产生了大气污染、 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等一系列城市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由人类文化圈与自然 生物圈交互作用面成。
(3)介绍与园林密切相关的城市生态系统 (4)详细阐述园林生态学最关注的热点、实践问题。
Company Confidential
THANKS FOR YOUR TIME.
Company Confidential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园林工程学院
编写人:唐贵敏
审核人:周君
编写时间: 2014年7月
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编制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考查,以平时考核(平时表现、作业成绩等)和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成绩的评定:平时考核成绩20%(含作业、出勤、课堂提问等)+ 期末开卷测试成绩80%。
六、推荐教学参考书、其它拓展资源
参考书:《园林生态学》,刘建斌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年风景园林与观赏园艺系列丛书。
《园林生态学》,朱达金编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年,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材。
《园林生态》,龙冰雁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园林生态学绪论

园林生态学绪论园林生态学——自然与社会的桥梁教材:冷平生主编. 园林生态学(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李博等. 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绍惠, 徐志钊. 城市园林生态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孙儒泳, 李博等. 普通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曹凑贵等. 生态学概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冯采芹. 绿化环境效应.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杨士弘等. 城市生态环境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吴征镒等. 中国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杨京平等. 生态工程恢复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J. L. Chapman, M. J. Reiss. 生态学?a?a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1何兴元等. 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 北京:标准出版社,1990钟林生赵士洞等.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教学时数:45课时 2.0学分考试形式:闭卷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笔试):60%绪论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园林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生态学的起源Ecology源于希腊文oikos + logos,意为“住所、栖息地”和“学科、学问”。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也就是管理自然界生物的科学。
生态学起源于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其英语词根与经济学相同(Ecology、Economics),因此生态学在早期又译为“自然经济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二、生态学(ecology)的定义德国动物学家E.赫克尔(E. 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
并解释为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P. Odum于1956年解释为: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骏于1980年解释为: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目前通用的观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生态学——自然与社会的桥梁教材:⏹冷平生主编. 园林生态学(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李博等. 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绍惠, 徐志钊. 城市园林生态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孙儒泳, 李博等. 普通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曹凑贵等. 生态学概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冯采芹. 绿化环境效应.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杨士弘等. 城市生态环境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吴征镒等. 中国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杨京平等. 生态工程恢复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J. L. Chapman, M. J. Reiss. 生态学¡ª¡ª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1⏹何兴元等. 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 北京:标准出版社,1990⏹钟林生赵士洞等.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教学时数:45课时 2.0学分考试形式:闭卷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笔试):60%绪论⏹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园林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生态学的起源⏹Ecology源于希腊文oikos + logos,意为“住所、栖息地”和“学科、学问”。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也就是管理自然界生物的科学。
⏹生态学起源于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其英语词根与经济学相同(Ecology、Economics),因此生态学在早期又译为“自然经济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二、生态学(ecology)的定义⏹德国动物学家E.赫克尔(E. 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
并解释为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P. Odum于1956年解释为: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骏于1980年解释为: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目前通用的观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三、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从分子到生物圈。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重要概念⏹种群(population):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群落(community):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生态系统(ecosystem):同一地域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生态学在生物学科中所处的地位: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可按不同研究性质进行多种划分:a 按组织水平划分b 按类群划分c 按生境划分d 按研究性质划分e 按边缘学科划分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a. 按组织水平划分(由小到大)⏹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分子生态学: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态问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进化生物学、种群生物学、系统进化地理学、保护遗传学、行为生态学、群落生态学、GMO(基因修饰生物)的释放后果。
⏹景观生态学: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学科。
⏹全球生态学: 研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全球变化。
主要理论:地球表面温度和化学组成受生物总体的生命活动所主动调节,并保持动态平衡。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b. 按类群划分(按生物种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地衣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c. 按生境划分⏹陆地生态学(Terrestrial Ecology)⏹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淡水生态学(Freshwater Ecology)⏹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d. 按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的进程、生态关系的数学推理及生态建模。
包括数学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分析等。
⏹应用生态学: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不同部门或领域,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服务。
包括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园林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等。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e. 按边缘学科划分⏹数量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四、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1)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萌芽出现在农业文明产生之后及16世纪之前,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为特点。
⏹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就有草、木的介绍⏹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论及了水土与植物;⏹公元前100年:我国已有24个节气;⏹公元300多年:欧洲的Aristotle已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但,没有生态学的概念(2)建立时期( 17世纪至19世纪末)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
一些生态学的理论开始形成。
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
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
⏹1670年R.Boyel进行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实验;标志着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始。
⏹1735年法国昆虫学家Reaumur发现发育期间的气温对任一物候期都是一个常数;⏹1855年Al.de Candolle将积温引入植物生态学;⏹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1866年Haeckle创立ecology一词;⏹1895年Warming发表了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898年A.F.W. Schimper出版《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动物生态学⏹1906年H.S. Jennings发表《无脊椎动物的行为》;⏹1913年V.E. Shelford发表《温带美洲的动物群落》;⏹1925年A.J. Lotka提出了种间竞争的数学模型(理论生态学奠基)⏹1927年C. Elton发表《动物生态学》(教材,说明学科的开始)⏹1937年中国的费鸿年发表《动物生态学纲要》(我国第一本生态学书籍)⏹1949年W.C. Allee等出版《动物生态学原理》,被认为是生态学成熟期的标志⏹植物生态学⏹1903年G. Kleds发表《随人意的植物发育的改变》⏹1910年H.C. Cowels发表《生态学》;⏹1911年A.G. Tansley发表《英国的植被类型》⏹1929年F.E. Clements等发表《植物生态学》⏹1945年苏联学者发表《生物地理群落与植物群落》⏹植物生态学比动物生态学成熟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与动物生态学独立平行发展。
50-60年代,动植物生态学研究发生交汇、融合,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形成与发展。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
形成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四大学派)。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创建。
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1953年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 Clements 和A.G. Transley,以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生态学会⏹1913年:英国生态学会⏹1916年:美国生态学会⏹生态学刊物⏹1913年:《Journal of ecology》⏹1920年:《Ecology》(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研究、水域动、植物关系及能流、物流是研究促进了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英国Tansley(1935),首创生态系统概念,美国E.Odum(1953、1959、1971)的书《生态学基础》对生态学研究与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技术与学科相互渗透有力促进生态学的发展,理论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为主的时期。
前瑞典首相克来门松夫人首先提出全球首脑级环境论坛,世界科协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于70年代提出MAB计划(Man and Biosphere Programme)。
80年代出现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在这些大的生态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为前提,迅速兴起了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生态旅游等生态边缘学科的发展。
a. 环境危机及生态学的发展良机工业文明之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八大公害事件)“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主要观点:✓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在呈指数增长;如果速度不变, 则在21世纪的某个时候,将达到增长的极限,到时, 系统将趋于崩溃;✓科学进步不足以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结论:停止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b.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b.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向高新技术发展⏹研究范围向广度上发展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生物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谱见图1-3。